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通鉴 第3部》求取 ⇩

目录2293

第三部 《中华历史通鉴·学术思想史卷》2293

第一章 原始思维2293

第一节 原始人类的意识活动与灵魂观念的产生2293

一、北京人的意识活动2293

二、灵魂观念的出现2294

第二节 原始的自然观2295

一、“万物有灵”——认识自然的最初意识2295

二、自然物的崇拜意识2295

第三节 氏族与人类起源的最初探索2297

一、氏族起源的探寻与图腾崇拜意识2297

二、人类起源的原始探索2299

第四节 宇宙发生说与社会历史观念的萌芽2300

一、“天地开辟”的宇宙发生说2300

二、祖先崇拜与英雄史观的萌芽2301

第五节 原始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观念2302

一、原始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发展2302

二、原始的道德观念2304

一、夏、商时代的天命思想和神权垄断2306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代的思想2306

第二章 先秦时期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2306

二、西周的“维新”与宗法奴隶制的意识形态2307

四、早期“五行”“阴阳”说和“易经”思想2309

三、西周末的社会动荡和天命神权观念的动摇2309

一、“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2313

第二节 春秋时代“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和孔子儒家学说2313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2316

一、墨子与早期墨学2320

第三节 战国时代诸子之学的争鸣与交融2320

二、《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体系2322

三、思孟学派对儒学的发展2325

四、《管子》与管仲学派2328

五、宋钘、尹文学派对《老子》学说的改造和发展2330

六、庄子的道家思想2332

七、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2334

八、总结“百家争鸣”的荀子学说2338

九、韩非的学术思想2341

十一、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与《吕氏春秋》2343

十、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2343

第一节 秦代法家思想与阴阳家“五德终始”说的结合2346

第三章 秦汉时期儒学的独尊与经今古文之争2346

一、汉初的学术趋向与黄老后学2347

第二节 西汉的黄老思想与儒学统治地位的确定2347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2349

三、《淮南子》的学术思想2351

四、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体系2354

五、司马迁的学术思想2358

一、经学的神学化和汉代经今古文之争2360

第三节 经今古文之争和王充的无神论思想2360

二、对谶纬神学的抨击和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2364

三、东汉末的社会批判思潮2367

二、曹操、诸葛亮的名法思想2372

一、名法思想的兴起2372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2372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2372

