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通鉴》求取 ⇩

第一部3

《中华历史通鉴·政治史卷》3

第一章 先秦政治演进和政治文化成果3

第一节 先秦政治演进的概况3

一、夏、商社会政治的沿革3

二、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8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11

第二节 先秦政治制度由幼雏渐趋成熟16

一、幼雏状态的夏、商政治制度16

二、西周古典政治制度的全面发展19

三、变化嬗递中的春秋政治制度23

四、战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25

第三节 先秦政治思想的逻辑发展29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29

二、春秋时期政治思想的成熟30

三、全面繁荣的战国政治思想31

第二章 大一统的秦汉王朝的建立及其兴衰34

第一节 秦朝的统一和败亡34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34

二、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38

三、秦末农民大起义39

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41

一、汉初国策和“文景之治”41

二、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发展巩固和专制集权的加强44

三、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47

第三节 东汉王朝的建立及其后期的政治衰败50

一、“光武中兴”与明、章之治50

二、东汉中晚期的长期动荡不安53

三、黄巾大起义56

第四节 秦汉政治制度的沿革57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58

二、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61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概貌65

四、选举和考核制度67

五、监察制度的建立68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70

一、李斯强调统一、坚持改革的政治思想71

二、汉初“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72

三、陆贾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治国思想73

四、贾谊的“取与守不同术”和民本思想74

五、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和三纲五常说76

六、晁错的削藩思想和桑弘羊的盐铁官营论78

七、东汉时期反对谶纬神学、“阀阅”特权,和对政治腐化的批判思想79

第三章 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政治发展大势81

第一节 分裂的起点——三国鼎立81

一、牧守混战和天下三分82

二、曹操的霸业和魏国政治83

三、隆中对策和诸葛亮治蜀86

四、孙吴的立国方针88

第二节 短暂的统一——西晋的治与乱89

一、司马氏代魏和世家大族势力的重起89

二、政治腐化和“八王之乱”91

三、“五胡”内迁和各族人民反晋大起义92

第三节 政治偏安和江南经略——东晋南朝政治94

一、“王与马,共天下”95

二、北伐与偏安96

三、南朝寒人的兴起98

第四节 民族战乱和民族融合——十六国北朝政治99

一、“五胡乱华”100

二、北魏的汉化改革105

三、北方的再分裂和再统一107

第五节 游移发展中的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110

一、皇权卑落与“无君”之论111

二、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113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紊乱和军事化115

四、胡汉分治和西魏北周的六官之制118

五、官吏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得失121

六、监察制度的成败125

第六节 异说并存、多元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126

一、名理思潮和曹操以法治国及刘劭《人物志》127

二、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人格129

三、魏晋务实求治的社会批判思想131

四、魏晋玄学家的政治哲学和佛教、道教与政治的关系134

五、王导的“愦愦”之政和谢安的“镇以和靖”138

六、“去故崇新”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思想140

七、“六条诏书”和苏绰的治国思想141

第四章 隋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145

第一节 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隋朝145

一、统一国家的重建145

二、宏大和短暂的强盛147

第二节 盛唐局面149

一、唐太宗和贞观之治149

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得失153

三、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155

第三节 中晚唐政治风云和五代政治的特点158

一、安史之乱与唐的中衰158

二、藩镇、宦官、朋党和迭起的政治风云161

三、中晚唐的政治改革163

四、黄巢起义与大齐政权165

五、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166

第四节 体制完备的隋唐政治制度168

一、皇权的变迁168

二、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完备169

三、差遣制度的创立173

四、科举、门荫与考课制度174

五、周密的监察制度178

第五节 开明进取的隋唐政治思想180

一、唐太宗君臣的治国安邦思想180

二、柳宗元及其《封建论》183

三、罗隐的“明君论”与《无能子)的非君思想184

第五章 宋辽夏金政治的波澜起伏186

第一节 北宋政治发展大势186

一、北宋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86

二、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191

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192

四、北宋后期的统治与农民起义195

五、北宋的灭亡197

第二节 南宋政治发展大势198

一、宋室南迁198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200

三、南宋内部的政治斗争201

四、宋蒙战争与南宋的灭亡203

第三节 日趋完备的宋朝政治制度204

一、官僚机构的设置204

二、官、职、差遣分离的设官分职制度206

三、官员的录用制度207

四、独具特色的官员管理制度210

第四节 宋代政治思想的新发展213

一、变法革新思想213

二、王霸义利之辨214

三、限制君权分散集权思想218

第五节 “因俗而治”的辽朝政治219

一、建国前的契丹220

二、耶律阿保机建国220

三、辽初的政治发展221

四、封建制的确立222

五、辽朝的衰亡223

六、西辽的建立与灭亡224

七、捺钵制度225

八、斡鲁朵与头下军州226

九、卓有成效的辽朝官制227

第六节 模仿中原王朝建立的西夏王朝229

一、党项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229

二、西夏的政治形势230

三、仿照唐、宋建立的政治制度231

第七节 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金朝政治232

一、金朝政治历史发展大势233

二、勃极烈和猛安谋克制度235

三、从女真官制到汉官制241

四、地方行政的多制并存到一元化的路制243

五、北方官民抗金斗争和各族人民起义246

第六章 二重体制的元朝政治251

第一节 蒙元帝国的政治兴衰251

一、由草原本位政策到汉地本位政策251

二、迂回曲折的汉化道路255

第二节 蒙汉杂揉的政治制度258

一、蒙古旧制的保留258

二、照搬金制格局的中央官制261

三、行省制度的建立265

四、重吏轻士的官员铨选制度268

第三节 元代士人的政治思想追求272

一、蒙元之际北方士人的政治思想272

二、南宋遗民的政治意识275

三、元代中后期的政治思想折射277

第七章 皇权专制极端发展的明朝政治282

第一节 明初政治发展大势和政权建设282

一、明太祖削平群雄282

二、封王建藩和靖难之役286

三、迁都北京289

四、边疆的开发与建设292

第二节 明中期的统治危机和改革自救297

一、政治危机日趋加剧297

二、改革自救和张居正变法301

第三节 明后期政治格局的新变化304

一、“市民运动”的兴起304

二、“东林党”和“复社”306

三、“改朝换代”的明末农民大起义309

第四节 极权专制的明朝政治制度313

一、废除宰相制和六部升格313

二、内阁和通政使司的建立及职权演变315

三、地方行政的调整变化316

四、文官选任与考核制度的变迁318

五、“科道”监察和“厂卫”特务暴政319

第五节 明代专制主义和反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321

一、朱元璋外儒内法、强化专制的政治思想321

二、王守仁强化政治统治、思想统治的政治思想323

三、张居正加强皇权、严明法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思想326

四、李贽主张人类平等、思想解放和功利主义的政治思想328

第八章 由盛而衰的清代前期政治333

第一节 政治历史大势333

一、清朝建立 统一中国333

二、三朝盛世 巩固边疆336

三、盛极而衰 危机四伏339

第二节 清统冶者的内外政策342

一、满族的汉化与满汉关系343

二、团结少数民族 维护国家统一346

三、“天朝大国”的对外政策348

第三节 高度集权的前清政治制度352

一、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352

二、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行政机构356

三、文官制度与幕友、书吏361

第四节 清代政治思想的新发展364

一、清统治者的治国思想365

二、反专制的进步思潮367

三、反理学的功利主张370

四、反压迫的民族思想372

五、冲破思想专制的呐喊375

第九章 中西文明冲撞和清代后期政治37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379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379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385

三、太平天国运动388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393

一、求强与求富的努力394

二、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397

三、洋务运动的文明遗产401

第三节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402

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02

二、戊戌变法及其失败406

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410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413

一、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立413

二、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419

三、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421

第五节 政治体制的千古奇变428

一、涉外机构的建立428

二、政治体制的改革431

第六节 风云激荡的政治思想界435

一、主张改革向前,反对复古守旧436

二、主张向西方学习,反对闭关锁国437

三、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工商业439

四、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民共主或民主441

五、主张平等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445

六、反国内民族压迫的民族主义和反国外殖民主义的爱国主义446

七、“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49

八、资产阶段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451

《中华历史通鉴·经济史卷》457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457

第一节 变革中的农业457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458

二、耕作技术的进步458

三、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461

四、作物种植与农业生产率463

五、井田制度463

六、新土地制度的建立465

第二节 手工业和商业466

一、手工业发展的一般状况466

二、日趋繁荣的商业活动468

三、商业都会的形成469

四、市场的设置与管理471

五、道路开辟与交通制度472

六、货币的进化473

第三节 经济观念与经济政策475

一、富贵观和价值观475

二、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475

三、从重商到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476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478

第一节 经济区与经济演变状况478

一、经济区和物产分布478

二、经济的盛衰消长480

第二节 农业481

一、耕地面积和人口状况482

二、农业生产力486

三、作物种植和粮食产量486

四、其它农业部门489

五、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490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494

一、秦汉手工业的特征494

二、主要手工业部门496

三、交通线的开辟与交通制度499

四、商业都会·商人·商品贸易503

五、市场和物价管理504

六、与周边民族的贸易505

七、货币506

八、货币购买力510

第四节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511

一、赋役与财政511

二、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措施512

三、本末思想516

四、抑奢政策与消费观念518

五、货币思想52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522

第一节 经济区域的扩大和江南的开发522

一、北方古老经济区域的破坏522

二、人口的耗减和流徙523

三、新经济区域的开发524

第二节 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524

一、田制524

二、赋税和徭役529

三、户籍531

第三节 农业533

一、统治阶级的重农思想和重农政策533

二、农具的改进534

三、耕作经验的积累和发展534

四、农作物种类536

五、畜牧业与林业537

六、水利建设538

第四节 手工业539

一、民间手工业的衰落和官手工业的发展539

二、官手工业的机构和管理方法540

三、民间手工业540

四、矿冶业541

五、纺织业541

六、其他手工业542

第五节 商业544

一、商业概况544

二、商人544

三、市场546

四、南北互市547

五、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及与海外的贸易548

六、货币549

第六节 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550

一、大地主庄园经济551

二、寺院经济554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发展557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557

一、疆域与人口557

二、经济区与南方经济的发展558

三、交通的发达与交通制度560

四、经济的发展与波动561

第二节 农业的成就562

一、土地制度562

二、农业发展的成就565

第三节 发达的手工业567

一、官私手工业的一般状况567

二、主要手工业部门的发展569

第四节 商业发展的新时期574

一、商业都市与乡村集市574

二、货币的流通与演变575

三、邸店、柜坊和飞钱578

四、富商大贾的活跃579

五、互市及对外贸易580

第五节 财政制度与经济思想581

一、从租庸调法到两税法581

二、和籴、和买与其他杂税583

三、经济思想与政策585

第五章 辽与西夏的经济发展588

第一节 多种成份并存的辽代经济588

一、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588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592

第二节 从游牧向农耕发展的西夏经济594

一、从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到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595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597

三、对外贸易占重要地位的商业599

第六章 宋代的经济发展602

第一节 农业的全面发展602

一、人口和垦田的增加602

二、农田水利的兴修604

三、农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和亩产量的提高605

四、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和养鱼业的发展607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达610

一、矿冶业的空前发展610

二、纺织业发展的新水平612

三、文化与科技交相作用下的制瓷业614

四、造船业的新发展615

五、造纸业的兴盛617

六、禁榷制度下的制盐业617

第三节 商业和城镇的繁荣619

一、都市商业的繁荣619

二、草市、镇、市、乡村集市的发展621

三、工商、服务行业的行团组织622

四、多种货币同时并行623

五、海外贸易扩大625

六、反抑商思想的抬头626

第四节 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变化627

一、社会阶级结构627

二、土地所有制的新格局629

三、租佃制度631

四、财政与赋役制度632

第七章 金代的经济发展635

第一节 金代经济概述635

第二节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636

一、牛头地与牛头税636

二、官田与田租637

三、民田与二税、资产税及户调638

四、寺院土地与寺院二税639

五、工商杂税639

第三节 农业与畜牧业640

一、农业640

二、畜牧业642

第四节 手工业643

一、矿冶643

二、产盐业644

三、纺织业644

四、陶瓷业645

第五节 商业与货币646

一、商业646

二、货币649

第八章 元代的经济发展651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651

一、官田的不断增多651

二、地主阶级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653

三、阶级关系的新变化655

第二节 农业与畜牧业658

一、户口的变化与分布658

二、土地的开发与农田水利兴修659

三、作物品种、分布与产量660

四、畜牧业生产661

第三节 手工业、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663

一、手工业发展概况663

二、官营手工业665

三、民间手工业667

四、交通运输667

五、商业贸易669

第四节 边疆地区的开发670

一、岭北地区670

二、西北地区673

三、西藏地区674

四、西南地区675

五、东北地区676

第五节 国家财政676

一、货币发行677

二、赋役制度680

三、财政支出683

第九章 明代的经济发展687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进步687

一、农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687

二、从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的历史性转变692

三、赋役制度的变化695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699

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与技术的改良699

二、官府手工业中人身束缚的逐步松弛706

三、若干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707

第三节 商业经济的繁荣709

一、交通线路的进一步开辟709

二、商业性市镇的兴起710

三、商业资本的扩张713

四、国内贸易的新发展716

五、海外贸易的开拓718

六、以银为主的货币制度的形成721

第四节 经济观念的变化724

一、工商皆本观念的深化724

二、消费观念的变化726

第十章 清代前期的经济发展728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停滞728

第二节 农业、人口与移民730

一、经济政策调整与农业复苏730

二、人口、耕地与粮食产量732

三、移民运动734

四、经济作物与农村商品经济736

五、地主与农民738

六、农业经营的变化741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742

一、手工业的兴盛及经营形态的演变742

二、交通线与货运745

三、集市、市镇和城市747

四、商人与商品流通749

五、行会制度的发展751

六、货币与金融机构753

第四节 经济问题及相关议论755

一、赋税征收与财政收入状况755

二、银荒及有关货币思想757

三、人口压力下的人口论758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的经济发展761

第一节 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761

一、中外经济关系的新格局761

二、自然经济的分解763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765

四、资本的原始积累766

第二节 社会经济部门的新组合768

一、近代工矿业的兴起768

二、城乡手工业的改组772

三、农村经济的演变774

四、市场交易的扩大与商业资本的发展776

第三节 近代经济的布局779

一、列强对华资本输出779

二、轮船与铁路的运行780

三、新式金融业的崛起784

四、近代城市的出现787

第四节 新的生产关系与经济观念789

一、资产阶级的形成及结构789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791

三、近代经济思想的萌发794

四、清末资产阶级各派经济学说796

《中华历史通鉴·法制史卷》803

第一章 中华法律文明的发轫803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803

一、古史传说中的法律起源803

二、夏代法律概述804

第二节 立法概况805

一、夏、商、周立法的发展805

二、夏、商、周法律的形式807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807

四、封建法律文明的萌芽——《法经》808

第三节 刑罚制度的规范化809

一、夏、商、周的五刑809

二、春秋战国时期刑罚制度的发展811

第四节 民事、经济立法813

一、夏、商民事规范的初现813

二、西周的民事法律关系813

三、西周的经济法律关系816

四、私有制的发展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动向816

第五节 司法审判制度819

一、司法组织机构819

二、诉讼审判制度819

三、监狱制度821

第六节 法律思想与法律文明823

一、夏、商的天命观与法律观823

二、西周“明德慎罚”、“礼刑结合”的法律文明823

三、诸子百家对中华法律文明发展的贡献824

第二章 秦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法律制度828

第一节 秦代法制828

一、立法指导思想与法律形式828

二、秦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829

三、秦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834

第二节 汉代的立法835

一、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835

二、立法活动835

三、法律形式837

第三节 汉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839

一、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统治839

二、加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840

三、严惩破坏统治秩序的“贼盗”罪840

四、维护封建等级特权842

五、巩固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843

第四节 汉代的刑罚制度844

一、西汉前期的刑制改革844

二、汉代的刑罚种类846

三、刑法原则的发展847

第五节 司法审判制度849

一、秦汉司法机构849

二、诉讼制度850

三、儒家思想对汉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影响85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变迁854

