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求取 ⇩

序言1

第一章 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

第一节 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起点9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9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9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3

二、打开中国大门的鸦片战争15

鸦片战争的起因15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经过19

《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的起点21

第二节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23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演变23

西方列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3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24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26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27

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30

清朝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30

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产生32

新的社会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34

第三节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36

一、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36

日本的崛起和蓄谋已久的侵华野心36

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37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39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4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4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主要矛盾43

第二章 近代中国革命的酝酿和准备46

第一节 近代中国农民斗争的新高潮46

一、站在反侵略斗争的最前列46

东南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46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旗帜——三元里“平英团”的英勇斗争48

二、新的农民大革命的酝酿49

鸦片战争后农民反抗斗争的继续发展49

拜上帝会的创立和活动50

三、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52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52

北伐和西征54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和其他政策措施的推行55

响应太平天国的各地农民起义58

四、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59

天京变乱59

形势逆转后的艰苦支撑61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和太平天国的覆灭63

太平天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和经验教训66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67

一、近代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潮67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出现67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69

二、变法维新运动的准备70

“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70

维新与守旧的斗争72

三、从百日维新到戊戌政变75

百日维新75

戊戌政变77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79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82

第一节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82

一、《辛丑条约》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82

清政府的彻底卖国和帝国主义的全面控制82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加剧85

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及其腐朽统治86

二、民主革命基础的进一步扩大88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爱国运动88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91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93

一、民主革命团体的涌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93

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93

民主革命思想的高涨和革命团体的扩大96

二、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100

同盟会的成立100

三民主义政纲的阐述102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思想论战104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08

一、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108

历次武装起义的发动108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局和资产阶级上层的立宪运动111

黄花岗起义和全国保路风潮113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116

武昌起义的发动116

武昌起义后的复杂形势118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21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124

袁世凯篡夺政权124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128

第四章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与挫折131

第一节 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131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131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和同盟会的分化解体131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134

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及其失败137

二、袁世凯的复辟丑剧和全国反袁斗争139

袁世凯的帝制活动139

全国的反袁护国运动143

“洪宪”帝制的覆灭145

第二节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148

一、军阀割据的形成与民族危亡的加剧148

全国范围的军阀割据和纷争148

段祺瑞的卖国与专制154

二、护法运动的开展及其失败156

护法运动的开展156

护法运动的失败及教训158

第三节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和革命力量的增长160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新发展160

二、新的社会力量的增长164

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164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发展165

中国工人阶级的初期斗争166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68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主要内容168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评价171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73

第一节 五国爱国运动173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7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73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爆发175

二、五四运动的发展及其胜利177

北京学生总罢课和六三大逮捕177

工人阶级的政治大罢工,五四运动的胜利179

五四运动的意义180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81

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181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运动183

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扩大阵地18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86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86

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86

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187

各地共产党小组的活动189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193

第三节 军阀混战下的纷乱政局和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194

一、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军阀混战与政争194

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局面的重新出现194

从直皖战争到第一次直奉战争195

民族经济的停滞和倒退197

二、五四运动后孙中山的重新奋起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结198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8

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发动199

陈炯明叛变,第二次护法斗争的失败200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01

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201

中共二大,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203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206

第六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209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209

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209

中共西湖特别会议,国共合作原则的确立209

中共三大,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210

二、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212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和国民党的改组212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15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17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218

一、广东革命局势的初步稳定218

黄埔军校的建立218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220

镇压商团叛乱221

二、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222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222

国民会议运动,孙中山的北上与逝世223

三、统一广东的战争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改组225

第一次东征和平定剂、杨叛乱225

广东革命政府的改组,国民革命军的建立226

第二次东征,广东根据地的统一227

四、“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228

中共四大和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228

“五卅”反帝风暴229

省港大罢工232

北方人民的反奉倒段斗争和“三·一八”惨案234

五、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同资产阶级右翼的斗争235

国民党的分化,廖仲恺被刺235

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236

西山会议派的公开分裂,国民党二大的召开237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239

六、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240

第三节 北伐战争243

一、北伐前的南北形势243

北伐前夕军阀割据的形势243

北伐的准备与出师244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246

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崩溃246

冯玉祥国民军五原誓师和北伐战争在长江流域的胜利247

三、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249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249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250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围绕农民问题的激烈斗争252

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发展254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255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255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的局部失败257

蒋介石反革命活动的加紧257

武汉地区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的斗争258

“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259

三、革命紧急时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261

武汉地区的讨蒋。革命运动的继续高涨261

中共五大,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262

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264

武汉政府的右倾。夏斗寅、许克祥叛变264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的失败265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266

第七章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土地革命的艰难历程268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对统治268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及其内政外交268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一”全国268

