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乱的年代 1949-1989年的中国》
作者 | 王年一著 编者 |
---|---|
出版 | 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48 |
出版时间 | 1988.1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500327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13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廖盖隆1
前言1
目录1
第一篇 全面内战 打倒一切1
毛泽东要创造一个“新世界”2
第一章 打开“文化大革命”之锁的两把钥匙2
一 《五·七指示》2
(1)矛盾重重(198) (2)一系列的事件(201) 3
(1)清理阶级队伍”(336) (2)整党建党(339) 3
(1)指导思想(327) (2)“毛主席的点”(328) 3
(1)派性争斗激烈(300) (2)清华流血事件(301) 3
(1)明批邓暗攻华(587) (2)朱德逝世(592) 3
三个重大错误5
(1)《林彪与孔孟之道》(473) (2)“三箭齐发”(479) (3)“放火烧荒”(489) (4)“影射史学”(494) (5)“复辟回潮”与“反潮流”(496) 6
二 毛泽东致江青的信6
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9
第二章 全面发动和再全面发动9
个人反对中央集体15
二 中央第一线与毛泽东的分歧26
三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50
第三章 制造“天下大乱”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63
一 号召造反的“八·一八”大会64
二 红卫兵运动狂潮和大串连67
(1)破“四旧”(67) (2)大串连(77) (3)揪斗工作组长(79) (4)打击知识界(85) (5)冲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87
三 毛泽东的号令:“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92
路线”92
(1)问题的提出(93) (2)《紧急指示》(96) (3)中央工作会议(100) (4)更加激烈的造反行动(117) (5)广泛的抵制121
(1)“机联站?”和康平路事件(167) (2)“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号召(171) (3)“炮打张春桥”事件123
四 邪火烧遍工矿和农村126
(1)“工总司”·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 127
(2)工交座谈会的抗争(134) (3)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策137
五 复杂而严重的局面143
( 1)《〈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143) (2)公然鼓噪打倒刘少奇(145) (3)老革命家横遭蹂躏(148) (4)省、市、自治区党委瘫痪(152) (5)经济主义歪风刮起(154) (6)北京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158
(7)毛泽东耽于幻想162
第四章 全面夺权 天下大乱165
一 基于幻想和出于无奈的全面夺权号召166
(4)省、市、自治区的夺权186
二 《公安六条》·“支左”决定·《军委八条》191
(1)《公安六条》(192) (2)“支左”决定和“三支两军”(193) (3)林彪口授的《军委八条》195
三 冲突、抗争与夭折198
二月抗争(206) (4)《军委十条》和军事管制218
第五章 “打倒刘少奇”和“揪叛徒”222
一 “揪叛徒”的狂澜223
(1)“六十一人案件!”(223) (2)伪造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227) (3)“深挖叛徒!228
二 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厄运230
(1)动员打倒刘少奇的两个会议(231) (2)打倒刘少奇的一篇长文(232) (3)“革命大批判”(236) (4)批斗王光美240
三 “第三个里程碑”257
第六章 失控的三个月258
一 两大派尖锐对立259
二 广大群众的抗议——“七·二○”事件260
三 向更“左”的方面滑去266
四 毛泽东纠正具体错误269
五 打击对象的微妙变化——揪“五·一六”271
第七章 “右倾翻案风”、“杨、余、傅事件”和反273
“右倾”273
一 全国性的抵制274
(1)“围剿派性”(274) (2)所谓“右倾翻案”举隅(276) (3)全国出现所谓“右倾翻案风”282
二 扑朔迷离的“杨、余、傅事件”285
(1)事件的“奥秘”(286) (2)杨、余、傅的“错误”(288) (3)军队干部大会290
三 反“右倾”和“清队”293
(1)反“右倾”(294) (2)“清理阶级队伍”297
第八章 新的“工作组”——工宣队、军宣队299
一 毛泽东的耳提面命300
严厉的告诫302
二 工宣队、军宣队的进驻303
第九章 从“全国一片红”到九大304
一 所谓“全国一片红”305
(1)艰难的历程(305) (2)“打倒一切”的突出表现(307) (3)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308
二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309
(1)迟迟难开的全会(309) (2)混淆是非和敌我的全会(311) (3)“点名很有必要”315
三 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17
(1)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318) (2)“左”倾的九大(319) (3)九届一中全会323
第二篇 新的“斗、批、改”和林彪事件326
第一章 以“文化大革命”改造一切的“斗、批、改”327
一 “六厂二校”327
六厂二校的经验329
二 “革命大批判引路”332
(1)批判所谓“黑六论”(332) (2)批判所谓历史上的“罪行”(333) (3)批判所谓“人性论”(334) (4)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335
三 种种活动336
下放干部(341) (4)“上山下乡”(342) (5)所谓“教育革命”(344) (6)所谓“文艺革命”349
四 简短的评价353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新“跃进”355
一 四年经济概况355
年359
二 两年的冒进361
(1)对国际形势的估计(361) (2)1970年的冒进363
(3)“四个突破”366
