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
作者 | 金观涛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3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118·12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45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一体化结构1
1.1 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社会组织3
1.2 儒生、通讯工具和一体化10
1.3 重要的调节功能17
1.4 两种不同结构的封建社会25
1.5 层次上的特点:家庭和国家同构30
1.6 脆性和强控制37
1.7 历史的阴影42
第二章 调节功能丧失:无组织力量的增长47
2.1 不虞作用与无组织力量49
2.2 官僚政治的结构:皇权放大与权力金字塔55
2.3 经济结构中的无组织力量:土地兼并64
2.4 无组织力量的汇流:官僚、恶霸地主横行70
第三章 大动乱与社会崩溃77
3.1 变法效果递减律79
3.2 剥削放大效应85
3.3 老鼠、堤坝与洪水93
3.4 农民起义烈度和无组织力量成正比97
第四章 奇特的修复机制103
4.1 大动乱的调节作用:扫荡无组织力量105
4.2 新王朝的稳定性与无组织力量残存程度的关系110
4.3 第一块修复模板:宗法同构体的作用113
4.4 第二块修复模板: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117
第五章 周期性动乱与停滞性:超稳定系统125
5.1 欹器与社会演化机制127
5.2 萌芽不能结合的后果:资本原始积累中断135
5.3 王朝崩溃前出现“假资本主义”142
5.4 脆性瓦解及其悲剧性后果147
5.5 永恒的萌芽152
第六章 干扰、冲击与亚稳结构165
6.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体化调节失灵167
6.2 大一统的分裂、贵族化、九品中正制及庄园经济的发展173
6.3 亚稳结构与重建一体化过程177
6.4 超稳定系统对外来冲击的反应182
6.5 对中国历史的新看法189
1984《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观涛著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历史的科学探索
- 1990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历史初稿 第5册 封建社会后期 上
- 1960
-
- 形象的封建社会衰亡史 《红楼梦》
- 1976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相对稳定的音乐结构
-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
-
-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研究
- 1992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物质结构的探索
- 1988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在历史的序列中 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探讨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
- 1997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空调设备消声设计
-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结构稳定
- 199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封建社会史论
-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