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临床手册》求取 ⇩

上篇临床学基础3

第一章 诊法3

第一节 望诊3

一、望神3

二、望色4

三、望形体5

四、望姿态6

(一)望舌质7

五、望舌7

(二)望舌苔10

第二节 闻诊12

一、听声音12

二、嗅气味14

第三节 问诊15

一、问寒热15

二、问汗液16

三、问头身18

五、问睡眠19

四、问胸胁脘腹19

(一)问耳20

(二)问目20

六、问耳目20

七、问饮食口味21

(一)问口渴与饮水21

(二)问纳食21

八、问二便22

(一)问大便22

(三)问口味22

(二)问小便24

九、问妇女经、带、胎、产25

(一)问月经25

(二)问带下26

(三)问妊娠26

(四)问产后26

第四节 切诊27

(二)风在肌表30

(一)风在皮肤30

(三)风在经络30

一、风30

第一节 病因辨证(六淫辨证)30

第二章 常用辨证方法30

(四)风在肌肉关节31

(五)风在筋骨31

(六)类证鉴别31

(三)寒伤脾胃32

(二)寒在肌肉关节32

(一)寒在肌麦32

二、寒32

(四)类证鉴别33

三、暑33

(一)伤暑33

(二)中暑33

(三)暑湿34

四、湿34

(一)湿在气分34

(二)凉燥35

(一)温燥35

(三)类证鉴别35

五、燥35

(二)湿在肌肉关节35

六、火36

(一)实火36

(二)虚火36

(三)类证鉴别37

第二节 八纲辨证37

一、表里37

(一)表证37

(二)里证38

(一)寒证39

二、寒热39

(三)半表半里证39

(二)热证40

三、虚实41

(一)虚证41

(二)实证42

四、阴阳42

(一)阴证42

(二)阳证43

第三节 气血辨证44

一、气病辨证44

(一)气虚证44

(三)气滞证45

(二)气陷证45

(四)气逆证46

二、血病辨证47

(一)血虚证47

(二)血淤证48

(三)血热证48

(四)血寒证49

(二)血虚血淤证50

(一)血滞血淤证50

三、气血同病辨证50

(三)气血两虚证51

(四)气不摄血证52

(五)气随血脱证52

第四节 脏腑辨证53

一、脏病辨证53

(一)心病辨证53

(二)肺病辨证59

(三)脾病辨证65

(四)肝病辨证70

(五)肾病辨证76

二、腑病辨证80

(一)胆病辨证80

(二)胃病辨证81

(三)小肠病辨证83

(四)大肠病辨证85

(五)膀胱病辨证88

(二)心脾两虚证90

三、脏腑兼病辨证90

(一)心肺气虚证90

(三)心肝血虚证91

(四)心肾阳虚证92

(五)心肾不交证92

(六)肺脾气虚证93

(七)肺肾气虚(肾不纳气)证93

(八)肺肾阴虚证94

(九)脾胃湿热证95

(九)脾胃湿热证95

(十)脾肾阳虚证96

(十一)肝火犯肺证96

(十一)肝火犯肺证96

(十)脾肾阳虚证96

(十二)肝脾不调证97

(十二)肝脾不调证97

(十三)肝胃不和证98

(十四)肝肾阴虚证98

(十四)肝肾阴虚证98

(十三)肝胃不和证98

(一)太阳经证辨证99

一、太阳病辨证99

第五节 六经辨证99

第五节 六经辨证99

一、太阳病辨证99

(一)太阳经证辨证99

(二)太阳腑证辨证103

(二)太阳腑证辨证103

(三)太阳变证辨证104

(三)太阳变证辨证104

(一)热扰胸膈证(栀子豉汤证)111

二、阳明病辨证111

(一)热扰胸膈证(梔子豉汤证)111

二、阳明病辨证111

(二)阳明经证112

(二)阳明经证112

(三)阳明腑证113

(三)阳明腑证113

(四)脾约证(麻子仁丸证)114

(四)脾约证(麻子仁丸证)114

(五)湿热发黄证115

(五)湿热发黄证115

(二)少阳病兼证116

(一)少阳病主证(小柴胡汤证)116

三、少阳病辨证116

三、少阳病辨证116

(一)少阳病主证(小柴胡汤证)116

(二)少阳病兼证116

(三)热入血室证117

(三)热入血室证117

(二)太阴兼太阳证(桂枝人参汤证)118

(一)太阴虚寒证(理中丸证)118

四、太阴病辨证118

四、太阴病辨证118

(一)太阴虚寒证(理中丸证)118

(二)太阴兼太阳证(桂枝人参汤证)118

(一)寒化证119

(三)寒湿发黄证119

五、少阴病辨证119

(二)热化证122

(三)少阴兼太阳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123

六、厥阴病辨证123

(一)蛔厥证(乌梅丸证)123

(二)寒格吐利证(干姜黄芩黄连汤证)123

(三)寒逆干呕头痛证(吴茱萸汤证)124

(四)血虚寒厥证(当归四逆汤证)124

(五)厥阴热利证(白头翁汤证)125

(六)气郁证(四逆散证)125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126

一、卫分证126

二、气分证126

(一)胃热亢盛证126

(四)热结肠道证127

(三)热扰胸膈证127

(二)热邪壅肺证127

(五)热郁于胆证128

(六)脾胃湿热证128

三、营分证129

四、血分证129

第七节 三焦辨证130

一、上焦辨证130

(一)手太阴肺经证130

(二)手厥阴心包经证131

二、中焦辨证132

(一)足阳明胃经证132

(二)手阳明大肠经证132

(三)足太阴脾经证133

(四)中焦湿热证133

(三)下焦湿热证134

(二)足厥阴肝经证134

三、下焦辨证134

