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文学》
作者 | (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2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72022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41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丛书总序作者原序译者自序第一章 佛教文学的曙光一 佛典的翻译1
二 翻译文字6
三 语法文体7
第二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一 佛教教理的中国化进程11
二 三教论争15
三 魏晋六朝时代文学的变迁18
第三章 中国佛教文学的兴起与文体一 赞24
二 赋31
三 铭33
四 文34
五 诗40
六 论·义43
七 书44
第四章 正统文学中的佛教文学一 唐代的佛教文学46
二 王维的诗51
三 寒山子的诗60
四 柳宗元的文71
五 白居易的偈文77
第五章 俗文学中的佛教文学一 变文的性格89
二 变的语义90
三 变文的起源93
四 变文的种类101
五 变文的结构104
(一)文体104
1 讲经文的文体104
2 佛教故事变文的文体108
(二)句法111
(三)用韵113
六 变文的作者116
七 讲经仪式119
八 讲经名人128
九 变文的种类(残存本)134
十 变文的文例146
(一)敷衍147
(二)文饰149
(三)内容的中国化152
(四)变文的文体形式156
第六章 唐代民间歌谣中的佛教文学一 定格联章158
(一)《五更转》159
(二)《十二时》161
(三)《十恩德》164
(四)《百岁篇》165
二 和声联章167
(一)诸佛赞的性质、作者及其作品167
(二)现存赞歌171
(三)《散华乐》173
(四)《好住娘》177
(五)《归去来》179
(六)《悉昙颂》182
第七章 禅门中的佛教文学一 禅门偈颂文学187
二 偈颂与禅境187
三 禅僧的著作193
(一)《信心铭》195
(二)《证道歌》196
(三)《参同契》200
(四)《宝境三昧》201
四 公案类204
(一)《碧岩录》204
(二)《从容录》209
五 语录类212
六 诗偈类215
第八章 诗禅相关说一 严羽的诗说222
二 王渔洋的诗说225
三 对诗禅一致说的批评229
附录:236
1990《中国佛教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 1990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佛教と中国文学
- 1975.05 国書刊行会
-
- 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
- 1938 上海佛学书局
-
- 澄明之境 陶渊明新论
- 199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
- 1993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18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19 佛教与中国文学
- 1978 大乘文化出版社
-
- 中国佛教
-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 中国佛教
- 1989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87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94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佛道诗禅 中国佛教文化论
- 1990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1988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