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学》求取 ⇩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1

绪论1

第一章劳动过程的生理、心理与工效8

第一节劳动过程中机体的生理变动8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8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11

三、脑力劳动与神经系统紧张作业时的生理变动特点13

第二节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心理状态14

一、作业时的心理变动14

二、劳动场所中的紧张因素14

三、紧张反应的表现15

第三节作业能力16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16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17

三、提高作业能力与工效的主要措施19

第四节劳动过程可能引起的疾患24

一、过度生理紧张所致疾患及其预防24

二、过度心理紧张有关疾病及其预防28

三、过度生理、心理紧张问题及其预防30

第二章毒物与职业中毒32

第一节概述32

一、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32

二、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33

三、毒物在体内的过程34

四、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35

五、职业中毒的临床36

六、职业中毒的预防38

第二节金属与类金属39

一、铅39

二、汞42

三、锰44

第三节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48

一、刺激性气体48

二、窒息性气体51

第四节有机溶剂54

一、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54

二、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55

三、常用有机溶剂中毒56

第五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60

一、概述60

二、三硝基甲苯62

三、苯胺64

第六节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66

第七节农药68

一、有机磷农药69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75

第三章粉尘与尘肺79

第一节概述79

一、粉尘来源与分类79

二、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79

三、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1

四、预防措施82

第二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矽肺84

一、接触石英粉尘的主要作业85

二、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85

三、矽肺病理改变和发病机理86

四、矽肺临床表现和诊断88

五、矽肺患者治疗与处理91

附录尘肺X线诊断标准注解92

第三节硅酸盐粉尘和石棉引起肺部疾患93

一、石棉粉尘和石棉肺93

二、石棉粉尘和肺部肿瘤96

第四节煤尘、煤矽尘和煤工尘肺97

一、概述97

二、病理改变98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99

四、类风湿性尘肺结节(Caplan氏综合征)100

第五节 其他几种粉尘和尘肺100

第六节 有机粉尘及其引起的肺部疾患102

第四章物理因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104

第一节不良气象条件104

一、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104

二、高温作业105

三、低温作业111

第二节异常气压112

一、高气压112

二、低气压115

第三节噪声117

一、噪声的物理特性117

二、对噪声评价的物理参量117

三、生产性噪声121

四、噪声对人体的影响122

五、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聋124

六、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26

七、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127

第四节振动129

一、振动的物理性质129

二、振动的评价参量130

三、振动的作用方式与振动分类131

四、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32

五、局部振动病133

六、影响振动作用的因素134

七、预防措施136

第五节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138

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138

二、红外辐射141

三、紫外辐射141

四、激光142

五、电离辐射143

第五章职业性致癌因素146

第一节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特点146

一、好发部位146

二、发病条件147

三、发病年龄147

四、病理类型148

五、高危职业148

第二节职业性肿瘤的识别和确认149

一、临床观察149

二、实验研究149

三、流行病学调查150

第三节常见的职业性肿瘤151

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151

二、职业性膀胱癌152

三、职业性皮肤癌152

四、其他职业性肿瘤153

第四节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153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153

二、对致癌剂的限制与使用定出规程154

三、健全医学监护制度154

第六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156

第一节生产环境监测156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特点与环境监测选择156

二、生产环境监测对象156

三、接触水平的估计157

四、生产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保管158

第二节健康监护158

一、健康检查158

二、建立健康监护裆案159

三、健康状况分析159

第三节职业流行病学调查161

一、流行病学调查在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作用161

二、职业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与类型161

三、调查设计与资料来源162

四、常用的若干分析指标163

五、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判断167

第四节 实验室测试168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169

一、危险度评定的内容169

二、危险度评定示例:杀虫脒致癌作用危险度评定170

第七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173

第一节劳动卫生标准173

一、概述173

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174

三、劳动卫生标准的应用176

第二节工业通风176

一、自然通风177

二、机械通风180

三、通风设备的安全、维护及管理185

四、工业通风的效果评价185

第三节作业场所采光和照明185

一、采光186

二、照明187

第四节个人防护用品189

一、防护服189

二、呼吸防护器190

三、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192

四、护耳器193

五、皮肤防护用品193

六、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194

第五节劳动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194

一、劳动卫生法规194

二、劳动卫生监督管理196

第八章妇女劳动卫生198

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妇女的特殊影响198

一、对妇女某些生理功能的影响198

二、对妇女生殖功能的影响199

第二节妇女劳动卫生问题199

一、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199

二、对妇女月经功能的影响199

三、对妇女生育功能的影响199

四、对新生儿和乳儿的影响200

第三节妇女劳动卫生的主要措施200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妇女劳动保护政策200

