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学概论》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服装?1

一、基本概念3

二、基本性质6

(一)衣与人的关系6

(二)服装的物质性与精神性7

1、服装的物质性(实用性,科学性)7

2、服装的精神性(装饰性,象征性)7

三、服装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0

(一)服装学与服装教育20

1、服装学的建立20

2、服装学与我国的服装教育20

(二)服装学的研究对象21

(三)服装学的研究方法22

(四)服装学的研究领域22

第二章服装的起源与目的——为什么要穿衣?29

一、裸态时代29

二、服饰的始创31

三、服装起源的诸学说35

(一)生体保护说35

1、气候适应说36

2、身体保护说36

(二)人体装饰说37

1、护符说37

4、性差说38

2、象征说38

3、审美说38

(三)羞耻说40

四、服装的目的40

(一)生理卫生的目的41

(二)生活行动的目的41

(三)装饰审美的目的41

(四)道德仪礼的目的41

(五)标识类别的目的42

(六)扮装拟态的目的42

1、长纤维时代47

(二)天然纤维的活用47

(一)纤维以前47

一、衣料简史47

第三章服装的分类——穿什么?47

2、纺、绩技术的发明48

3、短纤维的利用48

(三)纺织技术的机械化48

(四)人造纤维的发明49

二、衣料的种类及性能52

(一)原料类别52

(二)服用类别52

1、衣物上的区分52

1、从原料上分53

(三)织造类别53

2、制作上的区分53

3、着装上的区分53

4、性能上的区分53

2、从形态上分54

3、从织纹组织上分54

4、从设计类别上分54

5、从染法上分54

6、从用途上分54

(四)纤维的种类54

(五)衣料的性能54

2、附属品59

4、携带品59

3、装饰品59

1、衣服59

(一)从机能上分59

三、衣物的分类59

(七)从制作方式上分60

(六)从历史性上分60

(五)从民族性上分60

3、扮饰别60

2、制度别60

1、职能别60

(四)从社会性上分60

3、气象别60

2、地域别60

(三)从气候上分60

4、部位别60

3、着装别60

2、性别60

1、年龄别60

(二)从人体上分60

1、季节别60

(一)形态依存型61

(二)形态固定型61

四、衣物形态上的分类61

(八)从材料上分61

五、服装形态的分类62

(一)从着装方式上分62

1、佩戴型62

2、系扎型62

3、挂覆型62

4、缠裹型62

5、垂曳型62

6、贯头型62

7、包裹型62

8、体形型62

3、紧缚型、开放型63

4、前开型、前封型63

2、贴身型、宽松型63

1、接体型、离体型63

5、覆盖型、裸出型63

6、分离型、一体型63

(四)从服装外形上分63

(二)从着装状态上分63

6、重叠型、单衣型63

5、硬衣型、软衣型63

4、后出型、裾引型、夸肩型、夸臀型63

3、上重下轻型、上轻下重型63

2、膨大型、缩小型63

1、轻装型、重装型63

(三)从覆盖状态上分63

3、贯头型64

5、体形型64

4、前开型64

1、腰布型64

2、挂布型64

(五)小川安朗的五种基本服装形态64

第四章人体着装和服装的机能——如何穿衣?67

一、人体与衣67

(一)人体的基本构造和体型67

(二)体型的区分74

1、成长引起的体型变化90

(三)体型的变化90

2、动作引起的体型变化92

(四)体表面积96

5、手部表面积97

9、足部表面积97

8、小腿部表面积97

6、躯干部表面积97

7、大腿部表面积97

4、胳膊表面积97

3、颈部表面积97

2、头部表面积97

1、体表面积97

(五)人体生理现象与衣98

1、气候感觉98

2、体温调节98

3、出汗99

4、快感带100

5、最佳气候100

二、人类的穿衣行为101

1、包裹102

(二)着装方法102

2、装饰102

3、遮盖102

3、脱衣102

2、着装状态102

1、穿用102

(一)着装行为102

(三)着装状态103

(四)服装的容积103

三、服装的机能103

(一)机能的划分103

(二)防护机能104

1、防寒机能104

2、防暑机能111

3、防雨防风机能113

4、护身机能114

5、防止服饰对人体的危害114

(三)适应机能115

1、动作适应115

2、环境适应116

3、住居适应116

(四)审美机能116

1、形态美和色彩美116

2、静态美和动态美117

