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作者 | 郭预衡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5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52379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26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五编宋代文学1
第一章 宋代文学总论1
第一节 宋代的世风、士风及文风1
一 宋代政治状况与宋人的参政意识2
二 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的思想修养和精神风貌7
三 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与宋人的文化艺术修养13
第二节 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17
一 词17
二 诗23
三 文31
四 其他36
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37
第一节 柳开 王禹偁38
一 柳开39
二 王禹偁40
第二节 西昆派与反西昆派43
一 西昆派与主要作家杨亿 刘筠 钱惟演44
二 反西昆派与主要作家穆修 范仲淹 尹洙 石介47
第三节 晏殊等北宋前期词人50
一 晏殊51
二 晏岁道53
三 张先54
第四节 柳永55
一 继承民间的传统55
二 内容题材的开拓57
三 艺术手法的贡献58
第三章 欧阳修和北宋中期文学62
第一节 欧阳修及其文学主张63
一 生平、思想和性格63
二 文学主张65
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67
一 地位和内容67
二 艺术特色69
一 诗72
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词72
二 词75
第四节 梅尧臣和苏舜钦77
一 梅、苏的生平和文学主张77
二 梅、苏诗歌的思想内容79
三 梅、苏诗歌的艺术风格80
第五节 王安石及王令、司马光81
一 王安石的生平、思想及文学主张81
二 王安石的散文84
三 王安石的诗词86
四 王令88
五 司马光90
第六节 曾巩、苏洵、苏辙90
一 曾巩90
二 苏洵92
三 苏辙94
一 生平96
第四章 苏轼96
第一节 苏轼其人96
二 思想性格98
第二节 苏轼的文艺观101
一 求新求变102
二 求真求理102
三 求空求静104
第三节 苏轼的散文105
一 超凡入化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105
二 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106
第四节 苏轼的诗109
一 思想内容109
二 艺术成就111
第五节 苏轼的词115
一 地位的提高115
二 内容的开拓116
三 风格的创新120
第五章 北宋后期文学126
第一节 黄庭坚及陈师道、张耒、晁补之127
一 黄庭坚的生平及文学主张127
二 黄庭坚的诗词129
三 陈师道、张耒、晁补之134
第二节 秦观、贺铸、周邦彦137
一 秦观138
二 贺铸141
三 周邦彦143
第六章 南宋初期文学147
第一节 吕本中 曾岁 陈与义等江西诗派149
一 江西诗派的发展概况149
二 吕本中 曾岁 陈与义的文学主张及创作150
第二节 朱敦儒 李清照 张元斡 张孝祥155
一 朱敦儒155
二 李清照156
三 张元斡163
四 张孝祥164
第七章 陆游和杨万里 范成大167
第一节 杨万里168
一 杨万里的生平和文学主张168
二 诚斋体的艺术风格171
第二节 范成大175
一 范成大诗的思想内容175
二 范成大诗的艺术特色178
第三节 陆游的生平、创作道路及文学主张180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180
二 文学主张183
第四节 陆游诗的内容与题材185
一 爱国诗185
二 农村诗、闲适诗、爱情诗189
第五节 陆游诗的艺术风格和成就192
一 集大成的总成就192
二 爱国诗的高度抒情性193
三 农村诗的田园本色与时代精神196
四 各体皆工196
五 工力与锤炼198
第六节 陆游的词、散文及其他199
一 词199
二 散文202
三 在文学吏上的地位及与杨万里、范成大的异同204
第八章 辛弃疾以及陈亮 刘过 朱熹等206
第一节 辛弃疾其人206
一 生平206
二 思想208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210
一 爱国词210
二 农村词、闲适词、情词215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及其他216
一 豪放风格217
二 苏辛词风的异同222
三 表现手法223
四 诗文227
第四节 陈亮与刘过228
一 陈亮228
二 刘过231
第五节 朱熹及其他两宋理学家233
一 朱熹的生平思想234
二 朱熹和理学家的文学主张235
三 朱熹和理学家的诗文237
第九章 南宋末期文学240
第一节 姜夔等骚雅派词人及其他241
一 骚雅派241
二 姜夔242
三 吴文英248
四 王沂孙 张炎252
五 刘辰翁 蒋捷255
一 江湖诗人的概念259
第二节 江湖诗人259
二 四灵派260
三 刘克庄263
四 戴复古266
第三节 文天祥等人的抒情纪实性爱国文学268
一 文天祥269
二 汪元量273
三 林景熙 郑思肖 谢翱275
第十章 宋代的其他文学式样278
第一节 诗话、词话、笔记278
一 诗话278
二 词话283
三 笔记285
第二节 小说、戏剧、民歌287
一 小说288
二 戏剧295
三 民歌300
第十一章 辽金文学302
第一节 辽代文学概述302
一 前期303
