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社会学的主题1

一、名词由来1

二、社会的意义2

(一)一般的功能3

(二)特殊的功能3

三、社会学的定义4

四、社会学的范围6

(一)社会学分析6

(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6

(三)基本的社会制度7

(四)基本的社会过程8

五、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8

(一)社会学与政治学9

(二)社会学与经济学10

(三)社会学与历史学10

(四)社会学与心理学11

(五)社会学与人类学12

(六)社会学与社会工作12

第二节社会学的先驱者13

一、孔德16

二、斯宾塞17

三、凃尔干18

四、马克斯20

五、麦克斯·韦伯21

第三节社会学分析之理论模型23

一、进化论模型24

二、结构功能论模型27

三、冲突论模型29

四、符号互动论模型32

第四节社会学的方法34

一、问题形成35

二、研究设计35

(一)实验的设计36

(二)观察的设计37

(三)比较的设计37

(四)调查的设计38

三、资料搜集38

(一)效率的考量38

(二)搜集的技巧39

四、数据解释41

(一)数据的整理41

(二)数据的解释42

第五节社会学的目标与应用43

一、社会学的目标44

(一)了解44

(二)预测44

(三)控制45

二、社会学的应用46

(一)充实相关科学研究46

(二)提供公共政策参考47

(三)协助建立社会指标47

第二章社会中的个人53

第一节个人的社会意义53

一、个人的存在须要透过别人53

(一)眼睛透过别人才看得见54

(二)思考透过别人才想得通55

(三)工作透过别人才有意义56

(四)个人透过别人才能发展57

二、人际的反应特质58

(一)包容的需求60

(二)控制的需求60

(三)感情的需求60

三、人是社会的产品,社会是人的作品61

第二节人性与人格63

一、人性63

(一)人性的意义64

(二)人性的指标65

(三)人性的发展68

二、人格72

(一)人格的意义72

(二)人格的类型74

(三)人格的结构76

(四)人格解组与重建78

第三节众趋人格81

一、众趋人格结构的意义82

二、国民性研究的功用83

三、中国人的行为典范84

第三章文化93

第一节文化的意义93

第二节文化的发展95

一、智力96

二、语言能力97

三、社会生活能力98

四、习惯形成的能力98

五、发明99

第三节文化的结构与内容100

一、文化结构100

(一)文化特质100

(二)文化结丛101

(三)文化模式101

二、文化内容102

(一)卫士拉的普遍模式102

(二)黄文山的需要工具103

(三)霍尔的基本讯息体系105

第四节文化的特性与功能106

一、文化特性106

(一)工具性106

(二)学习性107

(三)累积性107

(四)继续性107

二、文化功能107

(一)文化是社会区分的标志107

(二)文化树立社会价值的判准108

(三)文化提供社会整合的基础108

(四)文化提供社会结构的素材109

(五)文化提供社会人格的型模109

(六)文化提供个人社会化材料110

第五节文化的相关特性111

一、文化的特异性与普同性111

二、理想文化与实际文化114

三、副文化与种族中心主义115

(一)民族副文化116

(二)地区副文化116

(三)职业副文化116

第六节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价值118

(一)仁120

(二)义120

(三)礼120

(四)智120

(五)信120

第四章社会化131

第一节社会化的意义132

一、人为非本能动物133

二、社会接触的需要134

三、儿童期的依赖135

四、无限的学习能力136

第二节社会化目的136

一、社会化在灌输基本纪律136

二、社会化在于引发个人抱负137

三、社会化在于训练社会角色及其支持态度138

四、社会化在于教导个人的社会技能138

第三节社会化过程139

一、社会化的方法139

二、社会化的阶段140

(一)儿童期社会化140

(二)成人社会化142

三、社会化机构143

(一)家庭143

(二)同辈团体144

(三)学校145

四、社会化技巧146

第四节社会化成熟149

一、自我观念的建立149

(一)自我观念的意义149

(二)自我观念发展150

二、地位与角色的认知153

(一)地位153

(二)角色154

1.角色期待154

2.角色互补155

3.角色距离155

4.角色与自我155

5.角色冲突156

第五节社会化不足与再社会化157

一、社会化不足157

二、社会偏差159

(一)社会偏差的意义159

(二)社会偏差的性质160

(三)社会偏差的类型161

三、再社会化162

(一)再社会化的性质162

(二)再社会化的要素163

(三)洗脑164

第五章社会团体173

第一节导言173

一、团体的意义173

二、团体的特性175

三、团体的规模与界线176

四、团体的分类182

第二节内团体与外团体183

一、内团体183

二、外团体185

三、参考团体186

第三节初级团体与次级团体187

一、初级团体187

(一)对全人而非部份发生反应188

(二)沟通纵深横广188

(三)私人满足高于一切188

二、次级团体191

三、正式团体与科层制192

第四节团体互动过程196

一、合作197

二、竞争198

三、冲突200

四、顺应201

五、同化203

第五节团体动力学204

一、心理契合205

二、团体决定206

三、团体气氛207

四、团体凝结力207

第六章社会制度213

第一节导言213

一、社会制度的意义213

二、社会制度与礼214

三、社会制度与民俗215

四、社会制度与结合217

第二节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18

