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经济理论研究》
作者 | (美)韦艾德,葛苏珊编著;张苾芜译 编者 |
---|---|
出版 | 厦门:鹭江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3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3368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3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分析性问题与历史事件1
激进全球主义: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4
依附论5
世界体系论7
激进国家主义:权威主义与自主权10
权威主义,软弱与强大11
自主性,其程度与限制13
本书各章的议题与分析性主题15
战前背景15
战后形成期17
后期发展19
作为比较的南朝鲜22
第二章对东亚发展状况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25
跨国层次28
自由国际主义30
激进全球主义32
保守地区主义34
国家层次35
自由多元主义37
激进功能主义40
保守国家主义41
地区层次42
自由个人主义44
激进集体主义47
保守文化主义49
结语50
第三章台湾民众的政治参与,1500年—2000年52
解释民众政治参与的各种理论56
清帝国时期的台湾61
十六世纪63
十七世纪64
十八世纪66
十九世纪67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70
1895—191473
1915—193174
1931—194576
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77
1945—196080
1960—198082
198083
结论84
第四章国际因素与台湾内部的收入分配88
提出问题:对外联系与内部分配状况88
经济不均状况的发展趋势,1850s—198591
清帝国后期,1858—189591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5—194592
国民党统治时期,1945—198595
激进全球主义的分析与台湾的分配不均状况96
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关于分配不均的观点96
依附类型以及台湾在全球体系中的位置:对台湾的历史透视98
殖民依附100
援助依附102
贸易与技术依附105
新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对台湾收入不均状况的分析110
趋向于新国家主义综合论:经济学家111
新国家主义综合论:政治经济学家114
趋向于新全球主义综合论:资产的初期平均化119
趋向于新全球主义综合论:劳力密集产品的出口扩张122
结论125
第五章殖民时期台湾的资本主义根源136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137
社会与政治控制139
经济控制141
与日本人合作的企业界人物145
辜显荣(1864—1938)146
林熊徵(1888—1948)与林本源家族146
颜云年(1874—1923)148
陈中和(1854—1931)149
林献堂(1881—1956)149
后殖民化时期的对日合作者152
殖民时期的遗产:后殖民时期的资本主义155
第六章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国家政权的自主性与内部意见分歧159
引言:中心对边缘的渗透159
中心与边缘160
国家政权与阶级161
美国国家政权在对华政策问题上的自主性164
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164
改良与防务166
美国对华政策的参数168
国与国关系169
国内意见的一致性171
美国内部关于对华政策问题的意见分歧173
不同机构的观点174
政策的演变175
美国主持援助官员的成功176
管理机构的影响176
外来影响178
结论181
第七章外部参与与内部改革183
引言:美国人与中国人183
“政府”控制与民间控制187
集中资产与分散资产191
大陆人的利益与台湾人的利益194
结论:援助与投资196
第八章“精英”之间的政治斗争,1945—1985199
引言200
分析性主题201
历史背景203
“国家政权”内部的斗争205
安全部门与国民党207
军队与国民党208
技术官僚与国民党211
阶级冲突213
内部对内部217
内部对外部219
外部对外部222
结论224
第九章企业家、跨国公司与“国家政权”228
对依附性发展的分析228
台湾的依附性发展233
殖民地时期的台湾,1895—1945234
横向进口替代,1946—1959235
出口导向的工业化,1960—1973237
出口导向的纵向进口替代,1974239
地方资本241
外国资本246
美国投资247
日本投资248
华侨投资251
“国家政权”与“国家”资本254
结论258
第十章技术转让与“国家”自主273
技术转让:外部限制与内部动力273
台湾的技术吸收276
影响技术发展的外部因素280
外部官方行为者280
外部民间行为者282
影响技术发展的内部因素285
内部民间行为者285
内部官方行为者287
结论291
第十一章家庭与社会网络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96
微观社会机构与激进全球主义理论298
微观社会机构的宏观经济作用:家庭与社会网络299
企业公司与企业集团的社会结构300
台湾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家庭企业302
家庭企业促进经济增长及对外结合的原因304
人员307
鼓励因素308
关系网309
战略311
家庭企业的不利之处312
家庭公司的普遍性、其结构复杂性及经营规模313
家庭企业的普遍性313
家庭的复杂性与经营规模315
结论317
第十二章世界体系与南朝鲜的权威主义政权1948—1984325
宏观理论:功能与利益325
中观理论:区域、产品周期、部门330
分析层次:世界体系334
区域性背景:日本的中心地位335
朴正熙时期南朝鲜的“国家政权”与经济342
结论354
第十三章东亚的实际状况与全球主义、国家主义、社会网络诸范式357
全球主义357
次全球区域360
半边缘区域362
国家主义365
全球影响368
国家机构370
结语372
1992《台湾政治经济理论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韦艾德,葛苏珊编著;张苾芜译 1992 厦门:鹭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台湾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
- 1995 风云论坛出版社
-
- 台湾经济地理
- 1955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 台湾农村经济研究
- 1984 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研究 2
- 198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台湾省经济地理
-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台湾经济
- 1980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台湾省经济关系研究
-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理论
-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政治经济学研究 1
- 1987 求实出版社
-
- 台湾经济概论
- 1986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当代台湾经济研究论丛
- 1993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台湾经济研究
- 1995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台湾经济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理论
-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台湾政党政治
- 1994 风云论坛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