第一节 立法概况854

一、曹魏律令854

二、两晋律令855

三、南朝诸律令855

四、北朝诸律令856

第二节 法律内容的演变与发展857

一、法律体例、形式和概念的日趋完善857

二、行政法制857

三、刑法制度858

四、民商法861

第三节 司法审判制度863

一、司法机构863

二、诉讼审判制度864

三、监狱制度864

第四节 法律的儒家化进程865

一、曹魏时期865

二、两晋时期866

三、南朝时期867

四、北朝时期868

第四章 隋唐五代臻于成熟的法律制度869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隋代法律869

一、博取南北的隋律869

二、隋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870

三、隋律的实施及其历史教训871

第二节 唐代的立法873

一、唐初立法的指导思想873

二、《唐律》的修订875

三、唐后期立法的变化877

第三节 唐律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878

一、唐代法律的主要形式878

二、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880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规882

一、关于权利主体与行为能力882

二、物权883

三、债权884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立法886

五、经济法规887

第五节 刑事法律的健全889

一、“五刑”及其他刑罚899

二、“十恶”与定罪范围890

三、“八议”和其他刑法原则894

第六节 司法审判制度897

一、中央与地方司法机关897

二、诉讼与审判899

三、监狱制度902

第七节 五代十国的法制903

一、刑罚之滥903

二、法制的整顿904

第五章 宋代法律文明的进步907

第一节 《宋刑统》与其他法律形式907

一、《重详定刑统)907

二、《编敕》及其他法律形式908

三、条法事类910

第二节 立法的诸特点910

一、盗贼重法910

二、折杖与刺配912

三、民事与经济立法913

第三节 司法制度916

一、司法机构916

二、诉讼审判制度918

三、监狱制度921

第四节 法学著作与法律思想923

一、法学著作923

二、法医学的发展925

三、法律思想927

第六章 辽、西夏、金独具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929

第一节 辽从“藩汉异治”到法律的封建化929

一、蕃律与汉法的渐趋一致929

二、辽律的基本内容930

三、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931

四、北南有别的司法制度932

第二节 西夏参酌中原王朝法律制订的国家法典933

一、西夏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933

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及其特点934

第三节 金从“一依本朝旧制”到“尽行中国法”935

一、立法概况935

二、金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937

三、刑罚制度940

四、司法制度941

第七章 元代因民族而异的法律制度943

第一节 元王朝建立前的蒙古法律943

一、成吉思汗时期的立法建设943

二、忽必烈建元前的立法944

第二节 较系统的法律形式945

一、几次重大的立法活动945

二、法律形式的多样性947

第三节 法律内容的变化及特点948

一、公开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948

二、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及弊端950

三、带有蒙古旧俗的刑制951

第四节 司法审判制度的创造954

一、司法机构的多重性954

二、诉讼制度的新进展956

第五节 朴素实用的法学957

一、朴素的法律思想957

二、重视实用的法学与法医学958

第八章 明代完备而系统的法律制度960

第一节 朱元璋的法律思想与明初立法960

一、明礼导民,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960

二、有明一代的立法宗旨961

第二节 律典内容的调整964

一、行政体制与吏治964

二、广泛调整民事法律关系967

三、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969

四、严刑惩治大逆犯上的犯罪行为971

第三节 专制政治对司法制度的影响975

一、司法机关975

二、诉讼制度975

三、审判制度976

四、“卫”、“厂”干预司法977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法律制度979

第一节 入关前的法制建设979

一、立法指导思想979

二、立法活动980

三、立法的主要内容981

四、司法制度984

五、法制建设的特点985

第二节 入关后的法制建设986

一、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986

二、民事法律988

三、经济立法990

四、刑法992

五、民族立法994

六、司法制度996

第十章 清代后期的法律制度1002

第一节 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司法制度上的反映1002

一、领事裁判权的确立1002

二、会审公廨1003

第二节 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与清末变法修律1004

一、会通中西的修律宗旨1004

二、固有法律体系的变化与立法的主要内容1005

三、司法制度改革1011

第三节 清末法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1011

一、引进资本主义法律体系,并杂有封建礼教纲常的内容1011

二、维护地主买办的利益,确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1012

三、严厉镇压革命运动和各种民主活动1012

四、承认民营工业的合法性,推行通商惠工的政策1013

《中华历史通鉴·军事史卷》1017

第一章 先秦军事的迅速发展与兵学的兴盛1017

第一节 军事的起源1017

一、战争和军队的萌芽1017

二、古史传说中的战争1018

三、原始兵器1018

四、原始战术和防御设施1019

第二节 国家常备军事制度的建立1020

一、国家军事体制的初创:夏商兵制1020

二、渐趋完备的西周兵制1022

三、变革前夜的春秋兵制1023

四、大变革时期的战国兵制1023

第三节 兵器的光辉成就1025

一、青铜兵器的出现及其发展1025

二、青铜兵器的种类和使用组合1027

三、钢铁兵器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031

第四节 军事手工业、军事后勤和军事工程1032

一、军事手工业管理制度1032

二、军事后勤的雏形1033

三、筑城术的发展1034

四、长城防御体系的形成1034

第五节 战争样式的演进和战术的发展1035

一、车战崛起和早期步战的衰落1035

二、车战战术的发展1037

三、步战复兴和步、车、骑协同作战1039

四、早期的水战1042

第六节 兵学的渊源及其兴盛1043

一、早期军事家和早期兵书1044

二、兵家诞生和兵学兴盛1044

三、兵家的著作1045

四、《孙子)的思想及其成就1046

五、其他遗世兵书的主要内容1049

六、诸子百家论兵1050

七、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1052

八、军事地理学的进步1052

第二章 秦汉时期封建军事文明的奠基1054

第一节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军事体制1054

一、军队的统御制度和基本结构1054

二、郡县征兵制1057

三、战时兵员补充方式与募兵制1058

四、战时部队编制与军队兵种构成1059

五、东汉时期军事体制的变化1063

六、军功爵制1065

第二节 周边形势与秦汉帝国的国防1066

一、游牧民族的军事文明1067

二、秦汉帝国的国防战略演变1068

三、徙民实边、马政与屯田1070

四、长城防御体系的完善1072

第三节 钢铁兵器与汉军的装备1075

一、统一的兵器制作与贮存制度1075

二、钢铁兵器占据战争舞台1077

三、汉代军队装备1078

第四节 战争样式与战争艺术1082

一、驾驭全局的战略指导艺术1082

二、战役行动中的协同作战1083

三、战术思想的发展1083

四、骑兵集团战术1084

五、军事后勤保障的新篇章1085

第五节 继往开来的汉代兵学1086

一、汉代的兵书整理和分类工作1086

二、《黄石公三略》1087

三、《淮南子·兵略训》1088

四、军事地理学的成就108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时代的军事文明1092

第一节 多种军制及其特色1092

一、中、外军制度1092

二、世兵制1095

三、府兵制1097

四、少数民族政权的军制1098

第二节 新兵种与武器装备的发展1100

一、陆战兵种中的重甲骑兵1100

二、水军的发展1101

三、陆战兵种的主要装备1102

第三节 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战争样式的演进1104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概述1104

二、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105

三、战争样式的多样化1105

第四节 军事思想的进步与发展1108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1109

二、诸葛亮《将苑》和《便宜十六策》中的军事思想1100

三、《阴符经》中的军事思想1112

第四章 隋唐五代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与战争艺术的发展1114

第一节 中央军事管理机构1114

一、隋十二卫及其变革1114

二、唐代南衙和北衙1115

三、尚书省兵部1116

四、唐代监军制度1117

五、五代时期的军事管理机关1117

六、军事法律及其作用1118

第二节 府兵与募兵1118

一、府兵制的改进1118

二、募兵制的实行1121

三、禁军及其他兵种构成1122

第三节 军事区划、戍边与藩镇1124

一、隋唐军事区划及戍边体制1124

二、唐前期防卫战略特色1125

三、节度使与藩镇1126

第四节 兵器的发展与军事设施的完善1127

一、兵器的发展1127

二、军事工程建设1130

三、唐代骑兵与马政1131

第五节 兵法与兵学1131

一、总揽全局、立足长远的战略指导1132

二、善用奇正、灵活多变的战法1134

三、多有创新的唐代阵法1136

四、唐代兵学1138

第五章 宋代积弱的军事与繁荣的兵学1145

第一节 重内轻外的北宋军事体制1145

一、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1145

二、以禁兵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体制1147

三、募兵制占主导地位的兵役制度1149

四、守内虚外的国防战略与国防设施1150

五、力图摆脱积弱困境的军事改革1152

第二节 动荡中不断变化的南宋军事1153

一、由禁军到屯驻大军1154

二、水军的突起1155

三、南宋中后期兵制的演变1156

第三节 宋代军事技术的巨大进步1158

一、火器登上战争舞台1158

二、冷兵器的继续发展1160

三、水战装具的巨大进步1162

四、城防设施的进一步完善1163

第四节 丰富的作战样式和巧妙的指挥艺术1165

一、野战1165

二、城塞攻防战1167

三、水战1169

第五节 宋代兵学的全面发展1170

一、军事学术的繁荣1171

二、中国古代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和传统兵学的定型化1172

三、兵学思想的发展1173

第六章 辽、夏、金游牧狩猎民族的军事文明1176

第一节 崛起于塞外的辽朝武装力量1176

一、军事领导体制1176

二、军队编成与兵役制度1177

三、武器装备、城守设施及后勤保障1178

四、军事思想与作战指挥艺术1179

第二节 西夏从原始部落军事制到封建军事制度的发展1181

一、军事体制、兵制与兵种1181

二、兵员、军事驻守与军事思想1182

第三节 由盛转衰的金代军事1183

一、由“分兵合议”向中央集权的转变1183

二、发展迅速的武器装备1186

三、国防工程与后勤保障1187

四、与中原兵学融通的金代兵学1189

第七章 元代威震欧亚大陆的军事1191

第一节 复杂多样的军事制度1191

一、军事领导体制1191

二、军队体制及编制1191

三、军兵种1193

四、兵役制度1194

五、后勤保障1195

第二节 兵器的革新与创造1196

一、冷兵器1197

二、火器1199

三、战船1201

四、兵器发展的原因与影响1201

第三节 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1203

一、兵书与军事思想1203

二、用兵方略1204

三、惯用战术1205

第八章 明代发展到极盛的传统军事文明1207

第一节 军事制度高度专制主义化1207

一、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1207

二、卫所制及其演变1209

三、军事后勤体制1212

第二节 古代火器的全盛时代1213

一、火器制造的空前繁荣1213

二、冷兵器的消长1220

三、战车与战船1221

第三节 军队编制与军事训练1223

一、军队的编制与装备变化1223

二、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1226

第四节 边防与海防1228

一、国际环境与国防政策1228

二、北部边防与长城的重建1228

三、海防1230

第五节 作战样式的新发展1231

一、战斗队形与战斗面貌的变化1232

二、城塞攻防和野战、水战战法的变化1232

三、战斗指挥的变化1234

四、车营战法1234

五、戚继光的阵法与指挥艺术1235

第六节 古代兵学的又一高峰1236

一、兵书作者队伍的扩大1236

二、兵书的数量、种类和特点1237

三、兵书要籍简介1237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军制、军备和军事思想1241

第一节 满汉融合的清代军制1241

一、中央军事领导体制1241

二、八旗与绿营1244

三、军队驻防与国防格局1247

四、训练教育与后勤体制1249

第二节 遭到冷遇的火器1252

一、骑射传统与冷兵器的延续1252

二、火器发展的起落1254

三、火器的形制与种类1255

四、清前期火器停滞衰萎的原因1256

五、军器的配属与管理1257

第三节 海边防建设1258

一、边境卡伦与巡边制度1259

二、驿站、军台和军屯制度1260

三、海防体系的雏形1262

第四节 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1264

一、军事思想概述1264

二、军事著作1265

三、关于战争和作战指导的特点1267

第十章 清代后期中西军事文明的撞击与融合1271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军队建设的新发展1271

一、湘军的兴起1272

二、太平军:旧式农民武装的顶峰1274

三、淮军:军事近代化的初步尝试1276

四、练军和防军:新技术与旧制度的矛盾载体1278

五、新军:从新制度到新形象1281

第二节 新式海军的建立1287

一、三洋海军计划的制订1287

二、江浙、闽、粤海军的兴衰1288

三、北洋舰队及其基地建设1294

四、甲午战争后的海军重建1300

第三节 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1301

一、陆军装备迈入火器时代1302

二、海军的新式舰船装备1306

第四节 战争艺术和军事工程技术的演进1310

一、陆军战术的变化1310

二、近代海战艺术的初步确立1312

三、海防要塞工程技术与海口防御战术1314

第五节 兵书与清代后期军事思潮1316

一、丰富多彩的兵书1316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1317

三、“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国防思想1319

四、塞防与海防的论争1319

五、清末尚武主义思潮1320

第二部1325

《中华历史通鉴·民族与民族文化史卷》1325

第一章 先秦周边民族及其文化1325

第一节 东方夷族文化1325

一、东夷族的史地沿革1325

二、东夷族文化的一般特征1326

第二节 南方蛮族文化1328

一、蛮族及其文化1328

二、越族及其文化1329

三、巴、蜀族及其文化1331

第三节 西方戎族文化1332

一、戎族集团及其文化1332

二、羌族及其文化1332

第四节 北方狄族文化1333

一、肃慎、秽貊、朝鲜各族及其文化1333

二、山戎族及其文化1335

三、北狄族及其文化1336

四、三胡族及其文化1337

五、匈奴族及其文化1338

第二章 秦汉时期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形成1339

第一节 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133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发展1339