二、做好妇女的五期保护200

三、妇女劳动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密切结合201

四、宣传和普及妇女劳动卫生知识201

五、为制订妇女劳动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

第四节 今后对妇女劳动卫生的研究重点201

第九章农村劳动卫生203

第一节农业劳动卫生203

一、传统农业的劳动卫生203

二、农业机械化的劳动卫生204

三、生物性有害因素及其所致病损204

第二节乡镇工业劳动卫生205

一、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的特点205

二、乡镇工业劳动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206

第二部分劳动卫生监测与检查方法207

第一章劳动卫生调查207

第一节调查类别207

一、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207

二、专题调查207

三、事故调查208

第二节调查步骤208

一、准备阶段208

二、实施阶段209

三、总结阶段209

第三节调查示例210

一、机械制造工业的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210

二、铅接触效应早期检测指标的筛选213

三、硫酸二甲酯急性中毒事故调查215

第二章劳动生理检查方法216

第一节 反映体力劳动能力的常用指标216

第二节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218

第三章生产环境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226

第一节 概述226

第二节 空气采样基本原则与要求226

第三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228

一、集气法228

二、浓缩法228

三、个体采样器法231

四、直读式检测仪234

第四节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表示方法与计算235

一、空气浓度表示方法235

二、空气检测浓度的计算236

三、定点采样法计算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236

第五节 空气检测的质量保证237

第六节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238

一、铅238

二、汞243

三、苯、甲苯、二甲苯245

四、三硝基甲苯248

五、对硫磷(1605)250

第四章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252

第一节 概述252

第二节样品的收集与处理252

一、样品的收集与保存252

二、样品的处理253

第三节 测定方法与检测指标的选择255

第四节质量保证256

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256

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257

第五节 测定结果的解释257

第六节生物材料中常见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258

一、尿中铅的测定258

二、尿中δ-氨基-γ-酮戊酸(δ-ALA)的测定260

三、尿中粪卟啉(CP)测定261

四、血中铅的测定262

五、血中锌原卟啉(ZPP)的测定264

六、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FEP)的测定265

七、尿中汞的测定266

八、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269

第五章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测定273

第一节 粉尘浓度的测定273

第二节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274

第三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276

第四节 石棉纤维的测定278

第六章物理因素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检查283

第一节气象条件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检查283

一、气象条件的测定283

二、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反应的检查291

第二节噪声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检查293

一、作业环境噪声的测量293

二、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测定296

第三节振动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检查298

一、振动的测量298

二、振动作业人员特殊体检项目303

第四节射频辐射的测量305

一、高频电磁场场强测量305

二、超高频辐射的测量306

三、微波辐射的测量307

附录一国际原子量表309

附录二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311

附录三我国1983~1989年颁发的新增或修订的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313

1993《劳动卫生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穋兰编写 199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代劳动卫生学(1994 PDF版)
现代劳动卫生学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劳动卫生ハンドブック(昭和37年11月第1版 PDF版)
劳动卫生ハンドブック
昭和37年11月第1版 劳动科学研究所
劳动生理卫生学(昭和29年06月第1版 PDF版)
劳动生理卫生学
昭和29年06月第1版 宁乐书房
劳动生理卫生(昭和26年08月 PDF版)
劳动生理卫生
昭和26年08月 宁乐书房
劳动卫生学讲义( PDF版)
劳动卫生学讲义
劳动卫生学( PDF版)
劳动卫生学
上海第一医学院
劳动卫生学(1950 PDF版)
劳动卫生学
1950 华东医务生活社
劳动卫生(1955 PDF版)
劳动卫生
1955 工人出版社
农业劳动卫生(1976 PDF版)
农业劳动卫生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劳动卫生(1997 PDF版)
劳动卫生
1997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劳动安全卫生(1996 PDF版)
劳动安全卫生
1996 北京:法律出版社
劳动生活卫生(1989 PDF版)
劳动生活卫生
1989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口腔劳动卫生学(1990 PDF版)
口腔劳动卫生学
1990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劳动卫生学  第2版(1981 PDF版)
劳动卫生学 第2版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劳动卫生学进展(1983 PDF版)
劳动卫生学进展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