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研究》求取 ⇩

1绪论1

1.1 能量生态学的概念1

1.2 森林生态系统能量生态学研究概况1

1.2.1 古代的萌芽阶段1

1.2.2 借助于物理和地理学的研究初期2

1.2.3 借助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中期3

2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冠层结构5

1.2.4 生产力生态和生态系统能量研究时期7

1.2.5 近期研究进展及展望7

1.2.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能量特征的研究概况9

1.3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概况11

1.3.1 南亚热带的范围及自然概况11

1.3.2 南亚热带的主要研究点概况11

1.3.3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进程13

2.1 森林群落冠层结构的研究方法15

2.1.1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方法15

2.1.5 枝下高及叶片大小16

2.2.1 各森林群落叶面积指数的测定与比较16

2.2 鼎湖山森林群落冠层结构分析16

2.1.2 叶倾角的测量16

2.1.4 枝角及枝的排列方向的测量16

2.1.3 叶方位角的测量16

2.2.2 群落演替过程中叶倾角的变化19

2.2.3 枝下高与冠层厚20

2.2.4 枝角20

2.3.1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垂直层次21

2.3 南亚热带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的冠层结构比较21

2.2.6 叶片大小等21

2.2.5 叶和枝的方位21

2.3.2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叶面积指数比较22

2.3.3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间距22

2.3.4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枝角23

2.3.5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叶和枝的方位23

2.3.6 个体结构与群体结构23

3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辐射能环境分析24

3.1 辐射能环境的有关理论和方法24

3.1.1 天文辐射的有关理论和计算方法24

3.1.2 林冠上太阳辐射的有关理论和测定方法26

3.2.1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辐射能分析28

3.2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辐射能分析28

3.1.4 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环境特征28

3.1.3 冠层内辐射强度的计算28

3.2.2 鹤山各种人工森林生态系统辐射能分析32

3.2.3 黑石顶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辐射能分析35

3.2.4 南亚热带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辐射能比较35

4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初级生产力36

4.1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初级生产力的有关理论36

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测定法37

4.3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初级生产力37

4.3.1 鼎湖山森林群落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初级生产力37

4.3.2 鹤山森林群落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初级生产力41

4.4 影响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因素42

5.1.1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活生物量的测定43

5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生物量43

5.1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测定方法43

5.1.2 森林群落内凋落物的研究方法44

5.1.3 森林群落内枯倒木的研究方法44

5.1.4 森林群落虫食量的研究方法44

5.1.5 森林群落生物量年增量的计算方法45

5.2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生物量45

5.2.1 鼎湖山森林群落的生物量45

5.2.2 鹤山、小良和黑石顶各森林群落的生物量57

6南亚热带各森林群落优势植物的器官热值63

6.1 植物器官热值的测定方法63

6.2 南亚热带各森林群落植物器官的热值64

6.2.1 鼎湖山各森林群落植物器官的热值64

6.2.2 鹤山各森林群落植物器官的热值71

6.2.3 黑石顶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器官的热值72

6.2.4 世界上不同地带植被的热值比较73

7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能量现存量、净固定量和光能利用效率74

7.1 森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研究方法74

7.2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74

7.2.1 鼎湖山各森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74

7.2.2 鹤山各人工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及净固定量76

7.2.3 黑石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78

7.3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光能利用效率78

8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热量平衡81

8.1 热量平衡的理论和方法81

8.1.1 热量平衡的有关理论81

8.2.1 热量平衡的年变化82

8.1.2 热量平衡的研究方法82

8.2 鹤山南亚热带草坡的热量平衡82

8.2.2 热量平衡的日变化83

9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产潜力的模拟研究85

9.1 生产潜力的模拟理论与方法85

9.1.1 参数模型85

9.1.2 统计模型86

9.2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生产潜力87

10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能量学分析89

10.1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模式89

10.2 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能量学分析89

10.2.1 鼎湖山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生物量变化及其模拟89

10.2.4 鼎湖山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它能量学指标的变化91

10.2.3 鼎湖山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被物贮存能量的变化91

10.2.2 鼎湖山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生物量的累积率91

11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105

11.1 数据同化和分析方法105

11.2 鼎湖山各群落的能量流动模型105

11.3 黑石顶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能量流动模型110

12能量生态学若干基本问题111

12.1 关于能量生态学的定义111

12.2 群落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量学基础111

12.3 生物多样性的能量基础112

12.4 天然林和人工林的能量生态学问题112

参考文献115

附录:主要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及所在章节124

1998《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彭少麟,任海编著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1997 PDF版)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
1997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森林生态学( PDF版)
森林生态学
华南热带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研究( PDF版)
华南热带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研究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98 PDF版)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8 昆明市: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1996 PDF版)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1997 PDF版)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大亚湾生态系统研究  1(1999 PDF版)
大亚湾生态系统研究 1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8集(1998 PDF版)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8集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86 PDF版)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86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森林生态学(1991 PDF版)
森林生态学
1991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1990 PDF版)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1990 北京:科学出版社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1999 PDF版)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1999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3卷  1983(1985 PDF版)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3卷 1983
1985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3集  1985(1986 PDF版)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第3集 1985
1986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1991 PDF版)
中国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