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思想研究》求取 ⇩

上篇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

第一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3

一、对新专制主义的猛烈抨击3

(一)对假共和真专制的深刻揭露3

(二)对资产阶级妥协派的批评9

(三)对“民权旁落”原因的分析11

二、反日倒袁的救国救民思想14

(一)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15

(二)彻底打倒封建专制主义的主张21

(三)“唯民主义”思想25

一、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宇宙观29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世界观29

(一)活跃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因素31

(二)唯物辩证法思想因素提出的意义与原因40

(三)占支配地位的仍是进化论思想43

二、进步发展与唯民主义的历史观48

(一)冲决过去历史的网罗48

(二)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批判53

(三)反对英雄史观,主张唯民史观57

(四)唯心史观的羁绊62

三、追求真理、奋发有为的“青春”人生观64

(一)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使命65

(二)人生最高的理想在求“达于真理”69

(三)勇于自我牺牲,为后人谋福利73

(四)珍惜今天,创造未来76

四、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接触80

(一)对社会主义思想早期接触的发展阶段80

(二)对一些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初步认识84

(三)对几个有关问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93

五、革命政治立场与“调和论”思想之间的矛盾95

(一)“调和论”思想的二重性97

(二)反对“暴力论”的思想的二重性106

(三)“调和论”思想产生的根源109

下篇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17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伟大转变的标志119

第三章 “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坚持与运用119

(一)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121

(二)对十月革命的认识126

(三)对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131

二、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与运用136

(一)必须以唯物史观代替唯心史观141

(二)从经济现象上解释社会政治、思想现象145

(三)肯定阶级斗争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49

(四)用唯物史观作指导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52

(五)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的“求真”原则155

三、在“新旧思潮之激战”中162

(一)在“新旧思潮之激战”中的地位163

(二)对东西方文化的见解165

(三)对所谓“过激主义”的辩护170

(四)对言论自由问题的主张172

四、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178

(一)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斗争179

(二)反对伪社会主义的斗争187

(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193

(四)对“新村主义”的批判196

五、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01

(一)把社会主义从单纯的学说变为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201

(二)社会主义原则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204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207

六、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212

(一)帝国主义对外发动“扩张”战争的根源214

(二)帝国主义“作鬼”的“和平”欺骗政策216

(三)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互相“勾结”219

(四)帝国主义已是“基础”被“掘空”的腐朽势力222

(五)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应推进反对帝国主义的“大联合运动”225

七、对孔门伦理道德的批判230

(一)孔门伦理道德是中国“大家族制度”的产物231

(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孔门伦理道德必将“崩颓”,无产阶级新道德必将产生234

(三)要彻底“打破孔子主义”,必须对旧经济制度来个“根本解决”239

八、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243

(一)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的提出是中国革命的要求244

(二)与工农相结合思想提出的社会阶级状况依据252

(三)对所受的某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分析255

(四)与工农相结合思想的深远意义258

九、从“互助论”到阶级论的发展261

(一)占主导地位的是阶级论思想261

(二)“互助论”思想及其消极影响267

(三)“互助”思想的积极意义275

(四)“互助论”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277

(五)进化与革命的辩证统一思想280

第四章 初步的新民主主义思想284

一、对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认识的发展284

(一)与“好政府主义”的决裂284

(二)无产阶级“平民主义”思想288

(三)“平民主义”思想中的某些错误影响294

(四)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彻底铲除299

二、对社会主义大目标的宣传与坚持303

(一)对资本主义罪恶制度的揭露305

(二)对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与赞扬308

(三)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316

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318

(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321

(二)对农民同盟军问题的认识325

(三)对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认识331

(四)坚持与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335

(五)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伟大意义339

后记343

1983《李大钊思想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吕明灼著 1983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998 PDF版)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大钊(1981年05月第1版 PDF版)
李大钊
1981年05月第1版
李大钊研究文集(1991年06月第1版 PDF版)
李大钊研究文集
1991年06月第1版 中共党史出版社
学习研究李大钊论文集  3(1997 PDF版)
学习研究李大钊论文集 3
1997
李大钊( PDF版)
李大钊
李大钊哲学思想研究(1989 PDF版)
李大钊哲学思想研究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外接受留学人员单位简介  欧洲国家卷  上(1983 PDF版)
国外接受留学人员单位简介 欧洲国家卷 上
1983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李大钊早期思想和近代中国(1989 PDF版)
李大钊早期思想和近代中国
198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1984 PDF版)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1984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下(1984 PDF版)
李大钊研究论文集 下
1984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陈独秀李大钊教育思想研究(1997 PDF版)
陈独秀李大钊教育思想研究
199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李大钊研究  第1辑(1991 PDF版)
李大钊研究 第1辑
1991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大钊研究辞典(1994 PDF版)
李大钊研究辞典
1994 北京:红旗出版社
李大钊研究论札(1992 PDF版)
李大钊研究论札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李大钊(1996 PDF版)
李大钊
199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