一、玄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374

第二节 魏晋玄学思潮2374

二、王弼的“贵无”论2375

三、嵇康、阮籍的“自然”论2378

四、裴頠的“崇有”论2379

五、郭象的“独化”论2381

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2383

一、杨泉的《物理论》2383

第三节 反玄学思想2383

一、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2385

第四节 东晋南北朝的佛学思想2385

二、僧肇的“般若”学2386

四、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2388

三、慧远的“法性不变”论2388

一、“无以折其锋锐”的反神学论战2389

第五节 范缜的《神灭论》2389

二、“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无神论思想2390

第六节 道教思想的发展2391

一、葛洪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2392

二、寇谦之和新天师道2393

三、陶弘景的道教思想2394

一、魏晋经学2395

第七节 经学的发展2395

二、南朝经学2396

三、北朝经学2397

第一节 隋和唐初“三教并用”的文化政策2400

第五章 隋唐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2400

第二节 王通和他的《中说》2401

一、《经典释文》是经学统一之先驱2403

第三节 隋唐经学和《五经正义》2403

二、隋代经学的成就2404

三、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和经学的统一2405

第四节 佛学思想的昌盛繁荣2406

四、唐后期的经学和经学新风气的开创2406

一、天台宗的“止观”说2407

二、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2408

三、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2409

四、禅宗的“顿悟”说2410

第五节 道教思想的义理化发展2411

二、司马承祯的“主静”、“坐忘”的修持之道2412

一、王玄览的援佛入道2412

一、韩愈的反佛斗争和“道统”论2413

第六节 韩愈、李翱的反佛斗争与儒佛思想的合流2413

三、杜光庭的纳儒入道2413

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2415

三、李翱的“复性”论与儒、佛思想的合流2416

一、柳宗元的天人“各行不相预”学说2417

第七节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体系2417

二、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学说2420

三、柳宗元、刘禹锡思想的特点2421

一、皮日休的无神论2422

第八节 唐末和五代时期的进步思想2422

二、《无能子》的自然观2423

三、谭峭和他的《化书》2424

第一节 经学的更新与理学思潮的兴起2426

第六章 宋代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2426

一、从汉学到宋学的转变2427

二、经学的哲学化——儒、佛、道思想的融合2428

二、“有体有用”的“元气”论与“五行”说2429

一、“荆公新学”派2429

第二节 王安石的“新学”2429

四、“尚变”的辩证思想2430

三、认识论与人性学说2430

一、周敦颐与“濂学”2431

第三节 学派林立的北宋理学2431

五、进步的历史观2431

二、邵雍与象数学2434

三、张载与“关学”2436

四、程颢、程颐与“洛学”2439

一、朱熹与“闽学”2444

第四节 集北宋理学大成的“朱学”与南宋理学流派2444

二、陆九渊与“心学”2450

三、张栻与湖湘学派2455

四、吕祖谦与“婺学”2457

一、陈亮与永康学派2460

第五节 与理学对峙的学术思想2460

二、叶适与永嘉学派2463

三、杨万里与《诚斋易传》2466

三、对程、朱性论的修正2469

二、“道”(“理”)在事中的本体论2469

第七章 元代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2469

第一节 黄震对程朱理学的修正2469

一、学术渊源与思想风格2469

四、对程、朱认识论和修养论的修正2470

第二节 理学的北传与朱学成为官学2471

五、对“道统”论的怀疑与批评2471

二、朱学成为官学2472

一、理学的北传2472

二、心性说的“心学”倾向2473

一、“理”本论中的矛盾现象2473

第三节 许衡的理学思想2473

三、“求之于心”与道德“践履”2474

二、“博学详说”的读书穷理说2475

一、天道思想和事在人为2475

第四节 刘因的理学与经学思想2475

第五节 吴澄“和会朱陆”的理学倾向2476

三、经学思想2476

二、心性说的朱、陆“和会”2477

一、“太极”说和理气观2477

三、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2478

一、郑玉的调和朱、陆2479

第六节 郑玉、赵偕的理学思想2479

二、赵偕的陆学传播2480

一、三部《大全》的编纂2482

第一节 明初朱学统治的加强2482

第八章 明代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2482

二、宋濂、方孝孺的理学思想2483

四、薛瑄与“河东之学”2485

三、曹端的“理驭气”说与“孔颜乐处”2485

五、吴与弼与“崇仁之学”2487

一、陈献章的“江门之学”和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2488

第二节 王守仁(阳明)心学的崛起和广泛传播2488

二、王守仁的心学体系2491

三、王守仁心学的思想影响及其分化2495

一、王艮和泰州学派2496

第三节 泰州学派与李贽的“异端”思想2496

二、泰州后学何心隐2499

三、李贽的“异端”思想2500

一、罗钦顺开批评王学之端2504

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2504

二、王廷相的“元气”论和“知行兼举”说的理论贡献2505

三、黄绾由信奉王学转向批评王学2509

四、吴廷翰的气本论和对“知行合一”说的批评2511

五、吕坤的“独见之言”和批判精神2513

一、对朱、陆之学“早异晚同”说的诘辩2515

第五节 陈建和《学蔀通辨》2515

二、对陆王心学“阳儒阴释”的批评2516

一、东林学派的形成及其特征2517

第六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2517

二、顾宪成的“理是主宰”和“道性善”说2518

三、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务实致用学说2520

一、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2523

第七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2523

二、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2526

第八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2529

