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的神往 审美思维论》求取 ⇩

第一章审美思维的主体5

第一节 人始终是主体5

一、人是能动的主体6

二、人是社会性的主体8

三、人是群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主体10

四、人是物质与意识相统一的主体11

第二节 主体与审美主体12

一、向上能动的主体12

二、具有高尚社会性的主体13

三、自由的主体14

四、具有开拓型思维能力的主体15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审美属性18

一、审美主体的外在素质18

二、审美主体的内在素质20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能动性26

一、能把客观美转化为审美对象27

二、能将审美对象转变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9

三、能将审美对象改造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30

四、能创造一个美的世界30

五、能在创造的美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1

第一节 审美对象属性的自我生成33

第二章审美思维的对象33

一、自然美的自我生成35

二、社会美的自我生成37

三、艺术美的自我生成38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在物与物的关系中表现39

一、一切事物的属性都在一定的关系中表现39

二、美的事物属性表现的规律40

第三节 审美对象与非审美者的关系41

二、与审美情趣受到压抑的人的关系42

三、与审美观念变化的人的关系42

一、与没有审美情趣的人的关系42

四、与“我”的对象的关系43

第四节 审美对象的受动性45

一、它是受认定的对象45

二、它是受反映的对象45

三、它是受改造的对象46

第五节 审美对象的能动性47

一、它能改造改造者47

二、它能惩罚不尊重它的人49

三、它可以贮存人的本质力量的美52

一、人与关系54

第一节 审美关系的确立54

第三章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54

二、审美关系确立的依据55

第二节 审美关系的规定性58

一、规定了主客体的相互依存58

二、规定了主客体的不同关系59

三、规定了主客体在关系中的自由的相对性60

四、规定了主客体的辩证关系62

一、功利性的肯定方式65

二、伦理性的肯定方式65

第三节 审美肯定方式65

三、道德的肯定方式66

四、信仰的肯定方式67

五、审美的肯定方式67

第四章审美思维与审美创造75

第一节 审美注意与审美欣赏75

一、审美注意的发生75

二、审美注意支配审美欣赏79

三、欣赏自然美的四种情况80

四、欣赏社会美的两种倾向83

五、欣赏人体美的差异性86

六、欣赏艺术美的情感倾向88

第二节 审美欣赏与美感90

一、美感的发生90

二、审美认识的内涵91

第三节 审美思维与审美创造97

一、审美创造与审美思维在统一体中相互融合98

二、审美创造与审美思维在统一体中相互决定101

第五章与审美思维相联系的几种思维方式105

第一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抽象思维105

一、抽象思维包括生活思维和科学思维105

二、关于抽象思维的四个公式107

三、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思维理论对审美思维的指导作用110

第二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形象思维114

一、《具象法》包括形象思维和审美思维114

二、形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联系115

三、形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区别116

第三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直觉思维120

一、马克思关于直觉思维的论述120

二、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区别121

三、直觉思维的特点和方式122

四、审美思维需要直觉思维125

第四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灵感思维126

一、灵感思维只在潜意识领域里进行127

二、灵感思维的顿悟性128

三、灵感思维的飞跃性129

四、灵感思维的开拓性130

五、灵感思维的瞬息性130

六、审美思维需要灵感思维131

第五节 与审美思维相关的情感思维131

一、情感是能够思维的132

二、审美思维与情感思维的区别133

三、情感思维是审美思维的动力133

一、原始思维发生的基础138

第一节 原始思维的发生138

第六章原始审美思维的发生138

二、原始思维的特点140

第二节 原始审美思维的发生142

一、原始审美思维发生前的审美实践143

二、自在的审美实践活动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146

三、审美思维赖以升华的契机151

第三节 审美思维的民族影响154

一、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人文主义思想影响较大155

二、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传统的群体意识的影响较大157

三、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唯善原则的影响较大159

四、中国的审美思维受中国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较大161

第七章审美思维的特征164

第一节 审美思维的总体特征:整体形象性164

第二节 审美思维方式的特征168

一、审美思维的直觉性168

二、审美思维的突发性172

第三节 审美思维性质的特征177

一、审美思维的愉悦性177

二、审美思维的个体性181

三、审美思维的主观性183

四、审美思维的自由性186

五、审美思维的无欲性190

第四节 审美思维成果的特征192

一、审美思维的含蓄性192

二、审美思维的持续性193

第八章审美思维规律(一)——审美感知阶段196

第一节 审美感知是审美思维的初级形式196

一、一般感知的思维根据196

二、审美感知的思维根据198

第二节 审美感知与一般感知的区别200

一、情感模式不同200

三、对外在形象的时间把握的方式不同202

二、对外在形象的空间把握的方式不同202

四、对外在形象的心态把握的方式不同203

第三节 审美感知的特点205

一、趣味性205

二、求实性206

三、浮浅性208

第四节 审美感知是审美升华的基础209

第九章审美思维规律(二)——审美体验阶段211

第一节 审美体验与一般体验的区别211

一、两者对待形象的原则不同212

三、两者对待语言的使用方式不同213

二、两者对待本质的概括方式不同213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214

一、审美体验的奇特性214

二、审美体验的渗透性217

三、审美体验的朦胧性220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视角221

一、外视角221

二、内视角225

第四节 审美体验的基本形式230

第一节 审美联想型思维创造233

第十章审美思维规律(三)——审美创造阶段233

一、联想是审美思维的一种方式234

二、审美联想的特征237

三、审美联想的基本形式241

四、审美联想形成审美思维的本质认识244

第二节 审美想象型思维创造246

一、想象是审美思维的一种方式247

二、审美想象的基本特征249

三、审美想象的基本形式256

四、审美想象形成审美思维的深层本质的认识259

第一节 审美思维净化人的心灵267

第十一章审美思维的审美效果267

一、审美思维可以帮助人们从动物性的心灵中升华出来269

二、审美思维可以帮助人们从丑的心灵中升华出来270

三、审美思维使人性不断地升华273

第二节 审美思维推动人的进取精神274

二、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的道德水平276

第三节 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277

一、审美思维决定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生产发展的方向277

三、审美思维决定人类的欣赏水平280

后记282

1991《沉醉的神往 审美思维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靳绍彤著 199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独特的魅力  戏曲审美思维的民族异彩(1994 PDF版)
独特的魅力 戏曲审美思维的民族异彩
1994 八一出版社
审美人文精神论(1996年12月第1版 PDF版)
审美人文精神论
1996年12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美学沉思集(1985年12月第1版 PDF版)
美学沉思集
1985年12月第1版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往事钩沉( PDF版)
往事钩沉
环境、交往与思维(1990 PDF版)
环境、交往与思维
1990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审计资料汇编  1986(1987 PDF版)
审计资料汇编 1986
198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视觉思维  审美直觉心理学(1987 PDF版)
视觉思维 审美直觉心理学
198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1993 PDF版)
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1993 北京:开明出版社
美.审美.爱情审美  维纳斯启示录(1987 PDF版)
美.审美.爱情审美 维纳斯启示录
1987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音乐:生命的沉醉(1994 PDF版)
音乐:生命的沉醉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神话思维(1992 PDF版)
神话思维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生命的沉醉  文学的审美本性和功能(1993 PDF版)
生命的沉醉 文学的审美本性和功能
1993 南京:南京出版社
沉醉-热恋的幻梦(1994 PDF版)
沉醉-热恋的幻梦
199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美神·爱神维纳斯的艺术(1970 PDF版)
美神·爱神维纳斯的艺术
1970 台湾:艺术图书出版社
诗的沉思(1995 PDF版)
诗的沉思
1995 成都:成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