一、匈奴族1339

二、乌桓、鲜卑族1343

三、蛮、越各族1345

四、西南夷各族1347

五、氐、羌及西域各族1349

第三节 汉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1352

一、同北方各族的关系1352

二、周南方各族的关系1355

三、同西方各族的关系1357

第三章 魏晋时期民族文化大观1359

第一节 入主中原的“五胡”1359

一、匈奴1359

二、羯1361

三、鲜卑1361

四、羌1363

五、氐1364

第二节 东北各族1365

一、夫余1365

二、高句丽1366

三、沃沮1370

四、勿吉1370

五、库莫奚与契丹1371

六、室韦1372

第三节 蒙古草原各族1373

一、柔然1373

二、敕勒1374

第四节 西域各族1376

一、鄯善1376

二、高昌1376

三、焉耆1377

四、龟兹1378

五、于阗1378

六、渴盘陀1378

七、疏勒1378

八、乌孙1378

九、悦般国1378

十、内地与西域1379

第五节 西境各族1380

一、吐谷浑1380

二、附国1381

三、女国1381

四、宕昌、邓至与白兰1381

五、党项1382

第六节 南方诸族1382

一、蛮1382

二、僚1383

三、俚人和傒人1383

四、爨与乌蛮、白蛮1384

五、东晋南朝政权与南方诸族1385

第四章 隋唐时期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1386

第一节 突厥及西域各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1386

一、突厥的强大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1386

二、西突厥的兴亡与唐对西域的行政管辖1390

三、后突厥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1392

第二节 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1394

一、回鹘的兴起1394

二、回鹘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朝的关系1395

三、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1396

四、回鹘的南下与西迁1397

第三节 吐蕃与唐蕃和同为一家1398

一、吐蕃王朝的建立1398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399

三、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1402

四、吐蕃王朝的衰落1403

第四节 南诏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吸收1404

一、南诏统一“六诏”1404

二、南诏与唐的关系1406

三、南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1407

四、晚期南诏1409

第五节 唐与东北各族的关系1409

一、靺鞨族与渤海国1409

二、契丹的兴起和辽朝的建立1414

三、奚与室韦1416

第六节 南方诸族经济文化的发展1417

一、江汉地区的民族融合1417

二、僚俚诸族对岭南地区的开发1418

三、流求与内地的联系1419

第五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上)1421

第一节 契丹族的历史与文化1421

一、10世纪的契丹族1421

二、契丹族的语言与文字1422

三、契丹族的捺钵文化1423

四、契丹族的习俗文化1425

五、契丹族的文学艺术1430

六、契丹族的科技与教育1433

第二节 女真族的历史与文化1435

一、女真勃兴与民族关系1435

二、女真族的语言文字1439

三、女真人的科技与教育1442

四、女真人的文学艺术1446

第六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下)1450

第三节 回鹘的历史与文化1450

一、回鹘西迁后的几个政权1450

二、回鹘文化的发展1452

第四节 吐蕃分裂后的历史与文化1457

一、吐蕃本部的分裂及甘青地区唃厮罗政权1457

二、吐蕃本部的文化1459

三、唃斯罗对吐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463

第五节 大理白族的历史与文化1464

一、白族大理政权的建立及其与宋朝的关系1464

二、大理白族的文化1467

第七章 元代民族大家庭的初步形成1471

第一节 民族分布与民族等级构成1471

一、民族分布概况1471

二、划分民族为四等1472

第二节 蒙古族文化1473

一、语言文字1473

二、蒙古族教育1474

三、宗教1475

四、文学与艺术1476

五、科技1478

六、生活习俗1478

第三节 回族文化1482

一、文学与艺术1482

二、科学技术1484

第四节 畏兀儿族文化1486

一、语言文字1487

二、文学与史学1487

三、科学技术1489

第五节 契丹女真遗民文化1491

一、文学艺术1491

二、科学技术1496

第八章 明代少数民族及其文化1498

第一节 蒙古族的分布与文化1498

一、蒙古族的分布1498

二、蒙古族文化1500

第二节 女真——满族及其文化1502

一、女真族的分布和努尔哈赤统一各部1502

二、女真——满族文化1504

第三节 维吾尔族、回族文化1505

一、维吾尔族文化1505

二、回族的文化贡献1506

第四节 藏族与西蕃文化1507

一、政教合一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1507

二、西蕃文化1508

第五节 南方各族及其文化1509

一、白族文化1510

二、“罗罗”文化1511

三、“么些”文化1512

四、“百夷”文化1513

五、“僮”族文化1514

六、“东番”文化1515

第九章 清代前期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1516

第一节 满族及其文化1516

一、入关后的满族1516

二、“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1517

三、满族文化的发展1517

第二节 蒙古族及其文化1518

一、蒙古诸部1518

二、盟旗制度与民族关系1519

三、蒙古族文化1520

第三节 回族及其文化1521

一、清代的回族1521

二、回族与清政府的关系1521

三、回族文化1522

第四节 维吾尔族、锡伯族文化1522

一、维吾尔族文化1522

二、锡伯族文化1524

第五节 藏族及其文化1525

一、清代藏族的名称与居地1525

二、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525

三、藏族文化1526

第六节 南方各民族及其文化1527

一、清朝对南方民族地区的经营1527

二、彝族文化1528

三、白族文化1529

四、纳西族文化1530

五、傣族文化1531

六、瑶族文化1532

第十章 清代后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1534

第一节 满族和东北各民族文明的发展1534

一、清代后期的关内满族1534

二、民族迁徙与东北的开发1535

三、抗击侵略,捍卫边疆1537

四、民族融合与发展1538

五、东北各族文明的进步1540

第二节 蒙古和西藏1542

一、蒙古族1542

二、藏族1546

第三节 清代后期西北地区的各民族1551

一、西北回民和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1551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贸易1553

三、西北地区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1554

四、边疆危机中的新疆各族人民1555

五、新疆建省1557

六、新疆各族人民在文学上的成就1558

第四节 南方各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559

一、南方各族多种社会形态的共存1559

二、浴血奋战保卫疆土1561

三、清后期的腐朽统治和南方各族人员的英勇反抗1564

四、独特的民族文化1566

《中华历史通鉴·民俗史卷》1575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与习俗1575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和婚姻习俗1575

一、母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和发展1575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形态1579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与婚姻习俗1580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1580

二、父系制婚姻习俗与家庭形态的演变1584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服饰、饮食与丧葬1586

一、服饰1586

二、饮食1590

三、丧葬1592

第二章 先秦时期礼仪化的风俗传统1597

第一节 饮食与服饰1597

一、传统饮食模式的形成1597

二、服装习俗及其制式1602

三、佩饰习俗及其内容1607

第二节 婚姻丧葬1607

一、婚姻礼俗的形成1607

二、丧葬礼俗的演变1609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民俗风情1614

第一节 秦汉风俗文化概述1614

第二节 节日习俗1614

一、除夕与元旦1614

二、元宵节1616

三、上巳节1617

四、寒食节、清明节1617

五、端午节1618

六、七夕1619

七、重阳节1620

八、秦汉节俗的特点1620

第三节 祭祀、丧葬、冠礼、祝寿礼俗1621

一、祭祀礼俗1621

二、丧葬礼俗1623

三、冠礼、祝寿礼俗1625

第四节 婚姻礼俗的法典化及观念1626

一、婚姻制度1626

二、婚姻习俗1628

三、婚姻法规1630

四、婚姻观与生育观1632

第五节 丰富精美的器具文化1633

一、炊具的种类及功能1633

二、饮食器具的种类及用途1634

三、梳妆器具的种类及功能1636

四、家具的用途及礼俗1639

五、文具的种类及用途1641

六、灯具的种类及形制1643

第六节 多元化饮食模式的定型1645

一、饮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1645

二、饮食结构的确立1646

三、饮食习俗与宴饮风情1647

四、饮食心态和价值取向1649

第七节 服饰礼俗的演变与风情1651

一、常服制式的演变及其种类1651

二、冠服制度的演变及其完备1653

三、军服制式及其功能1655

四、周边民族的服饰文化1656

五、杂佩饰与梳妆发式1657

六、服饰心态和价值取向165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精神风貌与生活习俗1661

第一节 名士风度1661

第二节 豪侠风尚1663

第三节 妇女风情1665

第四节 饮食特色1667

第五节 服装款式1669

第五章 唐代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俗1675

第一节 博大进取的精神风貌1675

一、天下一家的胸怀1675

二、进取的时代精神1678

三、豪放敦厚的社会风尚1681

四、宏大致远的气魄1682

第二节 饮食与服饰的时代特点1683

一、饮食文化的丰富1683

二、服饰文化的变革1688

第三节 婚俗、丧俗和巫卜1696

一、婚俗特征1696

二、丧俗的变化1697

三、巫卜与信仰1698

第四节 节日风俗盛况1699

第五节 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妇女1702

一、妇女参政风气1702

二、社交与结社1703

三、教育与修养1703

四、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1704

五、妆饰与审美1706

第六章 辽、夏、金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1708

第一节 辽代风俗与精神风貌1708

一、衣食住行1708

二、婚丧礼俗1713

三、岁时风俗与其他1715

四、社会精神风貌1718

第二节 夏的风俗习惯与尚武精神1720

一、风俗习惯1720

二、社会精神风貌1721

第三节 金代的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1723

一、衣食住行1723

二、婚丧礼俗1726

三、岁时风俗及其他1732

四、社会精神风貌1734

第七章 宋代的民俗文化1735

第一节 社会精神风貌1735

一、新习俗和新礼仪1735

二、商品意识增强1735

三、崇尚气节1736

四、贡举入仕1736

第二节 节日习俗1738

一、帝、后的“圣节”1738

二、官定的重要节日1739

三、节气性和季节性的节日1740

四、宗教和纪念性的节日1741

五、节日习俗的特点1741

第三节 婚姻习俗1742

一、聘礼和装奁1742

二、坐花轿1742

三、撒谷豆、跨马鞍、上高坐仪式1743

四、拜先灵和交拜仪式1743

五、结发仪式1744

六、各色新衣1744

第四节 丧葬习俗1745

一、薄葬蔚为风气1745

二、纸钱和纸质明器的广泛使用1745

三、火葬的盛行1746

四、佛、道教等的影响1746

第五节 饮食习俗1748

一、南食和北食两大系统的形成1748

二、烹饪技术的提高1749

三、各地出现特色菜肴1750

四、糖果食品和甜食的增多1750

五、饮茶更加普及1751

第六节 服饰1751

一、突破服装等级制度1751

二、崇尚素雅和大方、新颖1752

三、男女的新服装——背子1753

四、妇女戴盖头和裹足1753

五、戴花和雕青1754

第七节 生活用具1755

一、家具1755

二、炊具1756

三、灯具1756

四、其他日用器具1757

第八节 避讳习俗1758

一、官讳1758

二、私讳1759

三、避讳习俗的怀疑者和反对者1759

第九节 称谓1760

一、各行业的通用称谓1760

二、亲属间的通用称谓1760

三、士大夫之间的通用称谓1761

四、妇女的名讳1762

第十节 卫生保健1762

一、公共卫生1762

二、个人卫生1762

第八章 元代民俗文化与精神风貌1764

第一节 饮食1764

一、主食1764

二、副食1765

第二节 服饰1766

一、男子服饰1766

二、女子服饰1767

第三节 婚丧习俗1768

一、婚姻习俗1769

二、丧葬习俗1770

第四节 岁时风俗1771

第五节 社会精神风貌1772

一、文人社会风尚1772

二、异族生活习惯互为影响1773

三、一般社会精神风貌1773

第九章 明代社会生活与风俗习尚1776

第一节 衣着风尚与服饰1776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1777

二、庶民的服饰与衣着风尚1779

三、服饰的时代印记1783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1784

一、宫廷生活与饮食1785

二、王公贵胄与缙绅士大夫的饮食习尚1788

三、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尚1789

第三节 明人的行止与舟车1793

一、宫廷的车舆1794

二、王公贵戚与官宦的舟车1794

三、民人的行止习尚与禁忌1795

第四节 婚嫁丧葬制度与习俗1797

一、帝后的婚丧礼仪1797

二、宗室婚丧规制1800

三、品官与庶人百姓的婚丧风仪1801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1802

一、帝后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1802

二、民间的年节游艺娱乐风尚1805

第六节 畸形的社会现象1807

第十章 清代前期风俗文化与社会风尚1811

第一节 服饰文化1811

一、“多元一统”的服饰文明1811

二、帝后、官员的服饰与礼仪1812

三、民人服饰与衣著风尚1816

第二节 饮食文化1818

一、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总体特征1818

二、宫廷、贵族生活与饮食习尚1818

三、民间与地方年节的“食风”1820

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1821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1822

一、帝后车舆与出巡规制1822

二、王公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礼仪1823

三、民人行止习尚与禁忌1823

第四节 婚丧制度与仪礼规范1824

一、帝后、王公的婚丧仪礼1825

二、民间的婚嫁与丧葬风仪1827

三、边疆地区民族的婚丧习俗1828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1830

一、宫中与仕宦显贵的年节娱乐1830

二、民间庙会与年节游艺风俗1831

三、多姿多彩的民族游艺与竞技1832

第六节 娼妓与赌博1835

一、娼妓1835

二、赌博1836

第七节 社会风尚1836

一、士风1837

二、政风1839

三、学风1841

四、商风1843

五、民风1845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社会生活与风俗文化1848

第一节 服饰文化与衣著风尚1848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仪礼与变革1848

二、民人服饰与衣著的多元化1852

三、太平天国的服饰及其特点1854

四、中西服饰文明的撞击与交织1855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1856

一、帝后与王公贵族的饮食习尚1856

二、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仪1858

三、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1859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1861

一、帝后车舆与行止规制的变通1861

二、王公贵胄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特点1862

三、民人行旅习尚与时代特色1863

第四节 婚姻丧葬制度与仪礼规范1864

一、帝王贵族的婚丧仪礼制度1864

二、民间的婚丧风仪与趋变倾向1866

第五节 娱乐文化生活1868

一、宫中帝后与贵族娱乐活动的流变1868

二、民间的各种游艺娱乐1870

《中华历史通鉴·教育史卷》1881

第一章 原始教育1881

一、传说中的远古社会教育1881

二、养老慈幼与原始学校的萌芽1882

第二章 先秦官府之学的盛衰与私学的兴起1885

第一节 教育的演变及特征1885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886

一、夏代学校的形成及类型1886

二、商代学校的构成及性质1887

三、西周学校制度的构成及特征1888

第三节 官学衰败与私学兴起1892

一、官学的衰败与学术下移1892

二、私学的产生及其特征1892

第四节 百家争鸣中的教育论辩1894

一、“人性”立论与教育作用的争议1894

二、教育目的论的歧异1895

三、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不同构思1895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诸多总结1896

第五节 战国文化教育的中心“稷下学宫”1897

一、稷下学宫的缘起1897

二、稷下学宫的构成及其特征1897

第六节 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1899

第三章 秦汉强化一统的文教政策及其体制1903

第一节 强化一统的秦代文教政策1903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观念的儒学化1904

