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用书 土地测量法规概论》
作者 | 朱子纬著 编者 |
---|---|
出版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参考页数 | 435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1443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1.1土地测量之意义1
1.2土地测量有关法规2
1.3测量法规之重要5
1.4土地测量法规之内容6
第二章基本控制点测量9
2.1通则(4~16条)9
(一)控制点之等级区分10
(二)各等级控制点之办理机关11
(三)基本控制点之作业项目与规范11
(四)三角(边)测量之图形14
2.2选点(17~28条)16
(一)作业之一般规定16
(二)基线之选定20
(三)三角点选点22
(四)导线选点27
2.3埋石造标(29~36条)28
(一)标石、觇标形式与埋设要领28
(二)埋石造标作业之一般规定29
2.4基线测量(37~43条)30
(一)基线长度与基线端点位置之观测30
(二)基线之水准测量37
(三)基线测量规范41
2.5观测计算及成果整理(44~63条)44
(一)天文观测44
(二)测角与量边49
(三)观测值平差及三角形边长计算52
(四)大地位置计算60
(五)纵横线计算68
(六)控制点位置计算之其他规定79
(七)间接高程测量之计算82
(八)调制成果图表83
第三章图根测量87
3.1通则(64~68条)87
(一)图根测量之意义87
(二)传统地籍测量交会法之测算89
(三)图根测量作业项目及程序91
(四)导线之衔接94
(五)三角图根及补点之测算95
3.2图根选点(69~74条)103
(一)图根选点设计103
(二)点位与密度104
(三)边长与导线点数105
(四)埋石与图根点之维护105
3.3观测计算(75~86条)106
(一)图根之测角与量距106
(二)三角图根及补点之计算及其精度109
(三)导线测量之计算及其精度113
(四)图根点高程之测算115
(五)图根测量手簿之整理115
第四章户地测量117
4.1通则(87~96条)117
(一)户地测量之意义及测量方式117
(二)户地测量之比例尺119
(三)户地测量之误差界限121
(四)户地测量图幅大小与编号125
4.2地籍调查(97~109条)129
(一)地籍调查之涵义及其作法129
(二)地目131
(三)埋设界标与指界133
(四)分割、合并与截弯取直137
4.3户地地面测量(110~128条)143
(一)补助点测量143
(二)图解法户地测量147
(三)数值法户地测量157
4.4户地航空摄影测量(129~154条)160
(一)户地航空摄影测量方法161
(二)航空摄影170
(三)控制测量180
(四)界址点量测与地籍制图184
(五)台湾试办地籍航测之概况及检讨186
4.5地籍原图整饰(155~173条)188
(一)地籍原图拼接188
(二)点、线及行政区域界189
(三)注记与整饰191
(四)编注地号192
第五章计算面积195
5.1通则及坐标法计算面积(174~179条)195
(一)数值地籍计算面积方法195
(二)面积计算一般规定197
5.2坐标读取仪计算面积(180条)198
(一)坐标读取仪198
(二)测算较差界限198
5.3图上量距法计算面积(181~182条)200
(一)测算方法及量距精度200
(二)较差大小之界限200
5.4求积仪测算面积(183~184条)201
(一)求积仪概述201
(二)电子求积仪之构造与使用202
(三)小面积之测算207
(四)图解法面积计算之误差207
第六章制图209
6.1通则(185~188条)209
(一)地籍图种类209
(二)图式规定210
(三)地籍图之管理与维护211
6.2地籍公告图(189条)211
(一)公告图之绘制211
(二)标准图廓坐标之计算212
6.3地籍图(190条)与地段图(194~196条)213
(一)地籍图213
(二)地段图214
6.4接续一览图(191~193条,197~203条)215
(一)段接续一览图215
(二)区(市、乡、镇)一览图216
(三)市、县(市)一览图217
第七章地籍图重测219
7.1通则(204~208条)219
(一)重测时机及程序219
(二)重测地区范围之勘定220
(三)未登记土地之处理221
7.2地籍重测之实施(209~213条)222
(一)测算原理、方法与一般规定222
(二)有关重测之补充规定222
7.3重测结果之查核与公告(214~219条)223
(一)重测结果之查核223
(二)编造清册224
(三)公告及异议处理224
7.4土地标示变更登记(220~222条)226
(一)土地标示变更之意义226
(二)公告期间之登记226
(三)公告期满之登记226
(四)建物基地标示变更登记227
(五)有关图册之订正227
第八章土地复丈229
8.1总则(1~29条)229
(一)复丈原因与申请229
(二)复丈案件之处理232
(三)土地复丈作业项目234
(四)复丈后之地号240
(五)复丈成果之处理241
8.2图解法复丈(30~36条)242
(一)作业程序242
(二)复丈图之调制242
(三)实地测量与面积计算243
(四)复丈图之整理与地籍图之订正246
8.3数值法复丈(37~48条)247
(一)数值法复丈预业247
(二)观测规定248
(三)鉴界与分割249
(四)面积计算249
(五)订正图册与修档251
第九章建物勘测253
9.1总则(1~25条)253
(一)建物勘测之意义及申请253
(二)勘测案件之审查与处理255
(三)建物图之调制257
(四)建物面积计算258
(五)建物勘测成果处理259
9.2建物第一次测量(26~33条)259
(一)申请手续259
(二)建物第一次测量作业项目260
(三)区分所有建物之测量262
(四)特别规定262
(五)建物编号263
9.3建物复丈(34~43条)263
(一)建物分割263
(二)建物合并264
(三)建物增建与改建264
(四)建物标示变更登记及绘图265
第十章都市计划定樁测量267
10.1总则(1~9条)267
(一)意义、樁别及测设时机267
(二)测量作业采用单位269
(三)公告与异议处理273
10.2控制点测量(10~14条)274
(一)作业程序274
(二)三角测量作业规范274
(三)导线测量作业规范276
10.3樁位测定(15~18条)278
(一)纸上定位278
(二)樁位编号280
(三)实地定位与樁位坐标计算282
(四)樁位测设290
10.4埋樁与管理(19~21条)290
(一)计画樁之规格与埋设290
(二)计画樁之管理与维护291
10.5成果整理(22~25条)298
(一)测量记录与樁位坐标表298
(二)都市计画樁位图与樁位指示图299
10.6检测标准(26~28条)300
(一)控制点之检测300
(二)计画樁位之检测302
10.7地籍分割(29~34条)303
(一)绘制分割测量原图303
(二)图面分害割作业303
(三)数值法地籍分割测量305
(四)都市计画变更后之地籍分割306
10.8附则(35~40条)307
(一)建筑线与计画偏差时之处理307
(二)不同路宽之弯道衔接307
(三)私办都市计画定樁测量312
(四)计画变更后之原计画樁位313
附录315
附录一土地法有关地籍测量之条文315
附录二 地籍测量实施规则317
附录三 土地复丈办法353
附录四 建物测量办法381
附录五 都市计画樁测定及管理办法403
附录六~一 测量标设置保护条例419
附录六~二 测量标设置保护条例施行细则421
主要参考资料433
1986《大学用书 土地测量法规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子纬著 1986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土地法概论
- 1994 上海:百家出版社
-
- 大地测量学
- 1933
-
- 大地测量学
- 东北工学院
-
- 土地法规精解概要
- 1986 必成出版社
-
- 大学用书 平面测量学
- 1947 正中书局
-
- 土地法概论
- 198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地震史话
-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矿床地质学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大地测量学
- 1981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英汉测绘词汇
- 1980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地籍测量概论
- 1988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
- 1978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大地测量学
- 1984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土地法规要论
- 1995 大日出版社
-
- 土地测量学
- 195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