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求取 ⇩

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及蜂窝组网理论1

1.2 移动通信的特点4

1.3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7

1.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0

1.5 无线电路工作方式13

1.6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15

1.7 几种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8

1.8 移动通信发展趋向24

1.9 第三代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31

参考文献34

第二章 模拟移动通信的调制和解调36

2.1 引言36

2.2 角度调制37

2.2.1 角度调制信号特性37

2.2.2 角度调制信号频谱39

2.2.3 有效带宽、发射带宽和接收带宽41

2.2.4 频率调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43

2.2.5 25KHz调频频道的利用49

2.2.6 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电路51

2.3 2FSK调制54

参考文献57

第三章 外部噪声和干扰59

3.1 外部噪声59

3.2 邻道干扰62

3.2.1 发信边带扩展63

3.2.2 发信机边带噪声63

3.2.3 发信机的杂散辐射64

3.2.4 来自蜂窝网的邻近频道干扰65

3.2.5 载波邻道干扰比的计算65

3.2.6 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计算67

3.2.7 接收机滤波器阻带衰减的计算68

3.3 近端对远端比干扰70

3.4 同频干扰71

3.5 互调干扰74

3.5.1 无互调信道组77

3.5.2 发射机互调79

3.5.3 接收机互调80

3.6 移动台发射机的自动功率控制(APC)82

3.7 干扰限制环境84

参考文献84

第四章 移动通信组网原理85

4.1 大区制移动通信网85

4.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构成方式88

4.2.1 条状服务区88

4.2.2 面状服务区92

4.3 频率复用模式97

4.4 小区分裂98

4.5 同频干扰防护102

4.5.1 全向小区系统C/I的计算102

4.5.2 定向小区系统C/I的计算105

4.6 降低同频干扰的措施105

4.7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同频干扰概率和同频复用保护距离的计算107

4.7.1 同频干扰模式107

4.7.2 同频干扰概率的计算108

4.7.3 同频复用保护距离的计算112

4.8 频率分配方法114

4.8.1 固定波道分配115

4.8.2 动态波道分配119

4.9 多波道共用技术120

4.9.1 多波道共用的概念121

4.9.2 话务量、呼损率和波道利用率121

4.9.3 系统用户数124

4.9.4 波道的自动选择方式125

参考文献129

第五章 900MHz蜂窝式模拟移动电话网130

5.1 网路结构和互联130

5.1.1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的本地网结构131

5.1.2 900MHz蜂窝式区域联网的网路结构131

5.1.3 小容量移动电话网的网路结构133

5.2 移动电话局的设置原则134

5.3 移动电话网与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的连接136

5.3.1 900MHz蜂窝移动电话网与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的连接136

5.3.2 小容量移动电话网与本地电话网连接138

5.4 编号计划138

5.4.1 编号方式138

5.5 信令145

5.5.1 信令分类145

5.4.2 用户权利的认证145

5.5.2 TACS制式信令149

5.6 呼叫流程152

5.7 移动通信网中特有的交换接续技术153

5.7.1 位置登记(Location Registration)153

5.7.2 越区切换(Hand off)154

5.7.3 漫游(Roaming)156

5.8 模拟网的全国联网160

5.8.1 省际联网161

5.8.2 模拟网A、B系统互联162

5.9 频率分配163

5.9.1 频道配置163

5.9.2 TACS和AMPS的频道指配图案165

5.9.3 蜂窝分裂后的频道分配169

5.10 SAT和DCC分配原则169

参考文献174

6.1 多址联接技术175

第六章 数字移动通信主要技术175

6.1.1 频分多址(FDMA)方式176

6.1.2 时分多址(TDMA)方式177

6.1.3 码分多址(CDMA)方式180

6.1.4 FDMA、TDMA与CDMA系统容量比较186

6.2 话音编码191

6.2.1 波形编码器192

6.2.2 声源编码器193

6.2.3 混合编码器196

6.2.4 RPE-LTP话音编码器196

6.2.5 QCELP话音编码技术200

6.3 数字信号不失真传输200

6.3.1 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奈奎斯特第一准则202

6.3.2 余弦滚降传输特性205

6.3.3 数字传输系统的码间干扰207

6.3.4 自适应均衡209

6.4 窄带数字调制211

6.4.1 4PSK(QPSK)与OQPSK213

6.4.2 MSK220

6.4.3 GMSK225

6.4.4 平滑调频(TFM)229

6.4.5 π/4-QPSK229

6.4.6 GMSK与π/4-QPSK的比较239

6.4.7 单边带调制240

6.5 移动无线信道242

6.5.1 窄带移动信道的瑞利衰落243

6.5.2 具有频率选择性的瑞利衰落模型244

6.5.3 阴影效应244

6.6 信道编码245

6.6.1 卷积编码的基本概念247

6.6.2 卷积码译码249

6.6.3 卷积码的误码性能252

6.7 交织技术254

6.8.1 分集种类256

6.8 分集接收256

6.8.2 合并方法258

参考文献260

第七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62

7.1 概述262

7.2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原理265

7.2.1 移动台(MS)267

7.2.2 基站子系统(BSS)271

7.2.3 网络子系统(NSS)280

7.2.4 操作子系统(OSS)286

7.3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86

7.3.1 数字蜂窝网的区域结构286

7.3.2 网络结构287

7.3.3 信令网的网络结构和信令编码289

7.4 编号方式292

7.5 频率配置298

7.6 GSM网络接口和信令301

7.6.1 7号信令移动应用302

7.6.2 GSM接口信令304

7.7 GSM无线接口306

7.7.1 信道的定义306

7.7.2 帧结构308

