《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介绍》求取 ⇩

目录1

序言1

哲学部分3

恩格斯《反杜林论》3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3

二、内容简介6

(一)中心思想6

(二)结构分析7

(三)内容提要12

三、疑难问题解答38

1、我们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经过了二十余年的潜伏时间,38

到《资本论》出版以后,就以日益增长的速度,扩大它的影响,并为日益广大的阶层所接受。38

2、康德已经以自己的星云说,宣布了太阳系的起源,同时又以自己的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作用的发现,宣布了太阳系的毁灭。39

3、真实的思维(它也有长期的经验的历史,其时期之长短和经验自然科学的历史正好是一样的)。40

4、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41

5、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41

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42

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43

6、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运动不能创造,只能转移。43

7、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43

8、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44

9、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45

10、运动本身就是矛盾。46

四、学术观点介绍47

(一)关于杜林哲学的性质问题47

(二)关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问题的理解48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8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52

二、内容简介55

(一)中心思想55

(二)结构分析56

(三)内容提要58

三、疑难问题解答87

1、黑格尔的体系是一种就方法和内容来说唯心主义地倒置过来的唯物主义。87

4、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88

3、马克思主义是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唯一的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88

2、在费尔巴哈那里,自然界和人都是空话?88

四、学术观点介绍89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识89

附录: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书信95

一、八封书信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95

(一)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98

1、中心思想98

二、内容简介98

2、结构分析99

3、内容提要100

(二)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103

1、中心思想103

2、结构分析104

3、内容提要105

(三)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108

1、中心思想108

3、内容提要109

2、结构分析109

(四)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112

1、中心思想112

2、结构分析*114++ 3、内容提要114

(五)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117

1、中心思想117

2、结构分析118

3、内容提要119

(六)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122

1、中心思想122

2、结构分析123

3、内容提要123

(七)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127

1、中心思想127

2、结构分析128

3、内容提要128

2、结构分析131

(八)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131

1、中心思想131

3、内容提要132

三、疑难问题解答135

1、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即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135

2、理论的历史确实证明它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136

3、唯物史观现在也有许多朋友“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36

4、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37

5、怎样理解“合力”。137

7、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138

6、暴力(即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138

四、学术观点介绍139

(一)关于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139

(二)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问题140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141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141

二、内容简介145

(一)中心思想145

(二)结构分析146

(三)内容提要159

三、疑难问题解答249

1、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世界的真正要素不是物(物休)249

而是颜色、声音、压力、空间、时间(即我们通常称为感觉的那些东西)。249

2、要素、要素的复合:249

一、物或属于物的东西有形物。249

二、二、思想或属于思想的东西无形物、记忆和幻想。250

3、阿芬那留斯所谓的“经验的依存系列和独立系列”。250

6、意识是物质的内部?〔巴札罗夫加的〕状态。251

4、“原则同格”论。251

5、一义规定性规律或一义性规律。251

7、“嵌入”说。252

8、那些想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俄国马赫主义者,圆滑地避开了恩格斯的最坚决最明确的声明中的一个声明,而对于恩格斯的另外一个声明则完全按照切尔诺夫的方式加以“修改”。252

9、“泛心论和泛物论”之间的中庸之道。252

10、在清洗过的“完全的经验”内部没有“物理的东西”,即没有形而上学的绝对概念下的“物质”252

因为这个概念下的“物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也就是从一切中心项中抽象出来的对立项的总合。252

只要说“函数关系”,那就是“最新实证论”的发明、那就脱了类似“必然性”、“规律”等等说法的“拜物教”。253

11、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253

12、他们相信了德国的经验批判主义的教授们,以为253

13、恩格斯的许多个别观点,比方说,他关于“纯粹254

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现在已经陈旧了。254

14、但是,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254

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254

15、“经验一元论”。255

16、尤什凯维奇把“逻各斯”导入“非理性的知觉流”。255

17、自然科学家马赫的哲学对于自然科学,就象基督徒犹大的接吻对于耶稣一样。255

四、学术观点介绍255

(一)关于列宁的反映论是直观反映论还是辩证256

反映论的问题256

(二)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256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260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260

(一)中心思想262

(二)结构分析262

二、内容简介262

(三)内容提要263

三、疑难问题解答275

1、参看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的第三篇(《讨认识》)开头所引用的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275

这句话是说,列宁关于辩证法实质的思想是批判地吸取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的基本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的思想。275

2、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在这周围圈子,并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斗争。276

3、黑格尔也是这样地提出问题的。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一切事物自身都是矛盾”,“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量的根源”。就是说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本质276

(一)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这两种提法是否一致问题277

(二)关于“矛盾的胚芽”就是“矛盾潜伏”的问题277

四,学术观点介绍277

矛盾是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但黑格尔所说的矛盾及作用,是概念中的矛盾作用决定事物的矛盾和事物的发展。277

政治经济学部分27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279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279

二、内容简介280

(一)中心思想280

(二)结构分析280

(三)内容提要281

三、疑难问题解答285

1、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85

2、市民社会。285

四、学术观点介绍286

(一)对社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问题的不同看法286

(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几种观点28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289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289

二、内容简介290

(一)中心思想290

(二)结构分析290

(三)内容提要292

三、疑难问题解答303

1、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303

2、当与生产的一定阶段相应的社会状态刚刚产生或者已经衰亡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生产上的紊乱,虽然程度和影响有所不同。303

