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学》

第一章导论1

一、社会主义群体产生凝聚力的客观性2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存在的广泛性13

三、研究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意义20

四、研究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理论基础与方法27

第二章社会主义群体与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因素34

一、社会主义群体的概念和分类34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涵义与分类39

三、影响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43

第三章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和动力57

一、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源泉57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动力70

三、源泉与动力之间的辩证关系83

第四章社会主义群体目标与凝聚力91

一、社会主义群体目标对凝聚力的特殊作用91

二、社会主义群体目标转化为凝聚力的条件97

三、富有吸引性群体目标的制定过程105

四、社会主义群体目标的实现与调整对凝聚力的影响116

第五章社会主义群体领导与凝聚力121

一、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与凝聚力122

二、领导人的素质、能力与凝聚力135

三、领导人的领导方法与产生过程对凝聚力的影响149

第六章社会主义群体内部人际关系与凝聚力160

一、人际关系与凝聚力的关系160

二、富有吸引力的干群关系169

三、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吸引的人际关系173

四、人际关系的正面诱导183

第七章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与凝聚力188

一、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对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188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的要求196

三、困难时期对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的调整如何保持凝聚力204

第八章社会主义群体文化与凝聚力213

一、群体文化的概念与内涵214

二、群体文化的分类222

三、群体文化对群体凝聚力的功能226

四、群体文化对群体凝聚力的作用点分析229

第九章群体凝聚力的周期律238

一、群体凝聚力周期律的概念238

二、群体凝聚力周期律变化阶段与理论基础245

三、群体凝聚力周期律变化过程248

第十章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现象与强化方法260

一、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的现象260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的原因265

三、强化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方法273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群体的凝聚力方向校正与经常性检测280

一、进行凝聚力方向校正的必要性280

二、对凝聚力作用方向进行校正的基本方法282

三、凝聚力的强度与作用方向检测288

初版后记300

再版后记301

附录初版序302

1991《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学谦著 1991 北京:红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会侨乡凝聚力(1994 PDF版)
新会侨乡凝聚力
1994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
神州国光社
生产力与社会主义(1989 PDF版)
生产力与社会主义
1989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97 PDF版)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97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89 PDF版)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89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1956 PDF版)
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
1956 时代出版社
现代科学技术与独创精神(1989 PDF版)
现代科学技术与独创精神
1989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88 PDF版)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社群主义(1998 PDF版)
社群主义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1991 PDF版)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1951 PDF版)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1951 中外出版社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1995 PDF版)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
1995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