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被害人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的概念1

一、被害人定义的广义、狭义之争2

二、关于“无被害人犯罪”的被害人4

三、犯罪被害人与刑事被害人5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6

一、国外犯罪被害人研究概况6

二、我国犯罪被害人研究现状9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学概述12

一、犯罪被害人学初创的主要历程12

二、犯罪被害人学独立的基本条件15

第二章犯罪被害人的特征17

第一节 遭受犯罪侵害的客观直接性17

一、遭受犯罪侵害的客观性18

二、遭受犯罪侵害的实在性19

三、遭受犯罪侵害的直接性20

第二节 对犯罪侵害的主观排斥性21

一、排斥是被害人对面临行为所持的否定态度21

二、排斥是被害人不愿意承受侵害的心理状态22

第三节 与加害人之间的互动互制性24

一、被害与犯罪是矛盾的两个方面24

二、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和互制25

第四节 遭受犯罪侵害后的多向可变性27

一、自然人被害后的人格变化27

二、单位被害后的对策变化28

三、国家被害后的政策变化29

第三章对被害人心理的一般考察32

第一节 人的素质与犯罪被害32

一、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涵32

二、素质层面与被害的关系34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心理的形成40

一、景响与意识40

二、需求与动机42

三、个性心理倾向43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的心理体验46

一、激情心态46

二、应激心态47

三、顺应心态48

第四章犯罪被害原因50

第一节 犯罪被害的社会原因50

一、社会环境因素50

二、社会意识因素53

第二节 犯罪被害的个体原因54

一、个体心理结构55

二、个体人生观结构56

第五章单位被害58

第一节 我国单位被害的情况和特点58

一、不正当竞争中的单位被害58

二、经营活动中的单位被害59

三、财产被盗中的单位被害61

四、国资流失中的单位被害61

第二节 单位被害与自然人被害的区别62

一、单位被害损失更为严重62

二、单位被害原因相对复杂63

第三节 单位被害的趋势与预防64

一、单位被害的趋势64

二、单位被害的预防65

第六章国家被害68

第一节 侵害对象与被害主体68

一、侵害对象之诸元69

二、被害法益的主体71

第二节 国家被害的内容74

一、国家及国家机关被害74

二、社会与无辜民众被害76

三、世界诸国及全人类被害77

第三节 国家被害的分类80

一、国家的直接被害80

二、国家的间接被害81

第四节 必须加强对国家被害的研究83

一、必须正确界定被害人学的研究范畴83

二、必须强化对国家被害的研究与防范84

第七章特殊被害87

第一节 特殊被害的基本类型87

一、替罪羊式的被害人87

三、见义勇为的被害人89

二、履行公职的被害人89

四、沦为人质的被害人90

五、滥用职权的被害人92

六、购买消费的被害人92

七、知识产权的被害人95

八、电脑“黑客”的被害人96

第二节 研究特殊被害的意义98

一、特殊被害是反映犯罪变化的“风向仪”99

二、特殊被害是抽象被害特征的切入口99

三、特殊被害者急切需要得到特殊的帮助100

第八章犯罪被害人分类研究103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分类研究的意义103

一、分类研究有利于剖析被害现象的本质103

二、分类研究有利于准确判定罪责的归属104

三、分类研究有利于提高被害预防的成效105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的分类106

一、依被害人的生理特征分类107

二、依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分类109

三、依被害人的责任状态分类110

四、依被害人的被害性分类113

五、依被害人的真伪性分类114

六、依被害人与加害人关系分类114

第九章被害人的过错116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性质116

一、被害人的故意过错116

二、被害人的无意过错119

第二节 被害人故意过错的主要表现120

一、诱人犯罪120

二、逼人犯罪122

三、助人犯罪124

第三节 对被害人有过错案件的审理126

一、对被害人有过错案件的侦查起诉126

二、对被害人有过错案件的辩护129

三、对被害人有过错案件的诉讼代理132

四、对被害人有过错案件的审判133

第十章被害人向犯罪人的转化135

第一节 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基本类型135

一、报复型136

二、仿效型137

三、自殄型139

第二节 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表现形式140

一、在激情状态下伤人毁物140

二、被奸后走上性交易邪路140

三、不忍迫害除淫夫杀逆子141

五、贪图既得利益为虎作伥142

四、蒙冤受损后迁怒于无辜142

第三节 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原因144

一、对社会认知的偏误145

二、对法的无知与误解147

三、对复仇情绪的放纵148

四、对不义之财的追逐149

第十一章聚合被害152

第一节 聚合被害的概念152

一、聚合被害的定义152

二、聚合被害与重复被害、多重被害154

第二节 聚合被害的特征155

一、侵害人的多源性155

二、被害人的过错性156

三、被害后的恶变性157

一、胁迫型158

第三节 聚合被害的主要类型158

二、麻痹型159

三、“私了”型159

四、贪利型160

