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技术应用》求取 ⇩

第一章 洁净环境的品质1

1-1 空气洁净度1

目录1

1-2 气流速度6

1-3 压力7

1-4 温湿度8

1-5 空气新鲜度9

1-5-1 有害气体10

1-5-3 空气离子13

1-5-2 臭味13

1-6 噪声16

1-7 照度和眩光17

1-7-1 照度17

1-7-2 眩光19

1-8 有关静电的指标20

参考文献22

第二章 空气净化工程的规划24

2-1 需要空气净化的部门24

2-2 各行业要求的环境洁净度级别27

2-3 洁净室对总图的要求29

2-4 洁净室对建筑和工艺的要求31

2-5 洁净室方式的选择32

2-6 系统选择的原则33

2-7 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33

2-8 洁净室的节能34

2-8-1 洁净室的负荷分析34

2-8-3 减少送风动力负荷36

2-8-2 减少新风冷热负荷36

2-8-4 尽可能减少排风量39

2-8-5 控制设备发热量和应用热回收技术40

2-9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分析40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空气净化系统44

3-1 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45

3-1-1 新风口及排风口47

3-1-2 风道48

3-1-3 风机51

3-1-4 管件与阀门57

3-1-5 空气处理室60

3-1-6 送回风口64

3-2 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65

3-3 半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68

3-3-1 具有热湿处理能力的末端装置的系统71

3-3-2 单纯净化作用的末端装置72

3-4 系统型式选择及其流程确定73

参考文献80

4-1 洁净室的分类81

第四章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81

4-2 乱流式气流组织92

4-2-1 特点92

4-2-2 设计要点92

4-3 风口96

4 3-1 过滤器顶送风口96

4-3-2 顶送扩散板风口99

4-3-3 条缝形风口101

4-3-4 侧送风口102

4-3-5 孔板风口109

4-3-6 散流器风口113

4-3-7 诱导式净化风口115

4-3-8 回风口117

4-4 平行流(层流)气流组织117

4-4-1 防止过滤器漏泄117

4-4-2 确保室内送风气流的均匀117

4-4-3 消除诱导现象120

参考文献121

5-1 超级洁净室的特点122

第五章 超级洁净室的设计122

5-2 0.1μm高效过滤器的效率123

5-3 高效过滤器边框的允许漏泄流量125

5-3-1 密封止漏的意义125

5-3-2 允许漏泄流量125

5-4 尘源127

5-4-1 含钠粒子127

5-4-2 生物粒子127

5-4-4 高效过滤器表面的沾尘131

5-5 对气流组织的要求131

5-4-3 洁净室的相对湿度变化率131

5-6 隧道式洁净室的基本模型133

5-7 隧道式洁净室的具体型式136

5-8 提高隧道式洁净室性能的措施139

5-8-1 杜绝层流罩内过滤器漏泄的影响139

5-8-2 防止外部污染进入层流罩139

5-9 隧道式洁净室的平面布置和系统140

比较143

5-10 隧道式洁净室和全室式洁净室的143

参考文献144

第六章 空气净化设备145

6-1 空气过滤器145

6-1-1 按效率的分级145

6-1-2 粗效过滤器148

6-1-3 中效过滤器150

6-1-4 亚高效过滤器150

6-1-5 高效过滤器162

6-2-1 分类和结构173

6-2 洁净工作台173

6-2-2 性能175

6-3 自净器187

6-4 过滤器风口和风口机组190

6-5 洁净棚(层流罩)195

6-6 净化单元和洁净屏200

6-6-1 净化单元200

6-6-2 洁净屏201

6-7 装配式洁净室203

6-8 生物学安全柜、保管柜、干燥箱215

6-9 净化空调器217

6-10 空气吹淋室217

6-11 传递窗和余压阀222

6-12 吸尘器224

6-13 洁净卫生间226

参考文献227

第七章 空气洁净技术中的密封措施228

7-1 密封止漏措施分类228

7-2 接触式密封228

7-2-1 固体密封228

7-2-2 液体(含柔体)密封230

7-3 阻隔式密封232

7-3-1 框架液槽密封232

7-2-3 固液结合密封条232

7-3-2 边框液槽密封234

7-3-3 胶池式密封235

7-3-4 灌胶式密封235

7-4 负压密封235

7-4-1 形式235

7-4-2 负压密封的条件236

7-5-2 封导结合的双环密封系统原理239

7-5 封导结合的双环密封239

7-5-1 问题的提出239

