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
作者 | 汪奠基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451 |
出版时间 | 196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018·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36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关于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的一些问题1
一 研究逻辑史的一般重要意义1
二 过去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4
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第一辑目录9
前言9
三 中国逻辑史料选辑的范围和内容的问题10
四 关于先秦逻辑史料与所谓伪书的问题16
五 关于中国逻辑史料选辑的体例问题19
第二章 邓析的名辩思想23
一 邓析的时代及名辩思想斗争的开始23
二 邓析名辩思想的影响25
三 关于选录邓析子史料的问题28
四 无厚篇选释29
五 转辞篇选释38
第三章 宋?尹文的名辩思想47
一 关于宋钘尹文名辩思想及遗著的问题47
二 宋钘的名辩思想史料研究50
甲 宋钘名辩的要点50
乙 宋钘论道的范畴基本上是唯心论的抽象概念51
①心术上下篇关于道的说法51
②内业篇关于道的说法52
③白心篇关于道的说法53
丙 宋钘心术论中关于心官感觉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55
①心术上篇关于心官感觉的论点56
②心术下篇关于心意思维的论点56
③内业篇关于心意思维的说明57
①心术上篇论形名及因术的正名思想61
丁 宋钘论名实的正名思想表现了唯物论的观点61
②心术下篇论形名物德的关系62
③白心篇论名辩应建其当立者62
戊 心术内业白心诸篇中表现的逻辑推演形式67
三 尹文的名辩思想史料研究69
甲 关于尹文论名辩的史料问题69
乙 尹文子上篇论形名的分析73
内 尹文子下篇分析89
①论名实不可乱者90
②论正名有义界的重要性91
③论佞辩荧惑与正名治国92
④论治术的正反观念94
⑥论推演与感觉认识97
⑤论主观思维作用97
第四章 彭蒙慎到田?申不害尸佼儿说田巴及毛公的名辩思想98
一 属于齐稷下派的一些名辩学者98
二 彭蒙慎到田?的名辩思想99
三 申不害的名实论思想110
四 尸佼的正名思想115
甲 分篇论正名的思想116
乙 发蒙篇论正名审分的方法思想118
丙 广泽篇及劝学篇论贵「公心」「公值」的思想121
五 儿说田巴及毛公的名辩思想123
甲 儿说124
乙 田巴127
丙 毛公128
一 惠施的年代事迹和散见古代载籍中的名辩思想130
第五章 惠施的名辩思想130
二 惠施名辩思想的渊源问题145
三 关于惠施名辩的学说和天下篇论题划分的问题148
四 惠施的论题与经下派的关系156
五 惠施名辩的论题的分析160
甲 天下篇历物十题的分析160
乙 关于二十一事的辩题的分析171
第六章 公孙龙的名辩思想190
一 公孙龙的生平及其与墨辩学派思想关系的问题190
二 公孙龙名辩的思想内容及其理论体系的反动性191
三 关于公孙龙子六篇的分析195
甲 迹府第一196
乙 指物论第二204
丙 名实论第三211
丁 白马论第四220
戊 坚白论第五230
己 通变论第六240
四 简单结论并附记历代评公孙龙的参考资料253
第七章 墨辩的逻辑科学思想分析266
一 关于墨辩逻辑的一个问题266
二 墨辩逻辑的形成269
三 墨辩逻辑的内容271
四 墨经中的科学思想问题284
五 墨经上下及经说上下的解析286
六 大取的逻辑思想体系371
甲 大取前篇——取辩373
乙 大取后篇——语经379
甲 关于辩的科学内容及其主要作用386
七 小取论辩的逻辑原理386
乙 关于辩的诸判断形式和推论形式389
丙 论辟侔援推四大说辞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各种谬误的原因393
丁 关于五种不同类型的推论形式及对诡辩论的批判395
第八章 古孙子一书中的辩证思想方法402
一 古兵书中的辩证法思想402
二 古孙子书中关于辩证思想形式的认识406
第九章 邹衍及纵横家的诡辩思想412
一 关于邹衍及其学说——类比推验的思想方法412
二 邹衍与当时的辩者415
三 纵横家的诡辩思想418
甲 关于纵横家与诡辩术418
乙 鬼谷子论纵横捭阖的诡辩术425
(1)摔阖术——概论纵横捭阖的诡辩术426
(2)反应术——即论辩反覆相应的方法427
(3)内揵术——坚持辩论的本始之法428
(4) 抵?术——?阖矛盾的诡辩法428
(5) 飞钳术——论引钩飞钳的诡辩法429
(8) 摩术——摩类符验的诡辩法430
(9) 权术——论权言依类的诡辩法431
(10)谋术——因情立仪的诡辩法431
(11)决术——决情定疑的诡辩法432
(12)符言术——名实因循的诡辩法432
丙 苏秦张仪和六国时辩察之士的诡辩思想436
(6) 忤合术——论趋合倍反的诡辩法460
(7) 揣术——揣情饰言的诡辩法460
1961《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汪奠基著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辩证逻辑思想简史
- 1984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案例逻辑分析
- 1988年9月第1版 云南科技出版社
-
- 中国思想史
- 1968 創文社
-
- 逻辑分析100例
- 番禺报印刷工场
-
- 中国思想史
- 1975
-
- 案例逻辑分析
- 1988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 宋、金、元部分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秦汉经济思想史
- 1989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 先秦部分
-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 先秦部分 下
-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逻辑思想史 第1辑
- 197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
-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逻辑史资料选 现代卷 上
- 199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
- 198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论
-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