三、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2530

二、明中期的实学思想2530

一、经世传统是其重要渊源2530

一、经世致用的“实学”2533

第一节 清初实学高潮的思想特色2533

第九章 清代前期实学高潮与乾嘉汉学2533

三、“质测之学”的科学精神2534

二、对宋明理学的批评总结2534

一、折衷调和的学术倾向2535

第二节 孙奇逢的学术倾向与《理学宗传》2535

四、早期启蒙思想的光彩2535

二、不尚空谈,重于实用2536

三、《理学宗传》的思想宗旨2537

二、《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对宋明理学的总结2538

一、“气”一元论的哲学观2538

第三节 黄宗羲对宋明理学的总结2538

第四节 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2540

二、“气”——“火”一元论的自然观2541

一、“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2541

三、丰富的辩证思维2542

第五节 顾炎武的崇实致用学风2543

四、“借远西为郯子”的西学观2543

一、“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2544

二、“经学即理学”的学术新途径2545

第六节 王夫之对古代学术思想的总结与理论贡献2546

三、“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2546

一、“太虚一实”的“气”本论2547

二、“太虚本动”、“变化日新”的辩证发展观2548

四、“理欲统一”论2549

三、“行可兼知”、“言必有征”的知行统一观和务实学风2549

第七节 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2550

二、“一齐推翻”宋明理学2551

一、“习行”与“为天地造实绩”2551

三、“本原之地在学校”2552

二、阎若璩与《尚书古文疏证》2553

一、清代汉学的兴起2553

第八节 乾嘉汉学的先驱2553

三、胡渭与《禹贡锥指》、《易图明辨》2554

第九节 汉学吴派的开创者——惠栋2555

四、毛奇龄对宋儒的批评和《四书改错》2555

一、惠栋的《易》学与反理学思想2556

二、“明堂”论与《古文尚书考》2557

第十节 戴震与汉学皖派2558

三、学术成就与影响2558

二、重理性思维的“神明”说2559

一、戴震“气化即道”的自然唯物论2559

三、主张“理存于欲”,抨击“以理杀人”2560

四、汉学皖派的音韵、训诂、考据之学2561

一、主张“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的汪中2562

第十一节 汪中和乾嘉汉学集大成者阮元2562

二、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阮元2563

一、常州今文经学派2566

第十二节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与龚自珍的学术思想2566

二、龚自珍的学术思想2567

第一节 近代维新思想的前驱——魏源2569

第十章 近代思潮中的学术思想2569

二、朴素辩证的变易观和矛盾观2570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570

四、“知耻振邦”和“利国利民”说2571

三、“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观2571

一、冯桂芬、薛福成、马建忠的维新思想2572

第二节 早期的维新思想学派2572

二、郑观应、何启的维新思想2573

一、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2575

第三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维新学派2575

二、谭嗣同的《仁学》2579

三、严复传播的西学及其近代启蒙思想2582

四、梁启超的哲学观和《新民说》的进步伦理观2585

一、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自然观和无神论2587

第四节 章太炎的早期学术思想2587

二、“受”、“想”、“思”的反映论2588

三、独特的宗教哲学2589

五、进步的学术史观2590

四、“革命道德”论与“俱分进化”论2590

第五节 孙中山的早期学术思想2591

一、唯物主义自然观2592

二、“知难行易”论2593

三、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改造2594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2599

第一章 丰富多彩的先秦文学艺术2599

《中华历史通鉴·文学史卷》2599

一、原始歌谣2601

第二节 文学的源头2601

二、上古神话2602

三、古代散文的形成2603

一、《诗经》的结集与流传2604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与成就2604

二、《诗经》的分类和内容2606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2607

一、楚辞的产生2608

第四节 楚辞的艺术与成就2608

二、屈原和《离骚》2609

三、屈原的其他作品2610

第五节 生动形象的历史散文2611

四、宋玉的《九辩》2611

一、《左传》的叙事与辞令2612

三、《战国策》的纵横家色彩2613

二、《国语》的劝诫意味2613

二、凝炼精警的《老子》2615

一、简洁隽永的《论语》2615

第六节 百花齐放的诸子散文2615

四、犀利雄辩的《孟子》2616

三、质朴严谨的《墨子》2616

五、氾诡纵恣的《庄子》2617

六、绵密醇厚的《荀子》2618

七、凌厉峻峭的《韩非子》2619

第一节 秦汉文学演变的概况2621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文学艺术2621

一、西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3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论说散文2623

二、西汉中期的论说散文2624

四、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6

三、西汉后期的论说散文2626

第三节 雄视百代的历史散文2627

五、东汉前期的论说散文2627

一、《史记》的文学成就2628

二、《汉书》的写作特点2630

第四节 一代文学的代表——汉赋2631

三、其它史传散文2631

二、散体大赋的兴盛2632

一、汉赋的形成2632

三、抒情小赋2633

二、乐府民歌的内容2634

一、乐府和乐府诗2634

第五节 别开生面的乐府民歌2634

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2635

四、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2636

二、汉末文人五言诗2637

一、文人五言诗的出现2637

第六节 新兴的文人五言诗2637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264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2640