二 中后期304
第二节 金代文学概述306
一 初期307
二 中期309
三 后期311
第三节 元好问313
一 生平及文学主张313
二 诗歌315
三 词与文317
第四节 《西厢记诸宫调》320
一 诸官调及《董西厢》的来源320
二 《董西厢》的成就321
第一节 元代社会概述323
第一章 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323
第六编元代文学323
第二节 元代的戏曲327
一 中国戏曲的形成328
二 元代的杂剧和南戏332
第三节 元代的散曲和诗文337
一 元代散曲337
二 元代诗文340
第二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343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343
一 关汉卿的生平343
二 关汉卿的创作345
第二节 《窦娥冤》347
一 关于“东海孝妇”347
二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348
三 窦娥的形象350
四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352
五 《鲁斋郎》和《蝴蝶梦》353
第三节 《救风尘》和《望江亭》355
一 《救风尘》355
二 《望江亭》358
第四节 《单刀会》和《西蜀梦》361
一 《单刀会》361
二 《西蜀梦》363
第三章 《西厢记》365
第一节 《西厢记》的作者365
一 王实甫的生平365
二 王实甫的创作366
第二节 《西厢记》的成书369
一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369
二 《西厢记》的版本372
第三节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373
一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373
二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378
一 人物塑造381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381
二 结构安排382
三 语言特点383
第四章 元前期杂剧作家群385
第一节 马致远和他的《汉宫秋》385
一 马致远和他的创作385
二 《汉宫秋》389
第二节 白朴和他的《梧桐雨》392
一 白朴的生平392
二 《梧桐雨》394
三 《墙头马上》397
第三节 高文秀 康进之398
一 高文秀398
二 康进之400
一 纪君祥402
第四节 纪君祥 尚仲贤402
二 尚仲贤405
第五节 杨显之 石君宝406
一 杨显之406
二 石君宝408
第六节 郑廷玉 武汉臣410
一 郑廷玉410
二 武汉臣412
一 郑光祖414
第五章 元后期的杂剧作家414
第一节 郑光祖 宫天挺414
二 宫天挺417
第二节 乔吉 秦简夫418
一 乔吉418
二 秦简夫421
第三节 无名氏杂剧422
第一节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423
一 《张协状元》423
第六章 元代南戏423
二 《宦门子弟错立身》424
三 《小孙屠》425
第二节 高明和他的《琵琶记》425
一 高明的生平425
二 《琵琶记》426
第三节 “荆、刘、拜、杀”430
一 《拜月亭》430
二 《荆钗记》431
三 《白兔记》432
四 《杀狗记》432
第七章 元代散曲433
第一节 前期散曲作家作品433
一 关汉卿433
二 王和卿434
三 白朴435
四 马致远435
五 卢挚436
第二节 后期散曲作家作品437
一 张可久438
二 乔吉439
三 贯云石440
四 睢景臣和刘时中441
五 张养浩442
第八章 元代诗文443
一 姚燧444
第一节 前期诗文作家作品444
二 刘因445
三 戴表元446
四 赵孟颊448
第二节 后期诗文作家作品449
一 虞集449
二 揭傒斯451
三 欧阳玄453
四 杨维桢454
1998《中国古代文学史 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预衡主编 199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1994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
- 1998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三
- 1998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 1998
-
- 中国古代文学 3
- 198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
- 1989 辽沈书社
-
- 中国古代文学史纲
- 198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史学史
- 1980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3
- 1980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1994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
- 1992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 中日战争 7
- 1996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宋遼金元
- 1998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