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戏剧论稿》
作者 | 廖全京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9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080262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06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篇3
第一章 历史的把握:中国戏剧启示录3
一、步履:八年一瞬间4
二、思索:八年与六十年17
第二章 美学的观照:寄忧患于雄放30
一、审美的目光怎样投向大后方戏剧30
二、大忧患时代审美体验的物化33
三、审美意识中意志因素的增强37
四、审美趣味由单一向多元的扩展41
五、审美心理定势中英雄意识的再现46
第三章 形象的剖析:灵魂,穿过炼狱50
一、国难与“士节”51
二、黑暗与光明56
三、背负历史的十字架63
第四章 喜剧与悲剧:生活、激情、审美理想68
一、新的审美理想在沃土上抽芽69
二、郁勃的肯定激情与否定激情76
第五章 一种比较:同一片云彩下的两个艺术世界87
一、沉重的自觉的使命感87
二、人的魅力93
三、戏剧对自身的选择98
第六章 又一种比较:现实主义在同步的国土上102
一、在血与火中锻冶民族的灵魂104
二、人学的自觉与心理现实主义110
三、“写真实”与“暴露”119
下篇127
第七章 郭沫若:无处不在的热泉与活火山127
一、情感表现的原则128
二、情感与认识133
三、情感与想象141
四、情感的节奏151
第八章 夏衍:一种独特的心态158
一、舞台——心灵的空间159
二、人物心象——作家心态的投影167
三、戏剧文体——心灵之泉的潺湲176
第九章 阳翰笙:他正当“成年”185
一、悲剧的阳刚之美186
二、民族化的表现手法194
三、情节剧倾向的存在与转变200
四、性格描写的深入和表现内心世界的尝试206
第十章 老舍:被遗忘的九片绿叶218
一、文学长途上的一串坚实脚印219
二、通往戏剧圣殿的第一级台阶230
三、绿叶间有一个喜剧的精灵239
第十一章 曹禺:《蜕变》中的一抹朝霞255
一、时代呼唤着民族精神的蜕旧变新257
二、时代色彩与艺术个性265
第十二章 陈白尘:泼辣的主观精神273
一、能僧能爱——主观精神整体274
二、通脱——审美情感境界283
三、“无我”“有我”——通往心灵自由之路290
第十三章 吴祖光:“亦狂亦侠亦温文”295
一、艺术个性的表象: “亦狂亦侠亦温文”。说“狂侠”。说“温文”。说二者之统一于爱。295
二、艺术个性的审美机制:新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审美理想的确立。审美视角的变化。审美情感的升华。307
第十四章 宋之的:从《雾重庆》与《腐蚀》的比较中见到的321
一、作家目光的“入射角”322
二、向人的心灵突进328
后记338
1988《大后方戏剧论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廖全京著 1988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后方文学论稿
- 1994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论戏剧 曹禺戏剧集
- 1985
-
- 文学作品选读 上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西方演剧史论稿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关汉卿戏剧论稿
-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论戏剧 曹禺戏剧集
- 1985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弟弟的秘密
- 1980 北京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大后方散文论稿
- 1990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论戏剧性
- 198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论戏剧
- 1987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戏剧论集
- 1981 台湾开明书店
-
- 中国戏剧史论稿
- 1995 北京:国家出版社
-
- 戏剧论
- 1931 世界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