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
作者 | (苏)尼·格·波波娃著;李亚卿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5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0001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680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第1章 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运动的历史1
1.古典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原理1
2.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特点14
3.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发展阶段27
第2章 S.纳什特的神经症理论中的神经症个性学说35
1.更新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抉择”36
2.对神经症的“新”精神分析解释46
3.多因素方法:它的意图和结果57
4.S.纳什特的学派和现代唯物主义精神神经病学68
第3章 D.拉加什的临床心理学的“正常”个性理论81
1.临床心理学是“人道主义”心理学的变种84
2.临床心理学的横向“扩充”93
3.“整体”个性和环境的二分法103
4.活动观点的尝试。精神动力和发生研究的原则116
5.临床心理学是人道的吗?126
第4章 J.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个体的社会化途径的探索129
1.精神分析同语言学的接近。“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130
2.人的存在和认识问题140
3.拉康学说的理论的和意识形态的总结148
第5章 J.德勒译和F.居塔里的《反奥狄浦斯》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新变种151
1.从“奥狄浦斯化的”弗洛伊德主义到精神分裂分析156
2.关于“欲望生产”的学说。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新”解释163
3.“欲望生产”理论的社会学结论178
4.集体精神分裂分析和人的存在的“人道化”途径185
结束语202
注释209
1988《法国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尼·格·波波娃著;李亚卿译 1988 北京:东方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 1986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 1987
-
-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 1997.07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 1986年06月第1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弗洛伊德主义评述
- 198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弗洛伊德
- 1999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
-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弗洛伊德传
- 1986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弗洛伊德与文坛
- 1988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弗洛伊德情书
- 199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弗洛伊德
- 1999 北京:昆仑出版社
-
- 潜意识的诠释 从弗洛伊德主义到后弗洛伊德主义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 198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福泽谕吉
- 198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弗洛伊德传
- 199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