一、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1904

二、汉代教育思想的儒学化1905

第三节 汉代的官方教育和察举制度1907

一、中央政府的教育活动1907

二、地方政府的教育活动1909

三、宫廷贵族教育1910

四、汉代的察举制度1911

第四节 汉代的民间教育1912

一、私家学术传授1912

二、蒙学与蒙养教材1914

三、家庭教育191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兴废与多元化191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教育发展大势1918

一、教育兴衰的过程1918

二、影响教育兴衰的诸多因素1922

第二节 官学的设置与改造1924

一、官学的学制设置与改造1925

二、官学的经学教育1930

第三节 私学与门阀家学的盛衰1934

一、私学的持续发展与流布1934

二、私学的规模与特征1936

三、门阀家学的盛衰1937

第五章 隋唐封建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备1940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完善1940

一、教育制度的完善与重振儒学的文教政策1940

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多方面联系1944

第二节 教材与教法的发展1946

一、经学教材、教法的发展变化1946

二、诗文教材的进一步丰富1948

三、科技教育教材与教学体系的形成1950

第三节 教育思想的变化及特点1953

一、隋与盛唐时期教育思想的统一与兼容1953

二、唐中期的教育改革思想1955

三、唐末五代教育思想的变化1957

第六章 辽、夏、金及宋代的封建教育模式的调整与定型1960

第一节 辽代教育事业的开拓与发展1960

第二节 宋初的文教政策及教育概况1963

一、宋初的文教政策1963

二、宋初的教育概况1963

第三节 官学的振兴与改造1964

一、范仲淹与庆历兴学1964

二、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1966

三、崇宁兴学与蔡京的文化专制1969

四、官学制度的定型1971

第四节 南宋教育的变化1974

一、学校领域中的理学化进程1974

二、中央官学的变化与调整1975

三、地方学校的进一步加强1976

第五节 宋代的蒙养教育1978

一、蒙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1978

二、蒙学教材的大发展1979

第六节 宋代书院的兴盛1980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兴盛1980

二、宋代书院的构成及其内容1982

第七节 宋代的教育思想与方法1983

一、胡瑗与苏湖教法1983

二、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985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988

四、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989

第八节 西夏的教育与科举制度1993

一、学校制度1993

二、科举制度1993

第九节 承上启下的金代教育1995

一、金朝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1995

二、中央与地方官学1995

三、家学与私学1996

四、教材建设1996

第七章 元代的教育事业1998

第一节 文教政策和相关条件1998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广泛开展1999

第三节 社学与私学的普及2001

第四节 教育思想的变化2002

第五节 教育的扩展与交流2005

第八章 明代理学教育的僵化与转型2006

第一节 由盛转衰的理学教育2006

一、与专制主义相适应的文教政策2006

二、官学教育制度2008

三、特殊教育2012

四、私学与社会教化2014

第二节 日趋僵化的科举制度2014

一、科举考试制度2014

二、考官与考生2018

三、八股文与科场舞弊2018

第三节 书院教育的兴盛与嬗变2019

一、明中叶书院的勃兴2019

二、著名书院及讲学风气的嬗变2021

第四节 心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2024

一、心学教育思想的产生2024

二、心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及特色2025

三、明末进步教育思潮对心学教育思想的批判2027

第九章 清前期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造2029

第一节 尊孔崇儒、标榜正统的教育政策2029

一、崇儒重文、挟以武力的两面政策2029

二、强化理学教育的主导地位2032

三、强化对士儒的思想钳制2033

第二节 官学的设置与改造2034

一、因袭明代旧式的官学体制2034

二、官学的教学内容与考试制度2038

三、官学中的师生待遇及其出路2039

第三节 私学与蒙学的改造2042

一、私学的流布及其宗旨2042

二、私人讲学的特色2045

三、蒙学的改造与进步2047

第四节 书院的官学化及其特色2050

一、早期书院的分布及其文化特色2050

二、书院的官学化及其流弊2052

三、书院学风的转变及其功能的扩大2054

第十章 清后期传统教育的衰落与近代教育的萌生2057

第一节 教育危机的产生与加剧2057

一、清末教育固有的利弊及其影响2057

二、消除旧学弊症的努力与措施2060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教育变革观念2062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教育危机的加剧2063

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创办及其影响2064

一、在华传教士的早期办学活动2064

二、教会学校的扩展与流布2065

三、教会学校的宗旨与教学内容2067

四、教会学校的类型及办学特色2069

第三节 洋务教育的兴起及其衰败2072

一、同文馆的创建与早期洋务教育2072

二、洋务教育同旧学观念的冲突2074

三、洋务教育的鼎盛及其内容2075

四、洋务教育的衰落与终结2077

第四节 改良派的教育主张及其措施2078

一、改良派对旧教育的剖析与批判2078

二、改良派与洋务派的教育观点的分歧2080

三、改良主义教育的实施及其后果2082

第五节 留学教育的开拓与发展2088

一、容闳与中国早期的留学教育2088

二、留日教育热湖的出现及其根源2090

三、庚子赔款与留学教育体制的形成2093

第六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创建2103

一、科举制度由改良到废除的步骤2103

二、壬寅、癸卯学制的制订与颁定2104

三、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2106

四、新学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2108

《中华历史通鉴·中外文化交流史卷》2115

第一章 早期的域外联系2115

第一节 《山海经》中的域外知识2115

第二节 太平洋上的文化线2116

一、东海、北太平洋区2117

二、南海、玻利尼西亚区2120

第三节 商、周文化和草原民族2122

第四节 西王母传说中的西方世界2124

第五节 西南高原居民和东南亚文化2125

第二章 秦汉开放的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2128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畅通2128

一、最早出国考察的张骞2128

二、陆上丝绸之路2129

三、海上丝绸之路2130

第二节 中国和大宛、康居2132

一、汉代的西域2132

二、文化的链环2132

第三节 中国和伊朗2134

一、汉代的安息2134

二、各显其长的中伊技艺2135

第四节 中国和罗马2136

一、汉代的大秦2136

二、罗马世界和中国文化2138

第五节 中国和印度2139

一、汉代的月氏、天竺2139

二、中印工艺交流和佛教东传2140

第六节 秦汉和朝鲜、越南的文化关系2141

一、秦汉与朝鲜的文化联系2141

二、秦汉与越南的文化联系2142

第七节 秦汉和日本的文化关系2143

一、徐福东渡2143

二、弥生文化与中国移民214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文明的新浪潮和东海丝绸之路2146

第一节 草原民族和沙漠队商2146

一、草原帝国的迭兴2146

二、南北朝时期的世界地图2148

第二节 通向拜占廷之路2149

一、中国和拂菻2149

二、养蚕和丝织的种籽2150

三、罗马和中国玻璃制造业2151

第三节 佛教和求法运动2152

一、朱士行到惠生的理想国2152

二、佛典翻译和中国文学2153

三、佛教美术和中国艺坛2154

第四节 外侨和新宗教、新文化2154

一、沙漠城镇和新宗教2154

二、北方艺术中的外来风格2155

第五节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2156

一、天文、算术2156

二、甲骑具装2157

三、制陶技术2158

四、园艺作物2159

第六节 东海丝绸之路的形成2159

一、邪马台国和亶洲2159

二、汉人和丝绸文化2160

三、佛教的东渡2161

第四章 隋唐达到高潮的中外文化交融2163

第一节 隋和亚洲各国的关系2163

一、葱岭以西各国2163

二、日本遣隋使和飞鸟文化2165

三、林邑、赤土和印度文化2166

第二节 唐代的中外交通线2167

一、安西——西域道2167

二、安南——天竺道2168

三、广州——海夷道2168

四、对日交通和日本遣唐使2169

五、唐代的对外窗口:敦煌和广州2170

六、亚洲文明的中心:长安2172

第三节 唐和阿拉伯世界2173

一、乌玛耶时期与唐朝的关系2173

二、阿拔斯时期与唐朝的关系2173

三、中国工艺2174

四、阿拉伯炼丹家2176

五、阿拉伯香药2176

第四节 唐和印度2177

一、中印文化使者玄奘2177

二、王玄策的业绩2179

三、印度天文学和瞿昙监2179

四、印度医药和技术2180

第五节 唐和拜占廷及非洲2180

一、唐和拜占廷2180

二、杜环和唐代的非洲知识2182

第六节 唐和新罗2183

一、文化交流之新貌2183

二、唐代的新罗侨民2184

第七节 唐和日本2185

一、日本遣唐学生和僧侣2185

二、鉴真东渡传律2187

三、白居易和日本白体诗2189

第八节 唐和东南亚各国2189

一、安南、环王2189

二、真腊2190

三、缅甸2190

四、诃陵、佛逝2191

第五章 宋代海外交通发达时期的文化交流2193

第一节 与宋通使的亚非国家2193

一、高丽2193

二、日本2194

三、交趾、占城2195

四、真腊2196

五、麻逸2196

六、渤泥2196

七、三佛齐、?婆2197

八、马来半岛各国2198

九、蒲甘2199

十、天竺、注辇2199

十一、大食2200

十二、拂菻2201

第二节 宋代的丝瓷输出和香药贸易2202

一、丝绸的海外市场2202

二、海上陶瓷之路2203

三、宋代五大进口货物2205

第三节 宋僧和日本佛教2206

一、北宋日僧入华巡礼2206

二、南宋禅宗东渡2207

第四节 宋文化和朝鲜、越南2208

一、朝鲜2208

二、越南2220

第五节 航海罗盘和印刷术在海外2211

一、航海罗盘2211

二、印刷术2212

第六章 元代从黄河向大西洋伸展的文化洪流2215

第一节 与元通使的亚非国家2215

一、杨庭璧出使马八儿、俱蓝2215

二、元与麻喏巴歇的关系2216

三、元与缅甸2217

四、周达观真腊见闻2218

五、中泰关系的新纪元2218

六、元与马木鲁克2219

七、元与非洲国家的通使2219

第二节 元帝国和钦察汗国2220

一、钦察汗国和中国文化2220

二、元代的钦察人2222

第三节 元帝国和伊儿汗国2224

一、伊儿汗国和中国文化2224

二、元代的伊朗人、阿拉伯人2226

第四节 元文化和亚非欧三大洲2227

一、外销丝瓷的繁荣2227

二、元与高丽、越南的文化交流2228

三、日本宋学的兴起2229

四、元与马木鲁克的文化交流2230

五、汪大渊考察的海外文化2231

六、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曙光2231

第七章 明代进入新时期的中外文化关系2233

第一节 郑和开拓的海外新世界2233

第二节 明和伊斯兰文化2236

第三节 与朝鲜、越南的文化交流2238

一、中朝文化关系2238

二、中越文化关系2241

第四节 与日本的文化交流2242

一、佛教僧侣和中日文化2242

二、日本的朱子学与汉籍和训2243

三、日本趣味与寄语和歌2244

四、陈元赟和日本文化2245

五、朱舜水和水户学派2246

第五节 南洋华侨和文化移植2247

第六节 葡萄牙、意大利、墨西哥和中国文化2249

一、从利玛窦来华到卜弥格出使罗马2249

二、通向美洲的太平洋丝绸之路2251

第八章 清代前期西学东渐与欧洲的中国文化热2254

第一节 康熙帝和西方文化2254

一、西洋新历和西方传教士2254

二、康熙帝和法王路易十四2254

第二节 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观2256

一、莱布尼兹的中西观2256

二、欧洲探索中国文化、科学2256

三、樊守义和文艺复兴发祥地的考察2258

四、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中国观2258

五、中国君主政治在西方的鼓吹2259

第三节 罗科科时期的中西艺术和文学2260

一、华瓷展现的艺术天地2260

二、茶文化和欧洲社会2261

三、英华庭园和中国风潮2261

四、歌德和中国2263

第四节 乾隆帝和西方文化2264

一、乾隆宫廷中的西洋技艺2264

二、英使马戛尔尼和中英文化交流2264

第五节 中俄文化的接触2265

一、北京的俄国传道团2265

二、中俄文学的初会2266

第六节 中日文化交流2267

一、华人移民和日本文化2267

二、本草学在日本2268

第七节 中朝、中越文化交流2268

一、中朝文学和文人学者的交谊2268

二、越南顺化的建设和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2269

第八节 美洲和中国文化2270

一、马尼拉帆船贸易和美洲的中华文化2270

二、中美关系的发端2271

第九章 清代后期海外华人和中华文明的传播2274

第一节 清代后期东南亚华侨社会2274

一、西方殖民统治下的海外华人2274

二、兰芳公司和西加里曼丹华侨社会2275

三、19世纪东南亚契约华工2276

第二节 在美洲的中国侨民2277

一、拉丁美洲契约华工2277

二、华人和美国西部的开发2279

第三节 在非洲的中国侨民2280

一、西印度洋诸岛的华人社会2280

二、华工和南非的经济开发2281

第四节 海外华人对马来亚的贡献2282

一、锡矿的开采2282

二、橡胶的种植2282

三、华人文化的影响2283

第五节 中华文明和东南亚各国2284

一、印度支那三国的华人社会2284

二、水乳交融的中泰文化2285

三、缅甸的华商和华工2287

四、菲律宾华人文化2288

五、印度尼西亚的中华文化2288

第三部2293

《中华历史通鉴·学术思想史卷》2293

第一章 原始思维2293

第一节 原始人类的意识活动与灵魂观念的产生2293

一、北京人的意识活动2293

二、灵魂观念的出现2294

第二节 原始的自然观2295

一、“万物有灵”——认识自然的最初意识2295

二、自然物的崇拜意识2295

第三节 氏族与人类起源的最初探索2297

一、氏族起源的探寻与图腾崇拜意识2297

二、人类起源的原始探索2299

第四节 宇宙发生说与社会历史观念的萌芽2300

一、“天地开辟”的宇宙发生说2300

二、祖先崇拜与英雄史观的萌芽2301

第五节 原始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观念2302

一、原始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发展2302

二、原始的道德观念2304

第二章 先秦时期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2306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代的思想2306

一、夏、商时代的天命思想和神权垄断2306

二、西周的“维新”与宗法奴隶制的意识形态2307

三、西周末的社会动荡和天命神权观念的动摇2309

四、早期“五行”“阴阳”说和“易经”思想2309

第二节 春秋时代“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和孔子儒家学说2313

一、“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2313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2316

第三节 战国时代诸子之学的争鸣与交融2320

一、墨子与早期墨学2320

二、《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体系2322

三、思孟学派对儒学的发展2325

四、《管子》与管仲学派2328

五、宋钘、尹文学派对《老子)学说的改造和发展2330

六、庄子的道家思想2332

七、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2334

八、总结“百家争鸣”的荀子学说2338

九、韩非的学术思想2341

十、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343

十一、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与《吕氏春秋》2343

第三章 秦汉时期儒学的独尊与经今古文之争2346

第一节 秦代法家思想与阴阳家“五德终始”说的结合2346

第二节 西汉的黄老思想与儒学统治地位的确定2347

一、汉初的学术趋向与黄老后学2347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2349

三、《淮南子》的学术思想2351

四、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体系2354

五、司马迁的学术思想2358

第三节 经今古文之争和王充的无神论思想2360

一、经学的神学化和汉代经今古文之争2360

二、对谶纬神学的抨击和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2364

三、东汉末的社会批判思潮2367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2372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2372

