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简论》
作者 | 赵本乾,王学军著 编者 |
---|---|
出版 |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7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02779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0769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道路1
第一节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阶级矛盾1
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9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1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1
二、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4
三、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
四、毛泽东同志初步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27
五、毛泽东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支持、领导了震撼全国的湖南农民运动28
第三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31
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31
二、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形成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33
三、从井冈山斗争、古田会议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37
四、与“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进一步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的无比正确49
第四节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开始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62
一、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62
二、在毛泽东同志正确的领导下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63
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正确决定——到川陕甘去创立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64
第五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和无比正确68
一、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68
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71
三、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完善和发展75
第六节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辉煌胜利78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我们党的方针78
二、根据地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敌人的进攻82
三、挺进中原建立新的解放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86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88
第二章“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95
第一节建国初期的形势与党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96
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9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而斗争98
第二节“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的形成和顺利执行103
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103
二、“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的形成115
第三节“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118
一、对个体农民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119
二、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把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127
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130
第三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47
第一节党和的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的探索148
一、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及八大前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48
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157
三、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71
四、“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走入歧途176
五、毛泽东同志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贡献179
第二节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的历程184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的思想初步形成185
二、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初步勾画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191
三、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3
四、十三大提出一条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97
第三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理论202
一、实事求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的精髓20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的基石209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理论214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221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21
二、坚持改革开放225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1
四、全面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235
第五节沿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的主会义具体道路前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37
一、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237
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240
三、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242
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00年不动摇246
1993《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简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本乾,王学军著 1993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改革与建设简论
- 1989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 1991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 1996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论集
- 1994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研究
- 1996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下
- 1989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上
- 1988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跨世纪对话
- 199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道德 简编本
-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
- 1992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研究
-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论
- 1995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和建设史
- 1992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