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通鉴 第4部》求取 ⇩

五、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3003

目录3463

第四部 《中华历史通鉴·自然科学史卷》3463

第一章 科学知识的萌芽3463

第一节 天文学知识3463

一、物候的观察和初始的年岁季节概念3463

二、天象物候历3464

三、记日法的发明3465

四、朔望月的观测和阴阳合历3467

五、方向确定中的天文学知识3468

六、史前时代的其他天文知识3469

一、数的起源和原始计数法3470

第二节 数学知识3470

二、数字的起源3471

三、对空间形式认识的起源3471

四、圆的等分和同心圆3472

五、对圆柱和圆球的认识3474

六、陶器上各种直线图形和对称、矩的发明3474

第三节 医学知识3476

一、卫生保健知识3476

二、药物的使用3477

三、外治法和针灸3478

四、巫医3478

一、观象授时和观象祭占3480

第二章 先秦时期自然科学的主要门类及其成就3480

第一节 天文学研究的成就3480

二、天文与天命3482

三、天文学体系雏形的形成3483

第二节 数学的萌芽3487

一、数的概念与应用3487

二、形的概念与应用3491

三、数学思想3494

四、数学教育制度3495

第三节 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3496

一、地理知识的起源3496

二、从禹铸九鼎到地图的出现3497

三、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3498

四、地质知识的萌芽3499

五、城市的兴起与地理知识的关系3500

第四节 生物学知识的早期积累3501

一、物候知识3501

二、人体解剖生理知识3501

三、古代动植物分类知识体系的形成3503

第五节 物理学知识的萌芽3504

一、《墨子》中的物理知识3504

二、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孕育和应用3505

一、天文学3507

第一节 自然科学3507

第三章 秦汉时期自然科学的进步3507

二、数学3517

三、地学3525

四、其他自然科学知识353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自然科学技术盛况3535

第一节 天文学3535

一、恒星观测的进步3535

三、大气消光现象的认识3536

四、古观象台的厄运3536

二、岁差的发现3536

四、太阳及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研究3537

五、天文历法的发展3537

六、浑仪和浑象的制造3539

七、宇宙理论的纷争3541

第二节 数学3541

一、赵爽与《周髀注》3541

二、刘徽与《九章算术注》3542

三、刘徽的学术贡献3543

四、刘徽的数学学术思想3548

五、何承天及祖冲之父子的数学工作3550

六、《孙子算经》与《张邱建算经》3551

第三节 地学3554

一、边疆及域外地理知识的扩展3554

二、裴秀和他的“制图六体”3555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3557

四、北魏物候历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3559

第四节 生物学与化学3560

一、生物学知识3560

二、炼丹术中的化学知识3562

第一节 天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564

一、恒星观测体系的完善和星象知识的普及3564

第五章 隋唐时期自然科学的丰硕成果3564

二、历法中对七曜不均匀运动的计算3567

三、在日食计算上的进步3570

四、全国大地测量的创举3572

五、天文仪器制造的成就3572

六、天文学名著3573

七、中外天文学的交流3575

一、《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3576

第二节 数学的深化与普及3576

二、二次内插法3577

三、筹算改革与敦煌算书3578

四、数学教育的发展3578

五、中外数学交流3580

第三节 地学的丰硕成果3581

一、隋唐地理发展趋势3581

二、地图的发展3583

三、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3584

四、对海陆变迁的认识3585

五、在潮汐观测和理论方面的贡献3586

第四节 炼丹术黄金时期的化学知识3587

第五节 生物学知识和光学知识的进一步积累3589

一、姚崇治蝗思想及其成就3589

二、唐代类书中的生物学文献3590

三、唐代笔记杂考中的生物学知识3590

四、对几种益虫的认识和利用3591

五、光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3592

第六章 宋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3594

第一节 传统天文学走向高峰3594

一、浑仪的风采和计时器的进步3594

二、空前规模的恒星观测3596

三、闻名世界的《天文图》3597

四、沈括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3597

五、苏颂和水运仪象台3598

六、历算的新成就3602

七、珍贵的天象记录3603

八、宇宙理论的新探索3603

九、航海天文学知识的积累3604

第二节 硕果累累的数学3604

