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酸化读本》求取 ⇩

第一章酸化地质知识1

第一节 储气层的基本特性1

一、储气层的空隙性1

二、储气层的渗透性6

三、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7

四、储气层的含流体性8

五、润湿性与毛细管现象9

第二节 储气层与气藏类型12

一、储气层类型12

二、气藏类型与气液过渡带特征13

第三节 天然气向井内渗流的基本情况17

一、天然气是怎样流入井筒的17

二、气井生产时气层内压力分布的特点19

三、局部改善气层渗透率与提高气井产能22

第二章完井方法和完井对气层的损害23

第一节 气井完井方法23

一、概述23

二、勘探开发对气井完井的要求23

三、典型完井方法24

四、特殊井的完井方法33

第二节 完井过程中完井液(修井液)的选择35

一、概述35

二、完井液(修井液)损害储层的机理36

三、气井完井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损害类型37

四、完井液(修井液)类型39

五、完井液(修井液)类型设计与选择40

第三节 气井完井过程对储层的损害42

一、钻开气层的损害因素43

二、固井作业中水泥浆及滤液对气层的损害因素44

三、射孔作业对气层的损害44

四、酸化作业对气层的损害45

五、应用实例46

第三章酸化增产原理50

第一节 盐酸与碳酸盐岩的化学作用50

一、化学反应方程式50

二、地层条件下生成物的水溶性51

第二节 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55

一、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55

二、影响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因素56

第三节 酸液的反应速度57

一、酸岩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57

二、影响酸岩反应速度的因素59

三、延长酸岩反应时间的方法66

第四节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增产原理69

一、碳酸盐岩储层气井低产的原因69

二、泥浆对缝洞的损害试验70

三、酸液解除泥浆堵塞的机理70

四、基质酸化增产原理72

五、基质酸化酸液有效作用距离72

第五节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裂增产原理74

一、酸压裂增产原理74

二、提高酸液穿透距离的途径75

第六节 砂岩储层基质酸化增产原理78

一、土酸与砂岩储层酸处理78

二、砂岩储层基质酸化增产原理80

三、砂岩储层基质酸化施工80

第七节 影响酸化效果的因素82

一、储层类型的影响82

二、完井方法的影响83

三、压裂液、酸液配方的影响83

四、酸化工艺技术的影响84

五、酸化施工技术的影响84

六、酸化作业后期管理的影响84

第四章评层选井与酸化技术85

第一节 酸化评层选井技术85

一、静态地质资料85

二、动态试井分析资料88

三、评层选井的综合分析88

第二节 酸化实验技术90

一、酸岩反应速度实验90

二、酸液腐蚀速度实验91

三、酸液损害实验91

四、酸液滤失实验91

五、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92

六、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实验93

第三节 微型压裂与就地应力测试93

一、微型压裂技术93

二、就地应力测试95

第四节 酸化工艺设计要点及软件应用95

一、酸化工艺设计要点95

二、软件在酸化工艺中的应用96

第五节 酸化工艺类型简介98

一、常规酸化98

二、高浓度酸酸化99

三、前置液酸压裂99

四、二元酸酸化100

五、泡沫酸酸化100

六、乳化酸酸化101

七、胶凝酸酸化102

八、降阻酸酸化102

九、指进酸酸化103

十、闭合酸化104

十一、等密度酸化105

十二、分层酸化105

十三、空井酸化106

第五章酸液和添加剂108

第一节 配制酸液常用的酸109

一、盐酸109

二、醋酸110

三、甲酸111

四、氢氟酸112

第二节 酸液添加剂114

一、缓蚀剂114

二、铁离子稳定剂119

三、助排剂123

四、降阻剂125

五、增粘剂127

六、防乳破乳剂129

七、缓速剂130

八、防膨剂132

第三节 常用酸化液类型134

一、常规酸液134

二、缓速酸135

第四节 酸液用料的检验和计算144

一、用料的检验144

二、各组分用量的计算145

第六章酸化用井下工具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酸化用井下工具的用途148

二、酸化用井下工具的种类149

三、封隔器分类及其代号150

第二节 封隔器密封元件的基本知识153

一、密封元件的作用153

二、密封元件的种类153

三、酸化施工对井下工具密封元件的要求154

第三节 酸化封隔器工作原理154

一、水力压缩式封隔器及其配套工具155

二、水力扩张式封隔器及其配套工具156

三、水力密闭式封隔器及其配套工具156

四、轨道卡瓦式封隔器157

五、插管封隔器及其配套工具158

第四节 酸化完井管柱160

一、常用酸化完井管柱160

二、特殊酸化完井管柱162

第五节 封隔器管柱受力分析172

一、封隔器管柱井下工作四个效应172

二、各种效应对封隔器受力的影响172

