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求取 ⇩

引言1

文化及文化学的概念1

二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结构特点5

三 西方文化及其特点7

四 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12

第一章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20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21

一 欧洲传教士大批东来21

二 利玛窦以后的传教事业25

三 清初天主教传教事业27

四 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30

一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的西传34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东学西传”34

二 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37

第二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原因44

第三章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60

第一节 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输入60

一 实用科学的传入60

二 社会政治学说的传播66

三 各种学术思想的传播73

四 基督教新教入华77

第二节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途径83

一 留学生对西学的传播83

二 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翻译100

三 近代报刊对西学的传播108

四 新式学校对西学的传播115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121

第三节 近代的“东学西传”121

二 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影响151

第四章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161

第一节 在侵略和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161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处于文化“入超”的不利地位164

第三节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166

第五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论争171

第一节 全盘拒绝与盲目排外171

第二节 “援西入中”177

第三节 “中体西用”180

第四节 “全盘西化”的提出183

第五节 近代的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186

一 政治影响193

第一节 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3

第六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193

二 经济影响196

三 文教事业的影响197

四 风俗习惯的影响200

第二节 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观念及思维方法的影响220

一 从“崇古薄今”到“后胜于今”221

二 从“家庭本位”到“人格独立”229

三 从“重人事”到“重科学”231

四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233

五 从“重农抑商”到“商业富国”235

六 从“模糊”到“科学”236

附录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大事年表243

附录二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名人物传略260

后记279

1997《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语和,庾良辰主编 1997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996 PDF版)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西文化交流图像史( PDF版)
中西文化交流图像史
中欧文化交流史论丛(1970 PDF版)
中欧文化交流史论丛
1970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996 PDF版)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996
近代日中民衆交流外史(1981.06 PDF版)
近代日中民衆交流外史
1981.06 雄山閣
试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 PDF版)
试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之交流(1941 PDF版)
中西文化之交流
1941 商务印书馆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1999 PDF版)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
199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洋近世史  2(1969 PDF版)
西洋近世史 2
1969 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中国纹样辞典(1998 PDF版)
中国纹样辞典
1998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1998 PDF版)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998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1998 PDF版)
中印文化交流史话
1998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西文献交流史(1999 PDF版)
中西文献交流史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中印文化交流史(1993 PDF版)
中印文化交流史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988 PDF版)
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988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