五、转嫁型160

六、忍辱型161

第四节 聚合被害的心理表现162

一、狂犬病效应162

二、落井效应163

三、醉酒效应165

第十二章性被害后的性心理恶变167

第一节 性心理恶变的主要特征167

一、羞耻感的逐渐丧失169

二、互惠内驱力的产生170

三、性商品化意识形成172

第二节 性心理恶变与被害的关系173

一、女性初潮龄与被害后性心理恶变174

二、非暴力强奸与被害后性心理恶变175

三、不完全性被害与被害后性心理恶变176

第三节 被害后性心理恶变的原因177

一、性被害体验的一般特征178

二、异常被害体验与异常行为180

三、异常被害体验与性心理恶变182

第十三章犯罪被害人与司法实践185

第一节 被害人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185

一、通过查明被害人身份确定侦查方向186

二、通过寻找被害人下落搜集犯罪证据187

三、通过获取被害人证言甄别供词真伪187

四、通过检查被害人身体确定案件性质189

五、通过指挥被害人投饵捕获嫌疑分子190

六、通过清查被害人财源惩治腐败分子191

第二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192

一、被害人的法律地位193

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195

第三节 被害人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201

一、角色理论与罪犯矫正工作202

二、被害人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203

第十四章犯罪被害预防205

第一节 被害预防的概念205

一、定义205

二、特征207

第二节 普通刑事犯罪被害预防209

一、被害预防要求209

二、被害预防教育212

一、经济犯罪被害的基本特征215

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215

二、经济合同诈骗的具体防范216

三、非法集资欺诈的具体防范219

第十五章从人权角度看被害222

第一节 人权的内涵及其特点222

一、人权的基本含义223

二、我国人权的特点226

第二节 维护人权的主要内容和途径227

一、维护人权的基本途径227

二、打击犯罪是保护人权的任务之一228

三、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230

第十六章对犯罪被害人的保护232

第一节 保护被害人义务的归属232

一、国家是对被害人实施保护的第一义务人233

二、社区是对被害人实施保护的直接责任者235

三、自我是保护被害人权利义务双重承担者237

第二节 对被害人的非诉讼保护242

一、及时抚慰,治疗心理创伤242

二、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44

三、记取教训,摆脱中毒状态245

四、行为指导,防止再度被害246

五、果断处置,排除潜在威胁247

第三节 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250

一、意义深远的法律援助250

二、面向弱者的援助服务251

第十七章刑事损害赔偿252

第一节 刑事损害赔偿的基本特征252

一、犯罪行为是追索侵权之债的事实依据253

二、债权人是犯罪侵害恶果的直接承受者253

三、刑事损害赔偿追索的是直接间接损失254

四、刑事损害赔偿必须依照法院判决执行255

第二节 刑事损害赔偿的实施原则256

一、赔偿与损害相适应256

二、赔偿不能替代刑罚257

三、个人负责与连带责任相结合258

四、犯罪人生前财产首先用于赔偿258

第三节 刑事损害赔偿的局限性259

一、无人赔偿260

二、无力赔偿260

三、无法赔偿261

四、无从赔偿261

第十八章刑事损害补偿264

第一节 刑事损害补偿的基本理论264

一、刑事损害补偿的概念264

二、刑事损害补偿的理论依据266

第二节 国外刑事损害补偿立法概况268

一、补偿范围269

二、补偿办法270

三、补偿数额271

四、补偿申请期限272

五、取得补偿顺序272

第三节 对我国刑事损害补偿立法的建议273

一、补偿原则274

二、补偿范围276

三、补偿机构278

四、补偿程序279

五、资金来源280

附录一:当前“街头”犯罪和公民被害情况的调查282

附录二:当前“白领”犯罪趋向增多的情况调查292

后记300

1998《犯罪被害人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汤啸天等著 1998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犯罪学(1989 PDF版)
犯罪学
198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被遗忘的犯罪被害人权利 回归公平与正义( PDF版)
被遗忘的犯罪被害人权利 回归公平与正义
被害人学( PDF版)
被害人学
被害人心理学(1997 PDF版)
被害人心理学
1997
被害人心理学(1997 PDF版)
被害人心理学
1997
被害人心理学(1997 PDF版)
被害人心理学
1997
被害人心理学( PDF版)
被害人心理学
犯罪被害人学( PDF版)
犯罪被害人学
刑事被害人学(1989 PDF版)
刑事被害人学
1989
被害者なき犯罪(1981.09 PDF版)
被害者なき犯罪
1981.09 新泉社
犯罪学(1991年06月第1版 PDF版)
犯罪学
1991年06月第1版 重庆出版社
犯罪学(1992 PDF版)
犯罪学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检察学(1989 PDF版)
当代中国检察学
1989 北京:法律出版社
法人犯罪(1996 PDF版)
法人犯罪
1996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犯罪学(1989 PDF版)
犯罪学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