国民党政府的“训政”270

国民党政府的“修约”运动271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派别斗争273

中原大战273

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活动275

三、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276

国民党法西斯专制统治的强化276

民族工商业的衰退和农村经济的凋敝278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开始形成280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281

一、中国革命潮流的低落281

二、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83

八一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283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286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88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289

毛泽东论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289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291

四、中国革命的复兴293

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293

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恢复295

第三节 其他派别的主张和活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296

一、“第三党”的主张和活动296

“第三党”的平民革命主张和反蒋斗争296

“第三党”的土地国有政策和计口授田工作299

二、职教社和乡建派、平教派的主张及活动300

中华职业教育社会的农村改进事业300

乡村建设派和平民教育派的农村改良活动301

三、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303

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303

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306

第四节 “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308

一、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308

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308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309

红军战略战术基本原则的形成310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斗争312

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国革命的危机314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和错误314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315

红军长征的开始,中国革命的危机317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318

遵义会议的召开318

红军长征的胜利320

第八章 抗日民主运动的掀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24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掀起324

一、“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324

“田中奏折”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324

“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325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327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327

全国工人、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328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国防政府”口号的提出330

宁都起义332

三、“一·二八”抗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低落333

“一·二八”事变和上海军民的抗战333

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活动和抗日潮流的低落335

第二节 日本向关内的扩张和抗日潮流的起伏336

一、伪满洲国的建立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336

伪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336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338

二、日本向关内的扩张,长城抗战与《塘沽协定》339

三、抗日潮流的起伏341

抗日民主运动的复兴341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和失败343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失败344

四、日本独占中国的政策和国民党政府的媚日外交345

第三节 华北事变。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347

一、华北事变和国际国内关系的新变化347

华北事变——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扩张347

英美和日本矛盾的扩大,国民党内英美派与亲日派的分化349

民族资产阶级抗日民主要求的增长351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351

共产国际七大和中共《八一宣言》351

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353

三、“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354

“一二·九”运动354

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356

四、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和各自政策的转变359

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359

国民党的两面政策360

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和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362

第四节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64

一、“西安事变”——时局转换的枢纽364

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364

“西安事变”的爆发36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67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69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共致三中全会电369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的继续谈判372

第九章 抗日民族战争374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出现374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74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政策的确立374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75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77

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7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379

三、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兴起381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御381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385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形势388

第二节 相持阶段到来后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形势390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调整390

日本“以战养战”、“以华制华”政策的提出390

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和南京伪政权的建立391

二、英美“东方慕尼黑”阴谋和国民党对日妥协谈判393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酝酿和破产393

国民党对日谈判394

三、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395

正面战场的逐渐消极抗战395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397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399

四、统一战线内部国共两党的磨擦和斗争401

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和“晋西事变”401

共产党坚持国共长期合作的方针及其斗争策略403

“皖南事变”405

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409

五、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410

第三节 中国抗战的最困难时期413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本帝国主义强化占领区413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413

日本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和对沦陷区的残酷掠夺416

二、解放区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419

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斗争419

解放区克服困难局面的政策和解放区的巩固与发展423

三、国统区的危机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428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危机428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432

四、美国扶蒋反共和独霸中国的政策434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和最后胜利437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新形势437

二、中国战场的反攻439

解放区战场的反攻439

正面战场的反攻441

三、抗战胜利前夕的国内政局443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43

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445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446

第十章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450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共谈判和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50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450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与美苏对华政策450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各阶级对战后中国前途的主张452

二、重庆谈判内外的斗争455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455

重庆谈判斗争457

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的高涨459

三、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成就461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461

政治协商会议的斗争及其成就462

四、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和中国共产党巩固解放区的措施464

国民党反对派破坏政协决议464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的内战部署465

中国共产党整军经武,巩固解放区467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468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468

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军事方针468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472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473

二、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发展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475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危机475

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危机476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478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479

《五四指示》的公布,解放区土改运动全面开始479

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480

解放区土改运动的重大意义481

四、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482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的召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的提出482

中共中央为调整各项政策和巩固纪律而斗争48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85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485

战略决战前的形势485

战略决战的胜利486

二、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489

美蒋反动派的新和平阴谋489

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490

三、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49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492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和新政协筹备会议的召开49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诞生495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496

结束语 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49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切必要前提499

国民经济的恢复501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03

后记507

1987《中国革命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先材等编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革命史(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7 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94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94
中国革命史(1988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8
中国革命史(1995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95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7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6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90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90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8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情报学研究导论(1992 PDF版)
情报学研究导论
199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8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91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91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1987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土木工程手册(1953 PDF版)
新中国土木工程手册
1953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中国革命史(1986 PDF版)
中国革命史
1986 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