一、刘益、贾宪的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3604

二、《梦溪笔谈》中的数学3607

三、秦九韶与《数书九章》3608

四、杨辉的数学普及工作与纵横图3610

五、数学教育3611

第三节 地学的继承和发展3613

一、地图的多样化及广泛应用3613

二、方志的编纂和沿革地理研究3617

三、不断扩展的边疆地理及海外地理3618

四、对喀斯特地貌的观察与认识3619

五、沈括在自然地理和地质方面的科学论证3619

六、在实践中岩矿知识的增长3622

七、海潮理论的发展3623

第七章 元代的自然科学3625

第一节 名家辈出的数学3625

一、李冶与天元术3625

二、《授时历》中的数学内容3628

三、朱世杰的四元术、垛积术与招差术3629

四、其他数学成就3632

五、数学教育3633

六、中外数学交流3635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高峰3636

一、元上都天文台和西域仪象3637

二、大都天文台和它的观测设备3639

三、观星台和量天尺3642

四、《授时历》的成就3643

五、著名的少数民族天文学家和回回司天监3644

六、大规模的天文观测3645

七、恒星观测的进一步发展3646

第三节 地理学及其重要成果3646

一、元代的地图与方志3647

二、发达的驿站制度3648

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河源考察3649

四、元初杰出的旅行家3650

五、域外地理的杰作——《真腊风土记》和《岛夷志略》3651

第八章 明代的自然科学3654

第一节 从低谷走向过渡时期的天文学3654

第二节 数学3662

第三节 蔚然称盛的地理学3669

第四节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3680

第五节 其他自然科学3683

第九章 清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3691

第一节 中西数学交流与传统数学的发展3691

一、以梅文鼎为中心的清初数学3691

二、清宫中的数学研究3693

三、中西合璧的杰作3694

四、中西数学交流的地位与影响3696

五、对传统数学的整理与研究3697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体系的缓慢转变3699

一、从《崇祯历书》到《西洋新法历书》3700

二、《时宪历》的颁用3701

三、两种天文学体系的继续较量3702

四、清观象台和清代制造的天文仪器3703

五、《仪象考成》3705

六、《历象考成》3706

七、传统天文学研究的复兴3707

八、《畴人传》的编撰3708

九、民间天文学研究的成就3709

十、清代星图3710

第三节 地理学的继承和繁荣3711

一、测绘制图达到较高的科学水平3711

二、“经世致用”的学风和地理学的发展3713

三、各种地理著作纷然问世3716

四、清代的治黄专家及其治黄理论3718

五、乾嘉时代地理古籍的考证与校释3720

第四节 生物学概况3721

一、《医林改错》3721

二、《植物名实图考》3722

第十章 清代后期自然科学3724

第一节 清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3724

一、西学东渐的必然趋势3724

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价值选择3726

三、西方科技知识的大量传入及其途径3727

四、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变化3729

第二节 天文学3730

一、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孕育和诞生3730

二、中国近代天文学教育的起步3734

三、太平天国的历法3735

一、幂级数的研究与应用3737

五、中国近代天文台的出现3737

第三节 数学3737

二、李善兰的尖锥术与垛积术3739

三、变量数学的传入3740

四、中西数学的交互发展3742

五、数学教育与数学期刊3743

二、李善兰的贡献3744

第四节 物理学3744

一、姗姗来迟的牛顿学说3744

三、光学知识的传入3745

五、近代物理学知识传入后的影响3746

四、新物理知识的传入3746

二、徐寿与近代化学的系统传入3747

第五节 化学3747

一、近代化学知识的零星传入3747

三、近代化学教育3748

一、外国地理广为编著3749

四、最早的的化学团体3749

第六节 地理学和地质学3749

二、边疆地理倍受重视3750

三、外国地质地理学者纷至沓来3751

四、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3753

五、中国地学会及其创办的《地学杂志》3756

六、传统地理学及其发展变化3758

第七节 生物学3759

二、生物学书刊的出版3760

一、生物学的教学3760

三、外人在华的生物调查3761

一、世界农业起源的研究概况3767

《中华历史通鉴·农业史卷》3767

第一章 原始农业3767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3767

二、中国农业的起源3770

第二节 原始农业经济的发展3774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刀耕火种农业阶段3775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锄耕农业阶段3776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发达的锄耕农业和犁耕的萌芽3781