7-5-3 封导结合的双环密封系统的应用241

参考文献243

第八章 工业洁净室的应用244

8-1 洁净室的设计与步骤244

8-2 洁净室净化空调计算的一般程序250

8-3-3 高效空气净化系统洁净室的计算252

8-3-2 不均匀分布计算法252

8-3-1 两种计算方法252

8-3 洁净室计算方法252

8-3-4 下限风速的确定255

8-3-5 设计大气尘浓度M的确定255

8-3-6 室内单位容积发尘量G的确定256

8-3-7 新风比(1-S)256

8-3-8 不均匀系数ψ的确定256

8-4 集中空调机组的大系统应用例257

8-5 净化空调器小系统的应用例259

8-6 独立机组应用例261

8-7 机组贯通送风应用例262

8-8 局部净化设备系列应用例263

8-9 大面积洁净空间应用例265

8-10 条形顶送风口布置应用例266

参考文献269

第九章 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应用270

9-1 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应用领域270

9-2 室内菌浓的计算271

9-3-1 白血病治疗室(白血病洁净病房)273

9-3 医院用生物洁净室273

9-3-2 烧伤病房278

9-3-3 脏器移植病房280

9-3-4 呼吸器官疾病治疗室280

9-3-5 免疫缺损新生儿和早产儿保育室281

9-3-6 洁净手术室281

9-4 制药用生物洁净室288

9-4-1 药品生产区域的划分288

9-4-3 特殊要求289

9-4-2 环境控制区的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和静压289

9-4-4 制剂车间的洁净区域划分292

9-4-5 实例293

9-5 食品工厂的生物洁净室298

9-5-1 特点298

9-5-2 表面灭菌299

9-5-3 实例299

9-6 实验动物设施301

9-6-1 实验动物的概念301

9-6-2 实验动物设施的形式302

9-6-3 设计参数303

参考文献307

第十章 生物学安全设施的原理309

10-1 生物学危险309

10-1-1 对已知未知病原微生物的防护要求309

10-1-2 在重组遗传基因的生物工程中,对可能出现的“人造”微生物的防护要求310

10-2 感染的途径312

10-3 生物学危险度314

10-4-2 病原体的包装316

10-4 生物学危险的标志和病原体包装316

10-4-1 生物学危险度的标志316

10-5 对作为感染源的气溶胶危险性的评价317

10-5-1 微生物生存数317

10-5-2 气溶胶浓度317

10-5-3 气溶胶粒子的大小317

10-7-1 生物学安全柜和隔离箱方式318

10-6-2 物理学隔离318

10-7 一次隔离318

10-6-1 生物学隔离318

10-6 隔离318

10-7-2 系列生物学安全柜方式319

10-7-3 罩式防护衣方式320

10-8 二次隔离320

10-9 综合措施321

参考文献325

11-1 安全柜的种类326

第十一章 生物学安全柜326

11-2 Ⅰ级安全柜327

11-3 Ⅱ-A级安全柜327

11-4 Ⅱ-B级安全柜329

11-5 Ⅲ级安全柜330

11-6 安全柜的构造332

11-6-1 Ⅰ级和Ⅱ级安全柜的构造332

11-6-2 Ⅲ级安全柜的构造333

11-7-1 隔离系数335

11-7-2 Ⅰ、Ⅱ级安全柜性能的具体要求335

11-7 安全柜的性能要求335

11-7-3 美、日的Ⅰ、Ⅱ级安全柜性能标准的对比339

11-7-4 Ⅲ级安全柜的性能要求339

11-8 安全柜的安装设置340

11-8-1 设置场所340

11-8-2 排风方式和排风管道340

11-9-4 回收容器342

11-9-3 吸附垫342

11-9-2 前面开口部位342

11-9-1 正常运行342

11-9 安全柜的使用342

11-8-3 安全柜的搬动342

11-9-5 柜内实验器材和材料的取出343

11-9-6 高效过滤器的更换343

11-9-7 瓶盖343

11-9-8 消毒火焰343

11-10 安全柜的现场检查343

11-10-1 现场检查的时间343

11-10-2 现场检查的内容343

11-11-1 内部清扫344

11-11-2 甲醛气体的熏蒸消毒344

11-11安 全柜的清扫和灭菌344

11-12 系列安全柜方式345

11-12-1 和罩式防护衣方式的比较345

11-12-2 系列安全柜的布置345

11-12-3 系列安全柜的构成345

11-12-4 系列安全柜的排风347

11-12-5 故障及措施351

11-13-1 气密性试验352

11-13 生物学安全柜的性能试验和测定352

11-13-2 高效过滤器的检漏353

11-13-3 负压度354

11-13-4 风速试验354

11-13-5 气流方向试验355

11-13-6 温升试验356

11-13-7 噪声试验356

11-13-8 振动试验356

11-13-9 照明试验356

11-13-10 稳定性试验357