第六节 井下工具调试和检查176

一、井下工具组装和试压177

二、井下工具运输和存放177

三、井下工具入井前检查178

四、井下工具入井时要求178

五、井下工具起出井筒时要求178

第七章酸化地面设备及设施180

第一节 酸化施工高低压地面流程180

一、高压注液地面流程180

二、低压供液地面流程186

第二节 压裂车188

一、压裂车的结构特点188

二、压裂泵的工作原理190

三、操作注意事项192

四、常用压裂车的技术规范194

第三节 酸化施工配套车194

一、运酸车194

二、配酸车196

三、灌注车197

四、管汇车199

五、仪表车201

六、液氮车204

七、连续油管车207

八、压风机车209

第四节 储酸站210

一、固定式酸站211

二、活动式酸站215

第八章酸化施工设计和施工218

第一节 酸化施工设计219

一、酸化施工设计应收集的资料数据219

二、酸化施工设计包括的内容219

三、基质酸化施工设计要点224

第二节 酸化施工准备225

一、地面准备225

二、井下准备228

第三节 酸化施工229

一、下酸化管串229

二、装酸化井口230

三、摆车、试压234

四、配酸235

五、低压替酸237

六、启动封隔器237

七、挤酸238

八、挤顶替液239

九、关井反应240

第四节 酸化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设计调整240

一、酸化施工质量控制240

二、酸化施工设计调整241

第五节 酸化施工中各种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242

一、酸化高压井口、管汇常见故障及处理242

二、压裂泵常见故障及处理242

三、井下工具常见故障及处理242

四、其它常见故障及处理247

第六节 酸化施工资料收集和整理247

第七节 酸化施工劳动组织、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249

一、酸化施工劳动组织249

二、酸化施工安全措施251

三、酸化施工环境保护252

第九章酸化后排液和效果分析254

第一节 自喷排液255

一、连续自喷排液255

二、间歇自喷排液256

第二节 人工排液257

一、气举排液257

二、抽汲排液271

第三节 层内助排274

一、增注液氮、CO2的层内助排274

二、助排剂层内助排275

第四节 酸化施工分析及效果对比277

一、酸化施工曲线分析277

二、利用电测判断吸酸层位277

三、酸化井压力恢复曲线分析281

四、增产效果计算284

附录一酸液有关计算287

一、经验公式287

二、确定稀酸浓度后计算浓盐酸量287

三、降低盐酸液浓度需加清水量计算288

四、提高稀酸液浓度需加浓盐酸量计算288

附录二油管流量与压力损失关系图292

附录三酸化常用资料数据297

参考文献301

1996《气井酸化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元庆,刘同斌主编 199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耐火材料烧成煤气化读本(1960 PDF版)
耐火材料烧成煤气化读本
196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酸素酸化反应(昭和52年02月25日 PDF版)
酸素酸化反应
昭和52年02月25日 丸善株式会社
铜冶金学  下  试用  硫化铜精矿酸化焙烧烟气制酸( PDF版)
铜冶金学 下 试用 硫化铜精矿酸化焙烧烟气制酸
煤矿井下电气化(1980 PDF版)
煤矿井下电气化
1980
矿井提升信号员读本(1956 PDF版)
矿井提升信号员读本
195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输气工人读本(1979 PDF版)
输气工人读本
197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油、气井射孔读本(1976 PDF版)
油、气井射孔读本
1976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钻井取心读本(1978 PDF版)
钻井取心读本
1978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矿井气候(1989 PDF版)
矿井气候
198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实用医院管理辞典(1994 PDF版)
实用医院管理辞典
1994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油、气井酸化读本(1976 PDF版)
油、气井酸化读本
1976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试井工人操作读本(1977 PDF版)
试井工人操作读本
1977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油井酸化原理(1983 PDF版)
油井酸化原理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气井分析(1997 PDF版)
气井分析
1997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煤气电气净化工读本(1960 PDF版)
煤气电气净化工读本
196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