一、建安风骨2642

第二节 魏晋诗歌2642

二、正始之音2644

三、晋初“太康体”2645

四、玄言诗、游仙诗2646

五、陶渊明及其田园诗2647

一、刘宋山水诗2648

第三节 南北朝诗歌2648

二、鲍照的拟古乐府和七言诗2649

三、南朝乐府民歌2650

四、齐、梁、陈新体诗2651

五、北朝乐府民歌2652

六、庾信及南北诗风融合2653

一、建安文风2654

第四节 散文、骈文与辞赋2654

二、正始散文2655

三、两晋散文与陶渊明2656

四、南朝的骈体文2658

五、南北朝的散体文2659

一、志怪小说2660

第五节 小说2660

二、轶事小说2661

一、诗风的变革2664

第一节 隋及初唐诗2664

第四章 隋唐辉煌的诗歌和文体的变革2664

二、律诗的定型2665

一、清幽闲逸的山水田园诗2666

第二节 盛唐诗歌2666

二、慷慨激昂的边塞诗2667

三、飘逸雄奇的诗人李白2669

四、沉郁顿挫的诗人杜甫2670

一、中唐前期诗人2672

第三节 中、晚唐诗歌2672

二、白居易和新乐府诗派2673

三、韩、孟诗派2675

四、柳宗元和刘禹锡2676

五、杜牧和李商隐2677

二、温庭筠及花间词派2679

一、词的特征、起源和发展2679

第四节 唐、五代词2679

三、李煜及南唐词人2680

一、骈文的复兴2681

第五节 唐代散文2681

二、古文的崛起2682

第六节 唐代传奇小说2686

一、帝王的诗2690

第一节 诗歌2690

第五章 辽代文学艺术2690

二、后妃的诗2691

第二节 散文2692

四、乐府、民歌2692

三、《醉义歌》2692

第一节 宋代文学的特征2695

第六章 宋代文学的繁荣2695

一、西昆体与宋初诗歌2696

第二节 宋诗的拓展与创新2696

二、北宋诗歌革新2697

三、王安石和苏轼2698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2700

五、陆游及南宋前期诗歌2701

六、南宋后期诗歌2703

一、北宋前期小令词2704

第三节 宋词的繁荣兴盛2704

二、柳永的慢词2705

三、“自是一家”的苏轼词2706

四、北宋后期词人2707

五、南宋前期词人2708

六、辛弃疾及辛派词人2710

七、姜夔及姜派词人2712

一、北宋前期散文2713

第四节 宋代散文的革新和发展2713

二、古文运动2714

三、北宋后期散文2717

四、南宋散文2721

一、话本小说的兴起与特征2723

第五节 话本小说的兴起2723

二、话本小说的成就与影响2724

第一节 诗歌2726

第七章 西夏王朝蕃汉兼备的文学艺术2726

第二节 谚语2727

第一节 散文2728

第八章 金代文学艺术2728

第二节 诗词2730

第三节 文学批评2736

一、杂剧兴盛的原因2738

第一节 杂剧的兴衰及其表演艺术2738

第九章 元代空前发展的戏曲与文学2738

二、杂剧的南移和衰微2739

三、杂剧的剧本形式和表演艺术2740

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2741

第二节 元前期杂剧2741

二、王实甫和《西厢记》2743

三、白朴和马致远2745

四、其他杂剧作家作品2746

一、郑光祖和乔吉2748

第三节 元后期杂剧2748

二、其他杂剧作家作品2749

一、元代南戏的发展及其形式2750

第四节 元代南戏2750

二、高明和《琵琶记》2751

三、荆刘拜杀及其他2752

二、前期散曲作家作品2754

一、散曲的兴起和体裁2754

第五节 元代散曲2754

三、后期散曲作家作品2755

一、前期诗文作家作品2757

第六节 元代诗文2757

二、后期诗文作家作品2758

一、章回小说的产生和演变2761

第一节 小说的繁荣2761

第十章 明代丰富多彩的世俗化文学2761

二、《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小说2762

三、《水浒传》和英雄传奇小说2764

四、《西游记》和神魔小说2766

五、《金瓶梅》和世情小说2769

六、公案小说和时事小说2770

七、“三言”和“二拍”等拟话本2771

八、笔记小说2773

一、明初戏曲禁令和“教化剧”2774

第二节 戏曲的复兴2774

二、三大传奇2775

三、沈璟和吴江派2776

四、汤显祖和“临川四梦”2777

五、明后期传奇名著迭出2780

六、徐渭的《四声猿》和其它杂剧2782

一、明初的诗文作家2784

第三节 诗文的演变2784

三、前后七子复古派2786

二、台阁体和茶陵派2786

四、唐宋派和归有光2788

五、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2790

六、明末诗文作家2791

第四节 明代的散曲2792

第一节 清初诗文词的兴盛2795

第十一章 清初再度辉煌的传统文学2795

一、顾炎武等遗民作家2796

三、王士禛等新起作家2798

二、钱谦益与吴伟业2798

四、清初词派和词人2799

一、袁枚和清中叶诗歌2800

第二节 清中叶诗文词的演进2800

二、桐城文派及其他2802

四、清中叶词2803

三、汪中及其他骈文家2803

一、历史小说的繁荣2804

