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
作者 | 贾志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7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400798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552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沈达人1
引言1
一 “推陈出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3
(一)“推陈出新”的理论基础3
1 “推陈出新”与十六字方针的产生3
2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揭示4
(二)方针的精神实质与相互关系10
(三)“推陈出新”的基本内涵14
二 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运行轨迹24
(一)历史传统与“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24
(二)整理改编过程中的几个阶段33
1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7年35
2 第二阶段:1958年至1962年46
3 第三阶段:1963年至1977年50
4 第四阶段:1978年至1992年52
(三)积累传统戏曲的宝贵财富57
三 庸俗社会学倾向63
(一)清官戏92
1 清官戏的产生92
2 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93
3 清官形象的意义97
(二)神鬼戏100
4 对清官戏要一分为二100
1 神鬼戏与宗教剧的区别104
2 神鬼戏的价值117
(三)大团圆结局125
1 整体综合的传统思维模式126
2 民族心理129
四 “推陈出新,古为今用”134
(一)再现类137
(二)再造类149
(三)创造类178
1 寻找古、今的结合点187
(四)实践提供的经验187
2 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97
3 发扬传统戏曲美学原则的优势201
4 坚持“百花齐放”218
五 舞台演出的“推陈出新”222
(一)整理改编者与演员结合224
(二)戏曲音乐和戏曲舞台美术的革新236
(三)戏曲导演与导演制245
六 “推陈出新”的几点启示294
(一)“移步不换形”294
(二)对“古为今用”的理解298
(三)传统戏曲的民间性303
后记306
1996《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志刚著 1996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迈向现代化的港城 宁波
- 1996 宁波:宁波出版社
-
- 现代戏剧作法
- 1933.03 世界书局
-
- 现代英美戏剧家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芗剧现代戏《沉船》
- 1981
-
- 向着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农业
- 1959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戏剧
-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朝鲜现代戏剧集
- 1980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戏剧史
- 1985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迈向现代化医院的实践与探索
- 1999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顺德 迈向现代化
- 1999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 电脑与管理 大学用书
- 1972 正中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