一、原始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3785

第三节 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3785

二、原始种植技术3790

三、谷物的储藏和加工3793

四、家畜饲养技术的发展3795

五、渔猎技术的提高3797

一、青铜农具和铁农具的使用3800

第二章 先秦时期生产技术的初步发展3800

第一节 农业技术的发展3800

二、从农田沟洫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出现3804

三、大田作物和精耕细作技术的奠基3806

一、中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3808

第二节 相关技术的发展3808

二、《禹贡》、《地员》中的土壤学知识3811

三、园圃、林业、蚕桑和畜养技术3812

四、农产品的储藏和加工3816

五、农学著作和农学思想3818

一、农具和牛耕技术的进步3821

第三章 秦汉时期农业技术中的发明和应用3821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3821

二、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3824

三、耕作技术及代田、区田法3827

四、大田作物的施肥和栽培管理技术3830

一、园艺和人工造林的发展3833

第二节 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3833

二、蚕桑、畜牧兽医和人工养鱼3834

三、粮食储藏和农产品加工技术3836

四、《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3837

一、北方旱作和南方水田地区农业技术发展概述3840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农业科技3840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3840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3844

三、土壤耕作和栽培管理技术3845

一、园艺和植树技术3848

第二节 副业科学技术3848

二、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3850

三、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3853

一、农田水利技术的新发展和土地利用3856

第五章 隋唐时期农业技术的多方面发展3856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进步3856