第三节 长篇小说的发展2804

二、世情小说的成就2805

一、吴敬梓和《儒林外史》2807

第四节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2807

三、《镜花缘》及其他2807

二、曹雪芹和《红楼梦》2809

一、拟话本小说的变迁2812

第五节 短篇小说的奇葩2812

二、蒲松龄和《聊斋志异》2813

三、其他文言短篇小说2814

一、李玉和苏州派作家2815

第六节 戏曲文学的盛衰2815

二、李渔的戏曲作品2817

三、尤侗及其他2817

四、蒋士铨及其他2818

一、洪昇和《长生殿》2819

第七节 《长生殿》和《桃花扇》2819

二、孔尚任和《桃花扇》2820

一、散曲的余波2821

第八节 散曲、弹词和鼓词2821

二、弹词和鼓词2822

一、伟大的先行者龚自珍2824

第一节 诗文词的蜕变2824

第十二章 清末近代文学的兴起2824

二、传统诗歌的演变和“诗界革命”2826

三、桐城派古文的中兴和“新文体”2829

四、常州词派及其他2830

一、古典小说的遗响2831

第二节 小说的革新2831

三、李宝嘉和吴沃尧2833

二、近代小说的崛起2833

五、陈天华和黄小配2835

四、刘鹗和曾朴2835

二、戏曲改良运动2836

一、传奇和杂剧的余波2836

第三节 戏剧文学的纷杂2836

三、京剧和其他地方戏剧本2837

四、话剧的萌芽2838

第一节 概述2841

第一章 原始宗教2841

《中华历史通鉴·宗教史卷》2841

一、宗教观念的发生和自然崇拜的形成2842

第二节 自然崇拜2842

二、天象山川动植物崇拜2843

三、农业祭祀2844

四、自然崇拜与原始人的物质文化生活2845

一、灵魂与鬼魂观念2846

第三节 鬼神崇拜2846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2847

三、父系氏族社会的葬俗及其社会意义2850

一、图腾崇拜是典型的氏族宗教2851

第四节 图腾崇拜2851

四、葬俗与原始文明2851

二、考古学中的图腾资料2852

四、民俗学中的图腾资料2853

三、文献学中的图腾资料2853

六、图腾崇拜与龙凤文化2854

五、图腾崇拜的社会文化意义2854

一、生殖崇拜与祖先观念的产生2856

第五节 祖先崇拜2856

二、女始祖崇拜与感生传说2857

三、男始祖崇拜与英雄神话2858

四、祖先崇拜与传统伦理2859

一、祭坛、祭器2860

第六节 原始祭祀、巫术、占卜2860

二、巫术2861

三、占卜2862

第一节 夏、商、周宗教综述2864

第二章 夏、商、周宗法宗教的高度发展及其转化2864

二、商人的“上帝”及其“帝廷”2865

一、传说中的夏代宗教生活2865

第二节 古代宗教的形成时期——夏、商2865

三、古代宗教与宗法血缘制度2867

四、职业巫师及其社会作用2869

一、商、周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宗教变革2870

第三节 古代宗教的鼎盛时期——西周2870

二、“以德配天”的宗教伦理化2871

三、周代祭祀制度及其社会作用2872

四、周代政教合一的“明堂”制度2875

一、“礼崩乐坏”——宗教大厦的崩颓2876

第四节 古代宗教动摇与转化时期——春秋战国2876

二、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宗教观2877

三、墨子“明鬼”、“兼爱”的宗教观2878

四、道家“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的宗教观2879

五、法家的宗教观2880

六、战国时期的“五帝”崇拜和神仙方术之学2881

一、古代宗教与科学技术2882

第五节 古代宗教与先秦文明2882

二、古代宗教与人文科学2884

三、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2885

一、秦的宗教祭祀2887

第二节 秦王朝的宗教信仰2887

第三章 秦汉宗法宗教的法典化与佛、道的初兴2887

第一节 概述2887

三、秦始皇的方仙崇拜2888

二、秦朝的官方宗教信仰2888

一、五帝和太一神崇拜2889

第三节 汉代的国家宗教2889

二、国家宗教典制的修建与《三礼》中的宗教理论2890

三、阴阳灾异说与谶纬的流行2892

四、《白虎通》与宗法性宗教的法典化2893

一、道教的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2894

第四节 道教的孕育与产生2894

二、《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2895

三、太平道与五斗米道2897

一、佛教的始传与流传2900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初兴2900

二、佛经的传译2901

三、《理惑论》与三教争论的肇始2902

一、宗法宗教的神鬼系统2906

第一节 国家宗法宗教的整顿2906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勃兴发展的宗教2906