(五)容仪机能118

4、材料质感标识119

3、色彩标识119

2、数量标识119

(六)标识机能119

1、形态标识119

5、标识内容120

(七)扮饰机能120

(八)耐久机能121

1、机能耐久121

2、构造耐久122

3、材质耐久122

第五章服装变迁及其规律——如何变化?125

一、服装变迁的形式125

2、服装的人为设定126

3、服装的分支派生126

(一)服装的发生126

1、服装的自然发生126

二、服装的生态性变化126

4、服装的外来移植127

(二)服装的成长127

1、服装的进化127

2、服装成长的状况127

(三)服装的盛衰变化128

1、服装的流动128

2、服装的盛衰128

6、服装的退化、消亡129

5、服装的分化129

4、服装的固定129

3、服装的转变129

三、服装的历史性变迁130

(一)内因与外因130

(二)气候的制约130

(三)文明的移行131

(四)政治变革131

(六)法规的统制132

(七)服装与宗教132

(五)经济的转变132

(八)思潮的反映133

(九)战乱、和平的影响133

(十)科学技术的发达与服装的关系133

(十一)实际生活的诱导133

四、服装的地域性变迁134

(一)民族(俗)服装的发生134

1、地方性的自然发生134

2、独自习俗的形成和保存135

1、孤立隔绝环境的影响135

3、内部成熟135

4、民族(俗)服装的残存135

(二)民族(俗)服装的发展和演变135

3、地方性的人为设定135

2、地方性的分支流入135

5、民族服装与国际服装的共存136

五、服装的规律性变迁136

(一)顺应环境的规律137

(二)内因优越的规律139

(三)优势支配的规律139

(四)模仿流动的规律140

(五)渐变习惯化的规律141

(六)逆行变化的规律141

(八)表衣脱皮的规律142

(七)竞进反转的规律142

(九)形式升级的规律143

(十)格式下降的规律143

(十一)系列分化的规律143

(十二)不用退化的规律143

(十三)无缘类同的规律144

(十四)性别对立的规律147

(十五)融合、消化的规律149

(十六)停滞残存的规律149

(十七)孤立烂熟的规律149

(十八)不变固定的规律150

(十九)础型复归的规律150

(二十)国际同化的规律150

(一)何谓设计153

一、设计的概念153

第六章服装设计——如何搞设计?153

(二)设计的种类154

(三)设计与诸科学155

(四)设计的三个阶段155

(五)服装设计的概念158

(六)设计的条件159

1、服装设计的条件159

2、成衣设计的条件160

二、设计者的知识结构160

1、点的意义162

(二)点162

(一)形态的分类162

三、设计美的形式原理162

2、点的构成163

(三)线164

1、线的意义164

2、直线165

3、直线的构成165

4、曲线167

5、曲线的构成169

(四)面170

1、面的意义170

2、正方形170

5、三角形的构成172

3、正方形的构成172

4、三角形172

6、圆173

7、圆的构成173

8、曲面175

(五)立体175

(六)形态美的形式原理176

1、反复、交替176

2、节奏177

3、渐变177

4、比例177

5、对称180

6、平衡181

7、对比181

8、调和181

9、支配、从属及统一181

(七)错视及其利用182

1、角度、方向的错视182

2、分割的错视184

3、对比的错视184

4、上部过大的错视186

5、反转错视186

7、错视的矫正和利用188

四、服装色彩的美学原理188

6、其他错视188

(一)色彩学基础知识189

1、色彩的产生189

2、色彩的混合190

3、色彩的三属性191

4、色立体191

5、心理的色彩现象193

6、色彩调和199

(二)服装色彩的特性202

(三)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202

2、色彩面积的比例203

1、色彩性格的调和203

3、色彩的统一和变化204

4、色彩平衡204

5、色彩节奏204

6、色彩的关联性205

7、色彩的强调和点缀205

8、色彩间隔205

9、肤色——不可忽视的条件色205

(四)服装配色的社会作用206

五、设计的方法207

(四)转换法208

(五)变更法208

(三)反对法208

(六)加、减法208

(七)结合法208

2、优点列记法208

3、希望点列记法208

1、缺点列记法208

(一)观察法208

(二)极限法208

(八)联想法209

(九)追踪法209

第七章流行与时代——服装流行的奥秘213

