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山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求取 ⇩

第一章 广东山区基本条件特点1

第一节 自然条件特点1

一、山地丘陵广布,山谷相间排列1

二、具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2

三、自然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不稳定3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8

一、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深刻8

二、工农业有一定基础而发展水平低9

三、电力不足,能源紧缺10

四、交通条件有改善但仍较落后10

第二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12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与演变12

一、水土流失方式和流失强度12

二、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概况18

第二节 水土流失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24

一、水土流失基本特点24

二、水土流失分布规律31

第三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危害33

第一节 破坏土地资源33

一、冲刷表土,降低土壤肥力33

二、毁坏农田,降低土地生产力36

第二节 淤塞江河塘库38

一、河床淤高,航道缩短38

二、水库淤浅,影响工程寿命39

三、影响下游水利设施40

第三节 恶化生态环境40

一、气候变劣,生态平衡失调40

二、助长灾害,加重灾情44

第四节 影响社会经济46

一、农业生态恶性循环46

二、工农业产值低46

三、人民生活贫困48

第四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因素50

第一节 人为因素50

一、人口压力大50

二、长期破坏植被52

三、不合理的垦殖利用54

四、无水保措施的工矿开采55

第二节 自然因素56

一、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度56

二、雨量、雨强和台风67

三、岩性土质特性70

四、地质地貌条件81

第五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概况89

第一节 水土流失治理条件89

一、侵蚀地貌条件便于治理开发89

二、气候条件利于贯彻生物措施89

三、立地条件宜于植树造林种果89

四、社会经济条件存在有利因素9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概况的回顾90

第三节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验92

一、领导重视,立法管理92

二、点面结合,综合治理93

三、防治并重,治管结合93

四、政府、生产、科研部门联合攻关93

第四节 水土流失治理存在问题94

一、对水土流失严重性认识不足94

二、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94

三、组织协调工作有待加强95

四、落实整治规划不够全面具体95

五、能源紧缺,影响治理效益96

六、开发治理投资仍然不足96

七、存在发生新水土流失威胁96

第六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原则与措施98

第一节 水土流失治理原则98

一、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98

二、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开发性治理为主98

三、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调动积极因素99

四、以小流域为单元,治一片,成一片100

五、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分层治理,分区治理100

六、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点面结合101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开发措施101

一、生物治理措施101

二、工程治理措施110

三、农业保土耕作措施111

四、战略政策措施112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分类治理115

一、花岗岩土壤水土流失的治理116

二、红砾岩、红砂砾岩土壤侵蚀的治理117

三、紫色砂页岩、紫色页岩风化壳土壤侵蚀的治理118

四、石灰岩溶蚀山丘的治理119

五、洪积泥沙掩盖地的整治和改造120

六、工矿开采区的整治和垦复120

七、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21

第四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122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特点122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步骤123

三、小流域治理经营内容124

四、小流域优化生态——经济模式125

五、小流域国土整治试验129

第七章 崩岗侵蚀的特征与防治133

第一节 崩岗形成发育133

一、崩岗形成过程133

二、崩岗发育阶段135

第二节 崩岗土壤特性135

一、剖面构型136

二、渗透性能136

三、抗冲性能139

四、抗蚀性能140

五、侵蚀度142

六、膨胀、收缩性能144

七、颗粒组成145

八、当量孔隙149

九、水稳性结构157

十、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157

十一、水分特征159

第三节 崩岗侵蚀防治162

一、防治原则方针162

二、崩岗治理要点164

第八章 广东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区167

第一节 综合治理分区的原则和系统167

一、综合治理分区原则167

二、综合治理分区系统167

第二节 粤东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168

一、项山山地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70

二、连、龙山地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72

三、韩江沿岸山地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73

四、梅江丘陵盆地强度流失整治亚区174

五、东江上游丘陵盆地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76

六、黄岗河中上游丘陵山地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77

七、黄岗河下游丘陵台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78

八、梅南、紫东山地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78

九、河源东部山地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80

十、榕江丘陵盆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80

十一、秋香江、西枝江沿岸山地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81

十二、东江中游沿岸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82

十三、惠东沿海丘陵山地中度流失治理亚区183

十四、龙门、河源西部山地丘陵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83

第三节 粤北山地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184

一、大瑶山、大庾岭山地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86

二、南雄盆地强度流失整治亚区187

三、北江中上游河谷丘陵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88

四、乐、乳岩溶山原强度流失整治亚区189

五、大东山、石人嶂山地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90

六、连江中上游岩溶山原强度流失整治亚区191

七、大雾山、起微山山地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92

八、英滃盆地丘陵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93

九、英德南部丘陵低山新滑坡崩岗防治亚区194

十、亚婆髻、青云山山地丘陵潜在流失防护亚区195

十一、佛、从南部丘陵台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96

第四节 粤西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197

一、封、怀丘陵山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199

二、绥江中游丘陵山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200

三、西江沿岸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201

四、新兴丘陵盆地中度流失治理亚区203

五、罗定盆地强度流失整治亚区204

六、云开大山山地轻度流失防治亚区205

七、漠阳江上游山地丘陵潜在流失防护亚区207

八、鉴江中上游丘陵中度流失治理亚区208

主要参考文献217

后记220

1991《广东山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广东省科学院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主编 1991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广东山区植被(1991 PDF版)
广东山区植被
1991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东省土壤区划(1964 PDF版)
广东省土壤区划
1964
青山作证-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记实( PDF版)
青山作证-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记实
广东省汕头专区山区景观类型及其评价(1959 PDF版)
广东省汕头专区山区景观类型及其评价
1959 中国科学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自然条件组
五华山水换新颜  十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资料汇编(1996 PDF版)
五华山水换新颜 十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资料汇编
1996
青山水东流( PDF版)
青山水东流
学生文言文字典(1999 PDF版)
学生文言文字典
1999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1999 PDF版)
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
1999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广西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论文集(1994 PDF版)
广西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论文集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1993 PDF版)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遥感监测(1995 PDF版)
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遥感监测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广东丘陵土壤水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994 PDF版)
广东丘陵土壤水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994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1991 PDF版)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1997 PDF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
1997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广东省土壤区划(1964 PDF版)
广东省土壤区划
1964 中国科学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土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