二、宗庙祭祀系统2907

一、道教主要流派的演变及道书大量涌现2908

第二节 道教的成熟与定型2908

三、宗法宗教的政治文化功能2908

二、《黄庭经》的道教内养理论2911

三、葛洪《抱朴子》中的长生修炼论2912

四、寇谦之对北魏天师道的清整2913

五、陆修静对南天师道的整顿2914

六、陶弘景集南北朝道教之大成2915

一、佛教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2916

第三节 佛教的迅速传播与发展2916

二、道安与早期般若学上的“六家七宗”2917

三、鸠摩罗什和僧肇的大乘空宗思想2919

四、慧远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说2920

五、道生的涅槃佛性说2921

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2924

一、三教的状况与相互关系2926

第四节 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2926

二、儒、释、道三教几次大的理论冲突2927

三、三教冲突的政治表现——限佛、灭佛与兴佛2928

四、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2929

一、三教并奖政策的确立2932

第一节 三教并奖政策与三教并习风气2932

第五章 隋唐时期发达的多元宗教2932

二、三教之间的斗争2934

三、三教融合与三教兼修2935

一、宗教祭礼的规范化2936

第二节 宗法性国家宗教祭礼的整饬2936

二、祭天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7

三、祭祖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8

四、其他宗教祭祀仪制的讨论与修定2939

五、国家宗教与唐代文化2940

一、君主的狂热崇佛与会昌灭佛2941

第三节 佛教的繁荣与衰落2941

二、佛教经籍的翻译与撰述2944

三、隋代盛行的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2945

四、玄奘西行与唯识宗2949

五、注重理论思辨的华严宗2951

六、中国化的佛教流派——禅宗2952

七、律宗、净土宗和密宗2955

八、佛教与隋唐文明2959

一、皇室崇道情况2961

第四节 道教的隆盛2961

二、道教清修无为理论的发展2963

三、外丹道的兴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2964

四、道教与隋唐文化2966

一、景教的流行2969

第五节 西来新宗教的流行2969

二、伊斯兰教的初传2970

三、祅教的流传2971

四、摩尼教的流传2972

五、西来宗教的流传与唐代文化2974

一、祭天地2975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祀典的修定2975

第六章 宋朝诸教的融合与发展2975

二、社稷、岳渎、九宫神、文宣武成及诸祠2976

三、宗庙与凶服2978

四、地方祭祀2979

一、崇佛政策与佛教的发展2980

第二节 佛教的禅教并重与佛儒合流2980

二、佛经的翻译与刻印2981

三、禅宗的新发展2982

四、天台宗及其“山家”、“山外”之争2985

五、佛教其它诸宗2987

六、契嵩、智圆与佛儒融汇的潮流2988

七、佛教与宋代文明2989

一、朝廷对道教的提倡2991

第三节 道教的兴旺2991

二、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2993

三、符箓派道教的衍化2994

四、道教对理学的影响2995

一、摩尼教2996

第四节 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祅教的状况2996

二、伊斯兰教2997

三、犹太教2998

四、祅教2999

一、木叶山崇拜与天地崇拜相结合3001

第一节 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3001

第七章 辽代的原始信仰及其佛教的盛行3001

一、辽朝统治者与佛教3002

第二节 佛教的流行及其特点3002

二、祭祖与丧葬仪式3002

二、辽代佛教的流派、人物及其著述3003

三、辽地佛教与社会文化3005

二、巫术的盛行3007

一、自然崇拜与鬼神崇拜3007

第八章 西夏王朝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信仰3007

第一节 原始巫术与神灵崇拜3007

一、佛教的传入3008

第二节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3008

二、佛教的发展3009

三、佛教宗派对西夏佛教的影响3011

一、译经与校经3012

第三节 西夏文大藏经的产生与历史地位3012

三、西夏佛经的种类与流传3013

二、刻经与写经3013

第二节 佛教的继续流行3015

第一节 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3015

第九章 金朝宗教的兴盛3015

一、金朝统治者有节制地扶助佛教政策3017

二、佛教流派及代表人物3018

一、全真道3019

第三节 河北新道教的出现和发展3019

二、太一道3022

三、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3023

第一节 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3025

第十章 元代繁荣发展的宗教3025

一、蒙古贵族的崇佛政策3027

第二节 国家帝师制度与汉地佛教3027

二、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3028

三、独特的帝师制度3029

四、汉地佛教继续发展3030

五、佛教与元代文明3031

一、上座部佛教的传入3032

第三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3032

二、理论与经典3033

三、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3034

四、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文化3035

一、前弘期佛教初传及其与本教的斗争3036

第四节 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3036

二、后弘期之初佛教著名人物3038

三、藏传佛教诸派及其理论3040

一、丘处机与全真道的兴衰3043

第五节 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3043

二、江南正一道3046

三、江南净明道3047

一、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第二次传入3048

第六节 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3048

二、伊期兰教的盛行3050

三、犹太教士的增加3052

第七节 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3053

第一节 宗法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3055

第十一章 明代多元融合和民间化过程中的宗教3055

二、社稷、日月、先农、先蚕和高禖3056

一、郊祀3056

四、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3057

三、神祇坛和天上之神与地上之神3057

六、丧礼和丧服之制3058

五、宗庙3058