(一)足少阴肾经证134

第三章 病历写作136

第一节 病历编写的基本要求136

第二节 中医病历书写格式及其内容137

第三节 体格检查提纲147

第四章 针灸疗法152

第一节 经络和腧穴152

一、腧穴的定位方法152

(一)骨度分寸法152

(二)解剖标志法153

(三)手指同身寸法153

二、十四经脉常用腧穴154

(一)手太阴肺经穴154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157

(三)足阳明胃经穴159

(四)足太阴脾经穴164

(五)手少阴心经穴167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168

(七)足太阳膀胱经穴171

(八)足少阴肾经穴177

(九)手厥阴心包经穴179

(十)手少阳三焦经穴180

(十一)足少阳胆经穴183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186

(十三)任脉经穴188

(十四)督脉经穴191

三、常用奇穴194

(一)头颈部194

(二)躯干部195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196

(三)四肢部196

一、针刺法198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198

第二节 刺灸法198

(二)针刺前的准备199

(三)毫针刺法200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204

(五)刺伤重要内脏的症状及处理207

(六)针刺注意事项209

二、灸法210

(一)常用灸法210

(二)灸法注意事项212

(一)三棱针213

三、其他针法213

(二)皮肤针214

(三)皮内针215

(四)火针216

(五)电针216

(六)耳针217

(七)头针220

(三)温灸器224

四、其他灸法224

(二)雷火针灸224

(一)太乙神针224

(六)天灸225

(四)灯草灸225

(五)电灸225

五、其他治法226

(一)拔罐法226

(二)穴位注射227

(三)埋线229

(四)针刺麻醉230

(五)穴位药物电离子透入法232

(六)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操作及应用233

第三节 针灸治疗原则235

一、针灸施治原则235

(一)着眼于调气235

(一)取穴原则236

(二)突出经络辨证236

(三)正确施用补泻方法236

二、针灸配穴处方236

(二)配穴规律237

下篇常见疾病的治疗241

第一章 内科疾病241

第一节 外感疾病241

一、感冒241

二、痢疾246

三、霍乱251

四、疟疾254

第二节 肺系疾病259

一、咳嗽259

二、喘证264

三、哮证268

四、肺痈274

五、肺痨277

六、肺瘘281

第三节 心系疾病282

一、心悸282

二、不寐287

三、癫狂291

四、痫证295

五、昏迷300

第四节 脾胃疾病306

一、呕吐306

二、呃逆311

三、噎膈315

四、胃脘痛318

五、腹痛325

六、泄泻329

七、便秘334

第五节 肝胆疾病337

一、黄疸337

二、鼓胀342

三、胁痛347

四、眩晕351

五、中风355

六、痉证363

第六节 肾系疾病366

一、淋证366

二、癃闭372

三、腰痛377

四、遗精380

一、郁证383

第七节 气血津液疾病383

二、厥证387

三、积聚392

四、淤证395

五、咳血401

六、吐血404

七、衄血408

八、便血413

九、尿血416

十、水肿419

十一、痰证423

十二、饮证427

十三、消渴431

十四、湿阻435

十五、汗证437

十六、虚劳442

十七、内伤发热450

第八节 经络肢体疾病454

一、痹证454

二、痿证458

三、头痛462

四、胸痛467

一、蛔虫病470

第九节 虫病470

二、蛲虫病471

三、绦虫病472

四、钩虫病474

第二章 外科疾病476

第一节 疮疡476

一、痈476

(一)颈痈476

(二)锁喉痈478

(三)腋痈479

(四)脐痈481

(五)臀痈483

(六)委中毒485

(七)胯腹痈487

(八)子痈488

(九)囊痈489

二、有头疽491

三、陷证493

(一)颜面部疔疮496

四、疔疮496

(二)手足疔疮498

(三)红丝疔500

(四)烂疔501

(五)疫疔503

五、疔毒走黄505

六、疖506

(一)暑疖506

(二)蝼蛄疖508

(三)多发性疖病509

七、发颐511

八、流注513

九、瘰疬515

十、臁疮518

十一、甲疽519

第二节 乳房疾病520

一、乳痈520

二、乳发523

三、乳癖525

四、乳疬526

五、乳痨528

六、乳岩529

第三节 瘿瘤532

一、气瘿532

二、肉瘿534

三、石瘿535

第四节 皮肤病537

一、热疮537

二、缠腰火丹539

三、黄水疮541

四、秃疮542

五、鹅掌风与脚湿气544

六、圆癣与红癣546

七、皮肤结核547

八、银屑病550

九、玫瑰糠疹553

十、扁平苔癣555

十一、红斑狼疮558

十二、硬皮病562

十三、皮肌炎565

十四、接触性皮炎567

十五、药物性皮炎568

十六、湿疹573

