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气体分离》求取 ⇩

第一章 导言1

1.1 使用吸附方法的判据2

1.2 吸附分离方法的分类3

1.2.1 基于吸附剂再生法3

1.2.2 基于进料组成3

1.2.3 基于分离机理4

1.3 现状和未来展望5

第二章 吸附剂和吸附等温线9

2.1 工业吸着剂9

2.1.1 活性炭11

2.1.2 分子筛炭15

2.1.3 活性氧化铝16

2.1.4 硅胶18

2.1.5 沸石19

2.1.6 吸着剂的选择24

2.2 单一气体的平衡吸附25

2.2.1 求等温线模型的三种方法27

2.2.2 物理吸附力28

2.2.3 基于Langmuir法的等温线30

2.2.4 基于Gibbs法的等温线36

2.2.5 势论40

第三章 气体混合物的平衡吸附50

3.1 Langmuir型方程和关联式50

3.1.1 扩展的Langmuir方程50

3.1.2 负载比关联式52

3.1.3 其它理论53

3.2 势论方法54

3.2.1 Dubinin-Radushkevich(D-R)方程的直接展开54

3.2.2 Lewfs关系式的理论基础55

3.2.3 Grant-Manes模型57

3.3 其他热力学模型62

3.3.1 Lewis等关于二元混合气的方法62

3.3.2 Cook和Basmadjian关于二元混合气的方法63

3.3.3 Myers和Prausnitz的吸附溶液理论64

3.3.4 非理想吸附溶液模型:活度系数的预测69

3.3.5 空位溶液理论72

3.3.6 二维气体模型76

3.3.7 Ruthven的简化统计热力学模型80

3.3.8 Lee的点阵溶液模型84

3.3.9 质量作用定律模型86

3.4 模型的比较和实验88

3.4.1 文献数据和模型之间的比较89

3.4.2 模型的比较和应用90

3.5.1 恒定容积法94

3.5 实验技术94

3.5.2 动态法95

3.5.3 重量法95

3.5.4 色谱法96

第四章 吸附器中的速率过程104

4.1 吸附器的控制方程105

4.2 吸附器中的传递过程107

4.2.1 外传递过程:膜系数107

4.2.2 内(粒子内)传递过程110

4.2.3 填料床中的分散现象130

4.3 传质速率的线性推动力和其他的近似求法130

4.3.1 在吸附器条件下各种等温线的适用性133

4.3.2 LDF对循环过程的应用136

4.3.3 粒子内的抛物线浓度分布图138

第五章 吸附器的动力学:床的分布图和穿透曲线145

5.1.1 等温线的形状146

5.1 平衡理论:等温的、单一吸附气146

5.1.2 浓度锋面的速度147

5.1.3 穿透曲线149

5.1.4 轴向分散的影响151

5.2 非平衡理论:等温的、单一吸附气152

5.2.1 Rosen模型152

5.2.2 Thomas模型155

5.2.3 用于沸石的模型156

5.2.4 其他模型162

5.3 渐近(恒定模式)解162

5.4 非等温吸附或绝热吸附165

5.5 脱附170

5.5.1 用冷气吹扫的再生条件175

5.5.2 吹扫气的特征温度176

5.5.3 最少的脱附时间和气体消耗177

5.6 多组分的吸附和脱附178

5.6.1 等温平衡理论180

5.6.2 绝热平衡理论192

5.6.3 非平衡系统和结论199

第六章 循环的气体分离过程208

6.1 吸着剂的再生210

6.2 变温吸附和惰性气吹扫循环211

6.2.1 平衡-理论的计算213

6.2.2 非平衡模型214

6.2.3 经验的再生传热模型217

6.2.4 惰性气吹扫的等温循环219

6.3 色谱法220

6.4 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的过程224

6.4.1 超吸附224

6.4.2 模拟的移动床过程:Sorbex227

6.5.1 热参数泵抽运229

6.5 参数泵抽运和循环带的吸附229

6.5.2 压力参数泵--分子门232

6.5.3 热循环带吸附235

6.5.4 压力循环带吸附238

第七章 变压吸附:原理和过程244

7.1 基本概念和发展245

7.1.1 Skarstrom循环和Guerin-Domine循环246

7.1.2 并流减压248

7.1.3 压力的均衡作用250

7.1.4 预处理床251

7.1.5 用强吸附气吹扫254

7.1.6 温度均衡和其他发展255

7.2 工业生产过程260

7.2.1 空气干燥260

7.2.2 氢的纯化262

7.2.3 正构烷烃的大吸附量分离268

7.2.4 空气分离:氧的发生270

7.2.5 空气分离:氮的发生275

第八章 变压吸附:模型和实验283

8.1 Skarstrom循环模型283

8.1.1 分析模型284

8.1.2 数值模型:等温模型292

8.1.3 当压力变化阶段的吸附和脱附297

8.1.4 其他数值模型306

8.2 FSA-参数泵模型312

8.2.1 分析模型312

8.2.2 数值模型315

8.3 用于二组分和多组分混合气大吸附量分离的多床过程322

8.3.1 实验方法322

8.3.2 平衡模型,LDF模型,和孔扩散模型323

8.3.3 FSA大吸附量分离335

1991《吸附法气体分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杨(Yang,R.T.)著;王树森等译 199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法国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1981 PDF版)
法国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
1981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气体色层分析法(1958 PDF版)
气体色层分析法
1958
多级分离过程——蒸馏、吸收、萃取、吸附(1991年08月第1版 PDF版)
多级分离过程——蒸馏、吸收、萃取、吸附
1991年08月第1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气体混合物分离手册  深度冷冻法( PDF版)
气体混合物分离手册 深度冷冻法
培风馆
超吸附分离气体烃过程的研究( PDF版)
超吸附分离气体烃过程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吸附分离科学与技术进展(1997 PDF版)
吸附分离科学与技术进展
1997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吸着分离过程基础(1988 PDF版)
吸着分离过程基础
1988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多级分离过程  蒸馏、吸收、萃取、吸附(1991 PDF版)
多级分离过程 蒸馏、吸收、萃取、吸附
199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气体分析  化学分析法(1981 PDF版)
气体分析 化学分析法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气体吸收(1986 PDF版)
气体吸收
1986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吸附分离过程(1992 PDF版)
化工吸附分离过程
1992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多组分气体分离(1988 PDF版)
多组分气体分离
1988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气体混合物分离手册  深度冷冻法(1955 PDF版)
气体混合物分离手册 深度冷冻法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气体分离用透平机械(1991 PDF版)
气体分离用透平机械
199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气体吸收  第2版(1985 PDF版)
气体吸收 第2版
198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