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学导论》求取 ⇩

第一章客家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1

第一节汉民族及其各民系1

一、汉民族及其基本特徵1

二、民系的概念及民系形成的主要原因6

三、汉民族内部的客家民系9

第二节客家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11

一、客家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1

二、客家学研究的意义17

第三节客家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22

一、客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22

二、客家学与民族学23

三、客家学与历史学24

四、客家学与文化人类学25

五、客家学与历史人文地理学25

六、客家学与文化区域学26

第四节客家学研究的方法26

一、逻辑与历史的结合研究26

二、田野调查与文献材料的综合分析28

三、家族谱牒与正史文献的相互印证29

四、比较法在客家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31

第二章客家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3

第一节客家学研究的回顾33

一、客家问题研究的发端33

二、罗香林先生的巨大贡献39

三、港台和海外关于客家问题的研究41

四、80年代以来客家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复兴与发展44

第二节近一个世纪以来客家问题研究的成就与不足48

一、成就48

二、不足49

第三节对客家学研究的展望50

一、非客籍学者的介入50

二、各学科的渗透51

三、海内外学术界的携手合作52

四、客家社团、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52

第三章客家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55

第一节客家民系与汉民族的关系问题55

一、问题的提出55

二、汉族:客家根系所在58

三、汉民族的种族血统与客家59

第二节客家民系与汉民族共同体内其它民系的关系61

一、罗香林先生的初步研究61

二、近年来的新说63

三、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评价64

四、处理客家民系与汉民族南方各主要民系关系应取的原则68

第三节客家民系与大本营区域土著居民的关系70

一、古越族:客家的先民?70

二、畲族:不是客家的客家78

三、客家与瑶人、僚人、俚人、溪人及蛋人的关系81

第四节客家民系的血统问题83

一、客家乃“纯粹汉族”辩证83

二、客家“士族”血统辩证84

第四章 客家民系的起源91

第一节客家先民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91

一、客家先民的概念91

二、客家先民构成的一元论及其检讨92

三、客家先民构成的多元论及客家民系起源的多线论94

第二节“原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由来96

一、秦汉时期的蛛丝马迹96

二、两汉之际北方人民的南迁98

三、东汉末年的北方人民南迁99

第三节“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100

一、“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100

二、对“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出和迁入地域的分析102

三、对“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整体素质的分析104

四、南北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105

第四节汉民族南方支系的形成及“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110

一、越海系的形成110

二、湘赣系的孕育113

三、“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116

第五章客家民系的孕育121

第一节客家先民向大本营区域的迁移121

一、客家先民向大本营区域迁移的背景121

二、客家先民迁入大本营地区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途径122

第二节大本营地区的开发124

一、大本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124

二、五代至北宋大本营地区的开发129

第三节“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迁入及相关问题研究132

一、“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迁入132

二、对“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出地的分析133

三、大本营地区人口的激增136

第四节关于客家民系形成于五代宋初的商榷137

一、有关著述中的客家民系形成于“五代宋初”说137

二、对“五代宋初”说有关证据的检讨139

三、“五代宋初”说的悖论141

四、从宋代广东的人口构成看“五代宋初”说之破绽143

第五节 元代大本营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概况145

第六章客家民系的形成151

第一节客家称谓的由来151

一、客家称谓由来诸说151

二、对上述诸说的辩证152

三、客家称谓由来之再研究156

第二节客家民系的形成161

一、以往关于客家民系形成问题研究的误区161

二、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准163

三、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165

四、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及途径173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客家179

第一节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估计179

一、估计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意义179

二、估计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可行性180

三、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估计180

四、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及相关问题的分析184

第二节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农业生产186

一、以小盆地和梯田爲基础的农耕生活186

二、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人均占有土地的估算188

三、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粮食作物194

第三节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概况199

一、手工业199

二、商业201

第八章客家民系的发展(上)207

第一节由大本营向广东各地的发展207

一、人口压力与客家民系的向外播迁207

二、客家民系向外发展的政治动因208

三、由《赤溪县吉》看客家民系在广东的发展211

第二节闽粤客家向江西的迁移214

一、赣南214

二、赣西北和赣东北220

第三节由大本营向湖南、四川、广西和浙江的迁移222

一、由大本营向湖南的迁移222

二、由大本营向四川的迁移226

三、由大本营向广西的迁移228

四、由大本营向浙江的迁移230

第九章客家民系的发展(下)235

第一节由大本营向台湾的迁移235

一、客家人迁入台湾始末235

二、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238

三、客家人移民台湾的特点242

第二节由大本营向海外的迁移246

一、客家人向海外迁移的原因及其过程246

二、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249

第十章客家文化的历史生成253

第一节移民与客家文化253

一、移民的时间层次与客家文化的时间层面253

二、移民的地域层次与客家文化的地域层面255

三、迁移生活与文化变异261

第二节土著民族与客家文265

一、百越民族与客家文化265

二、畲族与客家文化269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客家文化271

第十一章客家社会与客家文化275

第一节农耕文明:客家文化的物质基础275

一、以拓荒、种植爲基础的农耕文明275

二、农耕文明背景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78

第二节家族制度:客家文化的社会土壤281

一、客家人的家族制度281

二、家族和家庭的运作程序286

三、家族的主要功能289

第三节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293

一、质朴无华的风格293

二、务实避虚的精神295

三、反本追远的气质296

第十二章客家的生命礼俗299

第一节客家的婚嫁礼俗299

一、恪守传统的婚嫁礼仪299

二、广家族、衍子孙的婚姻内涵300

三、童养媳与等郎妹302

第二节客家的丧葬礼俗304

一、繁琐复杂的丧葬礼仪304

二、长盛不衰的“二次葬”习俗309

三、客家丧葬礼俗的观念基础313

后记321

1998《客家学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东著 1998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1998 PDF版)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1998 北京:商务印书馆
客家(1993.06 PDF版)
客家
1993.06 風響社
客家(ハッカ)(1991.06 PDF版)
客家(ハッカ)
1991.06 講談社
客家学概论(1995.08 PDF版)
客家学概论
1995.08 江西高校出版社
榜头镇志( PDF版)
榜头镇志
客家人( PDF版)
客家人
客家情( PDF版)
客家情
香港:香港崇正出版社
和平客家与客家文化( PDF版)
和平客家与客家文化
客家古邑论( PDF版)
客家古邑论
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997 PDF版)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1997
台湾客家人新论(1993 PDF版)
台湾客家人新论
1993 台原出版社
客家研究导论(1992 PDF版)
客家研究导论
1992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科学图书大库  国际贸易与外销(1983 PDF版)
科学图书大库 国际贸易与外销
1983 台北市徐氏基金会
客家源流新论(1997 PDF版)
客家源流新论
1997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北京风俗图(1986 PDF版)
北京风俗图
1986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