十七、火赤疮577

十八、牛皮癣579

十九、酒糟鼻581

二十、白屑风584

二十一、荨麻疹586

二十二、皮肤瘙痒症589

第五节 肛门直肠疾病591

一、痔疮591

二、裂口痔(肛裂)594

三、肛门痈595

四、肛瘘(瘘痔)597

五、脱肛(直肠脱垂)598

六、息肉痔(直肠息肉)600

七、锁肛痔(直肠癌)602

第六节 其他疾病603

一、烧伤603

二、冻疮608

三、破伤风610

四、脱疽611

五、狂犬病615

第三章 伤科疾病617

第一节 骨折617

一、锁骨骨折617

三、肱骨干骨折622

四、肱骨髁上骨折626

五、肱骨外髁骨折630

六、肱骨内上髁骨折632

七、尺骨鹰嘴骨折634

八、桡骨头骨折636

九、桡尺骨干双骨折640

十、桡尺骨干单骨折642

十一、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643

十二、桡骨下端骨折646

十三、腕舟骨骨折648

十四、掌骨骨折651

十五、指骨骨折653

十六、股骨颈骨折655

十七、股骨粗隆间骨折658

十八、股骨干骨折660

十九、股骨髁上骨折663

二十、股骨髁间骨折665

二十一、髌骨骨折666

二十二、胫骨髁骨折668

二十三、胫腓骨干骨折670

二十四、髁部骨折673

二十五、距骨骨折676

二十六、跟骨骨折678

二十七、跖骨骨折679

二十八、趾骨骨折681

二十九、脊柱骨折和脱位682

三十、骨盆骨折685

第二节 脱位691

一、颞颌关节脱位691

二、肩关节脱位693

(一)新鲜肩关节脱位693

(二)陈旧性肩关节脱位695

(三)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696

三、肘关节脱位697

(一)肘关节后脱位697

(二)小儿挠骨头半脱位699

四、月骨脱位700

五、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701

(一)掌指关节脱位701

(二)指间关节脱位702

六、髋关节脱位703

(一)髋关节后脱位703

(二)髋关节前脱位705

(三)髋关节中心性脱位706

七、膝关节脱位707

一、颈部扭挫伤708

第三节 软组织损伤708

二、颈椎综合征710

三、肩部扭伤712

四、肩关节周围炎714

五、肱骨外上髁炎716

六、下桡尺关节分离717

七、腕管综合征718

八、腕三角软骨损伤719

九、腱鞘囊肿720

十、桡骨茎突腱鞘炎721

十一、指间关节扭挫伤722

十二、屈指肌腱腱鞘炎723

十三、髋关节扭伤724

十四、膝关节韧带损伤725

十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726

十六、踝关节扭伤727

十七、急性腰扭伤728

十八、臀中肌损伤性腰腿痛729

十九、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731

二十、骶髂关节急性扭伤732

二十一、慢性腰痛733

二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734

第四章 妇科疾病738

第一节 月经病738

一、月经不调738

(一)月经先期738

(二)月经后期742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746

(四)月经过多748

(五)月经过少750

二、经行浮肿753

三、经闭754

四、痛经758

五、崩漏762

六、经断前后诸证769

七、年老经断复来771

第二节 带下病774

第三节 妊娠病778

一、恶阻778

二、胞阻782

三、妊娠腰痛784

四、胎动不安785

五、胎漏下血788

六、滑胎791

七、子肿793

八、子痫795

九、子悬799

十、子晕801

十一、子淋803

十二、转胞805

一、产后血晕807

第四节 产后病807

二、产后痉证809

三、产后腹痛811

四、产后小便不通814

五、产后大便难816

六、产后发热817

七、恶露不绝822

八、产后乳汁不行824

九、产后身痛826

一、症瘕828

第五节 妇科杂病828

二、阴挺830

三、脏躁832

四、阴痒834

五、不孕836

第五章 儿科疾病840

第一节 常见疾病840

一、咳嗽840

二、肺炎喘嗽844

三、哮喘850

四、鹅口疮854

五、口疮856

六、呕吐859

七、泄泻863

八、积滞868

九、疳证871

十、惊风874

十一、痫证880

十二、水肿882

第二节 时行疾病888

一、感冒888

二、麻疹892

三、风痧896

四、丹痧898

五、水痘901

六、痄腮903

七、顿咳907

八、小儿麻痹症910

九、小儿暑温915

第三节 小儿杂病919

一、遗尿919

二、夜啼922

三、胎黄924

第六章眼科疾病927

第一节 胞睑疾病927

一、睑弦赤烂927

二、针眼928

三、胞生痰核930

四、上胞下垂931

五、椒疮932

第二节 两眦疾病934

一、流泪症934

二、眦漏症935

三、漏睛疮936

第三节 白睛疾病937

一、天行赤眼937

二、暴风客热939

三、金疳940

四、白膜侵睛941

五、胬肉攀睛942

六、白睛溢血943

七、火疳944

一、凝脂翳946

第四节 黑睛疾病946

二、聚星障948

三、花翳白陷950

