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冲动 柏格森和他的哲学》
作者 | 陈卫平,施志伟著 编者 |
---|---|
出版 |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参考页数 | 221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260143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43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生命的开端1
一、塞纳河畔1
二、“哲学家大道”与午夜阳光3
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6
四、选择了“非常严肃的东西”8
第二章 哲学生命的第一乐章13
一、唱哲学之歌的“云雀儿”13
二、博士论文、爱情、家庭的交响曲21
三、成功和挫折的双重奏28
第三章 “扭转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35
一、“世界末”思潮的哲学代表35
二、绵延--时间和运动41
连续不断的“意识流”41
“飞箭不动”和“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启示43
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的批判45
一条克拉底鲁式的河流50
三、自我--自由和理智51
表层的自我和深层的自我52
自我不是“大王国里的小王国”55
自由是“不可下定义的”57
四、记忆--物质和精神59
物质和精神的交叉点60
滚动的雪球61
衣服和挂衣服的钉子63
第四章 法兰西的“云雀儿”飞向世界65
一、在国际哲学论坛上66
二、英国的邀请和反对者70
三、美国的盛情和知音人78
四、来自俄国的评论84
第五章 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89
一、生命哲学的最大代表89
“生命冲动”的相逆运动与“汽缸”93
二、生命的冲动--创造进化的动力93
“生命冲动”的“超意识”与“火箭”95
“生命冲动”的路线与“喷泉”、“炸药”96
三、理智的特征--没有能力理解生命98
理智的“电影摄制法”的弊病98
理智把人“关闭在已知的圈子里”100
科学是高悬于生命之流的“桥梁”103
四、直觉的哲学--生命冲动的体验105
直觉是照亮生命冲动的灯106
以往的哲学是生命之流底下的“地道”108
“一种真正的直觉哲学”110
第六章 出任战时外交家和荣获文学巨奖114
一、“这个哲学家也是外交家”114
二、闯进文学圈的哲学家123
三、姗姗来迟的诺贝尔文学奖136
一、柏格森哲学的东渐143
第七章 在东方中国的回音143
二、柏格森哲学与《新青年》和“唯生论”153
三、柏格森哲学与中西文化的比较160
四、柏格森哲学与“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67
五、柏格森哲学与中国近代佛学的复兴175
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柏格森哲学的批评181
第八章 生命的归宿和绵延188
一、系在椅子上写作188
二、最后一部长篇著作191
生命哲学的归宿--神秘的上帝192
生命哲学的“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194
生命哲学的两种道德和两种宗教196
三、生命的最后路程198
四、生命的绵延202
附录:柏格森生平和著作年表215
后记221
1988《生命的冲动 柏格森和他的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卫平,施志伟著 1988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庄子的生命哲学
- 1990 东大出版社
-
- 生命的家园 人本哲学
-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哲学的故事 上 柏拉图
- 1929
-
- 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鲁迅的生命哲学
- 199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生命的冲动 性问题社会纪实
- 1992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
- 1981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黑格尔的哲学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柏格森
-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革命中的哲学
- 196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人的活动的哲学
- 1994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学生人格的动力机制
-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柏拉图的哲学
- 1995 台湾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