一、名法思想的兴起2372

二、曹操、诸葛亮的名法思想2372

第二节 魏晋玄学思潮2374

一、玄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374

二、王弼的“贵无”论2375

三、嵇康、阮籍的“自然”论2378

四、裴頠的“崇有”论2379

五、郭象的“独化”论2381

第三节 反玄学思想2383

一、杨泉的《物理论》2383

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2383

第四节 东晋南北朝的佛学思想2385

一、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2385

二、僧肇的“般若”学2386

三、慧远的“法性不变”论2388

四、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2388

第五节 范缜的《神灭论》2389

一、“无以折其锋锐”的反神学论战2389

二、“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无神论思想2390

第六节 道教思想的发展2391

一、葛洪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2392

二、寇谦之和新天师道2393

三、陶弘景的道教思想2394

第七节 经学的发展2395

一、魏晋经学2395

二、南朝经学2396

三、北朝经学2397

第五章 隋唐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2400

第一节 隋和唐初“三教并用”的文化政策2400

第二节 王通和他的《中说》2401

第三节 隋唐经学和《五经正义》2403

一、《经典释文》是经学统一之先驱2403

二、隋代经学的成就2404

三、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和经学的统一2405

四、唐后期的经学和经学新风气的开创2406

第四节 佛学思想的昌盛繁荣2406

一、天台宗的“止观”说2407

二、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2408

三、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2409

四、禅宗的“顿悟”说2410

第五节 道教思想的义理化发展2411

一、王玄览的援佛入道2412

二、司马承祯的“主静”、“坐忘”的修持之道2412

三、杜光庭的纳儒入道2413

第六节 韩愈、李翱的反佛斗争与儒佛思想的合流2413

一、韩愈的反佛斗争和“道统”论2413

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2415

三、李翱的“复性”论与儒、佛思想的合流2416

第七节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体系2417

一、柳宗元的天人“各行不相预”学说2417

二、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学说2420

三、柳宗元、刘禹锡思想的特点2421

第八节 唐末和五代时期的进步思想2422

一、皮日休的无神论2422

二、《无能子)的自然观2423

三、谭峭和他的《化书》2424

第六章 宋代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2426

第一节 经学的更新与理学思潮的兴起2426

一、从汉学到宋学的转变2427

二、经学的哲学化——儒、佛、道思想的融合2428

第二节 王安石的“新学”2429

一、“荆公新学”派2429

二、“有体有用”的“元气”论与“五行”说2429

三、认识论与人性学说2430

四、“尚变”的辩证思想2430

五、进步的历史观2431

第三节 学派林立的北宋理学2431

一、周敦颐与“濂学”2431

二、邵雍与象数学2434

三、张载与“关学”2436

四、程颢、程颐与“洛学”2439

第四节 集北宋理学大成的“朱学”与南宋理学流派2444

一、朱熹与“闽学”2444

二、陆九渊与“心学”2450

三、张栻与湖湘学派2455

四、吕祖谦与“婺学”2457

第五节 与理学对峙的学术思想2460

一、陈亮与永康学派2460

二、叶适与永嘉学派2463

三、杨万里与《诚斋易传》2466

第七章 元代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2469

第一节 黄震对程朱理学的修正2469

一、学术渊源与思想风格2469

二、“道”(“理”)在事中的本体论2469

三、对程、朱性论的修正2469

四、对程、朱认识论和修养论的修正2470

五、对“道统”论的怀疑与批评2471

第二节 理学的北传与朱学成为官学2471

一、理学的北传2472

二、朱学成为官学2472

第三节 许衡的理学思想2473

一、“理”本论中的矛盾现象2473

二、心性说的“心学”倾向2473

三、“求之于心”与道德“践履”2474

第四节 刘因的理学与经学思想2475

一、天道思想和事在人为2475

二、“博学详说”的读书穷理说2475

三、经学思想2476

第五节 吴澄“和会朱陆”的理学倾向2476

一、“太极”说和理气观2477

二、心性说的朱、陆“和会”2477

三、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2478

第六节 郑玉、赵偕的理学思想2479

一、郑玉的调和朱、陆2479

二、赵偕的陆学传播2480

第八章 明代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2482

第一节 明初朱学统治的加强2482

一、三部《大全》的编纂2482

二、宋濂、方孝孺的理学思想2483

三、曹端的“理驭气”说与“孔颜乐处”2485

四、薛瑄与“河东之学”2485

五、吴与弼与“崇仁之学”2487

第二节 王守仁(阳明)心学的崛起和广泛传播2488

一、陈献章的“江门之学”和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2488

二、王守仁的心学体系2491

三、王守仁心学的思想影响及其分化2495

第三节 泰州学派与李贽的“异端”思想2496

一、王艮和泰州学派2496

二、泰州后学何心隐2499

三、李贽的“异端”思想2500

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2504

一、罗钦顺开批评王学之端2504

二、王廷相的“元气”论和“知行兼举”说的理论贡献2505

三、黄绾由信奉王学转向批评王学2509

四、吴廷翰的气本论和对“知行合一”说的批评2511

五、吕坤的“独见之言”和批判精神2513

第五节 陈建和《学蔀通辨》2515

一、对朱、陆之学“早异晚同”说的诘辩2515

二、对陆王心学“阳儒阴释”的批评2516

第六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2517

一、东林学派的形成及其特征2517

二、顾宪成的“理是主宰”和“道性善”说2518

三、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务实致用学说2520

第七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2523

一、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2523

二、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2526

第八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2529

一、经世传统是其重要渊源2530

二、明中期的实学思想2530

三、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2530

第九章 清代前期实学高潮与乾嘉汉学2533

第一节 清初实学高潮的思想特色2533

一、经世致用的“实学”2533

二、对宋明理学的批评总结2534

三、“质测之学”的科学精神2534

四、早期启蒙思想的光彩2535

第二节 孙奇逢的学术倾向与《理学宗传》2535

一、折衷调和的学术倾向2535

二、不尚空谈,重于实用2536

三、《理学宗传》的思想宗旨2537

第三节 黄宗羲对宋明理学的总结2538

一、“气”一元论的哲学观2538

二、《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对宋明理学的总结2538

第四节 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2540

一、“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2541

二、“气”——“火”一元论的自然观2541

三、丰富的辩证思维2542

四、“借远西为郯子”的西学观2543

第五节 顾炎武的崇实致用学风2543

一、“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2544

二、“经学即理学”的学术新途径2545

三、“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2546

第六节 王夫之对古代学术思想的总结与理论贡献2546

一、“太虚一实”的“气”本论2547

二、“太虚本动”、“变化日新”的辩证发展观2548

三、“行可兼知”、“言必有征”的知行统一观和务实学风2549

四、“理欲统一”论2549

第七节 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2550

一、“习行”与“为天地造实绩”2551

二、“一齐推翻”宋明理学2551

三、“本原之地在学校”2552

第八节 乾嘉汉学的先驱2553

一、清代汉学的兴起2553

二、阎若璩与《尚书古文疏证》2553

三、胡渭与《禹贡锥指》、《易图明辨》2554

四、毛奇龄对宋儒的批评和《四书改错》2555

第九节 汉学吴派的开创者——惠栋2555

一、惠栋的《易》学与反理学思想2556

二、“明堂”论与《古文尚书考》2557

三、学术成就与影响2558

第十节 戴震与汉学皖派2558

一、戴震“气化即道”的自然唯物论2559

二、重理性思维的“神明”说2559

三、主张“理存于欲”,抨击“以理杀人”2560

四、汉学皖派的音韵、训诂、考据之学2561

第十一节 汪中和乾嘉汉学集大成者阮元2562

一、主张“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的汪中2562

二、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阮元2563

第十二节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与龚自珍的学术思想2566

一、常州今文经学派2566

二、龚自珍的学术思想2567

第十章 近代思潮中的学术思想2569

第一节 近代维新思想的前驱——魏源2569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570

二、朴素辩证的变易观和矛盾观2570

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观2571

四、“知耻振邦”和“利国利民”说2571

第二节 早期的维新思想学派2572

一、冯桂芬、薛福成、马建忠的维新思想2572

二、郑观应、何启的维新思想2573

第三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维新学派2575

一、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2575

二、谭嗣同的《仁学》2579

三、严复传播的西学及其近代启蒙思想2582

四、梁启超的哲学观和《新民说》的进步伦理观2585

第四节 章太炎的早期学术思想2587

一、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自然观和无神论2587

二、“受”、“想”、“思”的反映论2588

三、独特的宗教哲学2589

四、“革命道德”论与“俱分进化”论2590

五、进步的学术史观2590

第五节 孙中山的早期学术思想2591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2592

二、“知难行易”论2593

三、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改造2594

《中华历史通鉴·文学史卷》2599

第一章 丰富多彩的先秦文学艺术2599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2599

第二节 文学的源头2601

一、原始歌谣2601

二、上古神话2602

三、古代散文的形成2603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与成就2604

一、《诗经》的结集与流传2604

二、《诗经》的分类和内容2606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2607

第四节 楚辞的艺术与成就2608

一、楚辞的产生2608

二、屈原和《离骚》2609

三、屈原的其他作品2610

四、宋玉的《九辩)2611

第五节 生动形象的历史散文2611

一、《左传》的叙事与辞令2612

二、《国语》的劝诫意味2613

三、《战国策》的纵横家色彩2613

第六节 百花齐放的诸子散文2615

一、简洁隽永的(论语》2615

二、凝炼精警的《老子》2615

三、质朴严谨的《墨子》2616

四、犀利雄辩的《孟子》2616

五、汜诡纵恣的《庄子》2617

六、绵密醇厚的《荀子》2618

七、凌厉峻峭的《韩非子》2619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文学艺术2621

第一节 秦汉文学演变的概况2621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论说散文2623

一、西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3

二、西汉中期的论说散文2624

三、西汉后期的论说散文2626

四、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6

五、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7

第三节 雄视百代的历史散文2627

一、《史记》的文学成就2628

二、《汉书》的写作特点2630

三、其它史传散文2631

第四节 一代文学的代表——汉赋2631

一、汉赋的形成2632

二、散体大赋的兴盛2632

三、抒情小赋2633

第五节 别开生面的乐府民歌2634

一、乐府和乐府诗2634

二、乐府民歌的内容2634

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2635

四、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2636

第六节 新兴的文人五言诗2637

一、文人五言诗的出现2637

二、汉末文人五言诗2637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2640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2640

