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求取 ⇩

目 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1

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1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5

第二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2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2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24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5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32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61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76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78

八、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84

九、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93

第三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10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10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0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103

总 论105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105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经验105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16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42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47

三、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167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67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6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71

(四)坚持改革开放181

(五)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96

(六)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9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08

第一编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08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8

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223

第二编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236

一、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2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41

第三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43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243

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48

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254

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255

五、以是否有利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262

六、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大的政治264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依据、性质和原则265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65

第四编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265

(二)改革是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74

(三)改革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81

(四)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试验,破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285

(五)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配套改革293

(六)改革要谨慎、稳定,坚定不移298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304

(一)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304

(二)发挥其他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313

(三)对其他经济成分要依法管理和教育引导320

(四)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323

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327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327

(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克服平均主义332

(三)提倡先富的帮未富的,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5

(四)依靠政策、法制和思想教育,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341

(一)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347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47

(二)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349

(三)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管理352

(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364

五、坚持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374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374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80

(三)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389

(四)稳定和完善农业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95

(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科技、教育兴农410

(六)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36

(七)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453

(八)健全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470

(九)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益485

(十)推进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工资、住房、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51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40

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40

(二)加强人大立法工作、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541

(三)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密切人民代表与选民的联系553

(四)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563

(五)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569

(六)改进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574

(七)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579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80

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80

(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587

(三)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协商作用591

(四)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主党派的工作596

(五)中国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598

八、坚持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601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60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标604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步骤611

(四)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620

(五)下放权力,进行机构改革622

(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625

(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631

(八)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和程序633

(九)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抵制和消除腐败639

九、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副业的性质和方向656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656

(二)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662

(三)创造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673

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原则和方针682

(一)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82

(二)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689

(三)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全盘西化698

(四)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方针702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705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705

(二)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707

(三)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710

(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715

(五)进行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727

(六)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730

(七)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73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738

十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73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746

(三)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起抓的方针761

(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778

十三、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781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781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787

(三)努力办好各类教育,重视智力开发789

(四)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810

(五)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事业812

十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818

(一)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81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24

(三)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830

(四)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846

十五、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850

(一)文学艺术850

(二)新闻出版860

(三)广播电视888

(四)卫生和计划生育890

(五)体育909

十六、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作用911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911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916

(三)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920

(四)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924

(五)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928

(六)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930

十七、坚持和推进科教体制改革939

(一)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939

(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944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962

(四)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964

第五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976

一、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97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976

(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983

(三)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989

(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00

(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007

(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1017

(七)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1024

二、实行对外开放1027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027

(二)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030

(三)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038

(四)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1040

(五)开放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1042

(六)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1045

(七)积极利用外资,发展“三资”企业1060

(八)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69

(九)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1075

第六编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079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079

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099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102

(一)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结合1102

(二)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112

(三)专政职能不能削弱,管理职能要加强1126

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141

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144

六、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151

(一)正确认识和依法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1151

(二)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社会力量1160

(三)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的领导1173

(四)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179

(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1183

(六)严厉打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1189

(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199

(八)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205

第七编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1217

一、“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1217

二、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1228

三、抓住有利时机,争取一定阶段内的高速度发展1249

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1252

第八编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252

(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255

(二)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1257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1259

(四)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263

二、党的政治建设1265

(一)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1265

(二)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1274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278

(四)要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1282

(五)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1286

(六)正确处理党内矛盾,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1289

(七)处理同兄弟党关系的四项原则1294

三、党的思想建设1297

(一)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297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05

(二)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1305

(四)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1311

(五)加强对党员的“三基本”教育1321

(六)加强党校建设,把各级党校办得更好1326

(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1330

(八)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1340

(九)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1353

(一)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1359

四、党的组织建设1359

(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1374

(三)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1378

(四)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1383

(五)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党的干部队伍1389

(六)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1404

(七)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1412

(八)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力1418

(九)加强党的制度建设1419

(一)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424

五、党的作风建设1424

(二)坚持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1433

(三)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1436

(四)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1446

(五)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1454

(六)坚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1457

(七)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端正党风的表率1461

(八)坚持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1467

(九)严肃党的纪律,坚持从严治党1474

六、继续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484

(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1484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和任务1491

(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正确处理宗教问题1503

七、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514

(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和方针1514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1523

(三)实行平等互助,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逐步实现共同繁荣1530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542

(五)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1552

八、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1557

(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1557

(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1560

(三)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1562

(四)军队建设要在改革中前进1570

(五)改革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576

(六)加强和改革新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1578

(七)培养军地两用人才1600

(八)军队要提高军政素质,增强战斗力1602

第九编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1608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和意义160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1611

三、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逐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619

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国家统一负有重大历史责任1629

199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文彬等主编 1993 深圳:海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论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989年7月第1版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9年7月第1版 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1994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
1994 北京:时事出版社
电力工程电工手册  第2分册(1991 PDF版)
电力工程电工手册 第2分册
1991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998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1998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1994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1994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88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8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1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5 PDF版)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5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
199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论
1993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PDF版)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武汉:武汉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199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88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88 大连:大连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3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