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写作》
作者 | 宋群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长征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1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15475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0723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什么是通讯1
不易碎的“易碎品”——1
今天的新闻背景——明天1
的历史见证——写好通讯1
是记者的重要职责1
二通讯的类型17
内容决定形式——事件、风貌、人物、工作、专访等等,各有优势——事实表达的需要,读者兴趣的需要——不拘一格,勇于创新17
三素材和主题85
主题就是要用“事实”说的“话”——它不是一顶随意可戴的大帽子,要从生活实际中提炼——要有时代的印记,要有强烈的针对性85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从宏观和微观各种因素中寻觅——可贵的第一感觉——比较,从各种比较中寻觅112
四 寻觅特点112
五选择情节133
再现事物和人物的面貌——选择能够拨动读者心弦的情节——小情节是为了体现大背景——要完全真实,文学不能代替新闻133
六锤炼语言163
牢记三性,准确、鲜明、生动——要写动的东西,要使写的东西动起来——要诉诸感官,成为读者的眼睛——要以一当十,不可以十当一163
七严谨结构187
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时空、经纬,都服从于生动地叙述事物——开头,制造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结尾,画龙点晴,让读者回味无穷187
八倾注情感209
客观公正,不是冷漠旁观——热情讴歌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有时候真的要“加点血进去”——激情不是浪漫,一切要建筑在事实的基础上209
九深厚的储备230
每篇通讯都是对记者功底的综合考核——七分准备三分写作,“临阵磨枪”比盲目上阵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要拒绝任何知识——由此及彼的碰撞,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是一篇好通讯不可缺少的条件230
1999《通讯写作》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群著 1999 北京:长征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人物通讯写作谈
- 1984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通讯的形式和写作
- 1947
-
- 通讯特写选
- 196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报纸体裁教研室
-
- 谈通讯写作
- 1953 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
- 通讯写作学
- 1999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通讯采写概述
- 1986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
- 谈谈通讯的写作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消息通讯写作
- 1984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海外见闻录 中央电视台记者海外采访纪实
- 1994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新闻文体写作
- 1983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通讯员修养与写作
- 198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新闻通讯写作
- 198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新闻通讯写作经验谈
- 198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