第二节 魏晋诗歌2642

一、建安风骨2642

二、正始之音2644

三、晋初“太康体”2645

四、玄言诗、游仙诗2646

五、陶渊明及其田园诗2647

第三节 南北朝诗歌2648

一、刘宋山水诗2648

二、鲍照的拟古乐府和七言诗2649

三、南朝乐府民歌2650

四、齐、梁、陈新体诗2651

五、北朝乐府民歌2652

六、庾信及南北诗风融合2653

第四节 散文、骈文与辞赋2654

一、建安文风2654

二、正始散文2655

三、两晋散文与陶渊明2656

四、南朝的骈体文2658

五、南北朝的散体文2659

第五节 小说2660

一、志怪小说2660

二、轶事小说2661

第四章 隋唐辉煌的诗歌和文体的变革2664

第一节 隋及初唐诗2664

一、诗风的变革2664

二、律诗的定型2665

第二节 盛唐诗歌2666

一、清幽闲逸的山水田园诗2666

二、慷慨激昂的边塞诗2667

三、飘逸雄奇的诗人李白2669

四、沉郁顿挫的诗人杜甫2670

第三节 中、晚唐诗歌2672

一、中唐前期诗人2672

二、白居易和新乐府诗派2673

三、韩、孟诗派2675

四、柳宗元和刘禹锡2676

五、杜牧和李商隐2677

第四节 唐、五代词2679

一、词的特征、起源和发展2679

二、温庭筠及花间词派2679

三、李煜及南唐词人2680

第五节 唐代散文2681

一、骈文的复兴2681

二、古文的崛起2682

第六节 唐代传奇小说2686

第五章 辽代文学艺术2690

第一节 诗歌2690

一、帝王的诗2690

二、后妃的诗2691

三、《醉义歌》2692

四、乐府、民歌2692

第二节 散文2692

第六章 宋代文学的繁荣2695

第一节 宋代文学的特征2695

第二节 宋诗的拓展与创新2696

一、西昆体与宋初诗歌2696

二、北宋诗歌革新2697

三、王安石和苏轼2698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2700

五、陆游及南宋前期诗歌2701

六、南宋后期诗歌2703

第三节 宋词的繁荣兴盛2704

一、北宋前期小令词2704

二、柳永的慢词2705

三、“自是一家”的苏轼词2706

四、北宋后期词人2707

五、南宋前期词人2708

六、辛弃疾及辛派词人2710

七、姜夔及姜派词人2712

第四节 宋代散文的革新和发展2713

一、北宋前期散文2713

二、古文运动2714

三、北宋后期散文2717

四、南宋散文2721

第五节 话本小说的兴起2723

一、话本小说的兴起与特征2723

二、话本小说的成就与影响2724

第七章 西夏王朝蕃汉兼备的文学艺术2726

第一节 诗歌2726

第二节 谚语2727

第八章 金代文学艺术2728

第一节 散文2728

第二节 诗词2730

第三节 文学批评2736

第九章 元代空前发展的戏曲与文学2738

第一节 杂剧的兴衰及其表演艺术2738

一、杂剧兴盛的原因2738

二、杂剧的南移和衰微2739

三、杂剧的剧本形式和表演艺术2740

第二节 元前期杂剧2741

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2741

二、王实甫和《西厢记》2743

三、白朴和马致远2745

四、其他杂剧作家作品2746

第三节 元后期杂剧2748

一、郑光祖和乔吉2748

二、其他杂剧作家作品2749

第四节 元代南戏2750

一、元代南戏的发展及其形式2750

二、高明和《琵琶记》2751

三、荆刘拜杀及其他2752

第五节 元代散曲2754

一、散曲的兴起和体裁2754

二、前期散曲作家作品2754

三、后期散曲作家作品2755

第六节 元代诗文2757

一、前期诗文作家作品2757

二、后期诗文作家作品2758

第十章 明代丰富多彩的世俗化文学2761

第一节 小说的繁荣2761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和演变2761

二、《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小说2762

三、《水浒传》和英雄传奇小说2764

四、《西游记》和神魔小说2766

五、《金瓶梅》和世情小说2769

六、公案小说和时事小说2770

七、“三言”和“二拍”等拟话本2771

八、笔记小说2773

第二节 戏曲的复兴2774

一、明初戏曲禁令和“教化剧”2774

二、三大传奇2775

三、沈璟和吴江派2776

四、汤显祖和“临川四梦”2777

五、明后期传奇名著迭出2780

六、徐渭的《四声猿》和其它杂剧2782

第三节 诗文的演变2784

一、明初的诗文作家2784

二、台阁体和茶陵派2786

三、前后七子复古派2786

四、唐宋派和归有光2788

五、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2790

六、明末诗文作家2791

第四节 明代的散曲2792

第十一章 清初再度辉煌的传统文学2795

第一节 清初诗文词的兴盛2795

一、顾炎武等遗民作家2796

二、钱谦益与吴伟业2798

三、王士禛等新起作家2798

四、清初词派和词人2799

第二节 清中叶诗文词的演进2800

一、袁枚和清中叶诗歌2800

二、桐城文派及其他2802

三、汪中及其他骈文家2803

四、清中叶词2803

第三节 长篇小说的发展2804

一、历史小说的繁荣2804

二、世情小说的成就2805

三、《镜花缘》及其他2807

第四节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2807

一、吴敬梓和《儒林外史》2807

二、曹雪芹和《红楼梦》2809

第五节 短篇小说的奇葩2812

一、拟话本小说的变迁2812

二、蒲松龄和《聊斋志异》2813

三、其他文言短篇小说2814

第六节 戏曲文学的盛衰2815

一、李玉和苏州派作家2815

二、李渔的戏曲作品2817

三、尤侗及其他2817

四、蒋士铨及其他2818

第七节 《长生殿》和《桃花扇》2819

一、洪昇和《长生殿》2819

二、孔尚任和《桃花扇》2820

第八节 散曲、弹词和鼓词2821

一、散曲的余波2821

二、弹词和鼓词2822

第十二章 清末近代文学的兴起2824

第一节 诗文词的蜕变2824

一、伟大的先行者龚自珍2824

二、传统诗歌的演变和“诗界革命”2826

三、桐城派古文的中兴和“新文体”2829

四、常州词派及其他2830

第二节 小说的革新2831

一、古典小说的遗响2831

二、近代小说的崛起2833

三、李宝嘉和吴沃尧2833

四、刘鹗和曾朴2835

五、陈天华和黄小配2835

第三节 戏剧文学的纷杂2836

一、传奇和杂剧的余波2836

二、戏曲改良运动2836

三、京剧和其他地方戏剧本2837

四、话剧的萌芽2838

《中华历史通鉴·宗教史卷》2841

第一章 原始宗教2841

第一节 概述2841

第二节 自然崇拜2842

一、宗教观念的发生和自然崇拜的形成2842

二、天象山川动植物崇拜2843

三、农业祭祀2844

四、自然崇拜与原始人的物质文化生活2845

第三节 鬼神崇拜2846

一、灵魂与鬼魂观念2846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2847

三、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2850

四、葬俗与原始文明2851

第四节 图腾崇拜2851

一、图腾崇拜是典型的氏族宗教2851

二、考古学中的图腾资料2852

三、文献学中的图腾资料2853

四、民俗学中的图腾资料2853

五、图腾崇拜的社会文化意义2854

六、图腾崇拜与龙凤文化2854

第五节 祖先崇拜2856

一、生殖崇拜与祖先观念的产生2856

二、女始祖崇拜与感生传说2857

三、男始祖崇拜与英雄神话2858

四、祖先崇拜与传统伦理2859

第六节 原始祭祀、巫术、占卜2860

一、祭坛、祭器2860

二、巫术2861

三、占卜2862

第二章 夏、商、周宗法宗教的高度发展及其转化2864

第一节 夏、商、周宗教综述2864

第二节 古代宗教的形成时期——夏、商2865

一、传说中的夏代宗教生活2865

二、商人的“上帝”及其“帝廷”2865

三、古代宗教与宗法血缘制度2867

四、职业巫师及其社会作用2869

第三节 古代宗教的鼎盛时期——西周2870

一、商、周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宗教变革2870

二、“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化2871

三、周代祭祀制度及其社会作用2872

四、周代政教合一的“明堂”制度2875

第四节 古代宗教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战国2876

一、“礼崩乐坏”——宗教大厦的崩颓2876

二、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2877

三、墨子“明鬼”、“兼爱”的宗教观2878

四、道家“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宗教观2879

五、法家的宗教观2880

六、战国时期的“五帝”崇拜和神仙方术之学2881

第五节 古代宗教与先秦文明2882

一、古代宗教与科学技术2882

二、古代宗教与人文科学2884

三、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2885

第三章 秦汉宗法宗教的法典化与佛、道的初兴2887

第一节 概述2887

第二节 秦王朝的宗教信仰2887

一、秦的宗教祭祀2887

二、秦朝的官方宗教信仰2888

三、秦始皇的方仙崇拜2888

第三节 汉代的国家宗教2889

一、五帝和太一神崇拜2889

二、国家宗教典制的修建与《三礼)中的宗教理论2890

三、阴阳灾异说与谶纬的流行2892

四、《白虎通》与宗法性宗教的法典化2893

第四节 道教的孕育与产生2894

一、道教的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2894

二、《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2895

三、太平道与五斗米道2897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初兴2900

一、佛教的始传与流传2900

二、佛经的传译2901

三、《理惑论》与三教争论的肇始290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勃兴发展的宗教2906

第一节 国家宗法宗教的整顿2906

一、宗法宗教的神鬼系统2906

二、宗庙祭祀系统2907

三、宗法宗教的政治文化功能2908

第二节 道教的成熟与定型2908

一、道教主要流派的演变及道书大量涌现2908

二、《黄庭经)的道教内养理论2911

三、葛洪《抱朴子》中的长生修炼论2912

四、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2913

五、陆修静对南天师道的整顿2914

六、陶弘景集南北朝道教之大成2915

第三节 佛教的迅速传播与发展2916

一、佛教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2916

二、道安与早期般若学上的“六家七宗”2917

三、鸠摩罗什和僧肇的大乘空宗思想2919

四、慧远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说2920

五、道生的涅槃佛性说2921

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2924

第四节 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2926

一、三教的状况与相互关系2926

二、儒、释、道三教几次大的理论冲突2927

三、三教冲突的政治表现——限佛、灭佛与兴佛2928

四、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2929

第五章 隋唐时期发达的多元宗教2932

第一节 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2932

一、三教并奖政策的确立2932

二、三教之间的斗争2934

三、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2935

第二节 宗法性国家宗教祭礼的整饬2936

一、宗教祭礼的规范化2936

二、祭天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7

三、祭祖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8

四、其他宗教祭祀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9

五、国家宗教与唐代文化2940

第三节 佛教的繁荣与衰落2941

一、君主的狂热崇佛与会昌灭佛2941

二、佛教经籍的翻译与撰述2944

三、隋代盛行的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2945

四、玄奘西行与唯识宗2949

五、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2951

六、中国化的佛教流派——禅宗2952

七、律宗、净土宗和密宗2955

八、佛教与隋唐文明2959

第四节 道教的隆盛2961

一、皇室崇道情况2961

二、道教清修无为理论的发展2963

三、外丹道的兴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2964

四、道教与隋唐文化2966

第五节 西来新宗教的流行2969

一、景教的流行2969

二、伊斯兰教的初传2970

三、祅教的流传2971

四、摩尼教的流传2972

五、西来宗教的流传与唐代文化2974

第六章 宋朝诸教的融合与发展2975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祀典的修定2975

一、祭天地2975

二、社稷、岳渎、九宫神、文宣武成及诸祠2976

三、宗庙与凶服2978

四、地方祭祀2979

第二节 佛教的禅教并重与佛儒合流2980

一、崇佛政策与佛教的发展2980

二、佛经的翻译与刻印2981

三、禅宗的新发展2982

四、天台宗及其“山家”、“山外”之争2985

五、佛教其它诸宗2987

六、契嵩、智圆与佛儒融汇的潮流2988

七、佛教与宋代文明2989

第三节 道教的兴旺2991

一、朝廷对道教的提倡2991

二、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2993

三、符箓派道教的衍化2994

四、道教对理学的影响2995

第四节 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祅教的状况2996

一、摩尼教2996

二、伊斯兰教2997

三、犹太教2998

四、祆教2999

第七章 辽代的原始信仰及其佛教的盛行3001

第一节 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3001

一、木叶山崇拜与天地崇拜相结合3001

二、祭祖与丧葬仪式3002

第二节 佛教的流行及其特点3002

一、辽朝统治者与佛教3002

二、辽代佛教的流派、人物及其著述3003

三、辽地佛教与社会文化3005

第八章 西夏王朝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信仰3007

第一节 原始巫术与神灵崇拜3007

一、自然崇拜与鬼神崇拜3007

二、巫术的盛行3007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3008

一、佛教的传入3008

二、佛教的发展3009

三、佛教宗派对西夏佛教的影响3011

第三节 西夏文大藏经的产生与历史地位3012

一、译经与校经3012

二、刻经与写经3013

三、西夏佛经的种类与流传3013

第九章 金朝宗教的兴盛3015

第一节 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3015

第二节 佛教的继续流行3015

一、金朝统治者有节制地扶助佛教政策3617

二、佛教流派及代表人物3018

第三节 河北新道教的出现和发展3019

一、全真道3019

二、太一道3022

三、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3023

第十章 元代繁荣发展的宗教3025

第一节 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3025

第二节 国家帝师制度与汉地佛教3027

一、蒙古贵族的崇佛政策3027

二、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3028

三、独特的帝师制度3029

四、汉地佛教继续发展3030

五、佛教与元代文明3031

第三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3032

一、上座部佛教的传入3032

二、理论与经典3033

三、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3034

四、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文化3035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3036

一、前弘期佛教初传及其与本教的斗争3036

二、后弘期之初佛教著名人物3038

三、藏传佛教诸派及其理论3040

第五节 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3043

一、丘处机与全真道的兴衰3043

二、江南正一道3046

三、江南净明道3047

第六节 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3048

一、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第二次传入3048

二、伊期兰教的盛行3050

三、犹太教士的增加3052

第七节 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3053

第十一章 明代多元融合和民间化过程中的宗教3055

第一节 宗法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3055

一、郊祀3056

二、社稷、日月、先农、先蚕和高禖3056

三、神祇坛和天上之神与地上之神3057

四、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3057

五、宗庙3058

六、丧礼和丧服之制3058

第二节 三教融合中的佛教3059

一、宗教政策及管理制度3059

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3061

三、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3062

四、其他诸宗3065

五、明末佛教四大家3066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3068

一、王室与道教3069

二、两大教派及其思想3070

三、《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3072

第四节 基督教的再次传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冲突3073

一、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3073

二、天主教的儒学化3075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3076

四、明末传教事业的再度兴盛3077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3078

一、明王朝与伊斯兰教3078

二、经堂教育的兴起3079

三、汉文译著的出现3080

第六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3081

一、民间宗教的兴旺与白莲教的演变3081

二、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3082

三、黄天教和弘阳教3083

四、三一教及其特点3084

五、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3085

第十二章 清前期的国家宗教政策与诸教的分化发展3088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3088

一、坛制、祭设与仪注3089

二、尊孔与祭孔3090

三、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3091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与转衰3093

一、诸帝的崇佛活动与管理政策3093

二、禅宗的派系与流衍3095

三、其它各宗3095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政策3097

第三节 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3099

一、正一道的衰落3099

二、全真道的中兴3100

三、《道藏辑要》和新道书3101

四、道教文化在民间的扩散3102

第四节 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3103

一、民间宗教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3103

二、八卦教(含清水教、天理教)的兴衰3104

三、其他教派的活动3107

四、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3109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演进与磨难3109

一、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3110

二、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3111

三、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3112

四、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3114

第六节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撞及清廷的禁教3115

一、清初基督教的顺利传播3115

二、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3116

三、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3117

四、东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传入3118

第十三章 清后期的宗教3121

第一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3121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3121

二、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事3122

三、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3123

四、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与流延3124

第二节 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3125

一、清代后期佛教发展大势3126

二、佛教宗派的苟延3126

三、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3128

四、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3129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延续3131

一、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3131

二、晚清之全真道3132

三、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3133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厄运与搏进3135

一、移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3135

二、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流变3136

三、伊斯兰教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3137

第五节 近代社会矛盾漩涡中的基督教3138

一、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3138

二、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3139

三、基督教与太平天国3140

四、风起云涌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3142

五、教会对西方文化的传播3143

第六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3144

一、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3144

二、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3145

三、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3145

四、真空教、斋教、一贯道3146

《中华历史通鉴·戏曲史卷》3151

第一章 先秦至宋代戏曲艺术的孕育、形成3151

第一节 戏曲艺术的萌牙3151

第二节 汉代百戏与《东海黄公》315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优戏与《上云乐》3155

