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作者 | 姚长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16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361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748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信用与现代经济3
第一节 信用的特征与种类3
一 信用的定义与特征3
第一编 信用、利息与金融市场3
二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4
三信用的种类6
第二节 高利贷信用7
一 高利贷产生的环境7
一 商业信用的定义与形式9
二高利贷的作用9
第三节 商业信用9
二 商业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10
三 商业信用的作用10
四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11
五贴现14
第四节 银行信用15
一国家信用的定义与种类17
第五节 国家信用17
二 国家信用的作用20
三 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22
四我国的国债交易市场27
第六节 消费信用28
一 消费信用的定义与种类28
二 消费信用的中介工具——信用卡28
三消费信用的作用33
第七节 其他信用形式34
一 资本信用34
二 合作信用35
三国际信用35
第二章 利息36
第一节 利息的实质与利率的种类36
一 利息的实质36
二 利率的种类38
一单利与复利43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43
二 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45
三 零存整取与整存零取46
四 现值与终值48
五连续复利49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51
一 古典的利率理论51
二 新古典的利率理论51
三 流动偏好利率理论54
四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55
五其他的利率理论60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61
一 利率的基本作用61
二我国的利率制度与利率环境63
第五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66
一 利率的风险结构66
二 利率的期限结构70
一金融市场定义77
第三章 金融市场77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77
二 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78
三金融市场分类79
第二节 短期金融工具80
一 短期金融工具的特征80
二 商业票据81
三 银行票据81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83
五 支票83
六 信用证84
七 信用卡85
八短期债券85
第三节 债券收益和风险86
一 债券的种类86
二 债券的收益指标90
三 债券的风险指标93
一股票的种类97
第四节 股票价值与价格97
二 股票内在价值的确定101
三 股票价格103
四股票收益指标107
第五节 证券发行与交易111
一 证券发行的主体111
二 证券发行方式112
三 证券交易市场结构116
四 证券交易方式120
第二编金融体系与银行127
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管理127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系127
一 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127
二 银行体系128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130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132
一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132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134
第三节 金融机构管理140
一 金融机构管理的目标140
二 对金融机构设置的管理141
三 对金融机构清偿能力的管理142
四 对资本充足条件的管理143
五 对证券投机信用的管理145
六 对银行持股公司的管理145
七 对存款风险的管理与存款保险制度147
八对外资银行的管理149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职能与资本151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职能151
一 商业银行的产生151
二 商业银行的发展152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153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信用创造155
一 金属货币流通与信用创造155
二 纸币流通与信用创造157
一商业银行制度162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62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169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173
一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173
二 银行资本的内容176
三银行资本比率的计量181
第五节 银行资本最佳规模与银行价值190
一 税收盾牌与破产成本190
二存款保险与银行价值193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197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种类197
一 支票存款198
二 定期存款202
三 储蓄存款205
四非存款性借款206
第二节 负债成本210
一 利息成本210
二 经营成本212
三 准备金比率与可动用资金成本213
四负债成本分析215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贷种类220
一 按贷款对象来划分的商业银行贷款220
二按贷款偿还的保证程度来划分的商业银行贷款225
第四节 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226
一 信用风险函数226
二 信用风险与借款人的信誉229
三 贷款的偿还来源与现金流量231
四工商企业的信用分析233
第五节 信用定价243
一 银行信贷与风险溢价243
二 信用配置模型245
三 浮动利率定价247
四优惠利率与贷款定价248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250
一 流动性的作用250
二 流动性的内在来源251
三 流动性的外在来源253
四保持流动性的方法254
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256
一 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256
二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257
三利率敏感性与缺口管理259
第八节 融资租赁265
一 融资租赁的特征与类别265
二 融资租赁项目的条件267
三 租赁项目的审查268
四融资租赁的租金269
第九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270
一 信用证业务271
二 信托业务275
三 汇兑业务278
四 担保业务280
五 现金管理281
六 代理融通282
七 银行卡业务282
八银行电子化业务283
第七章 中央银行285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285
一 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285
二 第一家中央银行的形成286
三 中央银行成立的三次高潮288
四中央银行职能完善的三个阶段289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292
一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体制292
二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体制295
三中央银行的隶属体制297
第三节 中央银行职能298
一 发行的银行298
二 银行的银行299
三 政府的银行301
四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职能发挥304
一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309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309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国家信贷收支312
第五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16
一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316
二 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317
三人民币的发行管理317
四我国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319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供给层次325
一 货币的职能325
第三编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325
第八章 货币供给325
二 货币的种类与信用货币328
三 凯恩斯的货币观329
四 关于货币内容的争论336
五 货币供给层次338
一基础货币340
第二节 货币供给模型340
二 货币乘数345
三货币供给模型348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350
一 财政赤字与赤字的弥补350
二 内债来源与货币供给353
三内债偿还与货币供给356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358
一 贸易收支与货币供给359
二 资本收支与货币供给360
三外债对货币供给的间接影响361
第九章 货币需求363
第一节 宏观货币需求理论363
一 货币需求的概念363
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学说364
三 甘末尔的现金交易数量学说367
四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学说368
一现金余额数量学说371
第二节 微观货币需求理论371
二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73
三 现代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376
四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87
第十章 货币政策393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393
一 货币政策的内容393
二 货币政策的目标393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395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398
一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399
二 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00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403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405
一 经济手段405
二 行政手段412
三 道义劝告与窗口指导414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416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416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416
二 通货膨胀的类型417
三通货膨胀的衡量尺度41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420
一 需求拉上学说420
二 成本推动学说422
三 货币供给推动学说426
四结构转换学说428
第三节 通货膨胀效应432
一 通货膨胀促进论432
二通货膨胀促退论437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439
一 抑制需求439
二 刺激供给441
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441
四 推行指数化政策442
五 改革货币制度443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过程分析444
第五节 我国的通货膨胀444
二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446
三 我国通货膨胀的效应分析449
四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452
第一节 外汇457
一外汇的特征与种类457
第十二章 外汇与汇率457
第四编 涉外金融457
二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459
第二节 汇率463
一 汇率的定义463
二 汇率的种类464
三 汇率制度467
四汇率决定理论468
第三节 汇率的作用475
一 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475
二 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478
三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79
第四节 外汇风险480
一 外汇风险的概念与类型480
二外汇风险的防范481
第五节 我国的汇率制度486
一 双轨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486
二 并轨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488
三 我国的外汇市场490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492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与利用外资492
第一节 国际收支492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493
三 国际收支差额497
四国际储备500
第二节 利用外资502
一 直接投资502
二借用外债505
参考书目515
1998《货币银行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姚长辉著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货币银行学
- 199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89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货币银行学
- 1998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3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7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4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5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5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3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8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生产管理与电子计算机 网络技术
- 1982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货币银行学
- 1990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