11-13-12 气流平衡试验358

11-13-11 洗涤盆漏水程度试验358

11-13-13 美、日Ⅱ级安全柜标准中试验方法主要内容对比362

参考文献369

第十二章 生物学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和应用370

12-1 建筑原则370

12-1-1 平面规划370

12-1-2 结构原则370

12-2-2 设计条件371

12-2 空气调节系统371

12-2-1 一般原则371

12-2-3 设备和管道372

12-2-4 自动控制378

12-3 给水排水设备379

12-3-1 给水379

12-3-2 排水379

1 2-5 气体供给380

12-1-2 动力设备380

12-4-3 弱电设备380

12-4-1 电灯380

12-1 电气设备380

12-6 维修管理381

12-6-1 个人操作及卫生习惯381

12-6-2 防护衣和防护用具381

12-6-3 实验室的清扫381

12-7 实例382

参考文献393

13-1 洁净室的调整测定内容和程序394

第十三章 洁净室的运行管理394

13-2 洁净室测定验收的具体方法395

13-2-1 检漏测定395

13-2-2 诱导漏泄测定402

13-2-3 气流速度及其均匀性测定402

13-2-4 系统或房间的风量测定403

13-2-5 静压差测定409

13-2-6 室内洁净度测定410

13-2-7 生物微粒测定413

13-2-8 气流平行性测定414

13-2-9 自净时间的测定416

13-2-11 噪声的测定417

13-2-10 气流流型测定417

13-2-12 照度的测定418

13-2-13 振动的测定420

13-2-14 温、湿度的测定420

13-2-15 总风量和总新风量的测定423

13-2-16 风机备用风量的测定424

13-3-1 不准进入洁净室的人员425

13-3-2 日常应注意的事项425

13-3 人员管理425

13-3-3 对入室人员情况的登记426

13-4 出入制度426

13-4-1 不准带入洁净室的物件426

13-4-2 人员出入须知426

13-5 用具、设备的选择与管理427

13-6 卫生和安全制度428

13-7 洁净室用服装及其管理430

13-8 教育训练432

参考文献433

1989《空气洁净技术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许钟麟,沈晋明编著 19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洁净煤技术(1998 PDF版)
中国洁净煤技术
1998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空气洁净技术原理(1983 PDF版)
空气洁净技术原理
1983
洁净室技术资料汇编  1(1994 PDF版)
洁净室技术资料汇编 1
1994
洁净技术译文集(1994 PDF版)
洁净技术译文集
1994 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西德技术准则  空气净化手册  中( PDF版)
西德技术准则 空气净化手册 中
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西德技术准则  空气净化手册  上( PDF版)
西德技术准则 空气净化手册 上
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洁净煤技术与矿区大气污染防治(1998 PDF版)
洁净煤技术与矿区大气污染防治
1998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洁净技术与建筑设计(1986 PDF版)
洁净技术与建筑设计
198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青海统计年鉴  1998  总第14期(1998 PDF版)
青海统计年鉴 1998 总第14期
1998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外洁净技术(1974 PDF版)
国外洁净技术
197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燃气应用技术(1983 PDF版)
燃气应用技术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气浮净水技术(1991 PDF版)
气浮净水技术
199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85 PDF版)
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洁净煤技术(1996 PDF版)
洁净煤技术
1996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粉煤灰利用手册(1997 PDF版)
粉煤灰利用手册
1997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