一、宗教政策及管理制度3059

第二节 三教融合中的佛教3059

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3061

三、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3062

四、其他诸宗3065

五、明末佛教四大家3066

第三节 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3068

一、王室与道教3069

二、两大教派及其思想3070

三、《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3072

一、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3073

第四节 基督教的再次传入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冲突3073

二、天主教的儒学化3075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3076

四、明末传教事业的再度兴盛3077

一、明王朝与伊斯兰教3078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3078

二、经堂教育的兴起3079

三、汉文译著的出现3080

一、民间宗教的兴旺与白莲教的演变3081

第六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3081

二、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3082

三、黄天教和弘阳教3083

四、三一教及其特点3084

五、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3085

第一节 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3088

第十二章 清前期的国家宗教政策与诸教的分化发展3088

一、坛制、祭设与仪注3089

二、尊孔与祭孔3090

三、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3091

一、诸帝的崇佛活动与管理政策3093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与转衰3093

三、其它各宗3095

二、禅宗的派系与流衍3095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政策3097

一、正一道的衰落3099

第三节 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3099

二、全真道的中兴3100

三、《道藏辑要》和新道书3101

四、道教文化在民间的扩散3102

一、民间宗教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3103

第四节 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3103

二、八卦教(含清水教、天理教)的兴衰3104

三、其他教派的活动3107

第五节 伊斯兰教的演进与磨难3109

四、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3109

一、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3110

二、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3111

三、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3112

四、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3114

一、清初基督教的顺利传播3115

第六节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撞及清廷的禁教3115

二、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3116

三、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3117

四、东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传入3118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3121

第一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3121

第十三章 清后期的宗教3121

二、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事3122

三、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3123

四、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与流延3124

第二节 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3125

二、佛教宗派的苟延3126

一、清代后期佛教发展大势3126

三、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3128

四、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3129

一、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3131

第三节 道教的衰微与延续3131

二、晚清之全真道3132

三、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3133

一、移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3135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厄运与搏进3135

二、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流变3136

三、伊斯兰教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3137

一、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3138

第五节 近代社会矛盾漩涡中的基督教3138

二、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3139

三、基督教与太平天国3140

四、风起云涌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3142

五、教会对西方文化的传播3143

一、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3144

第六节 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3144

三、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3145

二、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3145

四、真空教、斋教、一贯道3146

第一节 戏曲艺术的萌牙3151

第一章 先秦至宋代戏曲艺术的孕育、形成3151

《中华历史通鉴·戏曲史卷》3151

第二节 汉代百戏与《东海黄公》315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优戏与《上云乐》3155