四、混睛障951

五、疳疾上目952

第五节 瞳神疾病953

一、瞳神缩小症953

二、绿风内障955

三、青风内障956

四、圆翳内障957

一、云雾移睛959

第六节 眼底疾病959

二、视惑960

三、高风雀目961

四、目衄暴盲963

第七章 耳鼻喉口腔疾病965

第一节 耳科疾病965

一、耳眩晕965

二、耳疖、耳疮969

三、脓耳971

四、耳鸣、耳聋973

第二节 鼻科疾病977

一、鼻藁977

二、鼻窒978

三、鼻鼽980

第三节 咽喉疾病980

四、鼻渊982

一、风热乳蛾986

二、虚火乳蛾988

三、风热喉痹990

四、虚火喉痹992

五、喉痈993

六、阴虚喉癣996

七、急喉哮997

八、急喉风999

九、慢喉哮1001

十、梅核气1003

十一、骨鲠1004

第四节 口腔疾病1005

一、龋齿1005

二、牙齩痈1007

三、骨槽风1008

四、口疳1009

五、唇风1011

第八章 各科常用中成药1013

第一节 内科常用中成药1013

一、解表1013

二、泻下1016

三、清热1018

四、祛风湿1024

五、理脾和胃1028

六、安神1033

七、开窍1035

八、化痰止咳1037

九、补虚1041

十、强心1048

十一、保肝1051

第二节 外科常用中成药1053

一、解毒消肿1053

二、抗骨质增生1054

三、抗肿瘤1056

四、其他1057

第三节 伤科常用中成药1059

一、扭挫伤1059

二、续筋接骨1061

第四节 妇科常用中成药1062

一、调经1062

二、治带下1064

三、安胎1065

四、其他1065

一、清热镇惊1066

第五节 儿科常用中成药1066

二、健脾和胃1068

三、止咳平喘1069

第六节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1070

一、眼科1070

二、耳鼻喉科1071

附一方剂索引1077

附二常用中成药索引1118

附三古今度量衡对照1123

附四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1127

附五全身腧穴示意图1154

1989《实用中医临床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辽宁中医学院编著 1989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临床实用中成药手册(1996 PDF版)
临床实用中成药手册
1996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下(1976 PDF版)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下
1976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1988 PDF版)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1988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荟萃集(1988 PDF版)
荟萃集
1988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临床实用激光医疗手册(1991 PDF版)
临床实用激光医疗手册
1991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激光医学临床实用手册(1992 PDF版)
激光医学临床实用手册
1992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临床手册(1998 PDF版)
实用临床手册
1998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实用中医内科临床手册(1995 PDF版)
实用中医内科临床手册
1995 济南:济南出版社
实用中医临证手册(1996 PDF版)
实用中医临证手册
1996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床常用中药实用手册(1999 PDF版)
临床常用中药实用手册
1999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临床实用方手册(1996 PDF版)
中医临床实用方手册
1996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实用中医新方新药临床手册(1998 PDF版)
实用中医新方新药临床手册
1998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实用临床医学数据手册(1993 PDF版)
实用临床医学数据手册
1993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实习医师手册(1985 PDF版)
临床实习医师手册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1979 PDF版)
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1979 成都军区军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