一、制度起源的基础218

二、制度发展的过程219

三、制度发展的方式220

第三节制度的分类221

一、卫惠林的分类221

二、龙冠海的分类222

三、社会基本制度223

(一)家庭制度224

(二)宗教制度224

(三)政治制度226

(四)经济制度228

第四节制度的功能230

一、制度的正功能与反功能230

(一)正功能231

(二)反功能231

二、制度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233

(一)显性功能233

(二)隐性功能234

三、社会制度之于团体生活236

四、社会制度之于个人生活237

第五节制度的变迁237

一、制度的危机238

(一)起于制度的惰性238

(二)起于少数人的垄断239

(三)起于外文化的移殖239

二、制度化的典型周期240

(一)从抒情行为到固定仪式240

(二)从罢工活动到工会组织241

(三)由改革运动到价值重整242

(四)由革命运动到新社会秩序243

(五)由自愿合作到正式机构243

第七章社会阶层化249

第一节导言249

一、社会阶级的意义249

(一)特权的赋予251

(二)差别待遇的合法化251

(三)所获差别待遇集体化252

二、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化252

三、探究社会阶层的方法254

(一)声望探究法254

(二)主观探究法255

(三)客观探究法255

第二节社会阶级形成的因素256

一、武力的表现256

二、财富的拥有257

三、职业的分化257

四、种族的优势259

五、功能的卓越260

六、冲突的结果261

第三节社会阶级的类型262

一、品位阶级262

二、身份阶级263

三、世袭阶级265

四、近代经济阶级266

第四节阶级副文化272

一、姓氏272

二、服饰273

三、居室275

四、礼俗275

第五节社会流动277

一、社会流动意义277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方式279

(一)喀斯德社会的流动方式279

(二)完全开放社会的流动方式280

(三)混合型的社会流动方式281

三、促进社会流动的因素283

(一)个人动机283

(二)社会期待284

(三)教育训练285

(四)职业分化286

四、社会流动的代价286

(一)个人缺乏安全感287

(二)初级关系的瓦解287

(三)适应新角色的紧张287

第八章家庭295

第一节导言296

一、家庭的意义296

二、家庭的起源298

(一)母性动机的扩张299

(二)人类互助的联结300

(三)心理互动的反应300

(四)男女有别的需要301

三、家庭的特点301

(一)家庭是社会组织中具普遍性永久性的团体302

(二)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亲密的整合团体302

(三)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有多功能多限制的团体302

(四)家庭是社会组织中唯一负有传播及无尽义务的团体303

第二节家庭的基础——婚姻制度303

一、婚姻的意义303

二、婚姻的动机305

三、择偶的范围306

四、婚姻的人数307

(一)群婚制307

(二)多偶制308

(三)单婚制309

五、婚姻的方法310

(一)掠夺婚310

(二)买卖婚310

(三)交换婚311

(四)服务婚311

第三节家庭的结构312

一、家庭类型312

二、家庭的角色关系314

三、家庭的功能317

(一)性爱正常功能317

(二)社会化功能318

(三)情感的功能318

(四)地位的功能318

第四节家庭的整合与解组319

一、家庭和谐与调适319

二、家庭危机与解组321

第五节中共制度下的婚姻与家庭324

一、婚姻制度325

二、家庭制度327

第六节家庭的未来328

一、婚姻的变体329

(一)试婚329

(二)约婚329

(三)群婚329

(四)盪婚329

(五)循环婚330

(六)开放婚330

(七)同性婚330

二、家庭的未来331

第九章社区339

第一节社区的性质339

一、社区的意义339

二、社区的要素340

三、社区的特性341

四、社区的功能342

第二节社区的类型344

一、区分社区的标准345

(一)人口数量345

(二)人口密度345

(三)居民职业345

(四)法定标准345

二、乡村社区348

(一)乡村社区的定义348

(二)乡村社区的特质349

(三)乡村社区的种类349

(四)中国乡村社区的文化特征351

三、都市社区352

(一)都市社区的定义352

(二)都市社区的特质353

(三)都市社区的类型354

(四)都市社会生活之一般型态356

第三节社区形成的生态过程359

一、社区的生态过程359

(一)集中361

(二)集中化361

(三)隔离362

(四)侵入362

(五)承袭362

二、都市的空间结构363

(一)同心圆型363

(二)扇状型365

(三)复核心型366

第四节都市化与都会区366

一、都市化367

(一)都市化的意义367

(二)都市化的过程369

(三)东西都市的差异370

二、台湾都市化过程371

三、都会区376

第十章人口387

第一节人口与人口学387

第二节人口成长388

一、生育率389

二、死亡率391

三、迁徙396

第三节人口组成397

一、性比例398

二、年龄组合400

(一)扶养率401

(二)人口金字塔403

(三)中位数年龄406

第四节人口问题406

一、人口数量问题407

二、人口增加速度问题409

三、人口分布问题411

四、人口素质问题414

第五节人口理论及政策416

一、人口理论416

(一)马尔萨斯理论417

(二)人口转变论421

二、人口政策424

(一)改变人口数及成长率的政策425

