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天文方法》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1.1 子午天文的贡献1

目录1

§1.2 子午观测方法的一般原理3

1.2.1 几种子午仪器3

1.2.2 子午方法的一般原理4

1.2.3 绝对测定和相对测定9

§2.1 拱极星上、下中天观测绝对测定方位角12

2.1.1 基本原理12

第二章 传统的子午绝对测定方法12

2.1.2 方位标和相对方位角的测定14

2.1.3 方位标方位角的测定15

§2.2 绝对测定观测点纬度的传统方法20

2.2.1 基本原理20

2.2.2 同时测定纬度值和大气折射常数改正值20

2.2.3 主要误差来源22

§2.3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影响24

2.3.1 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和影响24

2.3.2 采集数据量的限制26

§3.1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方法的几何原理30

第三章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的子午绝对测定方法30

§3.2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绝对测定方位角32

3.2.1 解算方位角的公式32

3.2.2 绝对测定?值38

3.2.3 绝对测定方位角的实验结果40

§3.3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绝对测定瞬时纬度43

§3.4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中的二次项改正49

3.4.1 方位角测定值中的二次项改正50

3.4.2 纬度测定值中的二次项改正54

3.4.3 周日光行差的影响59

3.4.4 大气折射的影响64

§3.5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法的主要误差来源67

和适用范围67

3.5.1 测定方位角的主要误差来源67

3.5.2 测定纬度值的主要误差来源69

3.5.3 适用的地理纬度范围71

3.5.4 卯酉-子午交替观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73

3.5.5 全夜方位角变化曲线的构成75

角方法77

§3.6 赤道区子午绝对测定方法——等方位77

附录A 卯酉方向记录时刻的星径曲率改正85

附录B 纬度近周日变化项的影响91

第四章 测定和改善星位系统的其它方法94

§4.1 改善星位置系统的几种经典方法94

4.1.1 用近极星测定极点94

4.1.2 子午环和天顶仪平行观测绝对测定赤纬97

4.1.3 从方位测量测定赤纬99

§4.2 等高观测测定星位置改正101

4.2.1 误差方程的建立102

4.2.2 确定星位改正的公式104

4.2.3 关于D值的测定106

4.2.4 关于K值的测定和赤纬测定的绝对性107

4.2.5 等高仪与子午环配合测定D和K108

4.2.6 等高方法的主要特点109

§4.3 测定天体位置的新方法111

4.3.1 射电天体测量111

4.3.2 空间天体测量116

5.1.1 一般描述120

§5.1 传统子午环的结构120

第五章 子午仪器的结构120

5.1.2 仪器水平轴123

5.1.3 仪器镜筒124

5.1.4 度盘和读数显微镜127

§5.2 两种水平式子午环129

5.2.1 水平子午环(HMC)129

5.2.2 玻璃子午环(GMC)133

§5.3 其它几种子午仪器136

5.3.1 大中星仪137

5.3.2 垂直环138

5.3.3 天顶仪142

§5.4 测微器144

5.4.1 目视动丝测微器145

5.4.2 中星仪采用的两种光电测微器147

5.4.3 波尔多测微器149

5.4.4 多狭缝测微器151

5.4.5 棱镜狭缝测微器153

6.1.1 用跨水准测定水平差157

第六章 测定仪器误差的传统方法157

§6.1 水平差和准直差的测定157

6.1.2 枢轴不规则的影响及其测定158

6.1.3 用水平准直管测定准直差161

6.1.4 用天底镜同时测定准直差和水平差162

§6.2 仪器弯曲的测定162

6.2.1 仪器弯曲的起因及处理的途径162

6.2.2 用准直管测定弯曲系数164

6.2.3 比较直接星象和反射星象测定弯曲165

6.2.5 存在的问题166

6.2.4 交换物镜和目镜位置观测166

§6.3 度盘分划改正的测定167

6.3.1 度盘分划误差和测量原理168

6.3.2 系列法171

6.3.3 组合系列法173

6.3.4 分组测量组合法175

§6.4 度盘天顶点读数的测定179

6.4.1 利用天底镜测定天底点179

6.4.3 近极星观测测定天顶点180

6.4.2 利用反射星象观测测定天顶点180

6.4.4 利用反射镜测定度盘水平点181

第七章 大型反射子午环的结构183

§7.1 仪器概述183

7.1.1 观测原理对仪器的要求183

7.1.2 仪器的一般概述185

§7.2 大型反射子午环的光机结构186

7.2.1 主光路和镜筒186

7.2.2 赤纬驱动装置189

7.2.3 度盘和读数显微镜191

7.2.4 转台的旋转定位机构193

7.2.5 自动置平装置195

§7 3 组合视栅测微器198

7.3.1 人字形狭缝及其倾斜的影响198

7.3.2 卯酉方向观测对视栅的要求201

§7.4 大型反射子午环的电控原理207

7.4.1 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208

7.4.2 仪器误差信息的采集和调节209

7.4.3 观测过程的自动化210

8.1.1 反射望远镜的采用211

第八章 大型反射子午环误差的测定和消除211

§8.1 转轴观测的优缺点211

8.1.2 几种仪器误差的消除212

8.1.3 有利于自动置平214

8.1.4 有利于提高观测精度215

8.1.5 转轴观测的不足之处216

§8.2 镜筒弯曲的检测和消除216

8.2.1 镜筒弯曲、主副镜位移和旋转的影响216

8.2.2 用自准直系统消除弯曲效应219

8.2.3 用准直方法测定弯曲221

§8.3 固定角距法测定度盘对径改正223

8.3.1 测定对径改正应满足的条件223

8.3.2 读数显微镜的配置225

8.3.3 固定角距测定法227

8.3.4 度盘倾斜和弯曲的影响233

第九章 测定大气折射237

§9.1 大气折射理论和大气折射表237

9.1.1 大气折射理论237

9.1.2 普尔科沃折射表243

9.1.3 我国采用的大气折射表245

9.1.4 大气抖动和反常折射247

9.1.5 大气折射的光谱型效应249

§9.2 卯酉方向观测测定大气折射251

9.2.1 测定大气折射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251

9.2.2 真天顶距的测定253

9.2.3 视天顶距的测定256

9.2.4 大气折射值的获得257

9.2.5 卯酉方向观测测定大气折射的优点260

附录A 卯酉方向测定的视天顶距的星径曲率改正261

第十章 新的绝对测定方法的贡献268

§10.1 基本天球坐标系268

§10.2 新的绝对测定方法应起的作用273

10.2.1  空间天体测量时代地面子午观测的任务273

10.2.2 连接南北半球的观测275

10.2.3 基本系统定向的动力学测定278

10.2.4 测定大气折射280

参考文献281

1987《子午天文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冒蔚等著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太空子午棍(1984 PDF版)
太空子午棍
1984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子午流注气功点穴法( PDF版)
子午流注气功点穴法
子午流注气功点穴法(1990 PDF版)
子午流注气功点穴法
1990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PDF版)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霧の子午線(1996.02 PDF版)
霧の子午線
1996.02 中央公論社
子午文库  水房子( PDF版)
子午文库 水房子
子午文库  穿越( PDF版)
子午文库 穿越
子午文库  高原沧浪( PDF版)
子午文库 高原沧浪
实用子午流注针法( PDF版)
实用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 PDF版)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学(1982 PDF版)
子午流注学
1982
子午流注针法  附灵龟八法(1982 PDF版)
子午流注针法 附灵龟八法
1982
子午流注( PDF版)
子午流注
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
午天(1936 PDF版)
午天
1936 上海浦东民众报社
天过午(1993 PDF版)
天过午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