二、“江东犁”及其他农具的发展3859

三、大田作物的耕作栽培技术3863

四、农学著作3865

一、园艺和茶树栽培技术3867

第二节 副业科学技术的新进步3867

二、畜牧兽医和养鱼的发展3870

一、丰富多彩的农学著作3874

第六章 宋代农业技术的巨大成就3874

第一节 农业科技的多方面发展和提高3874

二、南方的土地利用和水田生产技术3875

三、空前发展的园艺业和园艺技术3880

四、蚕桑、经济昆虫饲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3883

五、《陈旉农书》的特点及农学思想3885

一、动、植物志发展概况3887

第二节 动植物志和生物学知识3887

二、生物学知识的进展3888

一、官修农书《农桑辑要》3891

第七章 元代的农业技术3891

第一节 三大农书——《农桑辑要》、《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3891

二、王祯及其《农书》3892

一、整地农具及其耕作使用技术3894

三、《农桑衣食撮要》3894

第二节 农具和耕作使用技术3894

二、中耕除草农具及其使用技术3895

四、灌溉器械和水力的利用3896

三、播种、收获农具及其使用技术3896

一、棉花传入中原3898

第三节 棉花传入中原和“风土限制”说的突破3898

二、“风土限制”论的突破3899

一、养蚕3900

第四节 养蚕、养蜂和蔬菜、果木栽植技术的新进展3900

四、果木栽培技术的发展3901

二、养蜂技术日臻完善3901

三、蔬菜栽植技术的新进展3901

一、水利灌溉和农具的改进3904

第八章 明代农业技术的长足进步3904

第一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普遍发展3904

二、几项新出现的耕作栽培技术3908

三、新作物的引进、传播和良种繁育技术3909

四、植棉和大田作物无性繁殖技术3911

五、园艺、畜牧兽医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新进展3913

一、徐光启及其农学思想3918

第二节 《农政全书》和其他农学著作3918

二、《农政全书》的成就3920

三、其他农学著作3922

一、农田水利与土地利用的新发展3926

第九章 清代的农业技术3926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农业技术3926

二、种植结构的变化和多熟制的发展3929

三、对土壤耕作和施肥认识的提高3931

四、柞蚕放养技术和农作物虫害的防治3933

五、内容丰富的农学著作3934

一、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农学3936

第二节 清代后期的农业技术3936

二、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3938

三、《农学报》、《农学丛书》与近代农业科学的传播3940

四、“务农会”和农事试验场的建立3941

五、近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农机的改良3944

第一节 卫生保健知识3949

《中华历史通鉴·医学史卷》3949

第一章 原始时期医学知识3949

第三节 外治法和针灸3950

第二节 药物的使用3950

第四节 巫医3951

第一节 卫生保健知识的丰富3953

第二章 先秦时期医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3953

第二节 药物知识和使用经验的积累3956

第三节 疾病知识和诊疗经验的积累3957

第四节 《黄帝内经》3959

第五节 医与巫的斗争3961

第一节 《难经》对医学理论的阐发3963

第三章 秦汉时期临症医学的发展与理论体系的形成3963

第三节 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草经》3965

第二节 现存最早的病案——淳于意“诊籍”3965

第四节 出土医书的临症医学成就3968

第五节 《伤寒杂病论》的辨症论治体系3971

第六节 华佗与医疗技术的进步3973

第七节 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3975

第一节 《脉经》与诊断学的进步3977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3977

第二节 皇甫谧对针灸医籍的整理3979

第三节 葛洪的急救手册《肘后救卒方》3980

第四节 《小品方》的成就和影响3982

第五节 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和石刻药方3983

第六节 本草学的发展3984

第七节 服石与炼丹3986

第一节 病因症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3988

第五章 隋唐时期医药学的全面总结和发展3988

第二节 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及杰出贡献3990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本草著述3994

