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 下》
作者 | 吴迪胜等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6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4002445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78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二篇 化学反应工程1
第七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间歇单相等温过程2
7-1 动力学基本概念2
7-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2
7-1.2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表达式3
7-1.3 反应速率的温度效应和反应活化能4
7-1.4 化学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反应级数6
7-2 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6
7-2.1 结构与操作特点6
7-2.2 反应器容积的计算7
7-3.1 一级反应9
7-3.2 二级反应9
7-3 一级反应与二级反应9
7-3.3 一级反应与二级反应的比较11
7-4 非等容过程12
第八章 物料连续流动过程与返混17
8-1 平推流反应器17
8-2 全混流反应器20
8-3 返混及其对简单反应的影响22
8-4 多釜串联反应器25
8-4.1 代数法26
8-4.2 图解法27
8-5 逗留时间分布30
8-6 自催化反应31
8-7.1 浓度对可逆反应的影响33
8-7 浓度对复杂反应的影响33
8-7.2 浓度对平行反应的影响35
8-7.3 浓度对连串反应的影响36
第九章 非等温过程与热量传递42
9-1 温度对复杂反应的影响42
9-1.1 温度对可逆反应的影响42
9-1.2 温度对平行反应的影响44
9-1.3 温度对连串反应的影响45
9-2 热量衡算与绝热反应器的计算46
9-2.1 热量衡算与绝热温升46
9-2.2 绝热反应器的容积计算49
9-3.1 热稳定性原理51
9-3 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原理51
9-3.2 熄火与飞温54
9-3.3 热反馈与反应器的整体热稳定性55
第十章 多相反应过程与质量传递58
10-1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的特点58
10-2 气固催化反应的扩散过程59
10-2.1 外扩散过程60
10-2.2 内扩散过程63
10-3 气液反应中的质量传递67
10-4 化学反应器的选择69
10-4.1 间歇反应器和连续流动反应器69
10-4.2 釜式反应器和管式反应器70
10-4.3 气固反应器71
10-4.4 气液反应器75
第十一章 逗留时间分布与流动模型78
11-1 逗留时间分布的表示方法78
11-1.1 E函数和F函数78
11-1.2 逗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79
11-1.3 逗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80
11-1.4 逗留时间分布的应用81
11-2 几种流动模型83
11-2.1 理想流动模型83
11-2.2 多釜串联模型83
11-2.3 扩散模型86
第三篇 化学工艺学93
第十二章 硫酸的生产95
12-1 概述95
12-1.1 硫酸的用途和产品规格95
12-1.2 硫酸生产的历史96
12-2 原料路线和接触法生产路线的原则流程97
12-2.1 原料路线97
12-2.2 接触法生产的原则流程98
12-3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过程99
12-3.1 反应的物理化学基础99
12-3.2 工艺条件的优化102
12-3.3 反应器103
12-4 造气过程106
12-3.4 多段转化生产流程106
12-4.1 硫铁矿焙烧反应107
12-4.2 沸腾炉107
12-5 净化过程108
12-5.1 净制要求108
12-5.2 净化方法108
12-6 成酸过程109
12-6.1 反应特点和成酸方式109
12-6.2 吸收设备与工艺条件109
12-6.3 吸收流程110
12-7 生产全流程110
12-8.1 技术经济指标111
12-8 硫酸生产中的某些技术经济问题111
12-8.2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112
12-9 硫酸生产技术展望114
第十三章 合成氨116
13-1 概述116
13-1.1 重要性116
13-1.2 原料路线116
13-1.3 原则流程118
13-2 氨合成的热力学基础118
13-2.1 化学反应与反应热118
13-2.2 平衡常数118
13-2.3 影响平衡时氨浓度的因素119
13-3.1 催化剂120
13-3 氨合成动力学120
13-3.2 动力学过程121
13-4 氨的合成和分离122
13-4.1 最优工艺条件122
13-4.2 合成塔124
13-4.3 合成和分离流程126
13-5 原料气的生产127
13-5.1 以煤为原料的生产127
13-5.2 以轻质烃为原料的生产129
13-5.3 以重质烃为原料的生产131
13-5.4 变换132
13-6.1 脱硫133
13-6 原料气的净化133
13-6.2 脱碳134
13-6.3 脱一氧化碳134
13-7 氨生产全流程135
13-8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138
13-8.1 生产规模大型化139
13-8.2 降低能耗和能量综合利用140
13-8.3 物料的综合利用141
第十四章 氨加工143
第一部分 尿素的合成143
14-1 概述143
14-2.2 工艺条件的优化145
14-2.1 合成反应的物化基础145
14-2 尿素的合成145
14-2.3 反应器146
14-3 分离与循环利用147
14-4 尿素生产流程149
第二部分 硝酸的生产151
14-5 概述151
14-6 氨的氧化152
14-6.1 氨氧化的动力学方程152
14-6.2 工艺条件的优化152
14-6.3 反应器153
14-7.1 一氧化氮的氧化154
14-7 一氧化氮氧化与二氧化氮的吸收154
14-7.2 二氧化氮的吸收155
14-7.3 两个化学反应过程的交叉155
14-7.4 工艺条件155
14-7.5 反应器156
14-8 生产流程157
第十五章 氯碱工业159
15-1 概述159
15-2 析出电压160
15-3 食盐水电解反应的主要优化目标161
15-4 电解方法162
15-4.1 隔膜法162
15-4.3 离子交换膜法163
15-4.2 汞阴极法163
15-4.4 三种方法比较165
15-5 工艺条件166
15-6 电解槽167
15-6.1 改良型隔膜槽167
15-6.2 复极式膜电解槽167
15-7.3 氢169
15-8 合成氯化氢169
15-8.1 反应的物理化学基础169
15-7.2 氯169
15-7.1 烧碱169
15-7 后处理169
15-8.2 反应特点和主要优化目标170
15-8.3 工艺条件170
15-8.4 合成炉与烧嘴171
15-8.5 生产流程171
第十六章 石油化工173
16-1 概述173
16-1.1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173
16-1.2 原油174
16-1.3 石油加工方案174
16-2 常减压蒸馏177
16-3 催化裂化179
16-3.1 催化裂化反应和反应特点179
16-3.2 最优工艺条件180
16-3.3 流化床反应器181
16-4 裂解183
16-4.1 裂解反应183
16-4.2 最优工艺条件186
16-4.3 裂解炉与裂解流程187
16-5 聚氯乙烯的生产189
16-5.1 氯乙烯的合成路线189
16-5.2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190
16-5.3 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191
16-6 氯乙烯的聚合194
第十七章 化工过程开发概论199
17-1 化工过程开发的基本步骤199
17-2.2 数学模型法203
17-2 化工过程开发的基本方法203
17-2.1 逐级放大法203
17-2.3 部分解析法204
17-2.4 相似放大法205
17-3 化工过程开发举例205
17-3.1 水解反应器的开发205
17-3.2 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放大206
17-3.3 异丁二烯二聚反应器的开发209
17-3.4 丁烯氧化脱氢反应器的开发210
17-3.5 氯苯反应器的开发213
附录224
索引231
1981《化工基础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迪胜等编 198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化工基础
- 1985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下册)
- 1981年01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化学基础 下
- 天津市化学工业局教研室
-
- 化工基础 下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上
- 1986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下
- 1986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 1990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 1986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基础化学 下
-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化工机械基础 下
- 1989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化工基础 上
- 198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