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学》

第一编国际政治之理论与实际3

第一章国际政治的一项现实主义理论3

第一节 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4

第二章国际政治的科学22

第一节了解国际政治22

不同的研究方法22

对于了解的限制25

第二节 了解国际和平的问题30

第二编国际政治是权力斗争37

第三章政治权力37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权力?37

作为达到国家目的的方法37

政治权力的性质39

第二节 对于政治权力的贬抑44

第三节政治权力秋贬抑的两项根源50

十九世纪的哲学50

美国的经验51

第四章 权力争夺:现状政策54

第五章权力争夺:帝国主义61

第一节 帝国主义不是什么61

第二节帝国主义的经济理论66

马克斯主义的,自由主义的,「魔鬼的」帝国主义理论66

对于三项理论的批评69

第三节 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76

使人趋向帝国主义的三种诱惑力76

战争的胜利76

战争的失败77

衰弱78

帝国主义的三项目标79

世界帝国79

大陆帝国80

地方性优势81

三项帝国主义的方法83

军事帝国主义83

经济帝国主义84

文化帝国主义86

第四节 如何觉察并对抗帝国主义政策90

政策问题:围堵,姑息,恐惧91

觉察的问题98

第六章权力的争夺:威望政策103

第一节 外交礼仪104

第二节 武装军力的显示110

第三节 威望政策的两项目标112

第四节 威望政策的三种恶化117

第七章国际政策中的主义因素122

第一节 政治主义的性质122

第二节外交政策的标准主义127

现状政策的政治主义128

帝国政策的政治主义130

暧昧的政治主义134

第三节 辨认的问题137

第三编国家权力143

第八章国家权力的本质143

第一节 什么是国家权力?143

第二节现代民族主义的根源147

从民族主义的退却:表面的和真正的退却148

个人的不安全感和社会的瓦解150

第九章构成国家权力的要素156

第一节 地理156

第二节天然资源159

食物160

原料162

第三节 工业能力164

第四节军事准备的程度167

技术168

领导素质171

武装军力的数量和品质172

第五节人口173

人口分配174

趋势177

第六节国民性格179

国民性格的存在问题179

俄国的国民性格183

国民性格和国家权力188

第七节国民士气191

士气的不稳定性191

社会和政府的素质也是决定性因素195

第八节 外交素质199

第九节政府的素质205

资源和政策间平衡的问题205

各种资源的利用维持平衡的问题206

人民支持的问题208

内政和外交政策212

第十章评估国家权力214

第一节 评估的工作214

第二节评估的典型错误219

权力的绝对性质219

权力的永久性222

强调单一要素的谬误225

地绿政治225

民族主义227

军事主义230

第四编国家权力的限制:权力均势237

第十一章权力均势237

第一节社会平衡238

权力均势是一项普遍存在的观念238

国内政治的权力均衡241

第二节权力均势的两项主要模式246

直接对抗的模式246

竞争的模式249

韩国和权力均势253

第十二章权力均势的不同方法255

第一节 分化统治255

第二节 补偿政策256

第三节 军备258

第四节联盟259

联盟的一般性质259

联盟和世界霸权的相对抗267

联盟和对抗联盟270

第五节 均势的「支配者」277

第十三章权力均势的结构283

第一节 支配体系和从属体糸283

第二节 权力均势的结构变化286

第十四章权力均势之估价290

第一节 权力均势的不确定性291

第二节权力均势的不真实298

权力均势作为一项主义304

第三节权力均势的不适当307

一致的道德标准的约束力307

关于现代国家制度道德上的一致肯定313

第五编国家权力的限制: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323

第十五章道德、习惯和法律对于权力的限制323

第十六章 国际道德330

第一节人的生命的保护331

平时人命的保护331

战时对于人命的保护337

道义上谴责战争340

国际道德与总体战争342

第二节世界道德对抗民族主义化的世界主义346

贵族国际的个人道德347

国际道德的毁灭352

国际社会的摧毁356

国家主义战胜国际主义360

国家主义的转变363

第十七章世界舆论370

第一节 世界的心理统一372

第二节 技术统一的作用含糊374

第三节 国家主义的障碍378

第六编国家权力的限制:国际法389

第十八章国际法的主要要问题389

第一节 国际法的一般性质389

第二节国际法体系中的立法功能394

它的权力分散性质394

解释和拘束力398

第三节国际法体糸中的司法功能402

强制管辖权403

任择条款406

国际法院410

司法决定的效果413

第四节国际法的执行415

执行的权力分散性415

保证条约419

集体安全422

国联盟约第十六条422

联合国宪章第七章429

否决权433

「为和平团结」决议436

第十九章主权440

第一节 主权的一般性质440

第二节 主权的同义辞独立、平等、全体一致444

第三节 主权不是什么446

第四节主权如何丧失448

国际组织中的多数表决454

第五节 主权能分割吗?458

第七编二十世纪中叶的国际政治469

第二十章民族主义化的世界主义:一个新的道德力量469

第一节 民族主义,新的和旧的470

第二节 争取人心的斗争473

第三节 宣传的三项原则475

第二十一章新的权力均势483

第一节新的权力均势缺乏弹性483

大国数目的减少483

权力的两极化487

走向两个阵营化的趋势488

第二节均衡支配者的消逝490

「第三力量」的问题492

第三节 殖民疆域的消失495

第四节 殖民地革命500

第五节两极化制度的可能发展502

两极化制度瓦解的可能503

冷战的继续504

和平共存506

第二十二章总体战争509

第一节 属于全民的战争513

第二节 全民进行的战争518

第三节 对准全民进行的战争519

第四节战争的机械化522

武器的机械化522