二、医学文献大师王焘与《外台秘要》3996

第四节 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3996

一、杨上善、王冰对《内经》的研究3996

第五节 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理伤续断方》3997

第六节 太医署及其他卫生组织3998

第七节 汉藏医药交流与藏医发展4000

三、中越医药交流4002

第八节 中外医药交流4002

一、中日医药交流4002

二、中朝医药交流4002

四、中印医药交流4003

一、契丹族医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4005

二、医事组织与卫生保健4005

第六章 辽、金时期医学的发展4005

第一节 契丹医学的发展4005

一、医学发展概况4006

第二节 金代时期医学理论的创新与争鸣4006

三、诊断与治疗技术4006

二、刘完素的“火热论”4007

三、张元素的脏腑辨症说与遣药制方论4008

四、张从正的“攻邪论”4009

五、李杲的“脾胃论”4010

一、医事管理与医学教育的进步4011

第一节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4011

第七章 宋代医学的巨大成就4011

二、最早的国家医药局4012

四、药物学的发展4013

三、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局4013

五、不同类型方书的编纂4015

六、人体解剖和解剖图谱4016

八、铜人铸造与针灸学的发展4017

七、诊断学的进步4017

九、临床各科的突出成就4018

十、法医学的重大发展4020

一、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4022

第一节 朱丹溪及其滋阴学派4022

第八章 元代交相辉映的各民族医学4022

三、强调辨症论治反对滥用温燥4023

二、相火论4023

一、外科手术和急救术4024

第二节 长足发展的外科骨伤学科4024

四、擅长杂病论治4024

三、骨伤科4025

二、齐德之与《外科精义》4025

二、针灸4028

一、舌诊4028

第三节 舌诊、针灸及其他学科4028

三、治痨专著《十药神书》4029

二、卫生保健4030

一、《饮膳正要》及其营养食疗成就4030

第四节 营养食疗与卫生保健4030

第五节 回汉并存的医事制度4031

二、畏兀儿族医学4032

一、萨迦王朝时期的藏医学4032

第六节 藏族和畏兀儿族医学4032

一、生平及其学术成就4033

第一节 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4033

第九章 明代空前发展的中医学4033

二、《本草纲目》4034

第二节 人痘接种术和职业病的防治4037

一、人痘接种术的发明、传播及其意义4038

第三节 富有创见的传染病学说4039

二、对职业病的认识及其防治措施4039

第四节 临床医学的新发展4040

二、内科纠偏学风与八纲辨症的明确提出4041

一、诊断学的成就与病案格式的建立4041

三、外科、骨伤科理论和手术的发展4043

五、针灸推拿和气功养生4045

四、妇、儿、口齿和眼科4045

一、药物方剂类医著和集大成的《普济方》4048

第五节 医药著作的大量编撰4048

二、古籍整理和研究4050

四、医学普及读物和医案、医史著作4051

三、医学全书和丛书4051

二、蒙医药学学派的形成4052

一、帕竹王朝藏医学的南北学派4052

第六节 少数民族医药4052

第七节 中外医药交流4053

三、维吾尔族医学简况4053

二、中日医药交流4054

一、中朝医药交流4054

三、中国与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医药交流4055

一、药物学4056

第一节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普及发展4056

第十章 清代前期多种发展趋势的医学4056

第二节 蓬勃发展的温病学4057

二、方剂学4057

二、温病辨症论治体系的确立4058

一、温疫学说的发挥4058

一、内科学术气氛活跃4059

第三节 临床各科的新成就4059

二、外科与骨伤科的进步4062

三、其他临床学科的发展4063

二、尸体解剖与医学创新4066

一、古籍整理与医学保守4066

第四节 医学的保守与创新4066

一、藏医学的新发展4067

第五节 少数民族医药的进步4067

一、中日医药交流4068

第六节 受挫的中外医药交流4068

二、蒙医学的进步4068

四、西洋医学传入中国4069

三、中医药传入欧美国家4069

二、中国医学对朝鲜、越南的影响4069

第一节 西洋医学的继续传入及其在华传播4071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在西医大量涌入背景下的中国医学4071