第四节 隋唐散乐与歌舞戏、参军戏3157

第五节 宋金说唱艺术与诸宫调3161

一、说唱艺术3161

二、诸宫调3163

第六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3167

一、宋杂剧3167

二、金院本3171

第二章 宋至元代南、北戏曲的兴起和发展3174

第一节 宋元南曲戏文3174

第二节 金元北曲杂剧及其体制3179

第三节 杂剧作家摹写元时代情状3180

第三章 成熟、繁荣的明代戏曲艺术3187

第一节 明代戏曲声腔3187

一、北曲南词诸腔并陈3187

二、北曲的衰落与南曲的变革3190

第二节 明代传奇及其体制3193

一、杂剧体制的突破3193

二、传奇体制的形成3193

三、演出实践打破传奇常规3195

第三节 明代戏曲演出的繁盛3196

一、姿彩各异的演出活动3196

二、综合诸艺的舞台艺术3198

第四节 明代的戏曲理论与批评3202

一、多样化的“曲论”问世3202

二、“情”的旗帜与“本色出行”理论3203

第四章 色彩纷呈的清代戏曲艺术3209

第一节 昆腔与弋腔3209

一、昆腔的发展与成就3209

二、弋腔的变化与高腔腔系3214

三、清宫演戏3215

第二节 地方戏曲的勃兴3217

一、地方戏曲声腔剧种3217

二、花部、雅部之争3221

第三节 戏曲音乐体制结构的新变革3222

第四节 京剧的形成与兴盛3225

一、京剧的形成3225

二、京剧的兴盛3227

第五节 晚清的戏曲改良活动3231

《中华历史通鉴·舞蹈史卷》3239

第一章 史前舞蹈3239

第一节 舞蹈的起源3239

一、最早的艺术品种:舞蹈3239

二、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3240

三、人类繁衍与原始舞蹈3242

第二节 渗透于生活中的各种舞蹈3246

一、三皇五帝的祭祀歌舞3246

二、原始图腾舞蹈3248

三、原始战争舞蹈3249

四、死亡与丧葬舞蹈3253

第三节 华夏舞风的源头3255

一、击节拍打 载歌载舞3255

二、以舞聚众 群体意识3257

三、舞则授器 重用道具3258

第二章 集古舞之大成的先秦舞蹈3264

第一节 娱人表演舞蹈的发展3264

一、万舞与万人、女乐、倡优3264

二、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3269

第二节 神权统治与祭祀舞蹈3270

一、巫人、巫舞与“禹步”3270

二、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求雨舞3271

三、民间祭祀舞蹈与《九歌)3272

第三节 乐舞制度的建立和雅乐的衰落3274

一、“六代舞”与“六小舞”3274

二、礼乐制度、舞蹈机构与舞蹈教育3275

三、雅乐的衰落3277

第四节 民间舞的兴盛及中原与四方的乐舞交流3277

一、民间舞蹈的兴盛3277

二、中原与四方的乐舞交流3278

第五节 影响深远的先秦乐舞理论3279

一、乐舞的本质及其艺术特征3280

二、乐舞的社会功能3280

三、乐舞艺术的评论标准3282

第三章 秦汉舞蹈艺术的新发展3284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秦汉舞蹈3284

一、俗乐舞的兴盛3284

二、雅乐舞的创新3292

三、西域及四方乐舞的内传3294

第二节 女乐——舞伎的艺术活动3300

一、宫廷豪门重女乐3300

二、著名舞人的身世与技艺3301

第三节 表演性舞蹈的新成就3303

一、技艺情意 相得益彰3303

二、折腰长袖 风采纷呈3304

三、多种手段 众星托月3306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乐舞荟萃交融3308

第一节 表演性舞蹈与《清商乐》中的名舞3308

第二节 “以舞相属”和礼节性舞蹈3312

第三节 乐舞交流与舞蹈艺术的发展3314

一、《西凉乐)的兴起及其他3314

二、中原及南方“胡舞”盛行3316

三、佛教乐舞与“巫舞”3317

四、舞蹈的表演风貌和技艺水平3321

第五章 隋唐灿烂的舞蹈艺术和歌舞戏的发展3325

第一节 绚丽多彩的表演性舞蹈3325

一、“健舞”、“软舞”3325

二、《霓裳羽衣舞》、大曲及其他表演性舞蹈3330

三、宫廷宴享礼仪成套乐舞及其他“四方乐舞”3334

四、《坐部伎》、《立部伎》3342

五、歌舞戏3348

第二节 渗入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群众性舞蹈活动3349

一、载歌载舞的民间节日游乐3349

二、皇室贵族自舞之风3352

三、民间艺人的歌舞献艺3352

四、宗教祭礼中的舞蹈活动3353

第三节 舞蹈艺术的卓越成就3355

一、著名舞人和舞蹈表演3355

二、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术3359

三、舞蹈的纪录和传播手段——舞谱3361

第六章 辽宋夏金的舞蹈3370

第一节 辽代舞蹈及其形象遗存3370

一、宫廷乐舞3370

二、契丹礼仪中的舞蹈3371

三、辽代舞蹈形象遗存3371

第二节、宋代的舞蹈3374

一、色彩纷呈的民间歌舞3375

二、宫廷队舞和歌舞大曲的承袭与变革3380

三、纯舞的衰落与舞蹈中戏剧性因素的增强3387

四、珍贵的德寿宫舞谱3389

第三节 西夏舞蹈的形象遗迹3391

第四节 金代舞蹈及其形象遗存3393

一、宫廷乐舞和金宋乐舞的交流3393

二、女真族的乐舞3394

三、金代舞蹈艺术形象遣存3394

第七章 独具特色的元代舞蹈3397

第一节 宫廷雅乐、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3397

第二节 宗教、民俗和民间舞蹈3405

第三节 杂剧中的舞蹈3410

一、舞蹈化的生活动作3410

二、插入性舞蹈表演3411

三、和杂剧串联演出的舞蹈节目3412

第八章 明代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舞学”的首创3414

第一节 宫廷礼仪舞蹈和戏曲、家伎舞蹈3414

一、明代的雅乐和宴乐3414

二、明传奇中的舞蹈3415

三、家伎舞蹈的余波3418

第二节 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间舞蹈3419

一、汉族和中原地区的民间舞蹈3420

二、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3424

第三节 朱载堉的“舞学”和“拟古舞谱”3427

一、朱载堉的“舞学”3427

二、朱载堉的“拟古舞谱”3428

第九章 清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3434

第一节 满族色彩浓郁的宫廷宴乐3434

一、宫廷宴乐3434

二、其他礼仪性乐舞3436

第二节 各族的民间舞蹈3437

一、汉族的民间舞蹈3437

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3443

第三节 高度发展的戏曲舞蹈3446

一、丰富多样的地方戏3447

二、戏曲舞蹈的艺术魅力3448

第十章 近代中外舞蹈交流与新型舞蹈的萌生3452

第一节 西洋舞蹈的传入及中国近代舞蹈的萌芽3452

一、最早见识和最早学习西洋舞蹈的中国人3452

二、西洋舞蹈的传入及交际舞的兴起3453

三、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及西洋舞蹈在中国学生中的传播3455

四、西洋舞蹈传入对中国近代舞蹈的影响3456

第二节 太平天国革命中的民间舞蹈3457

一、对民间舞蹈的重视及利用3457

二、促进民间舞的发展和传播3458

第三节 早期无声电影对戏曲舞蹈的弘扬及促进3458

第四部3463

《中华历史通鉴·自然科学史卷》3463

第一章 科学知识的萌芽3463

第一节 天文学知识3463

一、物候的观察和初始的年岁季节概念3463

二、天象物候历3464

三、记日法的发明3465

四、朔望月的观测和阴阳合历3467

五、方向确定中的天文学知识3468

六、史前时代的其他天文知识3469

第二节 数学知识3470

一、数的起源和原始计数法3470

二、数字的起源3471

三、对空间形式认识的起源3471

四、圆的等分和同心圆3472

五、对圆柱和圆球的认识3474

六、陶器上各种直线图形和对称、矩的发明3474

第三节 医学知识3476

一、卫生保健知识3476

二、药物的使用3477

三、外治法和针灸3478

四、巫医3478

第二章 先秦时期自然科学的主要门类及其成就3480

第一节 天文学研究的成就3480

一、观象授时和观象祭占3480

二、天文与天命3482

三、天文学体系雏形的形成3483

第二节 数学的萌芽3487

一、数的概念与应用3487

二、形的概念与应用3491

三、数学思想3494

四、数学教育制度3495

第三节 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3496

一、地理知识的起源3496

二、从禹铸九鼎到地图的出现3497

三、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3498

四、地质知识的萌芽3499

五、城市的兴起与地理知识的关系3500

第四节 生物学知识的早期积累3501

一、物候知识3501

二、人体解剖生理知识3501

三、古代动植物分类知识体系的形成3503

第五节 物理学知识的萌芽3504

一、《墨子》中的物理知识3504

二、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孕育和应用3505

第三章 秦汉时期自然科学的进步3507

第一节 自然科学3507

一、天文学3507

二、数学3517

三、地学3525

四、其他自然科学知识353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自然科学技术盛况3535

第一节 天文学3535

一、恒星观测的进步3535

二、岁差的发现3536

三、大气消光现象的认识3536

四、太阳及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研究3537

五、天文历法的发展3537

六、浑仪和浑象的制造3539

七、宇宙理论的纷争3541

第二节 数学3541

一、赵爽与《周髀注》3541

二、刘徽与《九章算术注》3542

三、刘徽的学术贡献3543

四、刘徽的数学学术思想3548

五、何承天及祖冲之父子的数学工作3550

六、《孙子算经》与《张邱建算经》3551

第三节 地学3554

一、边疆及域外地理知识的扩展3554

二、裴秀和他的“制图六体”3555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3557

四、北魏物候历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3559

第四节 生物学与化学3560

一、生物学知识3560

二、炼丹术中的化学知识3562

第五章 隋唐时期自然科学的丰硕成果3564

第一节 天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564

一、恒星观测体系的完善和星象知识的普及3564

二、历法中对七曜不均匀运动的计算3567

三、在日食计算上的进步3570

四、全国大地测量的创举3572

五、天文仪器制造的成就3572

六、天文学名著3573

七、中外天文学的交流3575

第二节 数学的深化与普及3576

一、《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3576

二、二次内插法3577

三、筹算改革与敦煌算书3578

四、数学教育的发展3578

五、中外数学交流3580

第三节 地学的丰硕成果3581

一、隋唐地理发展趋势3581

二、地图的发展3583

三、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3584

四、对海陆变迁的认识3585

五、在潮汐观测和理论方面的贡献3586

第四节 炼丹术黄金时期的化学知识3587

第五节 生物学知识和光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3589

一、姚崇治蝗思想及其成就3589

二、唐代类书中的生物学文献3590

三、唐代笔记杂考中的生物学知识3590

四、对几种益虫的认识和利用3591

五、光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3592

第六章 宋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3594

第一节 传统天文学走向高峰3594

一、浑仪的风采和计时器的进步3594

二、空前规模的恒星观测3596

三、闻名世界的《天文图》3597

四、沈括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3597

五、苏颂和水运仪象台3598

六、历算的新成就3602

七、珍贵的天象记录3603

八、宇宙理论的新探索3603

九、航海天文学知识的积累3604

第二节 硕果累累的数学3604

一、刘益、贾宪的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3604

二、《梦溪笔谈》中的数学3607

三、秦九韶与《数书九章》3608

四、杨辉的数学普及工作与纵横图3610

五、数学教育3611

第三节 地学的继承和发展3613

一、地图的多样化及广泛应用3613

二、方志的编纂和沿革地理研究3617

三、不断扩展的边疆地理及海外地理3618

四、对喀斯特地貌的观察与认识3619

五、沈括在自然地理和地质方面的科学论证3619

六、在实践中岩矿知识的增长3622

七、海潮理论的发展3623

第七章 元代的自然科学3625

第一节 名家辈出的数学3625

一、李冶与天元术3625

二、《授时历》中的数学内容3628

三、朱世杰的四元术、垛积术与招差术3629

四、其他数学成就3632

五、数学教育3633

六、中外数学交流3635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高峰3636

一、元上都天文台和西域仪象3637

二、大都天文台和它的观测设备3639

三、观星台和量天尺3642

四、《授时历》的成就3643

五、著名的少数民族天文学家和回回司天监3644

六、大规模的天文观测3645

七、恒星观测的进一步发展3646

第三节 地理学及其重要成果3646

一、元代的地图与方志3647

二、发达的驿站制度3648

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河源考察3649

四、元初杰出的旅行家3650

五、域外地理的杰作——《真腊风土记》和《岛夷志略)3651

第八章 明代的自然科学3654

第一节 从低谷走向过渡时期的天文学3654

第二节 数学3662

第三节 蔚然称盛的地理学3669

第四节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3680

第五节 其他自然科学3683

第九章 清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3691

第一节 中西数学交流与传统数学的发展3691

一、以梅文鼎为中心的清初数学3691

二、清宫中的数学研究3693

三、中西合璧的杰作3694

四、中西数学交流的地位与影响3696

五、对传统数学的整理与研究3697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体系的缓慢转变3699

一、从《崇祯历书》到《西洋新法历书)3700

二、《时宪历》的颁用3701

三、两种天文学体系的继续较量3702

四、清观象台和清代制造的天文仪器3703

五、《仪象考成》3705

六、《历象考成》3706

七、传统天文学研究的复兴3707

八、《畴人传》的编撰3708

九、民间天文学研究的成就3709

十、清代星图3710

第三节 地理学的继承和繁荣3711

一、测绘制图达到较高的科学水平3711

二、“经世致用”的学风和地理学的发展3713

三、各种地理著作纷然问世3716

四、清代的治黄专家及其治黄理论3718

五、乾嘉时代地理古籍的考证与校释3720

第四节 生物学概况3721

一、《医林改错》3721

二、《植物名实图考》3722

第十章 清代后期自然科学3724

第一节 清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3724

一、西学东渐的必然趋势3724

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价值选择3726

三、西方科技知识的大量传入及其途径3727

四、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变化3729

第二节 天文学3730

一、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孕育和诞生3730

二、中国近代天文学教育的起步3734

三、太平天国的历法3735

四、古观象台的厄运3536

五、中国近代天文台的出现3737

第三节 数学3737

一、幂级数的研究与应用3737

二、李善兰的尖锥术与垛积术3739

三、变量数学的传入3740

四、中西数学的交互发展3742

五、数学教育与数学期刊3743

第四节 物理学3744

一、姗姗来迟的牛顿学说3744

二、李善兰的贡献3744

三、光学知识的传入3745

四、新物理知识的传入3746

五、近代物理学知识传入后的影响3746

第五节 化学3747

一、近代化学知识的零星传入3747

二、徐寿与近代化学的系统传入3747

三、近代化学教育3748

四、最早的的化学团体3749

第六节 地理学和地质学3749

一、外国地理广为编著3749

二、边疆地理倍受重视3750

三、外国地质地理学者纷至沓来3751

四、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3753

五、中国地学会及其创办的《地学杂志》3756

六、传统地理学及其发展变化3758

第七节 生物学3759

一、生物学的教学3760

二、生物学书刊的出版3760

三、外人在华的生物调查3761

《中华历史通鉴·农业史卷》3767

第一章 原始农业3767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3767

一、世界农业起源的研究概况3767

二、中国农业的起源3770

第二节 原始农业经济的发展3774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刀耕火种农业阶段3775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锄耕农业阶段3776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发达的锄耕农业和犁耕的萌芽3781

第三节 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3785

一、原始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3785

二、原始种植技术3790

三、谷物的储藏和加工3793

四、家畜饲养技术的发展3795

五、渔猎技术的提高3797

第二章 先秦时期生产技术的初步发展3800

第一节 农业技术的发展3800

一、青铜农具和铁农具的使用3800

二、从农田沟洫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出现3804

三、大田作物和精耕细作技术的奠基3806

第二节 相关技术的发展3808

一、中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3808

二、《禹贡》、《地员》中的土壤学知识3811

三、园圃、林业、蚕桑和畜养技术3812

四、农产品的储藏和加工3816

五、农学著作和农学思想3818

第三章 秦汉时期农业技术中的发明和应用3821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3821

一、农具和牛耕技术的进步3821

二、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3824

三、耕作技术及代田、区田法3827

四、大田作物的施肥和栽培管理技术3830

第二节 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3833

一、园艺和人工造林的发展3833

二、蚕桑、畜牧兽医和人工养鱼3834

三、粮食储藏和农产品加工技术3836

四、《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3837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农业科技3840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3840

一、北方旱作和南方水田地区农业技术发展概述3840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3844