7.7.3 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308

7.7.4 信道组合的例子315

7.7.5 突发脉冲序列和时间超前量调节(TA)317

7.7.6 话音信号间断发送(DTX)和间断接收(DRX)319

7.7.7 跳频321

7.8 安全管理和接续流程323

7.8.1 鉴权、设备识别、加密和识别号保密管理324

7.8.2 接续流程328

7.9.1 位置更新330

7.9.2 切换330

7.9 移动性管理330

7.9.3 漫游332

7.10 DCS1800系统334

7.10.1 概述334

7.10.2 DCS1800 PCN的组成335

7.10.3 基于DCS1800的典型PCN设备337

参考文献340

第八章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41

8.1 概述341

8.2 扩频通信342

8.2.1 基本原理342

8.2.2 直接序列扩频CDMA系统344

8.2.3 跳频系统348

8.3 地址码的选择349

8.3.1 m序列350

8.3.2 Gold序列355

8.3.3 沃尔什(Walsh)码358

8.4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同步359

8.4.1 PN码的捕获359

8.4.2 PN码的跟踪361

8.5 Q-CDMA(IS-95)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62

8.5.1 概述362

8.5.2 正向信道及其信号设计363

8.5.3 正向链路372

8.5.4 反向信道及其信号设计375

8.5.5 反向链路383

8.5.6 CDMA系统误码性能分析387

8.5.7 功率控制396

8.5.8 系统组成原理398

8.5.9 网络结构406

8.6 编号计划412

8.7 频率配置418

8.8.1 位置登记420

8.8 网络移动管理功能420

8.8.2 鉴权与加密422

8.8.3 越区切换425

8.8.4 漫游428

8.9 呼叫处理429

8.9.1 移动台呼叫处理429

8.9.2 基站呼叫处理433

参考文献434

第九章 数字无绳电话436

9.1 概述436

9.2 第二代无绳电话(CT2)438

9.2.1 系统结构438

9.2.2 CT2的空中接口技术特性439

9.2.3 CT2帧结构与信道结构440

9.2.4 CT2网络操作442

9.3.1 系统结构443

9.3 欧洲数字无绳电话443

9.3.2 DECT的应用及业务范围445

9.3.3 DECT的技术特性446

9.3.4 DECT标准的分层结构448

9.3.5 DECT无线用户交换系统455

9.3.6 DECT基站与手机457

9.4 个人便携式电话系统(PHS)458

9.4.1 PHS系统的概念458

9.4.2 PHS空中接口463

9.4.3 PHS系统的网络协议469

9.4.4 PHS网络技术473

9.5 个人接人通信系统(PACS)476

9.5.1 系统概述476

9.5.2 PACS网络结构479

9.5.3 PACS网络单元功能481

9.5.4 PACS空中接口488

9.5.5 PACS频率规划492

9.5.6 PACS系统工作原理494

9.5.6 呼叫流程500

参考文献504

第十章 个人通信506

10.1 个人通信概述506

10.1.1 基本概念506

10.1.2 个人通信的基本特点及技术特征507

10.1.3 个人通信系统的发展508

10.2 个人通信的频谱分配511

10.2.1 美国个人通信业务(PCS)频谱分配511

10.2.2 UMTS和IMT2000个人通信频率规划512

10.2.3 卫星移动通信频谱分配515

10.2.4 我国现有系统的工作频段516

10.3 个人通信网518

10.3.1 个人通信网的构架518

10.3.2 个人通信网与智能网技术521

10.3.3 个人通信网的网络基本功能523

10.3.4 UPT原理525

10.3.5 个人通信号码与寻址530

10.4 无线个人通信网与无线个人通信系统534

10.4.1 概述534

10.4.2 卫星移动个人通信系统535

10.4.3 IMT-2000移动通信系统543

10.5 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564

10.5.1 概述564

10.5.2 无线传输技术基本要求569

10.5.3 无线传输的基本构成571

10.5.4 第三代CDMA无线传输技术的能力与特点574

10.5.5 扩频码设计581

10.5.6 W-CDMA空中接口技术587

10.5.7 TD-CDMA空中接口技术603

参考文献608

1999《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祁玉生,邵世祥编著 199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移动无线电通信理论及应用(1993 PDF版)
移动无线电通信理论及应用
1993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移动通信( PDF版)
移动通信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1994 PDF版)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
1994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复变函数  习题解答(1980 PDF版)
复变函数 习题解答
1980 辽宁师范学院数学系
移动通信(1989 PDF版)
移动通信
1989 北京:宇航出版社
移动通信(1988 PDF版)
移动通信
1988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移动通信(1988 PDF版)
移动通信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移动通信(1985 PDF版)
移动通信
198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移动通信(1995 PDF版)
移动通信
1995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1991 PDF版)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
1991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移动通信系统(1990 PDF版)
移动通信系统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码分多址 CDMA 移动通信系统(1999 PDF版)
码分多址 CDMA 移动通信系统
1999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移动通信系统(1988 PDF版)
移动通信系统
1988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移动通信(1992 PDF版)
移动通信
199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1996 PDF版)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1996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