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和看法304

四、学术观点介绍304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306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306

二、内容简介309

(一)中心思想309

(二)结构分析309

(三)内容提要312

1、可以抄袭卢梭的全部著作了。337

三、疑难问题解答337

2、这个论点无可争辩地是正确的,因为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虽然能创造使用价值,但它既不能创造财富,也不能创造文化。338

3、地产的垄断甚至是资本垄断的基础。338

4、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339

5、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339

6、福音书。340

7、象法国工人纲领在路易·菲力蒲和路易·拿破仑时代那样要求民主共和国。340

8、利物蒲的财政改革派一以格莱斯顿的弟弟为首的资产者们。340

四、学术观点介绍341

(一)关于“按劳分配”是不是资产阶级法权问题341

(二)关于按劳分配有没有弊病的问题342

(三)关于共产主义阶段的划分问题343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345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345

二、内容简介348

(一)中心思想348

(二)结构分析349

(三)内容提要352

三、疑难问题解答383

1、铁路网的分布,这种分布的不平衡,铁路网发展的不平衡,就是全世界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总结。383

2、技术的加速发展,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不相适应的因素、混乱和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强。384

3、银行造成了社会范围的公共薄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的形式,但只是形式而已。385

4、一英镑的股票是不列颠帝国主义的基础。386

5、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本相分离386

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和其它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386

6、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跳跃式的。387

7、就是资本主义过去各阶段的资本主义殖民政策,同金融资本的殖民政策也是有着重大差别的。388

9、在瓜分这种“脏物”的时候,有极大一部分落到了那些在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上并不是常常占第一位的国家手里。389

8、资本主义在殖民地和海外国家发展得最快。389

10、英国无产阶级实际上日益资产阶级化了,因而这一所有民族中最资产阶级化的民族,看来想把事情最终导致这样的地步390

即除了资产阶级,还要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390

11、所有欧洲各国的资本为了贷款给中国而进行斗争。391

四、学术观点介绍392

(一)关于《帝国主义论》同《资本论》的关系392

(二)关于时代问题394

(三)关于当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问题395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400

(四)关于战后垄断问题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400

二、内容简介406

(一)中心思想406

(二)结构分析406

(三)内容提要410

三、疑难问题解答442

1、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442

2、斯大林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新的条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相对稳定的观点已经失效。442

3、斯大林说,列宁在1916年曾提出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整个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的多”的论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失效。443

4、剩余价值规律“是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实质、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444

四、学术观点介绍445

(一)关于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内容的不同观点445

(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不同观点446

(三)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表述的不同观点447

(四)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原因的不同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51

一、写作时代背景及其意义451

二、内容简介456

(一)中心思想456

(二)结构分析457

(三)内容提要462

三、疑难问题解答490

1、这样一个纲领即国际章程绪论部分,是马克思起草的,其行文之妙是巴枯宁和无政府派也不能不承认的。490

2、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491

3、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曾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说成是“非常革命的作用”。*492++ 4、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492

但是,商品的价格,从而劳动的价格,是同它的生产费用相等的。492

5、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493

6、工人没有祖国。494

7、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495

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96

9、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要求,在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看来,不过是一般“实践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意志的表现497

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纯粹意志、本来面目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规律497

10、他们在法国的原著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胡说。例如,他们在批判货币关系的法国原著下面写上“人的本质的外化”498

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国原著下面写上所谓“抽象普遍物的统治的废除”等等。498

四、学术观点介绍499

(一)关于《宣言》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499

(二)关于《宣言》的中心思想500

(四)关于对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理解501

(三)关于对《宣言》第一章第一句话“附注”的理解501

(五)关于《宣言》中自由的个人“联合体”的理解502

(六)关于《宣言》中的“暴力”概念503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505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505

二、内容简介508

(一)中心思想508

(二)结构分析510

(三)内容提要512

三、疑难问题解答525

1、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525

2、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525

3、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526

4、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527

5、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527

6、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528

7、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灭,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528

8、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529

列宁《国家与革命》530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530

二、内容简介535

(一)中心思想535

(二)结构分析536

(三)内容提要545

三、疑难问题解答580

1、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580

2、国家权力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专制主君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波拿巴主义,德国俾斯麦时代,都是如此。581

3、然而革命是彻底的。它还处在通过涤罪所的历程中。它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事业。。而当革命完成自己这后一半准备工作的时候,欧洲就会站起来欢呼说:掘得好,老田鼠!583

4、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584

四、学术观点介绍585

(一)关于列宁著《国家与革命》的着眼点问题585

(二)关于国家的二重性和国家起源的非阶级性因素问题586

(三)关于国家一般概念的界说586

(四)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解586

(五)关于《国家与革命》一书的部分译文校正587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588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588

二、内容简介591

(一)中心思想591

(二)结构分析592

(三)内容提要*595++ 三、疑难问题解答609

1、列宁关于建立全民计算与督监的思想。609

2.苏维埃民主制发展了巴黎公社民主制。609

编者的话612

1989《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介绍》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图拉古尔主编 1989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学习提要(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学习提要
1989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著介绍( PDF版)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著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大学生必读)(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大学生必读)
1989 湖南省教育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马恩列斯著作(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马恩列斯著作
1992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
1990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讲师团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务处
《资本论》难句解  第3集(1989 PDF版)
《资本论》难句解 第3集
1989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介绍(1953 PDF版)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介绍
195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98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