第二节 中医药学的继续发展4072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思想及其学派4074

一、太医院4075

第四节 清代宫廷医药4075

二、御药房及其药品来源4076

三、清宫医药的特点4077

第五节 太平天国的医药卫生4079

一、岩洞分布状况4083

第一节 岩洞的利用4083

《中华历史通鉴·建筑史卷》4083

第一章 原始民居4083

一、巢居与干栏式房屋概述4084

第二节 巢居与干栏式房屋4084

二、岩洞的选择和处理4084

三、原始大石棚4084

二、巢居与干栏式房屋的发展4085

三、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剖析4086

四、干栏式房屋的木结构技术4087

二、从穴居到半穴居4088

一、穴居发展概述4088

第三节 穴居4088

四、穴居实例分析4089

三、龙山文化穴居式样4089

一、半穴居的类型4091

第四节 半穴居4091

二、半穴居的建筑技术4095

二、聚落的分区和功能4098

三、防卫设施4098

第五节 原始聚落的布局4098

一、聚落的分布与选址4098

一、郑州商城4100

第一节 城池规划、筑城工程4100

第二章 先秦建筑4100

三、《考工记》中的王城图4102

二、东周王城的现状4102

四、战国都城4103

一、二里头宫室建筑4110

第二节 宫室与宗庙建筑4110

二、盘龙城宫室建筑4111

三、凤雏宫室建筑遗址4112

四、召陈遗址的宫室建筑4114

五、礼制与周代宫室4115

二、高台建筑的缘起与发展4117

一、《仪礼图》中的士大夫住宅4117

第三节 居住建筑、高台建筑4117

三、高台建筑的负空间——商代大墓4118

五、战国铜器上的台榭建筑4119

四、中山王兆域图4119

六、建筑技术4121

三、春秋时代的铜构件4123

二、陶制水管、排水孔4123

第四节 建筑工具及材料的发展4123

一、铜制建筑工具4123

四、瓦的发展4124

二、西汉都城长安4126

一、秦都咸阳4126

第三章 秦汉建筑4126

第一节 宏大严整的都城建设4126

一、秦代宫苑4129

第二节 宫殿苑囿4129

三、东汉都城洛阳4129

二、西汉宫苑4130

一、贵族第宅4131

第三节 住宅和寺衙4131

三、东汉宫苑4131

二、坞壁4132

四、寺衙4133

三、贫民住所4133

第四节 礼制建筑4134

二、汉陵4135

一、秦始皇陵4135

第五节 陵墓4135

三、贵族墓葬4137

第六节 栈道和桥梁4139

第七节 秦汉长城4140

一、木结构逐渐成熟4144

第八节 建筑技术和材料4144

二、秦砖汉瓦4145

一、三国时期的都城4148

第一节 割据形势下的都城建设4148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4148

三、北魏的都城建设4151

二、十六国时期的都城4151

四、都城格局的演变和发展4153

第二节 佛教建筑的发展4155

二、早期寺院建筑的出现4156

一、初期佛教建筑活动4156

三、鼎盛期的佛教建筑活动4157

四、佛教建筑的类型与形式演变4158

一、宫室格局4164

第三节 宫室、宅园与陵墓4164

三、后宫殿舍4166

二、前朝宫殿4166

五、陵墓4167

四、宅园4167

一、长安城的规划布局4173

第一节 都城建设4173

第五章 隋唐时期建筑4173

二、洛阳城的规划布局和变革4175

三、长安、洛阳城市规划的成就和革新4177

一、长安的宫殿建筑和御苑4178

第二节 雄伟壮丽的宫殿和御苑4178

四、长安、洛阳城市建设的影响4178

二、洛阳的宫殿建筑及神都苑4181

一、建筑大发展的历史时代4183

第三节 辉煌的建筑成就4183

三、华丽的离宫别院建筑4183

二、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成熟4193

三、多样的建筑材料和富丽的建筑装饰4195

一、城市、宫殿、园林4201

第一节 宋代建筑4201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艺术4201

二、城乡住宅与官署府第4205

三、宗教及祭祀性建筑4208

五、高超的桥梁建筑技术4215

四、承前启后的陵墓建筑4215

六、建筑专著《营造法式》4219

七、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成就4221

二、佛殿4224

一、都城及宫殿4224

第二节 辽代建筑4224

三、佛塔4228

一、“一依汴京制度”的金中都4232

第三节 金代建筑4232

二、兼采辽宋制度的佛殿建筑4234

三、芦沟桥4235

四、雕刻精致的砖墓4236

一、元上都的营建4239

第一节 都城与宫殿建筑4239

第七章 元代时期的建筑4239

二、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元大都4241

三、大都的宫殿建筑和御苑4243

一、佛教建筑4244

第二节 宗教建筑4244

三、道教建筑4249

二、藏传佛教建筑4249

四、伊斯兰教建筑4251

第三节 住宅园林及其他建筑4254

第四节 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4257

一、宏伟的都城4262

第一节 城市与宫殿4262

第八章 明代建筑4262

二、壮丽的宫殿建筑4266

三、大规模的筑城高潮4270

一、太庙和社稷坛4272

第二节 宏丽多姿的礼制建筑4272

二、天坛4274

三、孔庙4277

一、明皇陵和孝陵4278

第三节 统一规划修筑的帝王陵寝4278

二、明十三陵4279

一、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4282

第四节 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4282

二、海防卫城4288

第五节 瑰丽多彩的宗教建筑4289

一、住宅建筑4292

第六节 住宅与园林4292

二、园林4293

第七节 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4296

一、北京城的扩建4299

第一节 宫殿与陵寝建筑4299

第九章 清代建筑4299

二、北京宫殿的改造4300

三、盛京宫殿4301

四、清初三陵和清东、西陵4302

第二节 宫苑与私家园林4304

二、三山五园4305

一、北京三海的改建4305

三、热河避暑山庄4308

四、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4311

一、藏传佛教建筑4313

第三节 宗教建筑4313

二、汉传佛教寺庙与南传佛教的缅寺4317

三、伊斯兰教建筑4320

四、道教宫观4322

一、清代社会变化与民居发展的关系4323

第四节 民居建筑4323

二、清代民居形制的分类及特色4326

二、建筑结构的改进4330

一、建筑材料供应范围扩大4330

第五节 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新发展4330

六、建筑装饰艺术的兴盛4331

五、建筑美学观点的变化4331

三、清工部《工程作法》4331

四、《样式雷》与《算房刘》4331

1997《中华历史通鉴 第4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罗力等编著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