三、土壤耕作和栽培管理技术3845

第二节 副业科学技术3848

一、园艺和植树技术3848

二、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3850

三、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3853

第五章 隋唐时期农业技术的多方面发展3856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步3856

一、农田水利技术的新发展和土地利用3856

二、“江东犁”及其他农具的发展3859

三、大田作物的耕作栽培技术3863

四、农学著作3865

第二节 副业科学技术的新进步3867

一、园艺和茶树栽培技术3867

二、畜牧兽医和养鱼的发展3870

第六章 宋代农业技术的巨大成就3874

第一节 农业科技的多方面发展和提高3874

一、丰富多彩的农学著作3874

二、南方的土地利用和水田生产技术3875

三、空前发展的园艺业和园艺技术3880

四、蚕桑、经济昆虫饲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3883

五、《陈旉农书》的特点及农学思想3885

第二节 动植物志和生物学知识3887

一、动、植物志发展概况3887

二、生物学知识的进展3888

第七章 元代的农业技术3891

第一节 三大农书——《农桑辑要》、《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3891

一、官修农书《农桑辑要》3891

二、王祯及其《农书》3892

三、《农桑衣食撮要》3894

第二节 农具和耕作使用技术3894

一、整地农具及其耕作使用技术3894

二、中耕除草农具及其使用技术3895

三、播种、收获农具及其使用技术3896

四、灌溉器械和水力的利用3896

第三节 棉花传入中原和“风土限制”说的突破3898

一、棉花传入中原3898

二、“风土限制”论的突破3899

第四节 养蚕、养蜂和蔬菜、果木栽植技术的新进展3900

一、养蚕3900

二、养蜂技术日臻完善3901

三、蔬菜栽植技术的新进展3901

四、果木栽培技术的发展3901

第八章 明代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3904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普遍发展3904

一、水利灌溉和农具的改进3904

二、几项新出现的耕作栽培技术3908

三、新作物的引进、传播和良种繁育技术3909

四、植棉和大田作物无性繁殖技术3911

五、园艺、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新进展3913

第二节 《农政全书》和其他农学著作3918

一、徐光启及其农学思想3918

二、《农政全书》的成就3920

三、其他农学著作3922

第九章 清代的农业技术3926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农业技术3926

一、农田水利与土地利用的新发展3926

二、种植结构的变化和多熟制的发展3929

三、对土壤耕作和施肥认识的提高3931

四、柞蚕放养技术和农作物虫害的防治3933

五、内容丰富的农学著作3934

第二节 清代后期的农业技术3936

一、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农学3936

二、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3938

三、《农学报》、《农学丛书》与近代农业科学的传播3940

四、“务农会”和农事试验场的建立3941

五、近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农机的改良3944

《中华历史通鉴·医学史卷》3949

第一章 原始时期医学知识3949

第一节 卫生保健知识3949

第二节 药物的使用3950

第三节 外治法和针灸3950

第四节 巫医3951

第二章 先秦时期医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3953

第一节 卫生保健知识的丰富3953

第二节 药物知识和使用经验的积累3956

第三节 疾病知识和诊疗经验的积累3957

第四节 《黄帝内经》3959

第五节 医与巫的斗争3961

第三章 秦汉时期临症医学的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形成3963

第一节 《难经》对医学理论的阐发3963

第二节 现存最早的病案——淳于意“诊籍”3965

第三节 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草经》3965

第四节 出土医书的临症医学成就3968

第五节 《伤寒杂病论》的辨症论治体系3971

第六节 华佗与医疗技术的进步3973

第七节 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397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3977

第一节 《脉经》与诊断学的进步3977

第二节 皇甫谧对针灸医籍的整理3979

第三节 葛洪的急救手册《肘后救卒方》3980

第四节 《小品方》的成就和影响3982

第五节 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和石刻药方3983

第六节 本草学的发展3984

第七节 服石与炼丹3986

第五章 隋唐时期医药学的全面总结和发展3988

第一节 病因症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3988

第二节 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及杰出贡献3990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本草著述3994

第四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3996

一、杨上善、王冰对《内经》的研究3996

二、医学文献大师王焘与《外台秘要)3996

第五节 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理伤续断方》3997

第六节 太医署及其他卫生组织3998

第七节 汉藏医药交流与藏医发展4000

第八节 中外医药交流4002

一、中日医药交流4002

二、中朝医药交流4002

三、中越医药交流4002

四、中印医药交流4003

五、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3003

第六章 辽、金时期医学的发展4005

第一节 契丹医学的发展4005

一、契丹族医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4005

二、医事组织与卫生保健4005

三、诊断与治疗技术4006

第二节 金代时期医学理论的创新与争鸣4006

一、医学发展概况4006

二、刘完素的“火热论”4007

三、张元素的脏腑辨症说与遣药制方论4008

四、张从正的“攻邪论”4009

五、李杲的“脾胃论”4010

第七章 宋代医学的巨大成就4011

第一节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4011

一、医事管理与医学教育的进步4011

二、最早的国家医药局4012

三、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局4013

四、药物学的发展4013

五、不同类型方书的编纂4015

六、人体解剖和解剖图谱4016

七、诊断学的进步4017

八、铜人铸造与针灸学的发展4017

九、临床各科的突出成就4018

十、法医学的重大发展4020

第八章 元代交相辉映的各民族医学4022

第一节 朱丹溪及其滋阴学派4022

一、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4022

二、相火论4023

三、强调辨症论治反对滥用温燥4023

四、擅长杂病论治4024

第二节 长足发展的外科骨伤学科4024

一、外科手术和急救术4024

二、齐德之与《外科精义》4025

三、骨伤科4025

第三节 舌诊、针灸及其他学科4028

一、舌诊4028

二、针灸4028

三、治痨专著《十药神书》4029

第四节 营养食疗与卫生保健4030

一、《饮膳正要》及其营养食疗成就4030

二、卫生保健4030

第五节 回汉并存的医事制度4031

第六节 藏族和畏兀儿族医学4032

一、萨迦王朝时期的藏医学4032

二、畏兀儿族医学4032

第九章 明代空前发展的中医学4033

第一节 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4033

一、生平及其学术成就4033

二、《本草纲目)4034

第二节 人痘接种术和职业病的防治4037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传播及其意义4038

二、对职业病的认识及其防治措施4039

第三节 富有创见的传染病学说4039

第四节 临床医学的新发展4040

一、诊断学的成就与病案格式的建立4041

二、内科纠偏学风与八纲辨症的明确提出4041

三、外科、骨伤科理论和手术的发展4043

四、妇、儿、口齿和眼科4045

五、针灸推拿和气功养生4045

第五节 医药著作的大量编撰4048

一、药物方剂类医著和集大成的《普济方》4048

二、古籍整理和研究4050

三、医学全书和丛书4051

四、医学普及读物和医案、医史著作4051

第六节 少数民族医药4052

一、帕竹王朝藏医学的南北学派4052

二、蒙医药学学派的形成4052

三、维吾尔族医学简况4053

第七节 中外医药交流4053

一、中朝医药交流4054

二、中日医药交流4054

三、中国与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4055

第十章 清代前期多种发展趋势的医学4056

第一节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普及发展4056

一、药物学4056

二、方剂学4057

第二节 蓬勃发展的温病学4057

一、温疫学说的发挥4058

二、温病辨症论治体系的确立4058

第三节 临床各科的新成就4059

一、内科学术气氛活跃4059

二、外科与骨伤科的进步4062

三、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4063

第四节 医学的保守与创新4066

一、古籍整理与医学保守4066

二、尸体解剖与医学创新4066

第五节 少数民族医药的进步4067

一、藏医学的新发展4067

二、蒙医学的进步4068

第六节 受挫的中外医药交流4068

一、中日医药交流4068

二、中国医学对朝鲜、越南的影响4069

三、中医药传入欧美国家4069

四、西洋医学传入中国4069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在西医大量涌入背景下的中国医学4071

第一节 西洋医学的继续传入及其在华传播4071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继续发展4072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思想及其学派4074

第四节 清代宫廷医药4075

一、太医院4075

二、御药房及其药品来源4076

三、清宫医药的特点4077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4079

《中华历史通鉴·建筑史卷》4083

第一章 原始民居4083

第一节 岩洞的利用4083

一、岩洞分布状况4083

二、岩洞的选择和处理4084

三、原始大石棚4084

第二节 巢居与干栏式房屋4084

一、巢居与干栏式房屋概述4084

二、巢居与干栏式房屋的发展4085

三、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剖析4086

四、干栏式房屋的木结构技术4087

第三节 穴居4088

一、穴居发展概述4088

二、从穴居到半穴居4088

三、龙山文化穴居式样4089

四、穴居实例分析4089

第四节 半穴居4091

一、半穴居的类型4091

二、半穴居的建筑技术4095

第五节 原始聚落的布局4098

一、聚落的分布与选址4098

二、聚落的分区和功能4098

三、防卫设施4098

第二章 先秦建筑4100

第一节 城池规划、筑城工程4100

一、郑州商城4100

二、东周王城的现状4102

三、《考工记》中的王城图4102

四、战国都城4103

第二节 宫室与宗庙建筑4110

一、二里头宫室建筑4110

二、盘龙城宫室建筑4111

三、凤雏宫室建筑遗址4112

四、召陈遗址的宫室建筑4114

五、礼制与周代宫室4115

第三节 居住建筑、高台建筑4117

一、《仪礼图》中的士大夫住宅4117

二、高台建筑的缘起与发展4117

三、高台建筑的负空间——商代大墓4118

四、中山王兆域图4119

五、战国铜器上的台榭建筑4119

六、建筑技术4121

第四节 建筑工具及材料的发展4123

一、铜制建筑工具4123

二、陶制水管、排水孔4123

三、春秋时代的铜构件4123

四、瓦的发展4124

第三章 秦汉建筑4126

第一节 宏大严整的都城建设4126

一、秦都咸阳4126

二、西汉都城长安4126

三、东汉都城洛阳4129

第二节 宫殿苑囿4129

一、秦代宫苑4129

二、西汉宫苑4130

三、东汉宫苑4131

第三节 住宅和寺衙4131

一、贵族第宅4131

二、坞壁4132

三、贫民住所4133

四、寺衙4133

第四节 礼制建筑4134

第五节 陵墓4135

一、秦始皇陵4135

二、汉陵4135

三、贵族墓葬4137

第六节 栈道和桥梁4139

第七节 秦汉长城4140

第八节 建筑技术和材料4144

一、木结构逐渐成熟4144

二、秦砖汉瓦414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4148

第一节 割据形势下的都城建设4148

一、三国时期的都城4148

二、十六国时期的都城4151

三、北魏的都城建设4151

四、都城格局的演变和发展4153

第二节 佛教建筑的发展4155

一、初期佛教建筑活动4156

二、早期寺院建筑的出现4156

三、鼎盛期的佛教建筑活动4157

四、佛教建筑的类型与形式演变4158

第三节 宫室、宅园与陵墓4164

一、宫室格局4164

二、前朝宫殿4166

三、后宫殿舍4166

四、宅园4167

五、陵墓4167

第五章 隋唐时期建筑4173

第一节 都城建设4173

一、长安城的规划布局4173

二、洛阳城的规划布局和变革4175

三、长安、洛阳城市规划的成就和革新4177

四、长安、洛阳城市建设的影响4178

第二节 雄伟壮丽的宫殿和御苑4178

一、长安的宫殿建筑和御苑4178

二、洛阳的宫殿建筑及神都苑4181

三、华丽的离宫别院建筑4183

第三节 辉煌的建筑成就4183

一、建筑大发展的历史时代4183

二、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成熟4193

三、多样的建筑材料和富丽的建筑装饰4195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艺术4201

第一节 宋代建筑4201

一、城市、宫殿、园林4201

二、城乡住宅与官署府第4205

三、宗教及祭祀性建筑4208

四、承前启后的陵墓建筑4215

五、高超的桥梁建筑技术4215

六、建筑专著《营造法式》4219

七、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成就4221

第二节 辽代建筑4224

一、都城及宫殿4224

二、佛殿4224

三、佛塔4228

第三节 金代建筑4232

一、“一依汴京制度”的金中都4232

二、兼采辽宋制度的佛殿建筑4234

三、芦沟桥4235

四、雕刻精致的砖墓4236

第七章 元代时期的建筑4239

第一节 都城与宫殿建筑4239

一、元上都的营建4239

二、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元大都4241

三、大都的宫殿建筑和御苑4243

第二节 宗教建筑4244

一、佛教建筑4244

二、藏传佛教建筑4249

三、道教建筑4249

四、伊斯兰教建筑4251

第三节 住宅园林及其他建筑4254

第四节 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4257

第八章 明代建筑4262

第一节 城市与宫殿4262

一、宏伟的都城4262

二、壮丽的宫殿建筑4266

三、大规模的筑城高潮4270

第二节 宏丽多姿的礼制建筑4272

一、太庙和社稷坛4272

二、天坛4274

三、孔庙4277

第三节 统一规划修筑的帝王陵寝4278

一、明皇陵和孝陵4278

二、明十三陵4279

第四节 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4282

一、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4282

二、海防卫城4288

第五节 瑰丽多彩的宗教建筑4289

第六节 住宅与园林4292

一、住宅建筑4292

二、园林4293

第七节 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4296

第九章 清代建筑4299

第一节 宫殿与陵寝建筑4299

一、北京城的扩建4299

二、北京宫殿的改造4300

三、盛京宫殿4301

四、清初三陵和清东、西陵4302

第二节 宫苑与私家园林4304

一、北京三海的改建4305

二、三山五园4305

三、热河避暑山庄4308

四、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4311

第三节 宗教建筑4313

一、藏传佛教建筑4313

二、汉传佛教寺庙与南传佛教的缅寺4317

三、伊斯兰教建筑4320

四、道教宫观4322

第四节 民居建筑4323

一、清代社会变化与民居发展的关系4323

二、清代民居形制的分类及特色4326

第五节 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新发展4330

一、建筑材料供应范围扩大4330

二、建筑结构的改进4330

三、清工部《工程作法》4331

四、《样式雷》与《算房刘》4331

五、建筑美学观点的变化4331

六、建筑装饰艺术的兴盛4331

1997《中华历史通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罗力等总编撰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5卷(1999 PDF版)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5卷
1999 北京:团结出版社
中华通史  2( PDF版)
中华通史 2
商务印书馆
中华通史 4(民国37.08 PDF版)
中华通史 4
民国37.08 商务印书馆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中(1996 PDF版)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中
1996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下(1996 PDF版)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下
1996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中华历史图鉴(1978 PDF版)
中华历史图鉴
1978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上(1996 PDF版)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上
1996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中华野史镜鉴(1998 PDF版)
中华野史镜鉴
1998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1993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1993 北京:红旗出版社
中华通鉴  影响历史的一百篇名作  下(1996 PDF版)
中华通鉴 影响历史的一百篇名作 下
1996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华通鉴  影响历史的一百篇名作  上(1996 PDF版)
中华通鉴 影响历史的一百篇名作 上
1996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国历代兴亡史通鉴(1985 PDF版)
中国历代兴亡史通鉴
1985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9卷(1999 PDF版)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9卷
1999 北京:团结出版社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8卷(1999 PDF版)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8卷
1999 北京:团结出版社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7卷(1999 PDF版)
中华历朝兴亡通鉴 第7卷
1999 北京:团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