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海学艺》
作者 | 何光先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2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32·00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746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 子1
目 录1
第一章被迫求师3
第一位启蒙老师3
不当“马后炮” (13
了解读者的需要 (214
“马后炮”复活的启示 (227
向理论学习8
多请教编辑12
以报纸为师17
“高下在心” (121
实践是课堂21
着眼于新 (125
要有责任感26
第二章雾海探路30
一个概念的获得:快!30
“快,并不等于新”35
“豆腐干”的风波39
“观点加事例”不是好稿43
头条新闻要有头等工作48
“报纸不是光荣榜”53
“比较出新闻”57
黑板报的启示61
“吃透”对象66
生动性从哪里来?71
见物与见人75
经验与精神80
解开通讯特写之谜84
学点人物速写手法89
艰难中的起点93
第三章深水涉步98
“飞”宽眼界98
“跳出来”107
“断其一指”111
从“滴水穿石”想到的116
两张照片说明的问题130
一次有意义的探讨135
“红花需要绿叶衬”139
“以一当十”144
情见乎辞148
第四章编辑部学艺154
三天“冷板凳”155
编辑的“秘密”159
一篇没有编完的稿子163
责任在肩168
要有大局172
洞察下情177
“在家靠朋友”181
“徇私”云云186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190
是编辑也是“读者”195
重在精雕200
一份“礼物”204
第五章 探求读者210
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211
把自己摆在读者的地位219
要有点理论色彩223
共同兴趣的交叉点在哪儿?232
从个性中求共性236
这个“禁区”应突破241
要有平等的态度246
权威性根于哪里?251
莫到“理浅词俗”时256
第六章 求实求真260
在“补充”材料的背后261
在“他想”之中265
在“集中”的时候269
该相信谁的?274
能“信手拈来”吗?279
新闻不同于文学283
“火候”在分寸上288
轻信不得292
多问几个“为什么”297
要有“开顶风船”的精神301
还是“飞鸽牌”好306
关键在于转变思想310
第七章转变作风315
两下灯连316
抓住“闪光”的思想325
关键在采访329
把耳朵的“触角”伸长些334
要“眼睛向下”338
“打破沙锅问到底”343
开动两腿348
多想多分析352
笔记与心记356
调动“对象”的积极性361
实行“全感”采访365
事先要有准备370
第八章 “特殊”教训376
大比武报道带来的“麻烦”377
思想革命化落实到哪里?381
在运动高涨的日子里386
“绝对权威”的风波391
模式化的典型396
词穷意尽的通讯400
火上加油的消息405
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410
尾声415
后 记421
1984《报海学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光先著 198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艺海浪花
- 199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艺海群英
- 1981
-
- 艺海双珠
- 广艺书局
-
- 学海堂课艺五编 4
- 1885
-
- 学海堂课艺五编 3
- 1885
-
- 学海堂课艺五编 2
- 1885
-
- 学海堂课艺五编 1
- 1885
-
- 艺海听潮
- 1987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报告文学艺术探
- 1990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POP海报秘笈 学习海报篇
- 1997 北星图书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老海报
- 1999 北京:龙门书局
-
- 报告文学的艺术
- 1984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新海特性学报告
- 1998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