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作者 | 姚纯嘏主编;刘宗尧,张运城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21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6087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178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刘宗尧1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2
(二)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8
(三)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姚纯嘏46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探索4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前提57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6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罗名俊7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75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88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99
(四)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沈渝117
(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消灭私有制、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117
(二)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26
五、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屈直138
(一)社会主义必须改革138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改革中的经济体制142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初步实践150
(四)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59
六、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舒勇166
(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66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176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180
(四)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184
(五)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对外开放政策187
七、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肖亚南19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述194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传统体制的形成和弊病201
(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204
八、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李永英217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217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22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231
(四)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236
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陈万鹏24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学说245
(二)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政策249
(三)坚持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264
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高兴龙27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272
(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84
十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王科299
(一)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299
(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04
(三)在确认和识别我国少数民族的实践中发展马列主义民族定义理论307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11
十二、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和实践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李志平328
(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形成329
(二)“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333
十三、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张运城344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44
(二)中国外交思想和对外关系的发展353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的充实和外交政策的调整359
十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马先忠367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367
(二)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条件377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思想的新发展393
十五、社会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刘明富397
(一)稳定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397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护社会稳定406
后记编者419
199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姚纯嘏主编;刘宗尧,张运城副主编 1991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7 武汉:武汉出版社
-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
- 1994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1995 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 1991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
- 1982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998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浅谈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
- 1985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99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 1994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国情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91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5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91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1994 中共中央党校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