一、工业革命浪潮掀起的波澜213

(一)工业革命214

(二)工艺美术运动214

(四)分离派215

(三)新艺术运动215

二、近代设计的出发点——包浩斯216

三、活跃于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设计师217

(一)波尔·波阿莱217

(二)“苛苛”夏耐尔218

(二)斯查帕莱莉220

四、迪奥尔和他的时代1947~1957220

五、抽象化、轻便化时代1958~1962225

六、短装化时代1963~1967226

七、高级成衣时代 1968~1972228

八、石油冲击和宽松式时代1973~1977229

九、础型复归和多样化时代1978~1988230

十、今后流行的预测231

附录:国外著名设计师简介233

1、查尔斯·夫莱戴里克·沃斯233

2、波尔·波阿莱233

3、“苛苛”夏耐尔233

4、克里斯特巴尔·巴伦夏加234

5、斯查帕莱莉234

6、鲁希安·鲁伦235

7、罗贝尔·培盖235

8、克里斯羌·迪奥尔235

9、伊夫·圣·洛朗236

10、皮尔·卡丹237

11、基·拉·罗修237

12、马尔克·葆安237

13、尤贝尔·德·基邦希237

14、杰克·法特238

15、阿里克斯·葛莱238

16、尼娜·莉奇239

17、杰拉尔·佩帕尔239

18、埃玛尼埃尔·翁加罗239

19、皮尔·巴尔曼239

23、安德莱·克莱究240

22、莱蒙·巴尔巴240

21、米歇尔·郭玛240

20、简·帕特240

24、菲利普·布耐241

25、帕苛·拉邦奴241

26、简·路易·谢莱尔241

27、埃玛纽埃尔·卡昂241

28、简奴·朗邦241

29、安东尼奥·戴·卡斯蒂奥241

30、玛丽·克万特242

31、阿戴尔·辛普逊242

32、森英惠242

33、山本耀司242

38、小筱弘子243

40、川久保铃243

39、小筱美智子243

34、三宅一生243

37、小筱顺子243

36、君岛一朗243

35、山本宽斋243

41、芦田淳244

42、高田贤三244

43、乔·阿玛尼244

44、瓦伦蒂诺244

45、卡尔万·克拉印245

1990《服装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当岐编著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1993 PDF版)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材料学(1994 PDF版)
服装材料学
1994
服装概論(1976.09 PDF版)
服装概論
1976.09 源流社
服装色彩学(1991年06月第1版 PDF版)
服装色彩学
1991年06月第1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山装概念服装设计作品集  北京服装学院五十周年( PDF版)
中山装概念服装设计作品集 北京服装学院五十周年
服装( PDF版)
服装
抚顺:抚顺市教育委员会;抚顺:抚顺市教育研究中心
服装心理学概论(1995 PDF版)
服装心理学概论
1995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环境学(1999 PDF版)
服装环境学
1999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卫生学(1987 PDF版)
服装卫生学
1987 轻工业出版社
服装(1987 PDF版)
服装
1987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民法案例选编(1989 PDF版)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民法案例选编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银行服务学概论(1992 PDF版)
银行服务学概论
1992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包装概论(1989 PDF版)
包装概论
1989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服装学概论(1998 PDF版)
服装学概论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学概论(1990 PDF版)
服装学概论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