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及其教训》
作者 | 主编刘向文,贺永方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260781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65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1
一 苏维埃俄国的诞生和巩固1
第一章 模式的积弊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原因1
二 苏联的成立和发展4
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9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14
一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14
二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17
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24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消极影响26
一 高度集中经济体制总框架内的改革30
第三节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阻碍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30
二 高度集中经济体制总框架的再次确认37
三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40
第四节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苏联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催化剂45
一 高度集中政治体制的综合症及其后果46
二 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总框架内的改革51
三 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总框架的再次确认58
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直接原因65
第一节 改革舆论失误导致苏共威望明显下降65
一 苏共的“加速战略”和舆论动员65
二 苏共的“差距论”及严重危害70
三全盘否定斯大林及其严重危害76
四 舆论导向失误造成的恶果81
第二节 改革决策失误导致苏共从法律上丧失执政地位83
一 苏共第十九资全国代表会议和政治体制改革83
二 改革重点的决策失误引发经济危机政治动荡92
三 政治体制改革突破点决策失误削弱了苏共执政地位98
四 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决策失误使苏共从法律上丧失执政地位105
第三节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施导致苏共实际执政地位发生机109
一 苏共二十八大和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09
二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造成思想理论上的混乱117
三 错误的党建路线削弱了苏共战斗力121
四 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为苏共反对派夺权创造了有利条件129
五 经济改革失败埋葬了群众对苏共的最后期望142
六 苏共的实际执政地位发生危机150
第四节 失去军队支持导致苏共的彻底垮台169
一 “8·19事件”和苏联剧变169
二 “第比利斯事件”的错误处理奠定了苏联武装力量“非政治化”的基础182
三 卫士无人保护使苏共失去军队支持188
四 失去军队支持导致苏共垮台196
第三章 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外部原因205
第一节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历史发展205
一 和平演变战略的酝酿205
二 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206
第二节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硕果”210
一 和平演变战略实施的新阶段210
二 新阶段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212
第三节东欧剧变对苏联的冲击233
一 东欧剧变使苏联成为西方众矢之的233
二 东欧剧变促使苏共立场发生变化235
三 东欧剧变促使苏共清除腐化现象237
四 东欧剧变为苏联“激进民主派”树立了榜样239
第四章 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241
第一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42
一 必须搞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242
二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44
三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45
四 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246
五 科学技术是把经济搞上去的关键248
第二节 坚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行改革250
一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的改革观251
二 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252
三 妥善处理改革同发展、稳定的关系252
四 重视改革战略和策略的研究254
第三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57
一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257
二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259
第四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265
一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265
二 改革国家权力机关体制必须慎重周密268
三 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270
四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72
第五节 坚持马列主义的主导地位,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273
一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明前提”建设273
二 要坚决铲除封建主义遗毒275
三 努力克服教条主义的积习276
四 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滋生和侵袭277
五 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278
第六节 必须妥善处理民族问题281
一 必须客观估计民族问题状况281
二 正确处理联盟和加盟共和国的相互关系283
三 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86
四 警惕西方利用民族问题作文章287
五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民族凝聚力288
第七节 必须正确处理宗教问题289
一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问题289
二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91
三 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平等293
四 加强和改善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294
第八节 必须坚持正确的外交政策295
一 必须正确认识时代和国际形势295
二 绝不搞霸权主义299
三 坚持为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300
第九节 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和平演变”的斗争301
一 反“和平演变”必须解决认识问题301
二 必须着力解决物质基础问题304
三 必须解决好路线问题305
四 认真做好培养接班人的工作307
三 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308
结束语 略论社会主义的曲折性及其发展前景310
1996《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及其教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主编刘向文,贺永方 1996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贵州省行政执法岗位培训教材
- 1999 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
- 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程
- null
-
- 苏粤的婚丧
- 1928
-
- 苏联共产党土地纲领及其在苏联的实现
- 195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国际贸易及阻碍其发展的原因
- 1955 时代出版社
-
- 地震及其发生的原因
- 1957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抗日战争历次失败战役的真相及其原因
- 1997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苏共的失败及教训
- 1994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宪政的原理及其应用
- 1932 新生命书局
-
-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
- 197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基因及其操作原理
-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失禁的原因与对策
- 1998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