(二)改变人口分布的政策425

(三)改变人口组合的政策426

第十一章集体行为435

第一节集体行为的意义435

一、社会不安436

二、循环反应436

三、磨挤437

四、集体激动437

五、情绪感染438

(一)暗示感应性增高438

(二)刺激情境的加强438

(三)同质经验的助长439

第二节集体行为的表现440

一、情绪感染性的表现440

(一)群众440

(二)暴动442

(三)恐慌442

(四)时狂443

二、符号诱导性的表现443

(一)公众444

(二)宣传445

(三)谣言447

三、组织指导性的表现449

(一)改革运动452

(二)革命运动453

(三)抵抗运动454

(四)表情运动455

第三节集体行为与群众战458

一、群众战的结构460

(一)群众战分子460

(二)群众战的领导463

(三)群众战的组织467

二、群众战的法则468

(一)运用不安因素469

(二)创新价值导向472

(三)制造团体界线474

(四)转化社会运动475

第十二章社会变迁481

第一节社会变迁的意义481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进步482

二、社会变迁与社会进化483

三、社会变迁与现代化483

四、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483

第二节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类型484

一、社会变迁的理论484

(一)进化论485

(二)功能学派486

(三)经济学派488

(四)历史变迁学派490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493

(一)进化493

(二)革命494

(三)工业化494

(四)现代化494

第三节社会变迁的导因495

一、工艺技术的发明496

二、文化的传播501

三、社会与文化的失调504

四、政治政策的改变505

第四节现代化507

一、现代化的意义507

(一)经济的现代化508

(二)社会的现代化508

(三)文化的现代化509

(四)政治的现代化509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511

第一阶段:同光洋务运动512

第二阶段:维新与革命运动513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513

第四阶段:台湾现代化的社会514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521

第一节社会问题的意义521

第二节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特性525

一、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525

(一)地理的原因526

(二)生物的原因526

(三)心理的原因527

(四)文化的原因527

(五)经济的原因528

(六)政治的原因528

二、社会问题发生的过程529

三、社会问题的特性531

(一)普遍性531

(二)客观性532

(三)主观性532

(四)相对性532

(五)关连性533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类型与范围534

第四节探究社会问题的学说539

一、病理说539

二、解组说541

三、偏差说542

四、冲突说543

五、指称说544

第五节当前重大社会问题与对策546

一、犯罪问题546

二、公害问题549

三、药物滥用问题551

四、老人问题554

附录563

参考书目563

名词索引577

人名索引587

1984《社会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梁怀茂著 1984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学(1991 PDF版)
社会学
1991 北京:群众出版社
社会学(1978.05 PDF版)
社会学
1978.05 日本評論社
社会学(1959.03 PDF版)
社会学
1959.03 青木書店
社会主义社会学(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
神州国光社
社会学(1994 PDF版)
社会学
1994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1966 PDF版)
社会学
1966 三民书局
社会学(1987 PDF版)
社会学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社会学(1989 PDF版)
社会学
1989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社会学(1991 PDF版)
社会学
1991 北京: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1991 PDF版)
社会学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1985 PDF版)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
1985 工人出版社
社会学(1996 PDF版)
社会学
1996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  中国哲学(1992 PDF版)
中外社会科学名著千种评要 中国哲学
1992 北京:华夏出版社
社会学(1993 PDF版)
社会学
1993 合肥:黄山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