第四节 隋唐散乐与歌舞戏、参军戏3157

一、说唱艺术3161

第五节 宋金说唱艺术与诸宫调3161

二、诸宫调3163

一、宋杂剧3167

第六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3167

二、金院本3171

第一节 宋元南曲戏文3174

第二章 宋至元代南、北戏曲的兴起和发展3174

第二节 金元北曲杂剧及其体制3179

第三节 杂剧作家摹写元时代情状3180

一、北曲南词诸腔并陈3187

第一节 明代戏曲声腔3187

第三章 成熟、繁荣的明代戏曲艺术3187

二、北曲的衰落与南曲的变革3190

二、传奇体制的形成3193

一、杂剧体制的突破3193

第二节 明代传奇及其体制3193

三、演出实践打破传奇常规3195

一、姿彩各异的演出活动3196

第三节 明代戏曲演出的繁盛3196

二、综合诸艺的舞台艺术3198

一、多样化的“曲论”问世3202

第四节 明代的戏曲理论与批评3202

二、“情”的旗帜与“本色出行”理论3203

一、昆腔的发展与成就3209

第一节 昆腔与弋腔3209

第四章 色彩纷呈的清代戏曲艺术3209

二、弋腔的变化与高腔腔系3214

三、清宫演戏3215

一、地方戏曲声腔剧种3217

第二节 地方戏曲的勃兴3217

二、花部、雅部之争3221

第三节 戏曲音乐体制结构的新变革3222

一、京剧的形成3225

第四节 京剧的形成与兴盛3225

二、京剧的兴盛3227

第五节 晚清的戏曲改良活动3231

一、最早的艺术品种:舞蹈3239

第一节 舞蹈的起源3239

《中华历史通鉴·舞蹈史卷》3239

第一章 史前舞蹈3239

二、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3240

三、人类繁衍与原始舞蹈3242

一、三皇五帝的祭祀歌舞3246

第二节 渗透于生活中的各种舞蹈3246

二、原始图腾舞蹈3248

三、原始战争舞蹈3249

四、死亡与丧葬舞蹈3253

一、击节拍打 载歌载舞3255

第三节 华夏舞风的源头3255

二、以舞聚众 群体意识3257

三、舞则授器 重用道具3258

一、万舞与万人、女乐、倡优3264

第一节 娱人表演舞蹈的发展3264

第二章 集古舞之大成的先秦舞蹈3264

二、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3269

一、巫人、巫舞与“禹步”3270

第二节 神权统治与祭祀舞蹈3270

二、甲骨卜辞中记载的求雨舞3271

三、民间祭祀舞蹈与《九歌》3272

一、“六代舞”与“六小舞”3274

第三节 乐舞制度的建立和雅乐的衰落3274

二、礼乐制度、舞蹈机构与舞蹈教育3275

一、民间舞蹈的兴盛3277

第四节 民间舞的兴盛及中原与四方的乐舞交流3277

三、雅乐的衰落3277

二、中原与四方的乐舞交流3278

第五节 影响深远的先秦乐舞理论3279

二、乐舞的社会功能3280

一、乐舞的本质及其艺术特征3280

三、乐舞艺术的评论标准3282

一、俗乐舞的兴盛3284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秦汉舞蹈3284

第三章 秦汉舞蹈艺术的新发展3284

二、雅乐舞的创新3292

三、西域及四方乐舞的内传3294

一、宫廷豪门重女乐3300

第二节 女乐—舞伎的艺术活动3300

二、著名舞人的身世与技艺3301

一、技艺情意 相得益彰3303

第三节 表演性舞蹈的新成就3303

二、折腰长袖 风采纷呈3304

三、多种手段 众星托月3306

第一节 表演性舞蹈与《清商乐》中的名舞3308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乐舞荟萃交融3308

第二节 “以舞相属”和礼节性舞蹈3312

一、《西凉乐》的兴起及其他3314

第三节 乐舞交流与舞蹈艺术的发展3314

二、中原及南方“胡舞”盛行3316

三、佛教乐舞与“巫舞”3317

四、舞蹈的表演风貌和技艺水平3321

一、“健舞”、“软舞”3325

第一节 绚丽多彩的表演性舞蹈3325

第五章 隋唐灿烂的舞蹈艺术和歌舞戏的发展3325

二、《霓裳羽衣舞》、大曲及其他表演性舞蹈3330

三、宫廷宴享礼仪成套乐舞及其他“四方乐舞”3334

四、《坐部伎》、《立部伎》3342

五、歌舞戏3348

第二节 渗入社会生活各层面的群众性舞蹈活动3349

一、载歌载舞的民间节日游乐3349

二、皇室贵族自舞之风3352

三、民间艺人的歌舞献艺3352

四、宗教祭礼中的舞蹈活动3353

第三节 舞蹈艺术的卓越成就3355

一、著名舞人和舞蹈表演3355

二、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术3359

三、舞蹈的纪录和传播手段—一舞谱3361

第一节 辽代舞蹈及其形象遗存3370

一、宫廷乐舞3370

第六章 辽宋夏金的舞蹈3370

二、契丹礼仪中的舞蹈3371

三、辽代舞蹈形象遗存3371

第二节、宋代的舞蹈3374

一、色彩纷呈的民间歌舞3375

二、宫廷队舞和歌舞大曲的承袭与变革3380

三、纯舞的衰落与舞蹈中戏剧性因素的增强3387

四、珍贵的德寿宫舞谱3389

第三节 西夏舞蹈的形象遗迹3391

第四节 金代舞蹈及其形象遗存3393

一、宫廷乐舞和金宋乐舞的交流3393

二、女真族的乐舞3394

三、金代舞蹈艺术形象遗存3394

第七章 独具特色的元代舞蹈3397

第一节 宫廷雅乐、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3397

第二节 宗教、民俗和民间舞蹈3405

第三节 杂剧中的舞蹈3410

一、舞蹈化的生活动作3410

二、插入性舞蹈表演3411

三、和杂剧串联演出的舞蹈节目3412

第一节 宫廷礼仪舞蹈和戏曲、家伎舞蹈3414

一、明代的雅乐和宴乐3414

第八章 明代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舞学”的首创3414

二、明传奇中的舞蹈3415

三、家伎舞蹈的余波3418

第二节 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间舞蹈3419

一、汉族和中原地区的民间舞蹈3420

二、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3424

第三节 朱载堉的“舞学”和“拟古舞谱”3427

一、朱载堉的“舞学”3427

二、朱载堉的“拟古舞谱”3428

第一节 满族色彩浓郁的宫廷宴乐3434

一、宫廷宴乐3434

第九章 清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3434

二、其他礼仪性乐舞3436

第二节 各族的民间舞蹈3437

一、汉族的民间舞蹈3437

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3443

第三节 高度发展的戏曲舞蹈3446

一、丰富多样的地方戏3447

二、戏曲舞蹈的艺术魅力3448

第一节 西洋舞蹈的传入及中国近代舞蹈的萌芽3452

一、最早见识和最早学习西洋舞蹈的中国人3452

第十章 近代中外舞蹈交流与新型舞蹈的萌生3452

二、西洋舞蹈的传入及交际舞的兴起3453

三、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及西洋舞蹈在中国学生中的传播3455

四、西洋舞蹈传入对中国近代舞蹈的影响3456

第二节 太平天国革命中的民间舞蹈3457

一、对民间舞蹈的重视及利用3457

二、促进民间舞的发展和传播3458

第三节 早期无声电影对戏曲舞蹈的弘扬及促进3458

1997《中华历史通鉴 第3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罗力等编著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