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 | 尹康庄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1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29574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2075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引论1
上篇 象征主义的本体阐释3
第一章 象征和文学中的象征主义3
一 象征的基本涵义、称用及性质3
二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9
第二章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哲学观13
一 二元论的世界观13
二 非理性主义的哲学观16
三 “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观22
第三章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27
一 黑格尔:象征主义创作美学理论的首创者28
二 歌德、柯勒律治的建树34
三 象征主义创作美学理论的趋于完备38
第四章 三种创作美学比较及其他47
一 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47
二 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52
三 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他57
中篇 象征主义在现代中国的传入与发展69
第五章 实践形态首结硕果及其后的发展概况69
一 鲁迅:拓开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文学的道路70
二 1920年以后的发展概况78
第六章 第一个十年(1918—1927):译介与选择92
一 理论:从含混到明晰92
二 茅盾的译介99
三 中国化的象征主义创作美学理论的滥觞109
四 关于厨川白村的象征主义理论111
五 创作译介简述115
第七章 第二个十年(1927—1937):在否定与建设的矛盾之中120
一 左翼文学的困惑120
二 理论译介的一般情况128
三 梁宗岱:30年代象征主义的理论中坚140
四 30年代的象征主义文学(诗歌)批评148
五 创作译介简述及小结156
第八章 第三个十年(1937—1949):译介与建设的消长159
一 现实的新要求159
二 理论译介的一般情况161
三 “九叶”诗派:中国现代象征主义创作美学走向成熟的标志168
四 “左”风不散180
下篇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审美构成185
第九章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审美价值取向185
一 对世界文学发展主潮的主动趋合185
二 创造出艺术的新格局198
第十章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审美特征220
一 在主客体的对应间隔和强化形式中求得深沉美220
二 在人所共知的观念基础上营造物象求得朦胧美226
三 在超现实的感性世界的描摹中求得神秘美235
四 “远近高低各不同”245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艺术体现形式251
一 情节象征或整体象征252
二 氛围象征257
三 细节象征259
四 语言象征261
五 其他体现形式的象征263
主要参考书目268
后记270
1998《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尹康庄著 1998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象征主义、意象派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象征主义
- 1989
-
- 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
- 1997
-
- 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 1994 中文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 象征派诗选
- 1986年08月第1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象征主义小说
- 1988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
- 199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角征主义·意象派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象征主义
- 1989 北京:昆仑出版社
-
- 象征主义
- 1989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 象征主义
- 1989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
- 198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象征主义艺术
- 1988.12 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