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3》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331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019·166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7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元代文学830
第一章杂剧的兴起和繁荣830
第一节 元代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830
第二节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因834
第三节 元杂剧的几个特色839
第二章关汉卿843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843
第二节 《窦娥冤》845
第三节 《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拜月亭》和《单刀会》849
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的特色和成就855
第五节 关汉卿的散曲859
第三章王实甫862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862
第二节《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864
第三节《西厢记》的艺术特色871
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877
第一节 白朴877
第二节 马致远882
第五章前期其他杂剧作家890
第一节 康进之 高文秀 纪君祥890
第二节 杨显之 石君宝 尚仲贤 李好古896
第三节 李直夫 张国宾李谱夫900
第六章后期杂剧作家和无名氏的杂剧903
第一节 郑光祖904
第二节 宫天挺、秦简夫等908
第三节 无名氏的杂剧911
第七章元代散曲916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916
第二节 前期散曲作家918
第三节 后期散曲作家920
第八章元代诗歌和散文929
第一节 元代诗文发展的概况和特点929
第二节 刘因、萨都刺、王冕和其他诗文作家932
第九章南戏942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942
第二节 《拜月亭》和其他作品946
第三节 高明的《琵琶记》951
明代文学960
第一章明初文学960
第一节 明初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对文学的影响960
第二节 诗文962
第三节 杂剧和传奇小说972
第二章《三国志演义》976
第一节 作者生平思想和作品题材来源976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980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创作特色985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991
第三章《水浒传》994
第一节 《水浒传》的形成994
第二节 《水浒传》所反映的农民革命996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006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1014
第四章成化至隆庆时期文学1018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1018
第二节 诗文1020
第三节 戏剧1032
第四节 散曲1044
第五章《西游记》1049
第一节《西游记》的形成及其作者1049
第二节《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1054
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063
第六章万历时期文学1069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和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1069
第二节 诗文1072
第三节 戏剧1085
第七章《金瓶梅》和其他长篇小说1096
第一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1096
第二节《封神演义》1100
第三节《金瓶梅》1104
第八章汤显祖111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1110
第二节 《牡丹亭》1111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作品1118
第九章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1122
第一节 冯梦龙和《古今小说》1123
第二节 《拍案惊奇》和其他拟话本1131
第三节 明代拟话本的艺术成就1134
第十章明末文学1138
第一节 社会动乱对文学发生的影响1138
第二节 诗歌1140
第三节 散文1144
第四节 戏剧和小说1147
第十一章明代民歌1153
第一节 民歌的兴盛1153
第二节 明代民歌的思想和艺术1156
清代文学1166
第一章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上)1166
第一节 清初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166
第二节 诗歌、散文1170
第二章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下)1187
第一节 小说1187
第二节 戏剧1196
第三章蒲松龄1207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1207
第二节 《聊斋志异》1209
第三节 蒲松龄的“俚曲”1219
第四章洪昇和孔尚任1222
第一节 洪昇和他的《长生殿》1222
第二节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1229
第五章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1237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影1237
第二节 诗歌1240
第三节 散文1248
第四节 戏剧1253
第五节 小说1259
第六章吴敬梓1263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和思想1263
第二节 《儒林外史》对封建社会的抨击1266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1274
第七章《红楼梦》1280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1280
第二节 《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1282
第三节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1286
第四节 《红楼梦》爱情的广阔社会意义1295
第五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298
第六节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1302
第八章嘉庆、道光时期的文学1304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夕的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1304
第二节 诗歌、散文1306
第三节 小说1314
第四节 地方剧1318
第九章民歌和讲唱文学1321
第一节 民歌1321
第二节 讲唱文学1326
1987《中国文学史 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 198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学史 3
-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第3卷
- 1964年01月第1版
-
- 中国文化史 3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3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3
-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大文学史 卷3
- 1992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 3
- 195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纲要 3
-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理论史 3
- 1987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天文学史文集 第3集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 上 第3版
- 202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史 下 第3版
- 202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