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社会主义》
作者 | 孙连成主编 编者 |
---|---|
出版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5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503621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925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前言1
总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8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及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最新成果16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的发展28
(五)深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新的更大发展55
1社会主义本质新论(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62
(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党和邓小平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85
(三)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是马克思主义新发展92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本质和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关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01
2 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12
(二)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1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30
(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142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48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52
(二)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65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3
(四)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183
(五)实现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宏伟蓝图189
4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6
(二)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07
(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216
(四)在改革中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24
5农民问题与我国农村改革(一)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与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234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不亚于三大改造的第二次伟大革命240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必须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254
(四)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261
(五)在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273
6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280
(二)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292
(三)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0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310
7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一)马克思奠定了“吸收和借鉴”的理论基础322
(二)正确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近现代一切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32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借鉴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337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一切文明成果,尽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359
8社会主义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一)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367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的、具体的、历史的375
(三)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382
(四)社会主义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394
9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一)必须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根本标准400
(二)知识分子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因素411
(三)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418
(四)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脑力劳动者阶级425
(五)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433
10民主与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442
(二)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发展44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曲折历程459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形式,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471
1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47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490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95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504
12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521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四项基本原则获得新的时代内容530
(三)排除干扰、繁荣社会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而努力551
后记564
1996《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连成主编 199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1980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1982
-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1982
-
-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
- 1985.10 东方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 199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
- 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
- 1996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198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下 社会主义论
- 198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99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 1994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典导读
- 1998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
- 1950 大众书店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发展
- 1991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