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韵学大纲》求取 ⇩

第一编緖论1

第一章中国声韵学之名义及研究范围1

第一节中国声韵学之名义1

壹、中国声韵学的异名1

贰、名称之含义1

叁、何称最当3

第二节中国声韵学之研究范围4

壹、声韵与语言文字之关系4

贰、中国声韵学之研究范围5

第二章中国声韵学之分期及研究材料7

第一节中国声韵学之分期7

壹、林景伊先生之分期7

贰、本书之分期7

第二节各时期之研究材料9

壹、现代音期9

贰、近代音期9

叁、近古音期10

肆、中古音期10

伍、上古音期10

陆、其他12

第二编现代音13

第三章国语音13

第一节国语史略13

壹、我国的语言环境13

贰、清末的国语运动13

叁、民国的国语运动14

肆、注音符号制订之经过18

伍、注音符号之说明与写法20

第二节国语之声母及韵母23

壹、声母23

贰、韵母25

叁、声调27

第三节几套不同的音标27

壹、各式音标之名称27

贰、各式音标的符号30

第四节轻声调、儿化韵与连音变化38

壹、轻声调38

贰、儿化韵40

叁、连音变化41

第四章方言音45

第一节方言概述45

壹、我国的语言45

贰、汉语方言的种类45

叁、汉语各类方言的特质47

第二节几个方言点的声韵擧例51

壹、苏州方言51

贰、梅县方言53

叁、福州方言54

肆、厦门方言56

伍、广州方言57

第三编近代音与近古音61

第五章中原雅音(近代音)61

第一节中原音韵61

壹、中原音韵的作者61

贰、十九韵韵目62

叁、声类之特质及音値之拟测62

肆、韵类之特质及音値之拟测65

伍、中原音韵之四声归字与今北平音声调之比较68

第二节中原音韵以外的韵书和韵图69

壹、中州音韵69

贰、韵略易通70

叁、韵略滙通72

肆、五方元音73

伍、明显四声等韵图75

陆、西儒耳目资77

第六章近古音81

第一节礼部韵略、集韵82

壹、礼部韵略82

贰、集韵83

第二节五音集韵、诗韵、韵会86

壹、五音集韵86

贰、诗韵89

叁、韵会93

第三节洪武正韵、音韵阐微95

壹、洪武正韵95

贰、音韵阐微99

第四编中古音101

第七章切韵系韵书101

第一节韵书101

壹、何谓切韵系韵书101

贰、切韵以前有些什么韵书103

叁、陆法言「切韵」105

肆、唐代增订切韵而成的韵书109

伍、广韵112

第二节切韵系韵书之研究法119

壹、广韵切语系联基本条例120

贰、广韵切语系联分析条例121

叁、广韵切语系联补充条例121

肆、对陈氏系联条例之批判122

第三节 广韵之声类125

第四节 广韵之韵类129

第八章等韵图141

第一节几个重要的等韵图141

壹、何谓等韵图141

贰、等韵图的格式及其形成因素142

叁、七音略143

肆、韵镜146

伍、四声等子148

陆、切韵指掌图151

柒、经史正音切韵指南155

第二节韵图归字156

壹、字母的安排157

贰、一等韵出现于韵图的位置159

叁、二等韵出现于韵图的位置160

肆、三等韵出现于韵图的位置161

伍、四等韵出现于韵图的位置171

第三节等韵门法172

壹、等韵门法的发生及诸书的门法172

贰、因反切音变而产生的门法176

叁、因切语用字之变通而产生的门法181

肆、因韵图归字而产生的门法181

第九章中古音値之拟测197

第一节声母音值197

壹、中古声母音値拟测之方法及运用之材料197

贰、拟测所得之音値200

第二节韵母音値202

壹、中古韵母音値拟测之方法及运用之材料202

贰、拟测所得之音値205

第十章中古音与现代国语之衍变关系209

第一节声母之衍变关系209

壹、现代音的渊源及声韵衍变之特点209

贰、中古声母与现代国语声母的衍变关系210

第二节韵母及声调之衍变关系221

壹、中古韵母与现代国语韵母的衍变关系221

贰、中古四声与现代国语声调的衍变关系241

第五编上古音243

第十一章上古音概说243

第一节如何研究上古音243

壹、须明古今音异243

贰、考求上古音之途径244

叁、须知古代语言之实况245

肆、归纳上古音韵之方法246

第二节上古音研究的蒙昧时期248

壹、南北朝人不知古今音异之理249

贰、陆德明的古人韵缓说250

叁、唐宋人妄改古书文字251

肆、宋人叶韵说的可笑252

第十二章上古韵母研究之成就255

第一节宋明的古韵研究255

