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
作者 | 盛松成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2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491207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581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货币供给量的决定理论——货币乘数分析1
第一节 菲利普斯的货币乘数理论2
第二节米德的货币供给模型4
一、第一种银行制度下货币量的决定4
二、第种银行制度下货币量的决定6
三、第三种银行制度下货币量的决定6
四、米德模型的理论意义7
第三节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8
一、弗里德曼—施瓦兹和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模式9
二、货币量在长期中增长的原因12
三、货币的周期性变化的原因16
第四节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21
一、乔顿模型同弗里德曼—施瓦兹—卡甘模型的区别21
二、准备金比率22
三、通货比率23
四、定期存款比率24
五、政府存款比率25
六、货币乘数26
第五节伯尔格的货币乘数模型27
一、m1的乘数m128
一、m2的乘数m229
三、各决定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30
第二章货币基数35
第一节货币基数的本质和特征36
一、二个不同的术语36
二、从两个不同的名称看货币基数的本质和特征39
第二节货币基数的来源和运用46
一、货币基数的来源——货币基数唯一由中央银行的负债所构成47
二、货币基数的来源——货币基数由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负债共同组成50
三、对货币基数来源的几种情况的综合分析52
四、美国货币基数的四大来源54
五、货币基数的运用——对货币基数的需求58
六、为什么通货和法定准备金也是货币基数60
七、中美货币基数来源的比较研究64
第三节准备金调整额和调整后的货币基数70
一、RAM和AMB的概念和作用71
二、RAM和AMB的计算74
三、RAM和AMB两个概念与货币政策的操作83
四、RAM和AMB两个概念的限制条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85
五、从RAM和AMB两个概念看法定准备金应算作货币基数88
第三章货币乘数91
第一节通货比率92
一、保持通货的成本94
二、人均实际收入95
三、都市化的程度96
四、零售交易量97
五、人均旅行量97
六、交易税率97
七、经济周期对通货的影响98
八、定期存款利率对通货比率的影响方向101
第二节准备金比率103
一、法定准备金比率104
二、超额准备金比率107
三、借入准备金比率111
第三节 定期存款比率119
第四章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126
第一节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127
一、自动转帐帐户128
二、可转让提款通知书129
三、大额定期存单129
四、回购协议131
五、货币市场互助基金133
六、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和超级可转让提款通知书134
七、信贷协会股金提款帐户135
第二节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量的影响136
一、新、旧货币定义的比较138
二、ATS和NOW帐户对货币定义和货币量的影响145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48
第四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指标M1的影响153
第五章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162
第一节《拉德克利夫报告》与流动性概念163
一、流动性的概念164
二、流动性的控制167
三、对《报告》的评价168
第二节格利和肖与金融中介机构理论171
一、方法论和基本概念171
二、货币系统与非货币中介机构的类同性和竞争性174
三、非货币中介机构与货币政策176
四、对格利和肖理论的评论和这一理论的意义180
第三节托宾与“新观点”186
一、对“旧观点”的批评186
二、对“新观点”的阐述190
第四节布伦纳等人与反“新观点”194
一、货币学派对“新观点”的批评195
二、“新观点”理论的命运、地位和意义198
第六章美国法定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202
第一节从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到控制货币供给量——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203
一、维持银行的流动性204
二、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209
三、控制货币供给量215
第二节为财政筹措资金——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实际结果和深层原因219
一、历史上的准备金制度与财政筹资的关系219
二、现实的准备金制度改革与财政筹资的关系225
第三节时差准备金制度与无时差准备金制度——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变革231
一、两种不同的准备金计算制度231
二、对两种准备金计算制度的分析234
第四节从美国的法定准备金制度看我国的准备金制度——美国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启示238
一、关于我国实行准备金制度的指导思想239
二、关于我国准备金制度的作用239
三、关于我国准备金制度的实际结果240
四、关于我国准备金的缴存制度241
五、关于我国准备金的计算制度242
参考文献246
1993《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盛松成著 1993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价格 西方货币数量论研究
-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现代货币原理
- None
-
- 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的理论与实践
- 1995年12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9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现代公关理论与实践
-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现代投资学
- 1993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现代货币理论与政策
- 1958 三民书局有限公司
-
- 货币供应概论
- 198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货币理论与实践
- 1988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稳定货币的理论与实践
- 1998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现代推销理论与实践
- 199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
- 199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现代旅游理论与实践
- 1990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货币供求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理论与实证
- 1999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现代货币理论与银行信用
- 199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