第三章 林彪事件368
一 林彪和林彪集团369
(1)林彪及其一家(369) (2)黄,吴,李,邱378
(3)“联合舰队”成员381
二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以前382
(1)联合与争斗(382) (2)阴谋与阳谋(388) (3)不设国家主席之争392
三 云遮雾罩的庐山会议394
(1)复杂的背景(395) (2)全会上的明枪暗箭396
(3)批判与审查陈伯达(402) (4)林立果的评价406
四 “批陈整风”运动406
(1)学习与批判(407) (2)陈伯达罪行的公布408
(3)加强与削弱(409) (4)华北会议(410) (5)“抓住不放”的批判412
五 “联合舰队”的覆灭415
(1)《“571工程”纪要》及其实施(416) (2)覆灭的前夕(423) (3)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426
第四章 纠“左”与批“右”434
一 “批林整风”运动434
(1)揭发、批判与清查(435) (2)毛泽东的言论439
(3)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议442
二 周恩来致力于纠“左”444
(1)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445) (2)扭转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局面(446) (3)恢复文教科技部门的正常工作448
三 “是极左?是极右。”449
四 在外交战线上451
(1)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451) (2)中美发表《联合公报》(452) (3)中日建交(454) (4)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的批示(455) (5)“三个世界”460
五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461
(1)关于林彪集团的审查报告(461) (2)继承“左”倾错误的十大(463) (3)十届一中全会465
第三篇 肯定与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467
第一章 所谓“批林批孔”运动468
一 奇特的由来468
二 假批孔 真批周473
抵制497
三 严重的后果499
四 为贺龙恢复名誉503
第二章 “组阁”风波505
一 “风庆”轮事件和长沙诬告506
二 “组阁”阴谋的破产510
第三章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513
一 受命于危难之时513
二 “全面整顿”514
(1)指导思想(515) (2)“全面整顿”的展开516
(3)三个著名的文件525
三 伟大意义533
第四章 “左”倾的理论学习运动534
一 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534
二 张春桥、姚文元的“两论”536
(1)《三十三条》(536) (2)《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538) (3)《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541) (4)反“经验主义”(543) (5)毛泽东的批评544
三 “评《水浒》”运动546
第五章 “批邓反右”的逆风551
一 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551
(1)不可调和的矛盾(551) (2)“反右”的发动553
(3)《打招呼的讲话要点》(555) (4)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557
二 《毛主席重要指示》559
三 倒行逆施562
第六章 伟大的“四五运动”566
一 衷心爱戴与刻骨仇恨567
(1)神州悲恸(567) (2)“四人帮”与民为敌570
二 人民的怒吼573
(1)星星之火(573) (2)南京事件(574) (3)“四五运动”(576) (4)白色恐怖581
三 错误的判断和决定583
第七章 在危难的日子里587
一 人祸天灾和巨大损失587
唐山大地震599
二 巨星殒落600
三 危难之秋602
第八章 人民的胜利606
一 粉碎“四人帮”606
(1)“以快打慢”的决策(697) (2)粉碎“四人帮”的若干细节(608) (3)叛乱阴谋顷刻瓦解609
二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通知611
三 举国同庆614
结束语617
一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617
二 “文化大革命”理论的错误631
后记645
(1)1966年(356) (2)1967年和1968年(356) (3)1969
1988.12《大动乱的年代 1949-1989年的中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年一著 1988.12 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1949-1989年的中国 4 改革开放的历程
- 198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法学四十年(1949-1989)
- 1989
-
- 大事记 1949年-1989年
- 1989
-
- 大动乱大转变的年代 1900-1904
- 1994
-
- 当代中国四十年纪事 1949-1989
-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1949年的识字运动
- 1950 旅大行政公署教育厅;旅大文化宫
-
- 动荡的年代
- 196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大动乱的年代
- 198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颠狂的蛇年之夏 1989·学潮·动乱·暴乱纪实
- 1989 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大动乱 1987年的南北冲突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中国法学四十年 1949-1989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人性的弱点
- 1986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
- 新中国编年史 1949-1989
- 198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十年动乱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