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源头新探 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
作者 | 刘尧汉著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7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20087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52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刘尧汉1
引论1
中国各民族的血统与文化——《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序 蔡尚思17
第一章 古羌戎遗裔羌、藏、彝与炎、黄子孙25
一 彝族本土在亚洲人类始祖元谋猿人故乡乌蒙山和金沙江26
二 古羌戎及其遗裔羌、藏、彝、白、土家各族的分布29
三 羲、炎、黄、夏、周、秦与羌戎31
第二章 彝族虎宇宙观的古文化传统35
一 人从水出37
二 葫芦崇拜37
三 母虎图腾40
四 尚黑贵左46
五 人体历法50
六 十月历法55
七 阴阳五行76
第三章 道家及道教与彝族虎宇宙观97
一 黄帝和西王母所居昆仑与彝族崇拜葫芦及尚黑99
二 《庄子》和《穆传》西王母“西膜”与彝族女祭司“西摩”101
三 道家壶子和道教《壶史》与彝族崇拜葫芦105
四 道家和道教尚玄贵左与彝族尚黑贵左107
五 老聃、李耳的彝意为虎首、母虎114
六 道家和道教崇“太一”源出彝族虎宇宙观118
七 道家、道教和彝族关于“天、地、水”的观点125
一 夏、周祖虎伏羲八卦与彝族八角131
第四章 彝族虎宇宙观对中国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影响131
二 夏、周、秦、汉的“腊祭”与彝族崇虎138
三 夏、周、秦、汉、唐的女祭“皋?”与彝族崇拜母虎142
四 彝夏十月历一个月“三十六”天渗透中国文化各领域143
五 彝族“向天墓”综合十月历两种观测方法157
六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本为彝夏十月太阳历的节日161
七 夏禹、老聃、屈原生辰的神秘性和科学性及屈原的道家思想167
八 彝夏十月历、二进制、杂交骡三大发明源头的新发现与文明的标准180
九 道家、儒家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中的作用187
第五章 彝族文化对国外科学文化的影响195
一 美洲玛雅“虎历”与彝族“虎历”的关联196
二 日本的“天皇”名称源出彝族虎宇宙观198
三 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学源出虎伏羲“太极八卦图”199
结语213
附录:216
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渊源于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216
前言216
一 人类文化史上曾有过葫芦容器时代219
二 葫芦里装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先民——龙、虎两部落222
三 虎伏羲部落的遗裔——彝、白、藏、羌、纳、西、僳、哈尼、土家各族231
四 龙女娲部落的遗裔——苗、瑶、布依、佤、黎、壮、水、畲、蒙、满各族243
五 龙、虎两部落融合的遗裔——汉族253
六 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生龙活虎264
七 中华民族文化的始祖——女娲、伏羲269
1985《中国文明源头新探 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尧汉著 198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宇宙之新观念
- 1937 商务印书馆
-
- 宇宙家族
- 1976.02 岩崎書店
-
- 宇宙文明論
- 1957 平凡社
-
- 宇宙探秘 5 探宇与航天
- 1999.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宇宙探秘 2 宏宇宙
- 1999.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宇宙探谜
-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宇宙探奇
- 1997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中国彝族虎文化
- 1992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199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宇宙奇观
- 1984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
- 宇宙探索
- 198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
- 宇宙探秘
- 1998 济南:明天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