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与管理译丛 科学经济学:对科学活动的评价与刺激》
作者 | (苏)И·И·谢尔仁斯基等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8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9290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国际科技会议1
第一节 概说1
1.1.1性质与特点1
1.1.2起源与发展3
第二节 会议类型6
1.2.1按会议的目的分类6
1.2.2按与会人员涉及的地区分类8
1.2.3按主办单位分类11
1.2.4按其他条件分类13
1.3.1组织委员会14
第三节 会议的组织机构14
1.3.2学术委员会16
1.3.3大会秘书处17
1.3.4其他机构18
第四节 会议的各种活动形式18
1.4.1正式会议19
1.4.2非正式会议21
1.4.3视听演示与示范22
1.4.4教学与咨询23
1.4.5展览与业务洽谈24
1.4.6参观与其他活动25
2.1.1专门报道国际会议的期刊27
第二章 国际科技会议信息27
第一节 传播媒介27
2.1.2附带报道会议消息的期刊29
第二节 会议信息检索30
2.2.1信息内容30
2.2.2主题词检索法30
2.2.3会期检索法33
2.2.4其他检索法33
第三节 会议通知34
2.3.1征求与会人员35
2.3.2赴会须知40
第四节 会议手册48
第三章 会前联系函电51
第一节 信函格式51
3.1.1信封51
3.1.2信首53
3.1.3信文55
3.1.4信尾55
第二节 询问信57
3.2.1询问截稿日期57
3.2.2询问会议文件58
3.2.3询问资助事宜60
3.2.4询问议题重点61
3.2.5询问其他会议62
第三节 邀请与复信64
3.3.1邀请信64
3.3.2接受邀请72
3.3.3婉谢邀请74
第四节 寄稿附函76
3.4.1一般性说明76
3.4.2修正文稿77
3.4.3说明宣读方式78
3.4.4迟寄稿件说明79
3.5.1电报的写法81
第五节 英文电报和电传81
3.5.2电传86
3.5.3电报实例86
第四章 论文准备92
第一节 一般要求92
4.1.1一般要求92
4.1.2简洁94
4.1.3确切、具体102
第二节 论文写作105
4.2.1引言105
4.2.2正文112
4.2.3结论113
4.2.4致谢125
4.2.5其他126
第三节 论文摘要128
4.3.1重要性128
4.3.2类别129
4.3.3基本结构与用语133
4.3.4版面安排137
第四节 论文附件及其他143
4.4.1表格143
4.4.2插图143
4.4.3视听件及其他147
4.4.4寄送148
第五章 读稿与预讲149
第一节 概说149
第二节 怎样读好文稿150
5.2.1数学表达式150
5.2.2化学式子156
5.2.3拉丁缩写词159
5.2.4标点符号161
5.2.5长句的读法169
5.2.6重读与轻读171
5.2.7几点注意事项172
5.3.1脱稿讲的方法173
第三节 预讲173
5.3.2预演175
5.3.3其它准备工作176
第六章 临场宣读178
第一节 概说178
6.1.1调整心理178
6.1.2控制声音179
6.1.3适应会场180
第二节 开场白181
6.2.1开门见山式的开场182
6.2.2赞扬性介绍后的开场183
6.2.3代读论文时的开场185
6.2.4气氛轻松时的开场187
第三节 连贯表达技巧189
6.3.1启转话题190
6.3.2例举事实191
6.3.3展示实例194
6.3.4强调重点197
6.3.5处理较长术语199
6.3.6找不到确切词时的做法202
6.3.7修正口误204
6.3.8避免“中断”或“冷场”205
第四节 常用结束语208
第五节 主持会议常用语210
6.5.1宣布开会211
6.5.2介绍发言人212
6.5.3组织讨论213
6.5.4感谢发言人215
6.5.5宣布休会216
第七章 即席答辩218
第一节 概说218
第二节 提问的分类与常用语220
7.2.1未听清楚220
7.2.2特殊兴趣222
7.2.3表示异议223
7.2.4获取资料225
7.2.5其他226
第三节 对不同提问的答复与常用语227
7.3.1一般性问题227
7.3.2异议性问题229
7.3.3情报性问题232
7.3.4非一般性问题236
第四节 未听懂提问时的处理239
7.4.1请求重复239
7.4.2反问对方240
7.4.3部分答复242
7.4.4泛泛答复243
7.4.5暂时回避244
第八章 会下交谈247
第一节 概说247
8.1.1交谈的意义与场合247
8.1.2交谈的目的与对象的选择249
第二节 怎样主动攀谈250
8.2.1与熟人攀谈250
8.2.2与不相识者攀谈251
8.2.3与不同意见者攀谈256
8.3.1了解交谈对象259
第三节 怎样加深话题259
8.3.2预约交谈话题261
8.3.3不同意见争辩263
8.3.4语言客气委婉263
8.3.5调剂交谈气氛267
第四节 转移话题与结束交谈268
8.4.1转移话题的原因268
8.4.2怎样转移话题269
8.4.3结束交谈270
第九章 会议之后273
第一节 会后活动273
9.1.1回国(或原单位)之前的活动273
9.1.2回国(或原单位)之后的活动275
第二节 对外联系276
9.2.1致谢函277
9.2.2交谊函280
9.2.3其他联系函282
第三节 出版文集286
9.3.1出版文集的主要形式286
9.3.2论文出版的要求287
第四节 会议总结295
9.4.1意义295
9.4.2种类与格式296
9.4.3其他298
附录1.会话实例299
附录2.预告国际科技会议的主要刊物319
附录3.会议预告常用缩写词322
附录4.主办国际科技会议的一些机构和组织324
附录5.世界主要会址及时差表328
附录6.国际科技会议有关词汇331
(1)会议名称与形式331
(2)部门与设施332
(3)会议人员333
(4)会议通知334
(5)征稿启事335
(6)其他会议用品337
1987《科技政策与管理译丛 科学经济学:对科学活动的评价与刺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И·И·谢尔仁斯基等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科技政策与管理译丛 苏联工业创新
-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经营决策与管理科学
- 1981年5月
-
- 科学经济学:对科学活动的评价与刺激
- 1987
-
- 科学译丛 拜尔的生平及其科学活动
- 1955年10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论文集
- 1983
-
- 科学技术的经济效果评价译文集
- 广东省科研管理研究会
-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一百题
- 1982
-
- 怎样做学位论文
- 1956
-
- 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
- 1987
-
- 科技政策与管理译丛 科技六法 下
-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科技政策与管理译 2000年的日本 下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经济学与科学
- 1977 今日世界出版社
-
- 管理决策的科学-电脑与管理
- 1981 中兴管理顾问公司
-
- 科技政策与管理译 2000年的日本 上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