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哲学的批判 康德述评》
作者 | 李泽厚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44 |
出版时间 | 197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001·1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242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内容提要1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11
时代背景、阶级根源和政治倾向12
思想资料20
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27
前批判期30
“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列宁43
关于“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49
所谓“批判哲学”56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58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61
二元论和唯心主义69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73
“综合”是改造对象76
关于数学的本质80
时、空是所谓“感性直观形式”91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95
“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98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从右边批判康德的时、空观101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109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120
范畴作为“知性纯粹概念”121
“先验构架”123
“知性的先验原理”:甲、“量”与“质”128
乙、“实体”与“因果”132
丙、“交互”与“经验思维三准则”142
自然科学因果性理论中的康德主义倾向149
“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恩格斯154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168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168
“主观演绎”169
“客观演绎”171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176
康德反对“自我”心灵实体180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185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192
“哥白尼式的革命”198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210
“先验幻相”与辩证法210
四个“二律背反”212
“不能避免矛盾”&恩格斯215
四个“二律背反”的特殊性220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239
“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239
“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241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247
“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理念250
由认识论到伦理学258
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278
反对经验论幸福主义278
“普遍的立法形式”279
“人是目的”280
“意志自律”283
“康德只谈善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290
善恶概念与道德感情295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310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与“至善”310
宗教观点314
法权、政治观点317
历史理念323
“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338
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康德主义倾向353
《判断力批判》366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366
“美的分析”368
“崇高的分析”370
“美的理想”、“审美理念”与艺术374
有机体组织383
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386
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389
“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马克思398
附论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标本409
1979《批判哲学的批判 康德述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泽厚译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康德哲学的批判分析
-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SDI批判
- 1988.02 岩波書店
-
- 裁判批判
- 1981.11 日本評論社
-
- マキアヴェリズム
- 1978.09 第三文明社
-
- 判断力批判 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 1964年01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批判集
- 1975 华中师院黄石分院中文系
-
- 再批判
-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李敖批判·批判李敖
- 1980 大千文化出版社
-
- 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
- 199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批判理论的批判 评马尔库塞的哲学与美学
- 1994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四人帮哲学批判
-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
- 1961 北京: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