运输通讯的机械化526

第五节 世界性征服的战争528

第六节 全面的机械化,全面的战争,全面的统治533

第八编二十世纪中叶和平的问题:经由限制以求和平543

第二十三章裁军543

第一节 我们时代中的和平问题543

第二节裁军的历史546

裁军的失败例子547

裁军的成功例子551

第三节裁军的四大问题552

比率问题553

罗希—巴格特协定,华盛顿条约,英德海军协定554

世界裁军会议557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裁军谈判559

分配的标准561

裁军是否意谓裁减军备?565

裁军意谓和平?568

第四节武器管制573

第二十四章安全576

第一节集体安全576

意大利——衣索匹亚战争584

韩国战争586

第二节 一支国际警察武力589

第二十五章司法解决593

第一节 司法功能的性质593

第二节国际冲突的性质:紧张和争执596

纯粹争执598

带有紧张实质的争执598

代表一项紧张局势的争执599

第三节 司法功能的限制602

第二十六章和平改变607

第一节 国家内部的和平改变607

第二节国际事务中的和平改变612

国联盟约第十九条614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616

巴勒斯坦616

韩国619

德国和奥国621

匈牙利622

其他失败例子623

苏彝士运河623

约旦和黎巴嫩625

意大利殖民地625

安全理事会的决议627

巴勒斯坦和克什米尔627

一九四七年的英—埃争执和柏林封锁629

的里雅斯特630

印度尼西亚630

苏彝士运河631

第二十七章国际政府634

第一节神圣同盟635

历史635

大国负责的国际政府637

现状的双重意义638

和平、秩序和国家利益640

欧洲协调645

第二节国际联盟646

组织647

现状的双重意义:德国对抗英国650

国际联盟的三项弱点653

宪法上的弱点655

结构上的弱点656

政治上的弱点659

第二十八章国际政府:联合国663

第一节宪章规定下的联合国663

超级大国支配的政府663

未作明确界说的正义原则667

未作明确界说的现状668

第二节联合国——政治现实670

联合国大会的兴衰671

新的程序685

第三节 联合国和和平问题689

第九编二十世纪中叶的和平问题695

第二十九章世界国家695

第一节国内和平的条件696

超部分的效忠意识697

正义的期待700

压倒优势的权力701

国家担当的角色703

第二节世界国家的问题707

两派思想707

人民支持的三项考验710

第三节两项虚伪的解决办法714

世界征服714

瑞士和美国的例子716

第三十章 世界社会721

第一节文化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21

文化发展和和平723

文化统一和和平724

国际了解和和平726

第二节功能的途径728

联合国的各专门机构728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35

欧洲国家组织737

经济和技术援助的机构740

第十编二十世纪中叶的和平问题:经由和解以达到和平747

第三十一章外交747

第一节 外交的四项任务747

第二节外交的工具750

象徵代表751

法律代表752

政治代表753

第三节外交的衰机755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756

外交遭遇贬抑757

议会程序的外交759

两个超级大国:外交中的新手761

当前世界政治的特性763

第三十二章外交的前途765

第一节外交如何才能复活?765

公开外交的罪过766

多数表决的罪过769

国际争端零星化的罪过773

第二节外交的希望:外交的九项原则776

四项基本原则778

折衷解决的五项先决条件785

第三节 结论790

附录:795

附录一联合国宪章795

附录二 历史名辞解释832

1976《国际政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幼师编释部主编 1976 幼师文化事业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际政治讲话(1935 PDF版)
国际政治讲话
1935 开明书店
国际政治学( PDF版)
国际政治学
当代国际政治( PDF版)
当代国际政治
现代国际政治(1935 PDF版)
现代国际政治
1935
国际政治( PDF版)
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学(1998 PDF版)
国际政治学
1998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际政治经济学(1987 PDF版)
国际政治经济学
1987 重庆:重庆出版社
国际政治百科(1994 PDF版)
国际政治百科
1994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  1637-1912(1998 PDF版)
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 1637-1912
199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国际政治手册(1989 PDF版)
国际政治手册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政治讲座(1986 PDF版)
国际政治讲座
1986 求实出版社
国际政治学导论(1989 PDF版)
国际政治学导论
1989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政治简编(1987 PDF版)
国际政治简编
198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国际政治理论(1993 PDF版)
国际政治理论
1993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管理心理学(1989 PDF版)
管理心理学
1989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