壹、吴械255

贰、郑庠256

叁、陈第257

肆、顾炎武259

第二节江永、段玉裁、戴震的古韵研究262

壹、江永262

贰、段玉裁268

叁、戴震270

第三节孔广森、严可均、江有诰的古韵研究275

壹、孔广森275

贰、严可均279

叁、江有诰281

第四节王念孙、张惠言、刘逢禄的古韵研究284

壹、王念孙284

贰、张惠言289

叁、刘逢禄292

第五节章太炎、黄季刚的古韵研究296

壹、章太炎296

贰、黄季刚299

第六节上古韵总论306

壹、后人对顾氏十部的分析和更立新部306

贰、本书之古韵分部311

叁、本书三十部谐声表312

第十三章上古声母研究之成就321

第一节钱大昕的上古声母研究321

壹、古无轻脣音说321

贰、舌音类隔不可信说322

叁、喉牙双声说322

肆、钱氏主张古今音类有异32

第二节章太炎的上古声母研究323

壹、古娘日二母归泥说323

贰、古正齿齿头不分说324

叁、古音双声说325

肆、古音纽目表326

第三节黄季刚的上古的上古声母研究327

壹、承前人之已发者327

贰、「照系三等诸纽古读舌头音」说329

叁、「照系二等诸纽古读精系」说333

肆、古音十九纽336

第四节今人的上古声母研究336

壹、曾运乾的喻母古读考336

贰、戴君仁先生的邪母古读考338

叁、本书作者的古无次清音说340

肆、本书作者的古匣纽归见纽说341

第五节上古声母总论343

壹、上古声母的从多从少问题343

贰、本书上古声纽之依据345

叁、本书的上古声纽目表346

第十四章上古声调之推测349

第一节前人对上古声调的看法349

壹、四声不分说349

贰、平上去与入声两分说353

叁、平上与去入两分说355

肆、平入两声说357

伍、古有四声说357

陆、古有五声说359

第二节从方言中去看上古声调361

壹、从方言中归纳上古可能有之调类361

贰、各地方言的声调364

第三节对上古汉语声调的推测368

壹、上古汉语是有声调的368

贰、上古汉语也有四个调类371

叁、上古四声不同于后代373

第六编声韵学之实用377

第十五章爲什么要学中国声韵学377

第一节从学习语言方面来看377

壹、学习分析语音377

贰、研究语音的发展历史379

叁、学习一般语言380

肆、学习汉语382

第二节从读书和敎书方面来看382

壹、声韵学与读书识字382

贰、声韵学与运用工具书385

叁、声韵学与敎习国语文386

参考书目389

附录中古敷微二字母之音値再拟测399

1987《中国声韵学大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谢云飞著 1987 台湾学生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大学用书  中国声韵学通论(1978 PDF版)
大学用书 中国声韵学通论
1978 世界书局
声韵学大纲(1947 PDF版)
声韵学大纲
1947
声韵学表解(1934.02 PDF版)
声韵学表解
1934.02 商务印书馆
国语讲义  第5种  声韵沿革大纲(1925 PDF版)
国语讲义 第5种 声韵沿革大纲
1925 上海:中华书局
中国诗学大纲( PDF版)
中国诗学大纲
大东书局
中国声韵学(1990 PDF版)
中国声韵学
1990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和声学  下  -转变和声篇(1961 PDF版)
和声学 下 -转变和声篇
1961 台湾开明书店
中国哲学大纲(1958 PDF版)
中国哲学大纲
1958 北京:商务印书馆
和声学大纲(1953 PDF版)
和声学大纲
1953 新音乐出版社
中国声韵学要义(1965 PDF版)
中国声韵学要义
1965 广文书局有限公司
中国声韵学通论(1978 PDF版)
中国声韵学通论
1978 世界书局
声韵学表解(1934 PDF版)
声韵学表解
1934 商务印书馆
中国声韵学概要(1929 PDF版)
中国声韵学概要
1929 商务印书馆
中国声韵学(1990 PDF版)
中国声韵学
1990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声韵学通论(1937 PDF版)
中国声韵学通论
1937 上海: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